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生姓名 李政君 学号 1051201207736 入学时间 2010春 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试点电大(分 校) 开县电大 指导教师 熊 建 重 庆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2011年12月20日论文目录1选题意见2任务书3论文指导进度4提纲 5论文正文(包括论文提要)6参考资料目录 选题意见论文题目: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选题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时 间: 年 月 日毕 业 论 文 任 务 书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毕业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李政君 入学时间 2010春 试点分校(工作站) 开县电大 学 号 1051201207736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熊 建 职 称 高级讲师 毕业论文研究的内容及要求:毕业论文写作进度计划:1、期限:自 2011 年 9 月 20 日起至 2011 年 12 月 20 日2、具体进度安排: 年 月 日完成内容2011.9.20至10.20 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写作初稿2011.10.21至11.15 一稿被初审后根据指导教师意见进行修改并进一步搜集资料以充实内容2011.11.16至11.30 二稿被指导教师再次审查进一步根据其意见进行内容或结构的修改2011.12.1至12.20 论文最后修改完成后审查文本是否规范并作最后修订与装订工作论文指导进度第一次论文选题、论文提纲教师签字日期第二次(初稿)教师签字日期第三次(修改稿、定稿)教师签字日期提纲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要想提高语文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广泛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都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的阅读。根据现阶段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来看,学生对待课外阅读的太度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认为没什么好看的,然而看电视的比比皆是,看书的却寥寥无几。主要是缺乏好多指导,从历年的语文考试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阅读理解存在严重的问题,不是忘了标点,就是忘了加标;不是不会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就是不会用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一旦不能用“摘录法”,便有一种手足无措之感。如果学校和家庭都把提高语文素养的抓手放在课外阅读上,共同创设良好的阅读条件,从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上积极地指导,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人文涵养,都会有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会把课外阅读的效益提到最高,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不能坚持也就是说没有阅读的兴趣。这时候我们应该给予引导,循循善诱,千方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要有客观的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孩子的阅读动机阅读过程阅读结果等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来达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总之,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卷有益,只要学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标准设定的课外阅读目标,主阵地在学校。而课外阅读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文试从课外阅读环境的建设,课外阅读方法的实践指导和有效的发展性的过程评价机制等方面阐述课外阅读指导基础性方面的建设,以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课外阅读 环境建设 方法指导 过程评价(论文正文)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阅读。新课标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这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想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生课外读物分析如下。一、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方面的规定: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阅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小学阶段背诵古诗文70篇。但学生们都达到这个要求了吗?答案是:没有!原因是:1、学生对待课外阅读的态度根据我这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调查,有很多学生读了六年小学从未进过一次图书馆。大部分学生认为没什么好看的。看电视的比比皆是,看书的却寥寥无几,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当然看电视也是一种很好的信息积累,问题是没人引导,所以只停留在娱乐上,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对只管画面的依赖,而对书却漠然处之。是书不好看吗?当然不是。是学生没有在书中得到快乐的体验,电视给学生的是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快乐,或是其他丰富的信息刺激,而文字只有通过理解、想象才能发挥信息效能,既然无快乐,索然无味的事,学生当然不会去做。大凡语文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当分析课文时,稍微有些深度的问题,举手的学生就会大大减少!每当考试中的阅读分析题文章达400字以上,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大大下降。从历年的语文考试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阅读理解存在严重的问题,不是忘了标点,就是忘了加标;不是不会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就是不会用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一旦不能用“摘录法”,便有一种手足无措之感。2、教师对待课外阅读的态度虽然新课程实行数年了,但阅读课上:通读全文初步感知精读课文总结巩固完成练习的经典五步模式仍是屡见不鲜。