河南年产2万件喷浆机橡胶密封板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河南年产2万件喷浆机橡胶密封板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环评证乙字第2543号 济源市豫龙工矿机械配件厂年产2万件喷浆机橡胶密封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版)河南东方环宇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八月年产2万件喷浆机橡胶密封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任务由来11.2 编制依据11.3评价对象及工程性质31.4 评价标准31.5 周围环境状况、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物控制51.6 评价因子71.7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71.8 评价工作思路91.9 专题设置101.10 评价重点101.11 评价工作程序10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132.1自然环境概况132.2 社会环境状况222.3 相关规划242.4 评价区污染源调查29第三章 工程分析313.1 工程概况313.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23.3 项目工程主要环境问题及整改建议403.4 项目营运期工程污染分析40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7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7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94.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14.4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3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55.1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55.2 水环境影响分析635.3 声环境影响分析635.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67第六章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696.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696.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726.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726.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726.5 污染防治对策汇总73第七章 清洁生产分析与总量控制757.1 清洁生产分析757.2清洁生产建议797.3 清洁生产结论797.4 总量控制79第八章 公众参与818.1 公众参与的目的818.2 公众参与对象818.3 公众参与过程818.4 公众参与结论94第九章 厂址及厂区布置合理性分析959.1 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959.2 厂区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97第十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910.1 分析方法9910.2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9910.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9910.4社会效益分析10110.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01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0311.1 环境管理计划10311.2 环境监测计划10411.3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及要求104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10712.1 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10712.2 选址可行、厂区布置合理10712.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0712.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0812.5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污染物达标排放可行性10912.6 清洁生产11112.7 总量控制11112.8 公众参与11112.9 评价要求与建议11212.10 环评总结论113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图附图3济源市水系分布图附图4项目监测点布置图附图5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附图6项目现状及公众参与座谈会照片附图7项目现场图片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土地证明附件3济源市环保局沁园服务中心关于项目的预审意见附件4老杨树沟村委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附件5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附件6济源市环境站监测报告附件7项目公众参与座谈会议纪要附件8公众参与座谈会签到表附件9建设单位对公众意见的承诺函附件10公众调查表附件11个体工商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附表:附表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表2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清洁生产管理登记表济源市豫龙工矿机械配件厂年产2万件喷浆机橡胶密封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一章 总论1.1 任务由来济源市豫龙工矿机械配件厂位于济源市轵城镇柏坪村,公司投资30万元,租赁柏坪村闲置厂房,建设年产2万件喷浆机橡胶密封板项目。项目主要利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再生胶等,通过密炼开炼硫化等工艺,生产喷浆机专用橡胶密封板。项目产品主要用于矿山、隧道、涵洞、水电工程、地下工程及煤矿高沼矿井巷道等施工作业使用的喷浆机。本项目主体工程于2012年4月建成,项目厂区占地面积3000m2,土地性质为规划建设用地,土地证明见附件2。