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瓦的一波三折.doc_第1页
小瓦的一波三折.doc_第2页
小瓦的一波三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向中国出口预警机 配属瓦良格号航母【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4月号(提前出版)报道】题:俄今年加速向中国交运卡-31预警直升机俄正向中国交运卡-31预警直升机的消息得到最后确认。俄军事工业界负责海军装备的消息来源透露,这并非新协议,而是作为中国购买第二批956EM“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子协议,本应在2 00 5年以前加以落实的。卡-3 1将在2 0 1 1年全部交付中国海军。为何拖延如此之久才向中国交运卡-3 1?权威消息来源对本刊解释如下:原因与卡-2 8的情形相同,在协议签署之后,涉及到战术数据链的问题,俄罗斯基于“军事秘密”,不希望在出售给中国的卡-28、卡-31上配备这样的战术数据链,而中国希望获得它。最终作出的妥协,由中国自己安装战术数据链。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出售给中国和印度海军的卡-31、卡-28的战术指标是有区别的。中国总共将获得新的9架卡-28和9架卡-31。这显然不是为了装备956EM导弹驱逐舰,而是为了“瓦良格”航母测试准备的,这应该是装备两个航母舰队的数量。进口卡-31的举动还显示,中国海军将全面武装“瓦良格”航母,尽管它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训练,但是将装备武器和雷达系统。卡-31将提供中国海军航母舰队近程预警能力,E801M预警雷达是伸缩式的,探测距离115公里,可自动跟踪20个空中目标。最大速度为250公里/小时,作战半径150公里,续航能力2.5小时,航程600公里。1982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部长会议做出建造第三代航母(苏联称之为“重型载机巡洋舰”)的决定。1983 苏联军方决定建造继第三代第一艘航母(即现在的“库兹涅佐夫”号)后的第二艘航母“定单106”,由当时乌克兰联盟共和国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承建。截至1991年11月“瓦良格”的建造率已达68%。苏联解体后,在分家时出于“因地制宜的考虑”,“瓦良格”号乌克兰获得。但由于乌克兰经济状况不佳,无力继续建造,工程于1992年1月停工,就此半途而废。1993年,当时的俄罗斯方面在乌克兰总理的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研究把“瓦良格”号航母建造完毕、并移交给俄罗斯的可能性。乌克兰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价才能达成协定。厂长马卡罗夫此时报告道:“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大家问道:“为了将舰完工,工厂究竟需要什么?”马卡罗夫回答道:“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马卡罗夫说,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不复存在了。所有在场的人终于明白了:在国家解体的情况下,再要将“瓦良格”号建成已经没有可能。此后俄乌之间对此船仍有协商,但都是无果而终。1996年1月,中乌正在为未完成的航母“瓦良格”号运往中国造船厂一案进行谈判,乌克兰方面表示“瓦良格”号最终有可能在中国进行解体作业。1998年四月,澳门的一个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实际总共花了一亿美元)的代价买下“瓦良格”,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日后将其停泊于澳门附近海域。1999年7月澳门公司雇用ITC公司的拖船,拖着“瓦良格”号开始了漫长的航程。当该船准备通过土耳其控制的海峡时,“在第三国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拦阻,强行命令“瓦良格”号退回黑海。“瓦良格”号被阻挡在黑海中,漂荡了很长时间后,又返回原海港(当时正值金融风暴后,还要付停泊费和雇员费)停泊期间,土耳其方面表示,要么让这艘船自身拥有动力,要么把它拆成碎块运走,否则别想通过海峡。另据报道说:2001年3月发生了一件怪事:一架不明国籍的直升机降落在“瓦良格”号的飞行甲板上,三个人跳出来进行了一番测绘后又驾机飞走了,临走前还用粉笔在甲板上写下“法国人到此一游”(The French was here. )。土耳其方面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它船只正常航行”等为理由,拒绝“瓦良格”通过。西方媒体也借机纷纷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中国与土耳其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谈判2001.8.25,土耳其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决议,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其海峡。另一方面,土耳其海洋署向中国提出“瓦良格”号通行海峡时必须具备的20项安全条件。1. 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 5. 通行海峡时,全舰四周必须灯火通明;如海面起雾必须停航;如海峡遇大风必须停航;如遇水流汹涌突变时,必须停航;如海峡视线不及五公里时,必须停航; 20. 通行曲折狭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时必须在白昼进行,通行宽广的马尔马拉海峡得在夜间进行。11月3日, “瓦良格”在爱琴海附近的国际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风暴,它与拖船连接的拖缆相继被刮断,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11月7日,3艘拖船和1艘希腊船只用拖缆固定住“瓦良格”号,最终将其控制住。12月11日,瓦良格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经莫桑比克的马普托,2002年2月5日通过马六甲海峡。2002年2月11日晚抵达新加坡外海,2月12日进入南中国海,2月20日进入中国大陆沿海。 2002年3月3日,历尽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