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忽视脂肪肝.docx_第1页
切莫忽视脂肪肝.docx_第2页
切莫忽视脂肪肝.docx_第3页
切莫忽视脂肪肝.docx_第4页
切莫忽视脂肪肝.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切莫忽视脂肪肝 全网发布:2011-06-23 19:56 发表者:崔丽安 (访问人次:14369) 在健康查体时,经常会发现一些貌似健康的人有脂肪肝,为此一些人很不理解。认为自己饮食正常,二便正常,也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怎么会有脂肪肝。其实不然。据资料统计,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0%,肥胖者和2型糖尿病人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0%,嗜酒者为57.7%,50岁以上者为24.5%,而且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一、什么是脂肪肝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崔丽安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肝内脂肪含量仅占肝湿重的3%-5%,而脂肪肝患者,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10%-1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40%-50%脂肪变性,其中主要为甘油三酯。脂肪肝俗称:“胖肝”肝脏因脂肪堆积过多而发胖;“明亮肝”在B超图像上,可看到肝脏脂肪反射的白色亮点,明亮的程度越强,肝内脂肪化越高。二、分类脂肪肝根据起病缓急,可分为急性脂肪肝和慢性脂肪肝两类。急性脂肪肝包括:妊娠中毒性脂肪肝,四环素中毒性脂肪肝;慢性脂肪肝多见于;肥胖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急性脂肪肝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所以我们主要讲慢性脂肪肝。2001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将慢性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出现肝功能异常,甚至演变为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病人往往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大于或等于40g/日,女性大于或等于20g/日,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大于80g/日。(酒精量换算公式为: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g)另外一大类脂肪肝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它是一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脂肪肝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通常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后者常合并肝纤维化,并可进展为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西方发达国家最为常见的肝病之一,占到了普通成人的20%30%。在亚太地区它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人群发病率波动在10%45%之间。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目前研究已经证实本病的发病与内脏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以及代谢综合征有着密切关系。三、哪些人最容易得脂肪肝1 嗜酒、酗酒的人(白酒、啤酒)2 肥胖的人(向心性肥胖、腰围明显增大)3 营养过剩的人(高脂血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4 营养不良的人(如减肥)5 患糖尿病的人(特别是成年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6 患肝炎的人(急肝恢复期、慢肝静止期不加节制的增加高营养及高热量饮食造成营养过剩)7 活动过少的中老年人四、脂肪肝的形成原病因再来说一下脂肪肝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肝脏是脂肪类合成代谢与分解的中心器官,但它并不能大量储存脂肪,是一个有限空间的“仓库”。当肝脏内脂肪的分解与合成失去平衡,或输出发生障碍时,胆固醇、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就会在肝细胞内过量积聚,发生脂肪肝。从显微镜下观察,我们会看到,肝脏细胞已经被大量的脂肪滴给填满了,试想,这样受“挤压”的肝细胞能正常工作吗?引起肝脏脂肪代谢紊乱的原因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有:1食物摄入过量、脂肪、糖等高热量物质的供应超过人体正常需要;2人体内某些能促进代谢的物质减少,导致脂肪大量蓄积于肝脏;3体内葡萄糖的利用无法正常进行(糖尿病的超早期),导致脂肪细胞内的脂肪以游离状态大量入血并随后进入肝脏,从而使肝脏大量合成脂肪(多余的糖可以在体内转换为甘油三酯)。4肝细胞受到酒精、化学毒物、肝毒性药物、肝炎病毒等的伤害,造成对脂肪等物质的代谢和利用障碍,又无法转运出肝脏,导致脂肪在肝内蓄积。五、脂肪肝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别是B超和CT可以早期发现脂肪肝,但确诊有赖于肝活检。1病史:有长期饮酒、肥胖、糖尿病、营养失调及中毒性肝损害病史。2临床表现:可无症状或有食欲不振、恶心、乏力、肝区不适或隐痛。3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正常或轻度升高,血脂升高,血清g-GT升高,蛋白电泳血浆球蛋白增高。