况且很多老师最怕学生的个性理解,这会很费时,应试的任务根本无法完成,这又使得一些教师不得不放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们都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却因为其“课外”二字,又因为课外阅读资源有限,所以便也堂而皇之地推掉了责任,让学生凭自己的爱好自己去找,自己去看。3、学校阅读坏境现状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学生三百三十余人,但仅有一间约四十平米的图书阅览室,藏书六千余册,各种报刊杂志八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资料非常有限。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去落实学生课外阅读任务,培养一种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呢?二、创设学生课外阅读条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训练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课外书的准备必不可少。因此,首要的条件是创设有利的阅读环境,它包括阅读阵地的建设,阅读时间的安排和阅读内容的推荐。1、阅读阵地建设分为:校园图书馆的建设,班级书架建设,家庭书架建设学校要开放图书馆,及时添置新图书,用新奇、实用的书吸引广大学生。我们学校为每班购进了一百册新课程必读书籍,每学期班级之间,年级之间进行互换,达到资源的充分共享;班级书架就像一个中转站,方便每个学生的借阅,而家庭书架则是学校课外阅读的重要延伸,学生在家的时间较多,也是阅读的重要场所。2、阅读时间的安排在校: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是校图书馆开放时间,也是学生的阅读时间;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一节阅读活动交流课;在家: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每周由家长签字督促孩子看2小时以上课外书。3、阅读内容的推荐(1)结合课外阅读教学,以一篇带多篇延伸型:着眼于课文学习,扩展知识空间和时间,树立大语文观,通过课文知识的补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进一步深化,加深体验。可以在课文学习前进行背景知识大搜寻,也可以是在课文学习结束后推荐相关阅读。为进一步精简内容,我们提倡学生做主题资料卡,经班级筛选,装订成新的资料集,美其名曰班级读者,供平时搜集资料少的学生看,也可供下届学生看,让他们少花很多精力,去看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这样一学期下来,一个班级至少可以出五本主题集,若干本综合类“杂志”,因为每个单元可以确定一个主题,一个内容。这个资料是同学们做的,学生理解就相对容易,所以对学生的帮助就会特别大。相似型:主要是指文章结构,主题方面的相似。比如在教嘱咐一课时,让学生去寻找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在欣赏完课文之后,在交流课外文章,学生在大量的故事面前,一定会深刻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而这样的内容,对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也会有帮助。因为主题相似,理解相对容易。(2)配合课内作文教学,多篇导一篇作文是老大难的问题,但是对初学者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作文资料铺天盖地,一到写作时,特别是学生觉得难写作文时,可以让他们搜集同题作文,在分析讨论的同时积累相关语言,接着进行生活反思,才能更好地组建文章。这看似投机取巧,但也是对资料的有效利用。实践也证明这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厚积才能薄发。当然也要注意部分学生的抄袭行为。(3)结合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些学生喜欢科普类的,有些喜欢故事类的,有些喜欢诗歌,不能强求统一,学生可以有所爱好,只要是健康的书籍,教师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开卷有益。(4)必读书目推荐有民主也有集中,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还需要把精华呈现在他们面前,多做些“时尚”的广告。主要采取推荐和自选两种形式。根据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理解特点,推荐以下课外阅读书目:低段:伊索寓言、爱的故事、木偶奇遇记(拼音版)中段: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国古今寓言高段:西游记、三国演义、科学家的故事等系列丛书。(5)教会学生阅读生活带文字的书籍我们要阅读,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关注生活,阅读生活。生活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这对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因为人似乎天生就爱道听途说。同时要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生活中的“大事”上。关心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和生活实践有效地结合。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1、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主要包括常规指导和专项指导常规指导安排每两周一节活动课,一节为自由阅读课,但在自由阅读和活动中必须培养一些好的阅读习惯、意识和能力,这对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非常重要。我们把这个常规称为553常规,即:五种意识:主体意识、整体意识、问题意识、博取意识、操作意识。学生是主角,也是阅读的主体,他们的阅读必须亲身实践,而不能把老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介绍,去推荐,去感动;新课标规定引导学生读整本书,特别是名著,书要读整本而我们教师也要面向全体,应该是全班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在阅读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针对名著提问,这对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文章非常重要。记得有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文阅读中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让学生一口气读完全文,很快了解中心;博取对今天的人来说特别重要,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所有的问题不可能是独立的,要学会联系的理解,多角度的分析,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最重要,持续不断地动力,来自于无拘无束的放松和精彩丰富的内容,兴趣一旦被压制,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学以致用,那么学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对小学生来说,要求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是不现实的,所以就需要有实践的指导和亲自的操作,从文中的新鲜事到生活中的尝试,就等于给学生另一扇“知识的实践窗”,也可以说丰富了学生的另一个生活空间,在这里学生可以成为“王子、公主”,还可以成为梦寐以求的智者,乐此不疲的体验,成功的、沮丧的、新奇的,总之是与众不同的,拉近文章鱼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距离,加深了对文章的印象。