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休想控制孩子的心 注:这是一篇源自国外著名基督教教育机构的文章,其内容十分珍贵。并且,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极强,实为教育儿女之文章的典范,我们衷心的希望您能仔细一读,必会在其中获得教养孩子的重要知识 。孩童在人生的训育学校中,首先要学的功课之一就是“顺从”。尽早并彻底地学习这一功课,将决定儿童日后品格的力量,在人生的每一步路程中,他都有责任服从于某一种权威。对健康法则的服从,对正义原则的服从,对良知的服从,都将在后来的年岁中保守他,免受邪恶倾向及不良影响的危害。但这种服从的品格开始于对父母的顺从。习惯的力量在人类品格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在孩子年幼时期,若能结合孩子天然的倾向和行为,使孩子养成顺从的习惯,则这些习惯将成为她的第二天性。学会顺从父母的孩子,也会更乐意顺从真理和良知,成为好邻居和好公民。顺从要求自约和自治。要学会顺从,孩子就得不断地运用意志力,使其行为符合某种标准。为此,它必须约束冲动和欲念。这往往需要付出艰苦、巨大的努力才能做到,但只有这样意志才能获得控制权。训练意志,使其能支配身体、控制所有的下意识行为,使之与某种公认的公正、体统和智慧的标准相和谐,这是将野蛮人转变成文明人的主导因素。每个孩子生来都是个野蛮人。这一点必须牢记在心,人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养成自约的能力,使得其所有意识能与神圣的负责相和谐。我们每个人的先辈都累积了无数的野草、稗子,若不将其抑制或根除,就会挤住麦子,使心灵的花蕾瘦弱得开不出花来。生活的训练,先是父母所教的立即顺从的功课,然后是后来岁月中的失望试炼、艰难、失丧、失败、成功等种种人生经历的磨练,都可以帮助拔出我们心中的野草和恶种。与遗传的恶倾向争战、改变畸形、变质的本能与口味,使其与自然和神圣的法则和标准相谐和,是个漫长的过程,而学习顺从是这一过程的开端。我们必须注意单纯的服从并非顺从。真实的顺从是甘心乐意的服从。服从的行为若没有顺从的心,只是屈服于强迫,会导致欺骗和伪善,那不但不会消除恶,反倒助长了恶。许多父母用错误的方法,使孩子们屈服于他们的愿望,因而导致了孩子身上种种道德缺陷。而这本可以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持守正确的原则来避免的。必须教导顺从乐意的顺从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通过殷勤的训练培养出来的,这种训练过程往往对父母和孩子都很是痛苦的,为了要教育孩子顺从,父母自己必须有很清楚的概念,知道到底要求孩子的是什么,以及怎样达到要求。多数孩子在这方面受到的训练都是很随便的,是因时间地点而变的,而且施行时父母头脑所想的不过是阻止孩子眼下的恶行。通常是通过威胁、责骂或对不顺从的惩罚的办法来教育孩子顺从的。但这种办法只能暂时阻止孩子,使其不在眼皮底下犯罪而已。由于并不能教导孩子,使他明白某种行为本身是错的,也不能在他心里激起为义而行义的欲望,所以这种方法没有什么持久的好效果。采用此法的人就像一个园丁,把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拔草上,却不注意浇灌和培育他所栽种的。虽然野草不会把他们挤住,但由于缺乏照料,所种的也不发旺。更智慧的办法是努力培育麦子,直至它壮实得把野草挤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们若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所负的责任,他们在训练孩子顺从的事上遇到的困难就会大大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必须存在着一种同情的关系,使得孩子对父母的顺从建立在爱和信任的基础上。如果缺乏这个基础,孩子可能会照你说的去做,但只是出于对惩罚或其他强迫手段的害怕,他屈服只是屈服于一种物质的力量,他表面上顺从,心灵却在反叛。这只是对于某个人的屈服,而非对某种原则的顺从。这种顺服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反叛的毒瘤,虽然暂时被抑制住了,但多年后,当时机来临时,就会爆发出来,使得先前一切的约束都无有功效。