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整合.doc_第1页
文言文阅读整合.doc_第2页
文言文阅读整合.doc_第3页
文言文阅读整合.doc_第4页
文言文阅读整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整合(一)神话寓言篇目出处启示/寓意/形象写作特色1智子疑邻(七上)P15韩非子寓意:对待人家的劝告或意见,不能因关系的亲疏而异。持相同看法的人因与主人的关系亲疏不同而遭到不同待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2塞翁失马(七上)P16淮南子寓意: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在困境中从容镇静奋起就可以转祸为福。同上3夸父逐日(七下)P23山海经夸父: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成语: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也比喻不自量力。4共工怒触不周山(七下)P23淮南子共工:敢于挑战权威,但性格暴躁刚烈。想象奇特夸张,体现英雄气概。狼(七下)P24蒲松龄清聊斋志异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先叙事后议论6愚公移山(九下)P87列子汤问寓意: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启示:人类改造自然的气魄和毅力自古有之。把智叟与愚公对比,突出愚公的目光长远。用山高、路远衬托愚公搬山困难,决心大。成语:比喻不怕困难或坚持不懈的精神。(二)民间艺术篇目作者朝代出处主要内容写作特色1山市(七上)P13蒲松龄清朝小说家聊斋志异描写焕山山市神奇、壮观的幻景。按时间顺序描写山市的变化过程。2口技(七下)P21林嗣环清朝虞初新志口技人描摹半夜失火救火的各种声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用简单的道具反衬口技人的高超技艺。3核舟记(八上)P31魏学洢明代虞初新志详细介绍核舟上雕刻的人、文字和物体。按“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介绍。(三)为人处世篇目作者/出处启示写作特色1陈太丘与友期(七上)P14刘义庆/世说新语做人要守时守信。做人不能得理不饶人。善于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2论语十则(七上)P10论语待人接物要宽容,要推己及人。学习要讲究方法,例如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要端正学习态度,例如学习别人的长处,虚心请教等。语言简练,用意深远(四)生活情趣篇目作者/出处主要内容启示写作特色1童趣(七上)P9沈复/浮生六记描写作者儿时的三件趣事:拟蚊为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表现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要养成观察周围细小事物的良好习惯。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事物。2咏雪(七上)P14刘义庆/世说新语晋朝谢氏家族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咏雪之才。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可以增添生活情趣。善于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九下)P83庄子/庄子庄子和惠子辩论水中鱼儿是否快乐的情景。庄子智辩和愉悦轻松的生活心态值得学习。惠子寻根问底的精神值得借鉴。想象神奇,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五)品格志趣篇目作者/朝代中心句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写作特色1陋室铭(八上)P28刘禹锡/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描写了陋室环境的幽雅,主人生活的悠雅和交往的优雅。抒发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托物言志以名贤类比自己。2爱莲说(八上)P29周敦颐/北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从环境、体态、香气、气质等方面描绘莲花的美好形象。以莲花自喻,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以及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风的鄙弃。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以莲花比喻君子,牡丹比喻追名逐利之徒。用菊和牡丹衬托莲花的高洁。3五柳先生传(八下)P44陶渊明/东晋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思想性格、爱好志趣、生活状况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作者率真自然、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的精神。多用否定句,突出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对高洁志趣的坚持。4惠子相梁(九下)P83庄子/战国惠子受人挑拨搜捕前来看望自己的庄子,庄子以奇鸟鹓鶵的故事绕弯子骂人还击。表现作者的清高自守、淡泊名利和志向高远,讽刺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比喻巧妙贴切,以鹓鶵自比,以鸱比喻惠子,以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讲故事的形式绕弯子骂人,既形象生动又余味无穷。(六)理想社会(国家)篇目作者/出处朝代主要内容思想感情1桃花源记(八上)P27陶渊明东晋叙述渔人进出桃花源的经过,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百姓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生活情景。作者虚构了一个与现实相对立的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2大道之行(八上)P32礼记战国描绘了儒家的理想社会:人人受关爱,百姓安居乐业,人尽其力,货尽其用。寄寓了儒家对理想的“大同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七)山水风景篇目作者朝代中心句景物特点思想感情1三峡(八上)P34郦道元北魏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山势: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夏水:水流湍急,阻断交通春冬: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秋天:林寒涧肃,萧瑟凄凉抒发作者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三峡渔民的同情。2答谢中书书(八上)P35陶弘景南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清新奇美,人间仙境。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3记承天寺夜游(八上)P36苏轼北宋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庭中景:清幽宁静,空灵澄澈,如真似幻。表达了作者阔达的心境,寄寓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遭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喜悦和漫步的悠闲。4观潮(八上)P37周密南宋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描写了钱塘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吴中健儿弄潮的场面以及观潮盛况。表达对钱塘潮的雄伟和弄潮健儿的高潮技艺的赞叹。写景叙事相融,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5湖心亭看雪(八上)P39张岱明末清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西湖雪景:苍茫辽阔,浑然一体。