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过 滤 5.1 过滤概述 5.2 慢滤池和快滤池 5.3 过滤机理 5.4 颗粒滤料 5.5 快滤池运行 5.1 过滤概述 v 分类:颗粒材料过滤、微滤、膜滤。 v过滤定义: 用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的悬浮物。 v滤池进水浊度:10ntu以下 v出水浊度:1nut。 v功效:去除微小悬浮物,降低水的浊度,同时 能部分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 便于 消毒剂杀菌。 v应用:生活饮用水处理(必不可少),污水深 度处理。 5.2 慢滤池和快滤池 慢滤池最早的滤池。 滤速慢:滤速慢:v v0.1-0.3 m/h0.1-0.3 m/h,重力运行重力运行 滤料一般为砂,表面生长一层滤膜(滤料一般为砂,表面生长一层滤膜(1 12 2个星期个星期 后)。后)。 形成过程:由被截留杂质,藻类、微生物生长繁形成过程:由被截留杂质,藻类、微生物生长繁 殖。殖。 效果:效果:浊度可降到浊度可降到0 0,可不消毒。,可不消毒。 机理:机理:微生物吞食细菌微生物吞食细菌 微生物分泌出起凝聚作用的酶微生物分泌出起凝聚作用的酶 ,对有机物起降,对有机物起降 解作用。解作用。 慢滤池 适用的进水条件出水水质细菌的去除效率颗粒物去除效率 浊度10ntu以下; 总大肠菌类101000 个/100ml; 藻类不太多; 10000人以下的给水 处理 小于1.0ntu 总大肠菌类1.54)颗粒约筛除13.0 %,小 粒径(d0.44)颗粒约筛除13.0 %。 v 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 有效粒径:有效粒径:是指能使是指能使101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 ( (mm)mm),以以d d10 10表示,即粒径小于 表示,即粒径小于d d10 10的滤料占总量的 的滤料占总量的 1010。同样,。同样,d d80 80表示能使 表示能使808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 径径( (mm)mm)。 d d10 10 细颗粒尺寸,细颗粒尺寸, d d80 80 粗颗粒尺寸。粗颗粒尺寸。d d10 10反映了产 反映了产 生水头损失的主要部分。生水头损失的主要部分。 不均匀系数:不均匀系数:d d80 80与 与d d10 10的比值就称为滤料的 的比值就称为滤料的不均匀系不均匀系 数数。以。以k k80 80表示 表示 。 d d10 10 和 和k k80 80评价滤料的粒度特征。 评价滤料的粒度特征。 vv例如,例如,d d10 10=0.60mm =0.60mm,d d80 80=1.0mm =1.0mm,则则k k80 80=1.0 =1.0 0.60=1.670.60=1.67。 vv不均匀系数愈大,则滤料愈不均匀使滤料的空隙率不均匀系数愈大,则滤料愈不均匀使滤料的空隙率 和纳污能力降低,水头损失增大,因此不均匀系数和纳污能力降低,水头损失增大,因此不均匀系数 以小为佳。但是,不均匀系数愈小,加工费用也愈以小为佳。但是,不均匀系数愈小,加工费用也愈 高。高。 vv通常通常k k80 80值应控制在 值应控制在1.651.801.651.80的范围内,不大于的范围内,不大于2.02.0 。 