因为恶只是被压制住了,而没有被根除。父母们不要忘记,他们所拥有的权威是上帝所赐予所托付的,他们必须为自己如何使用它向上帝交账。他们的意志既然是孩子的律法,就必须时时与上帝的旨意相符合。而且在他们充当孩子的教师的同时,他们自己也得成为学生,时时受教于上帝。必须时时记得一切训育的目的是培育品格。不但常常要把眼前的益处放在心上,还要念念不忘孩子将来的福益。顺从的场合父母必须仔细考虑在什么情况下要求顺从。除非为保护身体、精神和道德免受伤害,或为维护他人的权益,我们不能要求他顺从。“因为我这么说了,所以你就该听”,或“因为我是你的父母”,仅仅这些并不能构成要求顺从的理由。父母必须一开始就在头脑中明确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并且留下足够宽敞的空间,以供孩子运用它的自由意志权。不要只是为了让孩子服从而阻止他按自己的方式做事。孩子如同成人一样拥有一些他人必须尊重的权力。许多善意却不动脑筋的父母,经常为了自己的便利,不加考虑地禁止孩子做一些本是无害的事情。他们这样做就在孩子心中激起并培养了叛逆的精神。有些父母则养成了不加考虑地对孩子的每一项请求都说“不”的习惯。孩子很快就会感到这些无理禁令的不公正。他不但寻找一切机会背叛它,更把每一个要他服从的要求,看作强加在他身上的专制性约束,而这约束取决于父母的情绪的好坏。我们必须小心地防守自己,以保证我们每个要求背后的动机不是一种无意识的专制欲望,而确实是出于谋求孩子最大福益的无私愿望,是因为我们随着年龄和经验的缘故,有着更优越于孩子的智慧和判断了。许多父母必须在这一点上训练自己,以免对孩子做无理或是武断的要求。他们在做每个决定前都要深思熟虑其要求,使得他们的每一个“是”或“不是”都处于理智,而非任性。如果在发出禁令后,父母发现自己对事情并未充分了解,并没有充分理由拒绝,那么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向孩子解释,说明你先前并未完全了解事情。不要仅仅因为命令已发出,就要坚持到底。没有人比一个孩子更快地觉察不公平的行为。如果确有必要说“不”,就该在深思熟虑后坚定地拒绝,要比一个怒气冲冲的“不”更易于服从,也不易激起孩子的对抗。“孩子们对于哪怕最小的不公正也是很敏感的,许多孩子因此而受到挫折。”使顺从更有吸引力父母应尽力使顺从显得有吸引力,这并不意味着应该让孩子与父母之间那种同情的关系来左右事情,而是为了要激发一种甘心乐意的精神,唤起一种信心,相信父母所要他顺服的意愿比他自己的更有智慧、更好,通过顺从她会得到益处,而不是损失。一个孩子不一定每次都能看出顺服父母的意思会有最大的益处,但从以往的经验中,他可以确知父母完全理解、同情她,而且也只在公正和公义的事上要求他顺服,那么他就可以藉着信心来顺从,即便这样做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失望。父母很少意识到,孩子对他们的顺从多么取决于他们对孩子的态度。要保有孩子的信任就得十分地谨慎,让所有的要求建立在神圣诫命所依据的原则上,让这些原则成为父母对孩子所做一切要求的指南。开始的时间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是,父母们必须明白,开始培养顺从之习惯的黄金时机是在人生的开端。这时孩子的一切官能都处在一种可教、可塑的状态,易于引入正道。婴孩一旦能明白简单的命令,就当开始对其进行训练了。即使是生命最初的那些日子,也可以开始一些准备工作。最初对顺从的要求自然来自孩子生理上的需要。通过建立吃、睡、锻炼的有规律的习惯,我们就在鼓励他服从一种超越其天然倾向的能力,这样就为日后培养顺服打下良好的基础。到了孩子可以听懂话语的年龄,立即的顺从取决于作为要求所用的形式和方式,应当尽可能避免正面的命令。最好尽量用一种请求的形式。父母应该而且可以教导孩子尊重一个有礼的请求,或说明如“你可不可以”,或“请最好不要这样做”等等。然而,如果有时命令是必要的,那就要在语气上显示出你对孩子的信心,表现出你期望他会顺从,犹豫不决的语气会引起孩子的不顺从,或者你根本不怎么在意他顺从不顺从。另一方面,大声、恼怒的声调和急促的命令则会激起对抗的精神,因而不会被顺从,要用一种安静、平稳和沉着的声调说话,孩子就会欣然就范。父母若要对幼小的孩子说“不”,就要用一种坚定而温柔的语气说,而且要让孩子知道你是不含糊的,令人惊讶的是,婴孩多么早就学会父母的话什么时候是或不是当真的。