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本项目未列入淘汰及限制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保部令第2号)和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需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9),本项目属于轻工类中的橡胶加工类别,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河南省东方环宇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我公司接受任务后,经现场踏勘、调研及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了必要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根据国家环保部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完成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济源市各级政府部门、环保管理部门、环境监测单位、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12.2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8.1);(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国务院令第253号);(14)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6.12.1修订、2007.5.1施行);(1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16)关于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若干意见(环发【2003】60号);(17)河南省环保局关于贯彻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河南省环保局豫环文20062号)。1.2.2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1.2.3 相关规划(1)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济源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济源市环境保护局);(3)济源市轵城组团(轵城镇)总体规划(20072020);1.2.4 项目依据(1)济源市豫龙工矿机械配件厂年产2万件喷浆机橡胶密封板项目环评委托书,见附件1;(2)济源市环境保护局济环评函2012156号关于济源市豫龙工矿机械配件厂年产2万件喷浆机橡胶密封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见附件5;(3)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济源市环境监测站,见附件6;(4)与本项目有关的其他附件。1.3评价对象及工程性质本次评价对象为济源市豫龙工矿机械配件厂年产2万件喷浆机橡胶密封板项目。工程性质为新建。1.4 评价标准根据济源市环境保护局济环评函2012156号关于济源市豫龙工矿机械配件厂年产2万件喷浆机橡胶密封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确定本次评价执行标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的通知中的二级标准执行,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 单位:mg/m3污 染 物日 平 均1小时平均pm100.15so20.150.50no20.120.24(2)地表水环境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双阳河,双阳河由南向北汇入蟒河。蟒河地表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见表1-2。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标准级别phcod氨氮iii类6-9201.5(3)地下水环境本项目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见表1-3。表1-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标准级别ph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氨氮iii类6-93.04500.2(4)声环境项目四周厂界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见表1-4。表1-4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leqdb(a)声环境功能区昼 间夜 间2类6050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属于橡胶制品业,根据工程分析,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密炼废气、开炼废气、硫化废气、刷漆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非甲烷总烃、二甲苯。本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排放限值具体见表1-51-6。表1-5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类别污染因子生产工艺或设施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厂界无组织监控点(mg/m3)2012年1月1日起的新建企业非甲烷总烃轮胎企业及其他制品企业炼胶、硫化装置/4.0颗粒物轮胎企业及其他制品企业炼胶装置12151.0二甲苯/1.2(2)污水排放标准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主要标准限值见表1-6。 表1-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污 染 物phcod氨氮ss一级标准值691001570(3)噪声排放标准项目四周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主要标准限值见表1-7。表1-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leqdb(a)评价区域昼 间夜 间2类区6050(4)固体废弃物项目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5 周围环境状况、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物控制1.5.1 周围环境状况该项目位于济源市轵城镇柏坪村,项目东侧为柏坪村养猪场、南侧为村级公路、西侧为百兴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北侧为农田,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有:柏坪村(nw,220m)、老杨沟村(se,60m)、南李庄村(sw,458m)、绮里村(ne,550)、庚章村(se,890m)、63888部队(s,180m)。