一般工程上为方便,一般一般工程上为方便,一般d dmin min d d 1010, d , dmax max d d 80 80 (最大与最小粒径:最大与最小粒径:d dmax max , , d d minmin) ) v 滤料的空隙率和比表面积 vv空隙率空隙率: : 指在一定体积的滤层中空隙所占的指在一定体积的滤层中空隙所占的体体 积与总体积积与总体积的比值。常用的石英砂和无烟煤滤的比值。常用的石英砂和无烟煤滤 料的空隙率分别为料的空隙率分别为0.40.4和和0.50.5。 vv滤料的比表面积滤料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滤,是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滤 料所具有的表面积,以料所具有的表面积,以cmcm 2 2 g g或或cmcm 2 2 cmcm 3 3 表表 示。示。 vv表面负荷(滤速):单位面积过滤的水量。表面负荷(滤速):单位面积过滤的水量。 v 单位面积滤层中滤料的表面积 vv单位面积滤层中滤料的表面积单位面积滤层中滤料的表面积: : 滤层体积与滤料滤层体积与滤料 比表面积的乘积。比表面积的乘积。 vv滤层滤料的表面积与比值滤层滤料的表面积与比值l/dl/d e e 有正比例关系有正比例关系。 vvl/dl/d e e 值做为滤层设计的一个控制参数。在城市自值做为滤层设计的一个控制参数。在城市自 来水厂中来水厂中l/dl/d e e 一般为一般为80010008001000。 5.4 快滤池的运行 vv快滤池的出水水质快滤池的出水水质 vv开始:出水浊度高,初滤水;原因?开始:出水浊度高,初滤水;原因? 如何提高初滤水水质,影响因素?排放增加水量损耗。如何提高初滤水水质,影响因素?排放增加水量损耗。 生活饮用水标准提高,要求滤前水的浊度较低。稳生活饮用水标准提高,要求滤前水的浊度较低。稳 定阶段:出水保持在一定低浊度范围内。定阶段:出水保持在一定低浊度范围内。 表面层截留的杂质多,下部少。工作层,饱和层表面层截留的杂质多,下部少。工作层,饱和层 泄漏阶段:泄漏点。泄漏阶段:泄漏点。 滤池的水质周期:滤池的水质周期:滤池从过滤期到出水浊度达到泄漏值。滤池从过滤期到出水浊度达到泄漏值。 其与滤层其与滤层的厚度的厚度有关。有关。 5.4 快滤池的运行 rr快滤池的水头损失快滤池的水头损失 随着过滤的进行,滤层中的水头损失增加。随着过滤的进行,滤层中的水头损失增加。 水头损失与时间呈直线关系变化。水头损失与时间呈直线关系变化。 初期水头损失初期水头损失h h 0 0 :开始,水在滤层中的水头损失最小。:开始,水在滤层中的水头损失最小。 压力周期:压力周期:需进行反冲洗时滤池的过滤周期。需进行反冲洗时滤池的过滤周期。 水在滤层中的水头损失允许达到的最大值与滤池的水在滤层中的水头损失允许达到的最大值与滤池的过滤作过滤作 用水头用水头(h)(h)有关有关 滤池的过滤作用水头滤池的过滤作用水头h h:滤前水的最高水位与滤后水水位滤前水的最高水位与滤后水水位 之差。之差。h h越大,滤池的压力周期越长。越大,滤池的压力周期越长。 普通快滤池过滤水头为:普通快滤池过滤水头为:2.53m2.53m。 5.4 快滤池的运行 rr快滤池工作的经济性快滤池工作的经济性 与滤池过滤作用水头是否被有效利用有关。与滤池过滤作用水头是否被有效利用有关。 最优工作条件:最优工作条件:水质周期水质周期= =压力周期压力周期 调整滤池的工艺参数(如滤层的厚度)调整滤池的工艺参数(如滤层的厚度) 增大滤层厚度,水质周期增加,但压力周期缩短。增大滤层厚度,水质周期增加,但压力周期缩短。 寻找最优的工作条件:寻找最优的工作条件:水质周期与压力周期水质周期与压力周期的交点。的交点。 