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计算题归类总结及解析.ppt.ppt_第1页
高考政治计算题归类总结及解析.ppt.ppt_第2页
高考政治计算题归类总结及解析.ppt.ppt_第3页
高考政治计算题归类总结及解析.ppt.ppt_第4页
高考政治计算题归类总结及解析.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7四川) 某国2006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2007年该国商 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2007年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 )。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 d.2.4万亿元 2006年:2=16/x, x=8(次) 2007年:商品价格总额=16(1+10%)=17.6(万亿元)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17.6 / 8 = 2.2 (万亿元) 流通中所需 要的货币量 = 货币流通次数 = 商品价格 水平 货币转手的次数 = 第一课的计算题 1、流通中的货币量 c 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品 数量 2、纸币 第一课的计算题 1)购买力=实际需要货币量 发行量 假定某国待售商品量2 000 亿件,平均每件商 品价格为10元,货币每年平均流通4次;当年该 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 亿元。当年该国政 府实际发行了10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的购买力相当 元,就会 ( ) a.5 000, 0.25, 使纸币购买力下降 b.5 000, 0.5, 引发通货膨胀 c.5 000, 0.5, 使纸币购买力提高 d.20 000, 2, 使纸币升值 1、流通中需要货币量为102 000/45 000(亿元), 2、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 000亿元纸币,因此,1元的购买力 :10000/5000=0.5元, 3、纸币发行过多,引发通货膨胀。 b 2) 货币贬值率(即货币贬值幅度) =(发行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发行量 =1实际需要货币量 发行量 =1购买力 = (现价原价)/现价 则:价格=原价格/(1货币贬值率) 第一课的计算题 2、纸币 (2012西安一检)假定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的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 ,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 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时货币 的贬值幅度为 ,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多少 。 a 20% ,10 b 25% ,20 c 72% ,10 d 75%,20 1、需求量:5(1+20)=6 2、贬值幅度:16/8=25%,或 (86)/8=25% 3、价格=原价格/(1货币贬值率)=15/(125%)=20 b 3) 通货膨胀率(即物价上涨幅度) =(发行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 =发行量/实际需要货币量1 =(现价原价)/原价 则: 价格=原价 x (1+通货膨胀率) 第一课的计算题 2、纸币 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 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亿元 ,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 _元纸币,通货膨胀率为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a.4000、0.25、100% b.2000、0.5、100% c.2000、2、50% d.2000、0.5、50% 1、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010)/5=2000亿元。 2、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2000/4000=0.5元。 3、通货膨胀率(4000/20001)=100% 。 b (09海南)设2007年1单位m国的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 5.5,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 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 ) a1:4.95 b1:5 c1:5.6 d. 1: 6.05 b 2007年 m:n=1:5.5 2008年 通货膨胀率为10% , m价格=原价 x (1+通货膨胀率) =1(1+10%)=1.1 汇率:m:n=1.1:5.5=1:5 第一课的计算题 2、纸币 3) 通货膨胀率(即物价上涨幅度) =(发行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 =发行量/实际需要货币量1 =(现价原价)/原价 则: 价格=原价 x (1+通货膨胀率) 1)(08全国卷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 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该国的货币价值下 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 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 15(120)=18.75 货币币值(或汇率)变化为n, 则价格=原价(1n) 注: “” 指升值(或汇率升高), “”指贬值(或汇率降低) d 第一课的计算题 3、汇率 2)(05全国卷25)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5欧元的一 件小饰品,那时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 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一件饰品要比一个 月前: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d 前:需50元rmb 后:欧元升值:1/(1+5%)=20/21,即汇率为20/21:10 所以 欧元/人民币=20/21:10=5:x,x=52.5 相差:52.550=2.5 3、汇率 第一课的计算题 货币币值(或汇率)变化为n, 则价格=原价(1n) 注: “” 指升值(或汇率升高), “”指贬值(或汇率降低) 3)(09四川)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 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 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 )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 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3、汇率 第一课的计算题 两年前:拥有人民币:18=1000x,x=8000(元) 拥有美元:1000(美元) 两年后:因为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 即币值下跌了20%,所以价格=原价(1n) =1/(120%)=1.25(美元) 则汇率为1.25:8, 所以拥有人民币:1.24/8=1000/y,y=6400(元) 相差:80006400=1600(元) a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 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 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去年:1克黄金=8克白银 5件a商品=2克黄金=16克白银 今年:虽然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但白银没有 发生变化,它的价值量不变,所以5件a商品还是=16克白 银。 c 1、价值量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课的计算题 价值量=原价值量(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值) 注:“+”指增加;“”指减少 第二课的计算题 2、价值总量=价值量 x 数量(又称使用价值量) (1)该皮鞋厂现在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原来的 。 原来每人 每天生产产 现现在每人 每天生产产 某皮鞋厂的劳动劳动 生产产力 5双20双 皮鞋行业业的劳动劳动 生产产率 5双10双 (2)每人每天的价值总量是原来的 。 1/2 2倍 解:原价值量为x,则原价值总量为5x; 现价值量为1/2x,则现价值总量为1/2x 20=10x 解:价值量由社会必要时间决定,因此是5/10=1/2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 时间为2 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 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 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1、生产者a生产甲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意味着a在4小时 内可生产甲商品4件,故其使用价值总量为4; 2、其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为40*4=160(元);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 时间无关。即还是40元。 d 第二课的计算题 2、价值总量=价值量 x数量(又称使用价值量) (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 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 时,乙企业的产量为 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 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1、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那么他们生产m商品的平均时 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总时间:甲+乙 =10*6+8*10=140万小时。 