如果要求的性质总是公正而体贴的,语气总是坚定、不容妥协而又慈爱的,就可以较早也较容易地养成孩子顺从的习惯,而且孩子还根本不知道那就是顺从呢。要在孩子生命的一开始就培养顺从的习惯 许多父母在此失败,因为他们的管教缺乏连贯性。只有成为习惯的一种品质才会定形。为了要养成习惯,训练必须是有规律而持续的,不能一天紧、第二天又松。父母的这种缺乏连续性是管教失败的普遍原因。头一天,标准定得很高,并且全力维持它;第二天,母亲累了、烦了,所以昨天禁止的事,今天又允许了,因为容许它比费力坚持标准要省事。这会在孩子身上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他会估量出,他可不可以做某件事,并不取决于这事本身是对还是错,而取决于母亲的情绪。这样突发性的、断断续续的培养习惯是徒劳无功的,养育孩子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一个平稳的家政,通过每日的不偏不倚地勉力实行得以维系。要维持这样持续的管教,父母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但这是培养好品格,好习惯的唯一办法。在今生和来世,没有任何好东西是不费功夫或不做出牺牲就可以得到的。引导和塑造上帝的小孩子,这项崇高的职责更要求我们做出特别的自我牺牲。像所有别的职责一样,教育孩子的工作要求我们有坚定的目标,持续的努力,最大的耐心和恒心。父母在训练孩子的同时,必须不断地训练自己,这往往是这项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不管对什么年龄的孩子,总要尽可能地少发号命令。父母若发出了命令,就要忠心地维护,确保命令被执行,语气发出一个要求,不被顺从,不如不要作什么要求。另外,还当避免同时发出好几个命令,因为那会把孩子弄糊涂的。再有,不要使要求超出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精神上还是道德上。要记得他在心智上,在品格上和生理官能都还不成熟,所以你的要求要量着他的力。“一致性”是管教的格言 父母们有时过分地要求给予亲吻、拥抱、要他展示种种顽皮可爱的样子,这样他们就在他的生命之初埋下了不顺从的种子。婴儿有时可能并不喜欢这样的亲呢行为,所以就想方设法地逃避。通常大人也总是顺着他的心意。这样他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听父母的话,什么时候不必呢?又有多少时候我们听到父母命令孩子改掉已经养成的习惯,比如说“孩子,不要咬指甲”。父母尽可以每个小时都发一次这种命令,但注定每一次都不会被服从,因为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意志力如此薄弱,孩子根本无能为力,所要求于他的过于他所能做到的。要想打破习惯,仅靠发命令是不行的。父母们必须意识到,要求孩子做超过他体力、精力和德力所能做的事,就会使他每次达不到要求就成了一个犯法者,这反倒会打破他在其它事上已养成的立即顺服的习惯。对已经懂事的孩子,可以通过向他们显明顺服的崇高意义来培养他们顺从的心,要告诉他们顺服怎样给别人带来伟大和永恒利益的事例,要给他们读圣经故事,里面有亚伯拉罕的故事和其它顺服的好榜样,要强调顺服给我们带来的祝福和快乐。我们都知道我们想的最多的事也是最能影响我们的,所以我相信如果我们能使孩子们常常的思考真实的顺服,我们就会大有成效。通过大自然教导你的孩子顺服 我们必须向孩子指出,我们自己也是要顺服良心的感动,身体的法则,国家的律法,使得孩子不会感到父母处于自由的地位,而他自己处于被约束的地位,以为年龄和力量意味着自由的权利。身教胜于言教,训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项工作的成功都以此为原则。父母要孩子做到的事,他们自己首先要做到。举例来说:一个父亲对他的小儿子(他正犹豫要不要顺服父亲的请求)说:“你是顺从你自己的意思呢还是爸爸的意思呢?”“爸爸的意思。”儿子不情愿地回答,同时又马上问:“那么爸爸要顺从谁的意思呢?”父亲回答:“上帝的意思。同时向他解释服从一位比自己更智慧更良善者的意思是一种美妙的特权。这位父亲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地位上,让他看出他和孩子一样也要放弃自己的意思。