确定适宜的滤层厚度确定适宜的滤层厚度 5.4 快滤池的运行 rr快滤池滤层的优化快滤池滤层的优化 不均匀的单层滤层缺点:不均匀的单层滤层缺点: 在反冲洗时发生滤料的水力分级现象。上部截留的杂在反冲洗时发生滤料的水力分级现象。上部截留的杂 质多,滤料层容易堵塞。整个滤层的水头损失集中在上质多,滤料层容易堵塞。整个滤层的水头损失集中在上 部,上部水头损失增加的很快,滤池过早达到压力周期。部,上部水头损失增加的很快,滤池过早达到压力周期。 过滤后期滤层中出现真空:部分滤层压力低于大气过滤后期滤层中出现真空:部分滤层压力低于大气 压。压。 水压线与静水压力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滤层中的水头损失。 c水头损失等于水深。 a c范围内出现负水头。 5.4 快滤池的运行 v 负水头 因整个滤层的水头损失分布不均,上层大,下层小。 危害:导致溶解于水中的气体释放出来而形成气泡。 气泡对过滤的影响: 减小了滤层过滤面积,增加滤层局部阻力,水头损失急剧增 加,滤池的作用水头被用完,需进行反冲洗。 消除:增大滤层上部的水层厚度,目的增大作用水头。普通快 滤池水深:1.52.0m。 4.3.3 滤层内杂质分布规律 v 因滤料反冲洗后发生分层,上层滤料粒径最小 滤料表层孔隙率较小。杂质主要截留在滤料表 层。下部滤层的截污能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水头损失的提高,过滤就得停止,导致滤 料层截污能力低。 v滤层含污能力:单位体积滤层中所截留的杂质 量称为“滤层含污能力”,单位g/cm3或kg/m3。 v单层滤层的含污能力较低。 v理想的滤层构造:反粒度过滤。使被截留的杂 质在滤层中分布趋于均匀。水头损失增长较慢, 纳污能力提高。 提高滤池截污能力的途径 目的:提高滤层含污能力,延长过 滤周期。 q过滤方向的改变: 1)上向流 v当流速太大时,表面应加格网或格 栅。 v缺点:反冲洗时膨胀受到限制 v冲洗水流与过滤水流方向一致,冲 洗效果不好,大量污泥需通过整个 滤层才能排出,往往使污泥排除不 净。 提高滤池截污能力的途径 2 2)双向流)双向流 特点:水流上下两向流动。特点:水流上下两向流动。 前苏联发明的。此种过滤方式前苏联发明的。此种过滤方式 效果虽好,但滤池构造复杂效果虽好,但滤池构造复杂。 4.3.4 提高滤池截污能力的途径 q 采用双层或多层滤料 : 上层:密度小,粒径大的 轻质滤料(无烟煤)。 下层:密度大,粒径小的 重质滤料(石英砂、磁铁 矿)。 v空隙由上至下,逐渐减 少。 v纳污能力增加,过滤 周期延长。 v 双层及多层滤料 多层滤料滤层的粒度分布从整体上看上粗下细, 但每一层仍是上细下粗。 粒度分布仍不理想。 4.3.4 提高滤池截污能力的途径 q采用粗滤料 可减少水力分级带来的不利影响。 反冲方式:水冲配合空气辅助冲洗。 用空气反冲洗时滤料层不膨胀。不存在水力分级 的现象。如采用汽水反冲洗的v型滤池。 滤层的厚度较大。 颗粒粘附力和水流剪力示意 滤料层截污量变化 4.3.1 快滤池分类 vv按滤料层分:按滤料层分:单层滤池(均质滤料和级配滤料单层滤池(均质滤料和级配滤料 )、双层滤池、多层滤池、新型轻质滤料滤)、双层滤池、多层滤池、新型轻质滤料滤 池池。 vv按水流方向:上向流、下向流、双向流滤池。按水流方向:上向流、下向流、双向流滤池。 vv按作用水头分,有按作用水头分,有重力式滤池重力式滤池( (作用水头作用水头4545m)m) 和压力滤池和压力滤池(1520(1520m); m); vv按阀门配置:按阀门配置:普通快滤池、双阀滤池、虹吸滤普通快滤池、双阀滤池、虹吸滤 池、单阀滤池和无阀滤池池、单阀滤池和无阀滤池 vv按冲洗方式:水反冲洗、表面冲洗按冲洗方式:水反冲洗、表面冲洗+ +水反冲洗水反冲洗 、气水反冲洗滤池等。