表现作者孤高自许的性格,反映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6与朱元思书(八上)P42吴均南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山:奇、高水:异、清表达了作者对奇山异水的赞美,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八)山水游记篇目作者朝代中心句思想感情景物特点/写法1小石潭记(八下)P51柳宗元唐凄神寒骨,敲窗幽邃贬官失意后的怨愤抑郁、孤凄悲凉之情。小石潭有神冷静的景色和气氛/情景交融2岳阳楼记(八下)P52范仲淹北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情景交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1醉翁亭记(八下)P54欧阳修北宋醉能同其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琅琊山的四季之景。/1满井游记(八下)P57袁宏道明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表达作者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轻松欢快之情。满井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早春景色。/欲扬先抑,比喻贴切,拟人(九)劝说献计篇目作者/出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启示写作特色1伤仲永(七下)P18王安石通过记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表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的关系。方仲永:从神童沦为平庸无奇的人。启示:一个人天资再好,如果不接受后天教育,也不一定能成才。先扬后抑先叙后议2孙权劝学(七下)P20司马光/资治通鉴记叙了孙权劝导吕蒙读书学习,使吕蒙才略得到提高的故事。孙权:善劝吕蒙:好学,学有所成鲁肃:敬才,爱才启示:后天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修养和命运。以鲁肃的惊讶侧面烘托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3送东阳马生序(八下)P47 宋濂/明代通过叙述作者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刻苦攻读,将来才能有所成就。宋濂:刻苦好学,虚心求教,乐以忘忧。启示: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砺人的意志。逆境造就人才。用对比手法突出作者刻苦求学和乐以忘忧的求学态度。4陈涉世家(九上)P62司马迁/史记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迅猛发展的形势。陈胜:有远大抱负,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启示:早规划,早立志通过对话、行动刻画陈胜的性格。详略得当。5隆中对(九上)P66陈寿/三国志刘备三顾茅庐问计,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局势并制定对策。诸葛亮:有远见卓识,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和远见卓识。6出师表(九下)P68诸葛亮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师前向后主刘禅提出三条建议,表达“报先帝忠陛下”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诸葛亮: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启示:为君者要广开言路才能振国兴国。议论抒情叙事相结合。4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P85战国策邹忌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委婉地劝说齐王纳谏。邹忌:有自知之明,说话注意方式。启示:对待美言要保持冷静,不可盲目听信,要有自知之明。委婉地劝说,才能收到良好的劝谏效果。只有广泛地听取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类比说理,说服力强。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十)战争外交篇目作者/出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启示写作特色1唐雎不辱使命(九上)P65刘向编战国策秦王以强凌弱,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国使臣唐雎不畏强暴冒死抗争,使秦王辞穷色挠。唐雎:忠君爱国,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秦王:阴险狡诈,狂妄骄横,外强中干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运用对比和衬托手法刻画人物。2公输(九下)P74墨子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表现墨子“非攻”思想。墨子:坚持正义,不辞劳苦,反对战争,能言善辩。公输盘、楚王:阴险狡诈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运用类比推理说服别人。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P76孟子以战争为例,论证“人和”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性,即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运用排比句,语句整齐,气势充沛,具有说服力。举例论证增强说服力。4曹刿论战(九下)P83左丘明/左传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正确地把握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必要条件。曹刿:忠君爱国,深谋远虑,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鲁庄公:目光短浅,鲁莽冒进,但善用人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启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领导者要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意见。 运详略得当。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十一)议论文篇目作者/朝代中心句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启示写作特色1马说(八下)韩愈/唐代韩愈文选其真不知马也借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作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控诉和讽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统治者要爱惜人才,善用人才。有才之人要善于把握机会主动展露才华。托物寓意/借物喻人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孟子/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战争为例,论证“人和”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性,即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人和”是战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施行“仁政”国家才能长久治安。运用排比句,语句整齐,气势充沛,具有说服力。举例论证增强说服力。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孟子/战国孟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困境造就人才/出身贫困的人经受艰苦磨练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