如果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做出榜样,见证我们承认和顺从一个更高的意志,当我们在培养孩子们顺服的习惯时,就会更有说服力。如果一个孩子有不顺服的倾向,不要等他要达到目的时纠正他,而要引导他去想或做一件另外的事,以此来改变他的初衷。要帮助他避开不良的事,使他有力量在后来的岁月中抵御试探。如果一个孩子很难学会顺服,那就记住他曾经干脆愉快地顺服的时刻,告诉他这样做对你多么快乐,以此鼓励他,使他再这么做。在儿童生命的初期,当他的意思还未发育成熟,还不能交给他自由行使时,无条件的顺服公正的权威必须成为律法。但当孩子渐渐懂事后,每次在顺服之后向他解释为什么要求他这么做,这种做法是明智的。他知道了为什么就会更加信任那发命令的人,也会帮助他学习自己选择公义、正直的事。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允许让他自己做选择,使他自己成为立法者。牵涉到原则的地方,应向他指出,要向他指出对的和错的,然后允许他自己做决定。如果他故意选择了错的,就应该让如此错行的后果临到他身上,作为警告。使他不会第二次再做错误的选择。有的人只有在品尝犯罪的苦难后果之后,才能学会弃恶择善。如此父母多么有必要学习对孩子作合理的要求,使得人生每一步上的不顺服结出自己的苦果或是痛苦,或是懊恼,从而证明所禁止的事的确是有害的。如果孩子只是处于忘记而没顺服,最好不必追究,要记得权威少用才更有分量。许多的时候,孩子即使顺服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因为父母和孩子并没有站在同一立场看问题。一位聪明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总是愿意照我说的做,但如果他们感到不想照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去做,我就会慢慢引导他们,直到如今,我的儿子都还没有违背过我。”最要紧的是,不要通过争执来取得顺从,也不要容忍故意的不顺服而不给以关注。为了说明这些原理,一位作家最近写道:“让我们设想有两个母亲,看她们对一件相似的过犯的不同处理;儿子在外面玩完进来,就随手把帽子扔在地上。母亲告诉他拣起来放在应该放的地方。孩子拒绝了,母亲又更严厉地重复了一遍命令。孩子则更坚决地拒绝了。母亲恼怒了,而且表现出他的恼怒,由于一种激情总是会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唤起相应的激情。母亲的恼怒使孩子兴奋起来。母亲急促地打了孩子一下以示惩罚,孩子则还手回击。于是争执就开始了。两种意志相互对抗。也许母亲胜利了,孩子则赌着气,生气地执行了命令,但心中充满了怨恨,并决志等他大一些就要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这样下一次,这个孩子回到家,就完全可以再把帽子扔在地上,以示反抗和求得胜利。可能孩子会胜利,从而私下或公开地对这位想要强迫他顺服却不能做到的母亲表示轻视。” “另一位母亲告诉孩子把帽子拣起来,孩子也拒绝了,于是母亲安静地把帽子拣起来,但却为他的不顺服给了他一点惩罚,这不必是很严厉的惩罚。所有必须要做的只是每次都要给与惩罚,惩罚时不但不要表露出恼怒,甚至不要感到恼怒。第二天,同一幕又重复表演。每一天都重复一遍,于是孩子就明白不顺服一点好处也没有。在此两种意志从未公开交锋过,由于没有战斗,孩子的战斗精神也没有因为母亲的坚持而被挑起;他的任性没有被她的任性激起,她忍受了一个不顺服的孩子所加的羞辱,而他则受到不顺服所带来的惩罚。”有时当孩子很任性或固执时,为了避免冲突,可以让他做个选择。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做不必要的要求,以免导致如任性、固执之类的任何不良品质。我们要记得,所有不良的品质,正如优秀的品质一样,是越锻炼越坚强的,如果一个孩子任性,那么越激动他的任性,则他会越任性,正如胳膊的肌肉越经常使用就越结实一样。对一个已经达到懂事的年龄却还没有学会顺服的任性的孩子,管教就很困难,需要父母有极大的耐心,恒心和技巧。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技巧,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故事来说明,这故事说的是一个姑妈怎样对待来拜访她的侄女。