、气水反冲洗滤池等。 4.3.4 提高滤池截污能力的途径 q进行直接过滤 直接过滤:原水不经过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的过滤 。 直接过滤有两种方式:原水加药后只经过混合就 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为“接触过滤”。 原水加药后经过混合和微絮凝池后进入滤池过滤 , 称为“微絮凝过滤” 。 过滤机理:通过脱稳颗粒或微絮粒与滤料的充分碰 撞接触和粘附,被滤层截留。 (a)和 (b)为接触过滤; (c)和 (d)为微絮凝过滤 ; q 进行直接过滤 直接过滤的两个特点: 采用双层或三层滤料滤池; 采用聚合物为主混凝剂或助凝剂。 直接过滤要求: 原水浊度和色度较低且水质变化小,常年 原水浊度低于100度; 直接过滤中的滤速应根据原水水质决定,浊 度偏高时应采用较低滤速,当原水浊度在50度 以上时,滤速一般在5m/h左右。 4.3.5 滤池运行的控制 vv1. 1. 等速过滤等速过滤 : 在整个过滤周期中滤速保持不变在整个过滤周期中滤速保持不变 vv2. 2. 变速过滤(减速过滤)变速过滤(减速过滤) : 在过滤周期中滤速逐渐减少。在过滤周期中滤速逐渐减少。 vv3 3 恒水头运行恒水头运行 池内滤上水头不变。池内滤上水头不变。 vv4 4 变水头运行变水头运行 过滤时池内水位逐渐升高。过滤时池内水位逐渐升高。 vv5 5 控制进水和出水。控制进水和出水。 4.3.5 滤池运行的控制 vv1. 1. 变水头等速过滤变水头等速过滤 : 通过控制进水流量实现。通过控制进水流量实现。 溢流堰方式进水,使进水流量保持不变,过滤速溢流堰方式进水,使进水流量保持不变,过滤速 度不变,但水头损失增大,水位升高。度不变,但水头损失增大,水位升高。 1. 1. 变水头等速过滤变水头等速过滤 随着过滤进行,滤层孔隙率减少,水头损失增随着过滤进行,滤层孔隙率减少,水头损失增 加,滤池内水位自动上升,进入滤池内流量保加,滤池内水位自动上升,进入滤池内流量保 持不变持不变,即过滤速度不变。即过滤速度不变。 实例:实例:虹吸滤池、无阀滤池虹吸滤池、无阀滤池 vv 清洁水头损失清洁水头损失h h 0 0 vv 过滤任意时间过滤任意时间t t时,时, 滤池的总水头损失为滤池的总水头损失为 : h h t t h h 0 0 h h h h t t hh配水系统,承托层及配水系统,承托层及 管渠水头损失之和。管渠水头损失之和。 h h t t :滤层的水头损失增滤层的水头损失增 值值 1. 1. 变水头等速过滤变水头等速过滤 vv h h t t 随随t t增加而增大,增加而增大, h h t t 与时间的关系,反映了与时间的关系,反映了 滤层截留杂质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可以用直线滤层截留杂质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可以用直线 关系来表示。关系来表示。 vv h h maxmax 为最大过滤水头损失,一般为 为最大过滤水头损失,一般为1.52.0 1.52.0 mm vvt t过滤周期。过滤周期。 vv过滤周期与滤速有关过滤周期与滤速有关 滤速大,水头损失增加滤速大,水头损失增加 ,过滤周期变短。,过滤周期变短。 2. 2. 等水头等速过滤等水头等速过滤 通过设置出水流速调节器,控制出水,滤速不通过设置出水流速调节器,控制出水,滤速不 变。池内水位相同。变。池内水位相同。 