4超声与CT:B超显示肝脏增大,肝实质呈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声衰减。CT扫描显示肝密度比其他实质脏器(如脾脏)低下。5肝活检: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可见大泡性脂肪滴。六、脂肪肝的危害1脂肪肝的直接危害:损害肝功能患脂肪肝后,肝细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脂肪化,这样肝脏就会失去其正常的功能。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早期患者的肝功能可能正常,但随着肝细胞脂肪化的加重,将使肝细胞的功能越来越多地丧失,最后导致肝细胞逐渐死亡,发展为肝硬化。2脂肪肝的间接危害:是更重要的问题从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来看,它是“糖脂代谢异常”在肝脏中的表现。如果这种“糖脂代谢异常”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脂肪肝会逐步加重,其中的糖代谢异常还可发展为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严重时可出现高脂血症、痛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一系列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不可逆的现代病。而脂肪肝更象一面镜子,能反映出更早期的糖脂代谢紊乱,而且此时在一定程度上疾病还是可逆的,也是早期治疗的好时机。七、得了脂肪肝怎么办?由于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许多脂肪肝病人是在体检时偶然被发现的,故认为脂肪肝对人体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还有的人被诊断为脂肪肝后非常害怕,四处求医,到处寻药,给自己增添了许多烦恼。故此,正确认识脂肪肝,人们必须要走出两个误区。一是不要过于紧张。有的人是谈肝色变,发现有脂肪肝后忧心忡忡,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脂肪肝是由于脂肪在肝脏沉积所致,不具有传染性。它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如能及时发现、合理治疗及运动,是完全可以阻止其进一步发展,甚至治愈的。二是不要过于不以为然。脂肪肝虽是良性病变,但其主要的危害是易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有资料显示,30%酒精性脂肪肝可发展成肝纤维化,10%40%最终会发展成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纤维化的几率为25%,发生肝硬化的几率为1.5%8%。一旦发生肝硬化,即预示着肝功能损害、腹水、静脉曲张,甚至消化道大出血,最后死亡。此外,脂肪肝还能使人们降低对细菌病毒等的防御能力,也可以影响其他疾病的恢复,所以对脂肪肝也要引起重视。八、脂肪肝的治疗一旦发现脂肪肝,病人就应该进行合理的保健。去除病因(戒酒、减肥、治疗原发病),合理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调畅情绪是治疗脂肪肝的关键。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并注意足够的休息是健康身体的基础。1饮食治疗,是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治疗的基本方法,病因不同,饮食营养的侧重点不同,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众所周知,热能的来源为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过高的热能摄入可使人的体重增加、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加速肝脏细胞脂肪变性。因此,应该制定并坚持合理的饮食制度,瘦肉、鱼类、蛋清及新鲜蔬菜等富含亲脂性物质的膳食,有助于促进肝内脂肪消退,高纤维类的食物(如玉米、粗麦粉片、糙米、硬果、豆类、香菇、海带、木耳、鸭梨、魔芋等)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这对于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尤其重要。 同时,应注意合理饮水,一般成人每日需饮水2000ml, 老年人1500mL,肥胖者因体内水分比正常人少1520,故每日饮水量需2200ml2700mL,平均每3小时摄入300mL500mL;饮用水的最佳选择是白开水、矿泉水、净化水以及清淡的茶水等,切不可以各种饮料、牛奶、咖啡代替饮水。如果是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人,饭前20分钟饮水,使胃有一定的饱胀感,可降低食欲、减少进食量,有助于减肥。 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搭配是关键,即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重视脂肪的质和量,糖类饮食应适量。需要提醒的是,脂肪肝的人应以低脂饮食为宜,并且要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尽可能多吃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菜籽油、茶油等),尽量少吃一些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牛油、羊油、黄油、奶油等),同时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鱼卵、鱿鱼等。在糖类摄入方面,应吃一些低糖类饮食,不能吃富含单糖和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冰淇淋、干枣和糖果等。 行为治疗也是治疗措施之一。脂肪肝的人还应该坚决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实行有规律的一日三餐。