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见表1-8。表1-8 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敏感目标距厂界方位距厂界方位距离受影响人口百兴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w5m5人柏坪村养猪场e1m4人老杨沟村se60m80人柏坪村nw220m560人63888部队s180m50人南李庄村sw458m550人绮里村ne550m800人庚章村se890m1000人1.5.2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对拟建厂址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及对工程污染因素的分析,确定本次工程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9。表1-9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敏感点具体位置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双阳河w 1.4km双阳河和添浆溪由南向北汇入蟒河,蟒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添浆溪ne 2.2km蟒河ne 4.3km柏坪村nw 220m废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老杨沟村se 60m63888部队s 180m柏坪村nw 220m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老杨沟村se 60m63888部队s 180m1.5.3 污染物控制项目污染控制内容见表1-10。表1-10 污染物控制内容序号污染物种类污染控制内容控制标准1废水生产、生活污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2废气开炼废气、硫化废气、刷漆废气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密炼废气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3噪声设备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4固体废物一般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6 评价因子本次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如下表1-11所示:表1-11 本项目环评内容及评价因子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环境空气pm10、炭黑粉尘、非甲烷总烃炭黑粉尘、非甲烷总烃炭黑粉尘地表水cod、氨氮、ph、sscod、氨氮固体废物工业固废噪 声厂界噪声(等效a声级)厂界噪声(等效a声级)1.7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本环评根据项目所在地具体环境状况,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和环境噪声质量现状进行现场调查与评价。(1)环境空气本项目厂址位于乡村平原地带,周围环境属简单地形。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开炼废气、密炼废气、硫化废气、刷漆废气。主要排放污染物为炭黑粉尘和非甲烷总烃。根据本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初步测算,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有关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和原则,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等级划分结果详见表1-12。表1-12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划分表污染物名称d10%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范围判据pm100m1.42%10%pmax10%或者d10%污染源距离厂界最近距离(三级)非甲烷总烃0m2.82%10%通过上表的比较结果,确定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评价通过类比调查确定源强,采用估算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并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2)水环境经初步工程分析,本项目生产、生活废水均有效利用,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对本工程地表水评价等级进行确定,划分依据详见表1-13。表1-13 地表水评价等级判定表项目项目污水排放量(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地面水域规模地面水质要求实际0简单中标准200排水量1000简单中、小i类地表水的评价等级判断结果:三级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地表水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仅作定性分析。(3)环境噪声根据建设项目类型、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分区,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评价工作分级的规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二级,考虑到本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增加量以及受影响人口变化情况等,本项目对声环境影响不明显,评价确定本次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划分依据见表1-14。