vv实例:普通快滤池实例:普通快滤池 vv假设在整个过滤周期内,滤池的水位和滤速都假设在整个过滤周期内,滤池的水位和滤速都 保持不变,保持不变, vv那么如果测得滤池进水、出水以及出水阀后的那么如果测得滤池进水、出水以及出水阀后的 水头,就能得出滤池各部位水头损失的变化情水头,就能得出滤池各部位水头损失的变化情 况。况。 洗砂排水槽 滤层 垫层 ht h1 ht h h2 + v2/2g vv滤池的总水头滤池的总水头h h可分解为可分解为五五部分:部分: vv1 1、流经滤料层的水头损失流经滤料层的水头损失h h t t :( (从开始时的从开始时的h h 0 0 ,随时间呈直线随时间呈直线 增加增加) ); vv2 2、流经垫层和集水系统的水头损失流经垫层和集水系统的水头损失h h 1 1 ( (不随时间而变不随时间而变) ); vv3 3、流经流量控制阀的水头损失流经流量控制阀的水头损失h h t t ( (开始时为开始时为h h 0 0 ,可通过开启阀可通过开启阀 门改变门改变) ); vv4 4、出水管内流速水头出水管内流速水头v v 2 2 /2g /2g vv5 5、剩余水头剩余水头h h 2 2 。 2. 2. 等水头等速过滤等水头等速过滤 总水头总水头应为:应为: vv过滤时,过滤时,h h t t 逐渐增加,为使剩余水头逐渐增加,为使剩余水头h h 2 2 不变,不变, 可开大出水阀,使可开大出水阀,使h h t t 减小。减小。 vv当过滤周期快结束时,出水阀已全开,当过滤周期快结束时,出水阀已全开,h h t t 已达已达 最小,此时继续过滤,最小,此时继续过滤,h h 2 2 就要逐渐减小,直至就要逐渐减小,直至 被消耗完,滤池不再出水。被消耗完,滤池不再出水。 vv实际操作时,一般在出水阀全开时,即过滤时实际操作时,一般在出水阀全开时,即过滤时 间为间为t t时,就停止过滤而进行反冲洗。时间时,就停止过滤而进行反冲洗。时间t t即即 为过滤周期。为过滤周期。 3 3等水头变速过滤等水头变速过滤 vv过滤水头始终保持不变,滤速必然随过滤时间过滤水头始终保持不变,滤速必然随过滤时间 逐渐减小。逐渐减小。 vv实例:移动罩滤池实例:移动罩滤池 vv多格滤池进水渠连通,各池的水位和总水头损多格滤池进水渠连通,各池的水位和总水头损 失相等,但滤速失相等,但滤速v v不等,主要是因为截污量不不等,主要是因为截污量不 同。干净滤料滤速大。同。干净滤料滤速大。 vv每座滤池的滤速是阶梯性的下降,但在每一阶每座滤池的滤速是阶梯性的下降,但在每一阶 梯段还是等速过滤,滤池内的水位有一定程度梯段还是等速过滤,滤池内的水位有一定程度 上升,待某一个滤池反冲洗重新投入运行时后上升,待某一个滤池反冲洗重新投入运行时后 ,其它滤池的滤速下降一级,相应地滤池组的,其它滤池的滤速下降一级,相应地滤池组的 水位也突然下降一些。水位也突然下降一些。 vv滤池组整体的总平均出水量是保持不变的。滤池组整体的总平均出水量是保持不变的。 3 3等水头变速过滤等水头变速过滤 移动冲洗罩滤池是典型的递降速过滤滤池,当移 动冲洗罩滤池的分格数很多时,这格滤池冲冼与 下一格滤池冲洗的间隔时间很近,滤池水位变化 不大,有可能达到近似的“等水位变速过滤”。 5.5滤池的反冲洗 5.5.1 5.5.1 滤层反冲洗水力学滤层反冲洗水力学 5.5.2 5.5.2 滤层反冲洗的最优化理论滤层反冲洗的最优化理论 5.5.3 5.5.3 滤层的气、水反冲洗滤层的气、水反冲洗 5.5.4 5.5.4 配水系统和承托层配水系统和承托层 4.5.1 4.5.1 滤层反冲洗水力学滤层反冲洗水力学 反冲洗强度:单位面积滤层所通过的反冲洗水流量 ,单位为l/sm2。 滤层膨胀率:反冲洗时,滤层膨胀后所增加的厚度 与膨胀前厚度之比。 