五个习惯:边读边查,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边读边批,边走边读。“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人留下的好习惯,我们在继承的同时,根据课本的要求将之改为查工具书或资料;思考文中的疑点、重点、特点;划出中心句或精彩的词句,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想;边走边读是针对“阅读生活”提出来的,生活即书本,平时多注意生活中发生的事,就会学到很多的生存本领。为培养此习惯,可开展“天天故事会”活动。即每天利用早读前五分钟时间讲讲昨天的小故事,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印象深刻的事说出来,刚开始由老师总结,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让学生试着自己总结,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完善自我。三项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评判能力这三个能力是有先后顺序的:认读是基础,理解是重点,评判是难点,随着学生学段的不同,我们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认读能力的培养,重点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上。课外阅读我们重点是抓默读,及由此带来的理解,在低段学生可以做最基本的判断理解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段就要进行评判能力的培养,特别提倡和文章进行对话,从说一句感想到说一段感想,从写一段感想到写一篇感想,试着从作品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专项指导教给学生必需的读书符号,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四年级有读书记号的单元如:“、?、”等,在课外重点段的训练中,就可以大量训练,并多次强调,直到学生养成习惯为止。课外阅读笔记指导。读书笔记主要有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评价型等几种。一班开始先学“摘抄型”,随着理解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运用归纳型和感想型的。读法指导。精读主要放在课内阅读上,两周一次的指导课上可以进行略读训练,特别是总分结构的段落。速读法在图书馆阅读训练较好,通过速读目录,了解到自己喜欢的内容。2、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过程的评价评价具有发现问题和导向的功能,我们重视过程的指导,也不能忽视对结果的反思。我们主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交流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期望“量的积累,能达到质的提升”。阅读交流早读五分钟“一分钟新闻”或“新闻链接”内容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这几天身边发生的;可以是长篇的一分钟大论,也可以是一句话新闻,总之,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想说就说。每日名言内容是每天从课外书上看来印象深刻的句子,其他同学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从中挑选,而其他同学只要两周交一句,整个学期的每一天就有一句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的名言了。同时课代表将每日名言,抄在黑板的右下角并记在班级“名言搜集录”中成本收藏。每两周一次的交流活动可以相互间传阅笔记本,让同学们相互学习: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同时也节约大量查找的时间。阅读活动班级读书会:针对某一主题展开讨论,并把“论据”书带来,将其中的情节读出来,供大家欣赏、讨论,可以是时尚前卫的,可以是经典感人的,不拘一格。 班级故事会:名人故事、智者故事、民间故事等等每学期召开两次。阅读游艺会:设计综合性的阅读实践活动,关于成语,关于古今中外名著,关于广告设计,关于诗文朗诵等。展览活动:手编报、剪贴本、剪贴报、班级读者推荐的佳作集、广告设计、感人的读后反思等到校宣传窗或班内展出,班级中每班必须有一个角是展示台,让学生在展台中看到自己的成果,看到自己的进步。竞赛活动:每学年都有语文知识竞赛和现场作文比赛,两项优者还可以参加最高奖评比读书博士奖。以竞赛促读书,以竞赛树榜样。表演活动:一篇好文章即是一个好剧本,演戏是学生的天性,改编有意思的剧本并进行表演,对学生来说是一件乐事,继去年一次成功的课本剧表演后,今年我们计划来个课外课本剧表演(梦想剧场演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检查方式: 读书卡记录我们经过仔细筛选和认真地讨论,将高、中、低三段学生的课外书分别以一张卡的形式来“荐目”,让家长也知道孩子到底该读些什么书,同时也帮着记录、检查。每学期每人一张,填满一张卡的到老师处换新卡,积累到全班前十名的位置时,就可以参加班级“小书虫”评比,从而也有机会推荐到校参加“读书博士”比赛。读书笔记记录两周一次检查读书笔记,及时点评,及时树立新榜样,及时展出。四、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过程中的注意点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阅读习惯的养成有两种方式:强制和暗示。强制会造成打心底的反感。因此,暗示应该成为重要手段,暗示要靠氛围、靠引导、靠舍得放任。只要不打击学生的兴趣,自由选择方式,选择内容又有何不可。对我们来说这个研究只是一个基础工程,学生只要有这个阅读意识,愿意拿起书本装装样子也行,毕竟有些学生的认读关还未过,必须面对现实,以兴趣为重,少打击、多鼓励,少制止、多引导,少要求、多举例,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体验到:快乐在书中。2、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转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只有教师有了热情,转变了观念,才能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3、加强与社会、家庭合作,推动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教育分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当三方的教育力量统一起,我们的教育效果才会达到最佳。对小城镇来说阅读意识很淡,氛围待建,浮躁的人忙于发展经济,精神培育谈的多,做的少。在学校这个教育主阵地上,除了教师的“奋力作战”,还需广大家长和 社会在行动上的合力支持。在家里家长以孩子的爱读书而自豪;在社会上评论以知识丰富为光荣。“讲学习”应该从各部门开始,让全社会都弥漫着“阅读”的味道,让阅览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