任何贪食、间食、快食、零食、夜食、暴饮暴食、周末大吃大喝、不吃早餐、晚餐太丰盛、睡前吃东西以及情绪不好就想吃东西等不规律的饮食方式都会引起体内脂肪过度蓄积,扰乱身体的代谢动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此外,进食速度过快者不易产生饱腹感,易因能量摄入过多促发肥胖症。 2 运动治疗:医学研究表明,运动是非常好的促进人体对糖脂利用的方法,每天一定量的运动可使人体细胞恢复活力,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并增强机体器官的功能。脂肪肝的人主要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钟)、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做广播体操、跳绳和游泳等,这类运动对降脂减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效果较好。 运动强度应该适中,以运动时脉搏为100160次分钟(170实际年龄),持续二三十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一二十分钟内消失为宜。亦有人认为,运动量的大小以达到呼吸加快,微微出汗后再坚持锻炼一段时间为宜。 运动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进行;散步的最佳时间是晚饭后1小时,此时热量消耗最大,减肥的功效也最好。运动实施的频率以每周35天较为合适,具体应因人而异,根据实施者的肥胖程度、余暇时间以及对运动的爱好等因素来决定。如果运动后的疲劳不持续到第二天,每天都进行运动也可以。 3 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一般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肝泰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等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深入认识,开始将糖尿病治疗药物应用于脂肪肝治疗中。上述药物虽然很多,但大多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以及安全性,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切不可滥用。4 中医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对脂肪肝的研究逐渐深入,中医中药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多途径、多层次整体调控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西医治疗相比显示出安全有效、疗效稳定的独特优势。中医认为本病发病多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嗜酒无度,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引起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精亏损,湿邪、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淤积于肝所致。其病性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肝,与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辨证论治、基本方加减、固定复方、单味药、中西药并用以及其他传统医学疗法(如针灸、耳穴埋压)等等;但辨证论治仍是临床主要和常见的治疗方法。脾虚湿盛型:过食肥甘厚味和长期嗜酒无度,易生湿酿浊,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肥甘厚味易生湿邪,湿盛伤脾,脾失健运,土壅木郁,肝失条达,脾伤则无以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水湿内停,湿郁化热,炼液为痰,痰浊内生,阻滞脉络,侵淫肝脉,致肝失所养,痰浊沉积而为病。病位在肝,根于脾。症见身体困倦、胁肋胀满,呕恶少食,女子可见带下缠绵,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弦滑或沉缓。治则,健脾益气,治疗常选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苍术配以郁金、香附、赤芍等。肾气亏损型:脂肪肝发病以中老年为多,此时肾中精气始衰,气血渐亏,加之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或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无序,使各脏器功能受损,久必及肾,其藏精、主水及气化功能失调,水不涵木,则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水湿不能运化,积而为瘀,痹阻肝脉。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男子可见阳痿早泄,女子可见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脉沉细。治则,补肾培元,肾阳偏虚以右归饮为主;肾阴偏虚者以左归饮为主。常用药:制首乌、枸杞子、女贞子、冬虫夏草、杜仲、黄精等。痰瘀互结型:脾肾之虚是湿浊脂质壅滞之源,痰凝日久,阻滞经络,又可导致血瘀。现代药理研究,血脂高往往伴有血液流变学改变,痰浊瘀滞可导致血中脂质异常,即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肝藏血,主疏泄,脂类的沉积表明肝之疏泄异常,常见胁肋胀痛,或闷胀,身热不扬,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或沉涩。治则,消痰利水,活血化瘀。常选用失笑散、温胆汤、学府逐瘀汤等加减,常用药,黄芩、陈皮、半夏、苍术、茵陈、泽泻、山楂、滑石、茯苓、丹参、赤芍、郁金等。肝胆气滞型:肝主疏泄,分泌胆汁,存于胆中,供消化脂肪之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肝脏又是脂代谢(合成、分解、转化)的场所。肝失于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