冲洗时间:滤池反冲洗所耗费的时间515min 4.5.1 4.5.1 滤层反冲洗水力学滤层反冲洗水力学 悬浮滤层中的水头损失:与反冲洗强度无关,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滤层的滤料在水中的重 量。 反冲洗强度大 膨胀率大 剪切力增大 但 摩擦减少 反冲洗强度与滤料粒径正相关,而与水的粘滞 系数呈负相关。滤料越粗,温度越高,反冲洗 强度越大。 5.5.2. 5.5.2. 反冲洗的最优化理论反冲洗的最优化理论 滤层反冲洗的最优工况: 用最少量的水获得最好的冲洗效果。 最优反冲洗条件(理论) (1)颗粒碰撞理论 滤料颗粒的相互碰撞摩擦是污物由滤料表 面脱落的主要原因。求出滤料最大碰撞速率对应 的滤料与反冲洗强度的相关数值。 (2)水流剪切理论 悬浮滤层中水流的剪切应力是使污物脱落的主要 原因。最大剪切应力对应滤料与反冲洗强度的相 关数值。 5.5.2. 5.5.2. 反冲洗的最优化理论反冲洗的最优化理论 滤层反冲洗的最优工况: 反冲洗时使污物从滤料表面脱落是颗粒碰撞和水 流剪切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存在一个综合作用的高效区,在此高效区内进行 反冲,可获得最好的效果。 5.5.3 5.5.3 滤层的气、水反冲洗滤层的气、水反冲洗 vv滤层冲洗不利条件:当温度高,水中有机物较滤层冲洗不利条件:当温度高,水中有机物较 多,水的含藻量大,滤层中微生物比较活跃的多,水的含藻量大,滤层中微生物比较活跃的 时期。时期。 vv滤池多采用逆流冲洗方式,有时也兼用压缩空滤池多采用逆流冲洗方式,有时也兼用压缩空 气反冲气反冲/ /水力表面冲洗以及机械或超声波搅动等水力表面冲洗以及机械或超声波搅动等 辅助冲洗措施。辅助冲洗措施。 vv1. 1. 反冲洗方式反冲洗方式 vv2. 2. 反冲洗影响因素反冲洗影响因素 vv3. 3. 冲洗水排出与供给冲洗水排出与供给 1. 1. 反冲洗方式反冲洗方式 高速水流反冲洗 气- 水反冲洗; vv 气冲强度:气冲强度:101020 20 l/ml/m 2 2 s s vv 水冲强度:水冲强度:3 34 4l/ml/m 2 2 s s 表面助冲加高速水流反冲洗。 高速水流反冲洗 用流速大的反向水流冲洗滤料层,使整个滤层 处于流态化状态,杂质在水流剪力和滤料颗粒 碰撞磨擦双重作用下,脱落。 冲洗效果:冲洗流速有关 会发生水力分级现象 冲洗耗水量大 气- 水反冲洗 气-水冲洗具有下述特点: 冲洗效果好; 节约反冲洗水量; 冲洗结束后,滤层不产生或不明显产生上细下 粗的分层现象; 气-水冲洗操作较为麻烦,池子和设备较复杂, 需增加鼓风机或空压机、储气罐等气冲设备。 效果:利用气泡的振动将附着于滤料表面污物擦洗 下来,利用水冲洗将污物排出。 气- 水反冲洗 气-水反冲洗有3种操作方式: 先气洗,后水洗; 先气水混合洗,再用水洗; 先气洗,再气水混合洗,最后用水洗(或漂 洗)。 气-水联合冲洗时,总的反冲洗时间约在10min 左右。 长柄滤头工况 长短柄滤头 气、水反冲洗加表面冲洗 气、水反冲洗管廊布置 3. 3. 冲洗水排出与供给冲洗水排出与供给 vv1 1)冲洗排水槽与集水槽)冲洗排水槽与集水槽 3. 3. 冲洗水排出与供给冲洗水排出与供给 冲洗排水槽的设计要求 a冲洗排水槽平面总面积一般不大于单个滤池 面积的25%。 b相邻两槽的中心间距一般为1.52.0m。间 距过大,难以排水均匀。 c槽内水面以上一般要有7cm左右的保护高, 以保证冲洗废水自由跌水进入排水槽。 d排水槽的废水应自由跌水进入排水渠,以免 引起壅水现象。 3. 3. 冲洗水排出与供给冲洗水排出与供给 两种:水泵冲洗;冲洗水塔或水箱冲洗。 水泵冲洗的特点: 投资省; 但操作较为麻烦; 在冲洗的短时间内耗电量大,往往会使厂区 内供电网负荷骤增。 