表1-14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因素功能区建设前后噪声声级的增加量受影响人口变化情况判定等级内容2类3db(a)不明显三级项目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1-15:表1-15 项目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环境要素评 价 范 围空气环境以建设项目为中心,向东、西、南、北4方向各延伸2.5km的矩形区域,面积为25km2水环境双阳河下游至蟒河南官庄断面声环境厂界及厂界周围200m以内敏感点1.8 评价工作思路针对项目的工程特点,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本次评价的总体思路为:(1)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要求,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同时根据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济源市轵城镇总体规划要求,分析该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工业布局规划的要求;(2)工程分析应按照“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原则,通过产污环节分析,采用类比及查询资料、现场监测的方法核算工程污染物的产出源强,以便确定各类污染物处置方案的合理性;(3)根据本次评价现状监测,在对区域现有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对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评述工程将对周围环境质量状况的影响;(4)根据工程的产污情况和污染物的性质,对工程已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充分论证,并针对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设。(5)根据清洁生产的要求,对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述,并根据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措施;(6)在充分考虑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基础上,提出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7)列出详细的公众参与计划,通过张贴公告、现场咨询、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周围居民对该项目的意见、要求和愿望,针对公众意见和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8)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本工程建设的经济损益分析,最后得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的明确结论。1.9 专题设置根据工程特点及环境特征,本次评价设置以下专题: 总论 区域环境概况 工程分析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清洁生产分析与总量控制 公众参与 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 评价结论与建议1.10 评价重点评价工作将从工程分析入手,抓住工程各污染环节,定量及定性地描述出该工程项目对区域环境的污染影响和范围。目前项目已经建成,施工期环境影响已消除,因此环评重点对营运期废水废气排放、企业设备噪声排放等进行定性及定量的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使其符合环保“三同时”的要求。1.11 评价工作程序依据工程特点,本次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11- -建设单位委托现场踏勘、收集环境资料、筛选评价重点、初涉工程分析研究环保有关文件、征求环保主管部门及建设主管部门对环境评价的意见和要求建设单位委托现场踏勘、收集环境资料、筛选评价重点、初涉工程分析研究环保有关文件、征求环保主管部门及建设主管部门对环境评价的意见和要求制定评价工作思路评价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状况调查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价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环境风险分析、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环境损益分析、环境管理及监控计划公众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综合分析环保对策设计单位清洁生产分析工程分析图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王屋两山,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搭界;南隔黄河与洛阳、孟津、新安相望;西与山西省垣曲接壤;东为开阔平原,与沁阳、孟州市毗邻。地处北纬34533516,东经1120111245之间,市域土地面积1931.26km2,东西长64.9km,南北宽36.4km。本项目位于济源市轵城镇柏坪村,距济源市轵城镇3.2km,东距207国道550m,南距长济高速1.1km,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1.2 地质济源属华北地层区,地质演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地层构造,既有太古界、元古界老地层,又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等古生地层;既有三迭系、株罗系、白垩系等中生界地层,又有第三纪、第四纪等新生界地层。济源地质构造复杂,由五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组成:北部为太行山复斜;西部为中条山台凸的部分;中东部平原地区属开封坳陷。西北部表现出地糟型构造特性,东南部显示出地台型构造特征。2.1.3 地形地貌济源市境北部为太行山脉和中条山脉,南部丘陵为黄土高原与山西隆区边缘的延伸,形成了区域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梯形差异明显,地貌形态复杂,有山地、丘陵与平原。其中平原面积为23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8%,土层较厚。丘陵面积为40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0.4%。济源市轵城镇地处黄淮海平原西端与山西高原的交接处,即处于我国地形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交接处,轵城镇南高北低,南部为黄土丘陵,土地瘠薄,干旱缺水,面积约占全镇总面积的60%;北部为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面积约占全镇的40%。轵城镇域地貌类型含两类,为洪积倾斜平原和侵蚀黄土丘陵,平原地区位于镇域范围的东北地带,西南部为丘陵地区。平原地区与丘陵地区面积基本相等。平原地区平均海拔为150米,丘陵地区最高海拔不超过360米。丘陵地区地形坡度较缓,倾斜方向为“西南东北”方向。