3、用总时间除以m商品数量就是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 140 / 10(1+20%)+8=7小时 第二课的计算题 2、价值总量=价值量 x数量(又称使用价值量) b 1)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每件 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 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4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800元, 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 a. 17% b.30% c.35% d.40% 设价值量为x,则4x=800,x=200 设劳动生产率为y,则200(1+y)=260,y=30% b 3、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二课的计算题 价值量=原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值) 注:“+”指提高;“”指降低 2)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 品,价值用货币表现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 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 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 了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现为( ) a.200元 b.300元 c.400元 d.800元 1、价值量为:260/(1+30%)=200(元) 2、价值总量为:200 x 2 = 400(元) c 3、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二课的计算题 价值量=原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值) 注:“+”指提高;“”指降低 3)(2010全国卷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生产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 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 ,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 a.5元 6元 b.10元 12元 c.20元 24元 d.8元 16元 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 100%,即商品价值量为10/(1+100%)=5元, 1、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10/(1+100%)=5元, 2、通货膨胀率为20%,即物价涨幅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 格为5(1+20%)=6元。 a 3、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二课的计算题 4)(2010新课标卷)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 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rmb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 成员国n国的关税是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 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 则1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 位表示分别为() a. 80,84 b.84,80 c.84,64 d.84,100c 3、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二课的计算题 1、之前:关税:10 x 5%=0.5(rmb元), 出口价格:10+0.5=10.5(rmb元), 因为本币/外币=1:8,所以10.5x8=84(n国货币) 2、之后: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 , 则价值量:10/(1+25%)=8(rmb元); 又因为不用交关税,且其他条件不变即汇率不变, 所以8 x 8=64(n国货币) (2009全国卷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 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 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 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1、2008年的销售收入: 2、2009年: 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该企业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 商品数量提高10%,为10(1+10%)=11(万件) 销售收入:6 x 11=66(万元) 3、相差:66-60=6(万元) b 6 x 10 =60(万元) 4、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n,则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n。 第二课的计算题 (2010全国ii,24)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 ,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 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 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a、4元、4元、60万元 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 d、8元、6元、120万元 1、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变小, 2009年该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劳 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社会价值不变,仍为6元。 3、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数量为;10万件(1+50%)=15万件; 2009年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为6元15万件=90万元。 第二课的计算题 c 4、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n,也表明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减少n,个别价值(或生产成本)降低n。 (2007海南卷)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 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 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 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 量为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a商品需求量 互补品需求量 互补品价格 a商品需求量 替代品需求量 替代品价格 5、价格变化p引起相关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x (1)互为替代品: x / p 0 (成正比) (2)互补商品:x / p 0 (成正比) 货币升值率 =(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发行量)/实际需要货币量 =1发行量实际需要货币量 =11/购买力 第一课的计算题 2、纸币 亦称“货币增值率”。货币升值后单位货币增加的含金量占单位货币原有( 或现有)含金量的比例。采用货币增值的措施,旨在增加本国货币的法定 含金量,提高其对黄金或外国货币的比价,即提高本国货币的价值,以减 少本国商品的出口和增加外国商品的进口,在货币信用危机中采取的一种 措施。货币升值率是反映货币升值幅度的指标。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计 算。 1.货币升值率(单位货币现有含金量)/单位货币原有含金量1 100 2.货币升值率(1-单位货币原有含金量/单位货币现有含金量) 100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升值分对内升值和对外升值两种。纸币对内升值 是指国内物价普遍的下跌,从而提高单位货币购买力,其计算公式是: 3.某时期货币升值率(上期物价指数/本期物价指数1)100 纸币对 外升值在直接标价法下,表现为汇价下跌,在间接标价法下,表现为汇价 上升。其计算公式是: 4货币升值率:直接标价法(原汇价/本币升值后汇价1)100间接 标价法(升值后新汇价/原汇价1) 100 货币坚挺“货币疲软”的对称。指某国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对外价值稳定 ,汇价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能自由况换的货币称为“硬 通货”,其特点是可自由转换成其他国家货币;币值相对稳定;可以作为 国际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因此,在国际经济往来中人们总是乐于接受和 持有硬货币。但是,由于一国货币的汇价决定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即 使被称为硬通货的某种货币,也会因本国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使汇价下跌, 而持有汇价不稳或下跌的货币要遭受经济损失。因此,当某一货币汇价呈 稳定上升趋势时,它就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抢购对象。抢购使这种货币 的汇价进一步上升。 物价下跌率 = 第一课的计算题 2、纸币 (08年海南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 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 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 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 a. 5小时 b. 7小时 c. 7.5小时 d. 8小时 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 要的平均劳动时间。2008年甲企业生产每件m商品所用时间为6小 时(1+20)5小时;2008年甲企业所生产的m商品数量为10 万件(1+20)12万件;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5小时12万件+10小时8万件)(12万件+8万件)7小时。 1、价值量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课的计算题 b (2012沈阳模拟)一名外国商人到中国做贸易,将随身 携带的1000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存入中国工商银行两年, (当时汇率1美元兑换6.5元人民币,两年利率为2%)。可 是两年后美元贬值20%,此时该商人的收益状况为( )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