冲洗水箱的特点: 造价高; 但操作简单; 专用水泵小,耗电量较均匀。 5.5.4 5.5.4 滤池的配水系统和承托层滤池的配水系统和承托层 配水系统的作用: 过滤时将滤过水聚集起来引出池 外;在反冲洗时,将反冲洗水均匀分布于整个滤池 平面面积上。 反冲洗时配水不均匀的危害: 滤池中砂层厚度分布不同; 部分区域水量小,冲洗不净;部分区域水量大 ,冲动垫层 。 配水系统的设计:按反冲洗的要求设计。 v 配水不均匀的原因 设冲洗水有效水头: hx, 冲洗强度的平均值: ql/sm2。 a点与c点间的冲洗强度 相差最大,以qa及qc表示。 微小面积的流量为: qa与qc, 所产生的水头损失为hx。 滤池冲洗时的水流情况 经过a点沿流线i所产生的水头损失: hx=配水系统损失s1aqa2 +孔眼出流水头损失s2qa2 承托层水头损失s3qa2+滤料层水头损失s4qa2 +溢流 流速水头 式中s1、s2、s3及s4分别表示有关部分的阻力系数 。 孔眼出流的损失可由孔眼流量公式推导出。 经过c点沿流线ii所产生的水头损失: hx=s1cqc2 +s2qc2s3qc2 +s4qc2+溢流流速水头 v 配水不均匀的原因 v 配水不均匀的原因 当孔眼大小相同时,i、ii流线的s2值相等。 滤料层及承托层的几何尺寸与形状基本上也是一 样的,所以s3与s4值也相等。 对于i、ii两条流线不同的只有s1a与s1c。 qa 和qc不相等。说明在配水系统中要做到配水的 绝对均匀是不可能的,但可设法使配水均匀。 办法:使s1a与s1c引起的差值在总阻力系数中微不 足道。 v 配水不均匀的原因 两种途径: 第一,加大孔眼的阻力系数s2的数值,使s1与s2 之间相比甚小,使s1a和s1c之间的差值忽略不计 。可得:sasc qaqc 。加大s2,即缩小配水孔眼的总面积,使 沿路线和的水头损失增大。 通过加大s2的数值来达到配水均匀的系统大 阻力系统。 v 配水不均匀的原因 第二,减小管道的阻力系数s1的数值。使 s1a和s1c与(s2+s3)总阻力系数中所产生的差值忽略 不计。 可得:sasc,qaqc 。 s1值较小,配水孔眼的流速较小,即在滤池 中配水孔眼总面积所占的百分数较大。 因为总阻力系数较小,沿路线和的水头 损失也较小小阻力系统 v 配水系统 阻力的大小只是相对的含义,无严格划分的科 学依据。 把冲洗水头hx只需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应聘会计试题及答案
- 银行业会计试题及答案
- 专业综合面试题目及答案
- 心理专业试题及答案分析
- 数控专业考证试题及答案
- 通讯专业试题及答案
- 核科学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灵凤山隧道施工方案
- 教学协议样式
- 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sm调教协议书
- 工会委员候选人选票(式样)
- 55790《表面工程学(第2版)》教学大纲
- 诊所消防安全培训
- 2025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数据报告(二季度)
- 江西省赣抚吉十二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旅行社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 无痛人流患者护理查房
- DDI:制造业人才发展成功实践手册
- 2025年抗菌药物授权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