2.1.4 区域气候特征济源市位于暖温带和半干旱气候区,由于受地形和季节的影响,气候差异性大,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干旱或半干旱季节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风少雨干旱,夏日炎热,光照充足,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其常年气象特征为:表2-1 区域气象特征统计表项 目单 位数 值项 目单 位数 值年平均温度14.3最大冻土深度cm18极端最高气温42最大积雪深度cm27极端最低气温18.5年平均风速m/s1.7年平均气压hpa1000.3无霜期历年平均天213.2年平均相对湿度%69年平均降雨量mm600.3全年主导风向e(风频11%)全年次主导风向ne(风频9%)2.1.5 污染气象特征(1)风向、风速济源市气象观测站位于济源市的东郊,具体坐标位置在北纬3506,东经11238,海拔高度139.1m。根据济源市2009年全年常规气象资料统计,济源市2008年全年最多风向为e风,频率16.61%;次多风向为ene风,频率9.57%。其次w风和ese风出现频率也较高,分别为8.75%、8.48%,其它风向的出现频率在0.82%-8.41%之间,静风频率为8.27%。2008年全年及四季风向频率详见表2-2。根据观测资料绘制了2009年各季及全年风向玫瑰图,见图2-1。表2-2 2009年全年及四季风向频率表月份各风向频率(%)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10.8101.617.2614.5211.290.815.654.847.262.424.8412.911.290.814.039.6822.591.720.866.97.765.170.862.599.487.762.598.6215.5211.216.034.316.0331.632.440.819.7620.3313.010.810.818.944.072.445.698.944.072.447.325.6942.50014.1732.510.835.835.830.8357.553.2300.8113.7113.717.260.819.6810.4810.482.427.264.033.232.424.845.6563.331.672.515.8327.58.332.56.61.673.3351.674.171.6771.610.811.618.8723.3912.96.4505.655.652.427.266.455.6504.846.4585.6501.617.2627.429.681.616.454.0313.711.612.424.844.031.610.817.2692.50.830.838.3316.65.8312.56.676.676.672.50.834.177.5103.2300.818.8710.484.031.614.036.4512.94.037.2610.487.2603.2315.32111.671.6709.178.337.51.673.331052.511.67156.672.558.33120.810.810.814.849.685.6504.034.036.452.4212.911.294.844.848.8717.74年2.460.821.039.5716.618.481.854.586.368.412.877.258.755.951.984.728.27春2.450.820.5412.5317.719.811.312.457.96.274.361.915.726.27夏3.530.821.910.626.0910.333.534.354.089.594.891.093.265.16秋2.470.820.558.7911.816.321.924.957.4210.715.491.14.1210.44冬1.370.821.16.3210.717.420.554.126.047.142.478.7913.199.073.855.7711.262009年全年平均风速为1.67m/s,全年各风向下的平均风速在0.73m/s到2.83m/s之间。最大风速2.83m/s出现在西北风(nw)下,其次nnw、e年均风速也较大,分别为2.76m/s、1.9m/s。四季平均风速中,以春季平均风速最大,为1.96m/s。2009年全年及四季风速频率详见表2-3。根据观测资料绘制了2009年各季及全年风速玫瑰图,见图2-2。表2-3 2009年全年及四季风速频率表月份平均风速(m/s)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平均10.301.151.721.531.671.111.032.131.841.540.61.381.3850.70.971.111.461.371.691.731.653.233.361.830.60.831.42.292.682.440.30.451.641.642.170.812.352.981.72.832.0240.60020.70.961.341.371.266.12.481.9751.0201.42.732.351.381.282.671.681.541.522.833.91.960.72.011.21.491.131.411.683.452.581.9870.462.51.711.3201.261.1310.841.682.2400.571.5680.9601.851.941.91.641.290.52.472.351.631.782.161.740.70.871.090.942.08100.8500.31.751.571.811.7102.881.28110.550.5502.191.621.681.451.51.751.882.330.974.251.651.631.731.5100.941.541.1684.453.741.74年0.930.731.41.91.962.832.761.67春0.790.831.42.382.752.240.561.411.471.381.981.722.211.862.813.041.96夏0.820.91.672.362.141.791.51.381.471.320.921.271.751.882.31.581.69秋0.730.5711.911.861.641.0711.151.081.041.561.792.010.852.831.4冬1.840.631.321.881.931.681.92.013.563.091.63图2-1 2009年全年及各季风向玫瑰图图2-2 2009年全年及各季风速玫瑰图(2)平均风速的年变化特征区域2009年平均风速为1.67m/s,全年各月的平均风速以3月最大(2.02m/s),9、10月最小(1.28m/s),详见表2-4,平均风速的年变化特征图2-3。表2-4 全年月平均风速统计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风速m/s1.381.82.021.971.91.981.561.531.281.281.651.741.67图2-3 全年月平均风速变化图(3)全年季小时平均风速变化特征2009年各季小时平均最大风速均出现在14:00左右,最小风速出现在2:左右。总体来看,白天风速大,夜间风速小。全年季小时平均风速变化特征见表2-5和图2-4。表2-5 全年季小时平均风速统计表时刻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春1.371.291.621.962.292.62夏1.191.071.341.41.471.621.781.932.1秋1.081.021.041.061.081.081.451.621.78冬21.521.541.551.561.571.631.71.751.81时刻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春2.963.33.092.892.692.482.282.081.931.791.641.49夏2.262.412.31.791.671.551.441.32秋1.952.111.971.851.731.61.461.341.23冬1.881.931.861.81.731.671.611.541.541.521.521.51图2-4 全年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图(4)全年月平均温度变化特征全年平均温度为14.91,1月平均温度最低为-1.24,7月平均温度最高为26.49。