她的方法如此智慧和令人深思,所以值得引述如下:小孩子到后第一天,她在屋外一直玩到晚上。她的姑妈在玻璃窗上敲一敲,愉快地对她说:“该上床了,格蕾茜乖,赶快进来。”小女孩却冲着她说:“你以为你这么说我就会进来了吗?嘿!我才不呢!”她的姑妈继续作她的工作,不再理会这个孩子。格雷茜在九点和十点之间回到屋里,她显然想看到姑妈生气的表现。但是没人理会她,于是她带着一脸胜利的神情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晚上六点钟晚茶后,她的姑妈立即就来送她上床了,并和蔼地对她说,她本会很乐意地让她先玩一个钟头的,但她不敢相信她会一叫就进来就马上进来。小女孩显得心事重重的,但等她的姑妈一离开,她马上穿好衣服下到院子里,开始疯狂地玩起来。等她玩完进来,没有人理会她。但是当第二天晚上喝完茶后,她又被送去上床时,她发现门被锁住了。“要是你把我关在这里,”她大囔大叫道:“我就要把床单、枕套全部撕成条。”“噢,随你的便,”姑妈回答道:“不过,当然明晚你睡觉时你还得睡那床,还得用那些床单、枕套的,因为我没有钱再买一套给你撕。”“好吧,可是我受不了让我一个人呆着。”格雷茜说着开始痛苦起来。父母的慈爱、公正和忍耐向孩子显明了上帝的慈爱、公正和忍耐。父母教导孩子要爱、信任和顺服父母,也是在教导他要爱、信靠和顺服他在天上的父。 “我本该考虑到这一点的,”姑妈说,“好吧,那我就和你呆在一起吧。”于是,整个晚上她都和孩子谈心。她告诉她能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力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那就像骑着一匹有灵气的马,飞快地朝正确的方向奔驰。但是不加约束的意志就像一匹乱跑的马一样没有用处。她没有像大多数母亲会做的那样把它训一顿(这样也是她该受的),她没有骂她是个被宠坏的、不听话的孩子(如果那样的话,这个孩子最终可能落到进劳教所或监狱的下场)。这个聪明的女人给她的侄女讲了许多意志坚强的女孩子的故事:这些好孩子在遭难的时候努力做工,养活贫穷、生病的父母;有些则赚钱,使自己受到教育;另一些则在自己胜过逆境后,帮助别人克服相似的处境。“你也会成为这样的女孩子的,格雷茜,”姑妈大声说道:“一个像你这样的小女孩一定会做出一翻事业的,若不是坏的就是好的,而我相信你一定会是好的。”“我也相信会是好的。”这个壮实的小生灵嚷着说。她在床上坐起来,用胳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法院司法辅助人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带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发热试题及答案
- 多项目管理计划及监控平台
- 轻资产运营合同续签
- 社交商务投资协议
- 摄影师报酬协议
- 2026届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商务谈判技巧标准化教程不同行业谈判策略模板
- 商业场地设施维护保养合同协议书
- 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化工具包
- 食品安全制度管理目录
- 【建筑专业】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完整)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邮政市场业务员(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DZ∕T 0070-2016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消化内镜进修总结汇报
- 兽医检验题库与答案
- 换电柜地租赁合同范本
- 影响安全生产的六种员工心理状态
-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的策略研究
- (高清版)DZT 0432-2023 煤炭与煤层气矿产综合勘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