全年月平均温度变化特征见表2-6和图2-5。表2-6 全年月平均温度统计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年温度()-1.242.5411.1716.0522.525.726.4925.9620.5816.339.392.8614.9图2-5 全年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图2.1.6 水文1、地表水济源市属黄河流域,市境内的大小河流有百余条,主要的河流有沁河和蟒河,均为黄河的一级支流。轵城镇属黄河流域,河流皆属黄河水系,境内有桑榆河、苇泉河、泥沟河、双阳河、添江溪等河流。除苇泉河自西向东流入蟒河外,其余河流均自南向北注入溴河和苇泉河,最终汇入蟒河。 蟒河发源于山西省阳城县花园岭,在窟窿山自西向东流入济源市境,流经济源、孟州、温县、于武陟县入黄河,全长130km,境内河长46km,流域面积612.7km2。蟒河入济源市区前分为两支,北支称为北蟒河,南支称为南蟒河(溴水河),南北蟒河流经市区后,在下游汇合。据蟒河赵礼庄水文站多年观测资料统计,蟒河年均径流深166mm,年均径流量1.11亿m3,平均流量3.5m3/s。济源市市水系见附图4。2、地下水济源市境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空隙裂隙水和松散岩层孔隙水。基岩空隙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其中一部分以地下水径流形式排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一部分变为深层水,或以山前侧渗形式进入山前倾斜平原。松散岩层浅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灌溉入渗和山前侧渗等项补给,其消耗项主要为开采、蒸发,一部分由河谷排泄。济源市浅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河流侧渗、灌溉回用水补给,水量丰富,水质较好。轵城镇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2米,全镇有550眼机井,单井出水量30-50m3/h。另有赵庄水库、大沟河水库、泥沟河水库、枣树岭水库、黄龙水库、郭庄水库,使全镇形成了河、湖、井、渠联网配套、水资源十分丰富的现状。3、济源市饮用水源地规划情况济源市目前在用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柴庄水源地、小庄水源地。小庄水源地位于城郊西北角的克井镇小庄村西北约1.5km处,中心井(三号井)地处北纬350756,东经112334,14眼供水井分布在青南路两侧。柴庄水源地位于天坛办事处柴庄村西约0.7km处,中心井(一号井)地处北纬350645,东经1123248,4眼供水井分布在西环路两侧。小庄和柴庄水源地均为地下水水源。济源市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水源地有两个,分别为蟒河口水库和河口村水库,为备用地表水水源。蟒河口水库坝位于蟒河处山口处,河口村水库坝址位于沁河在济源境内最后一段峡谷山口处,均为山区峡谷型水库。该项目不在济源市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济源市在用和规划的水源地位置图见附图52.1.7 土壤、植被济源市土壤分为三个土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平原主要分布红粘土,占耕地面积的57%。南部丘陵区为砂壤土,占耕地面积的11.3%;西南部山区为红土、白土和砂壤土,占耕地面积的26%;北部深山区为棕壤土和山地褐土,占耕地面积的5.3%。济源市自然植被较好,属落叶阔叶树和针叶树组成的多层次植被群落,植被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门、162科、912种。平原区耕地条件良好,是市内粮棉油的主要产区,林木覆盖率为7.7%。2.2 社会环境状况2.2.1 行政区划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隅,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现为省直管市。全市面积1931.5平方公里,总人口67.57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济源市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526个村(居)委,人口67.7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4万人,济源市为豫西北边陲工业、旅游重镇,历史文化名城。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划隶属轵城镇,轵城镇位于济源市区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5.05,东经112.38, 辖72个行政村,203个自然村,是我市第一人口大镇和农业大镇。全镇总面积14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万亩,东与梨林镇和孟州市赵和乡、槐树乡接壤,西与承留镇搭界,南与坡头镇和孟州市石庄乡毗临,北与双桥办事处和亚桥乡相连。镇政府所在位于西轵城村,距市新行政区仅两公里,沁园南路和文昌南路将镇区与市区连为一体,地理位置优越。2.2.2 交通运输济源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焦枝铁路横贯南北,电气化复线已建成营运,侯月铁路在济源境内与焦枝铁路接轨,使济源成为南北、东西两大铁路干线的“丁”字通道。公路运输四通八达,207国道北抵山西晋城,南接郑洛高速公路及310国道。新济公路东起新乡连结107国道,西达山西垣曲。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乡村道路为基础,以工业区、旅游区、沁北电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道路为重点的四面辐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项目所在地距济源市轵城镇3.2km,南侧紧邻村级公路,向东连接207国道;东距207国道550m,南距长济高速1.1km,交通运输十分便利。2.2.3 社会经济概况2011年济源市完成生产总值409.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429元,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3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14.27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6.87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675.719.7调整为4.576.718.8。 2011年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4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税收收入19.3亿元,增长15.2%,税收占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