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ppt_第1页
婴幼儿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ppt_第2页
婴幼儿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ppt_第3页
婴幼儿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ppt_第4页
婴幼儿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婴幼儿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教学目标: 熟悉婴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提高保育能力,并从思想上重视幼儿园的保育工作。 教学重难点: 1.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 2.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3.常用护理技术,中医如此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稚阳稚阴之体。”“小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极易外感六淫,内伤饮食而发病。”,小儿科,人们为什么称其为“哑科”?,第一节 婴幼儿常见病及其预防,生病的迹象,1、精神 2、表情 3、脸色 4、吃喝(1)食欲不振(2)异食癖(3)食欲亢进 5、大小便 6、睡眠 7、囟门 8、体温,你知道有哪些儿童常见病吗?,皮肤疾病 身体缺陷,常见寄生虫病,呼吸道疾病,营养型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五官疾病,常见呼吸道疾病,小儿呼吸道疾病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 什么是“小儿四病”,见P59,消化系统疾病,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2)感染性腹泻 2、症状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 病情轻者,一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 (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 (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 (1)提倡合理喂养 (2)注意饮食卫生 (3)隔离消毒,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型疾病,(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三)肥胖病,龋齿,成因:牙本质受到酸的腐蚀脱钙, 牙齿就会出现龋洞,五官疾病,某孩子有面黄肌瘦、贫血、生长迟缓,晚上睡眠不安、磨牙、烦躁不安等症状,请问,此孩子怎么了?,蛔虫病,小儿常用手抓痒肛门周围,请问此孩子怎么了?,蛲虫病,常见寄生虫病P67,如何预防蛔虫病和蛲虫病等寄生虫病?,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非典”“甲流” ,看到这些你会想到什么?,这些人为什么要带口罩?,担心被传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染病,第二节 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你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吗?,感冒、肝炎、爱滋病,感冒病毒 乙肝病毒 爱滋病毒,病原体,为什么会得这些病?是什么引起了传染病?,为什么叫这些病为传染病?,因为它有一定的传染性,3、有免疫性 免疫系统具有免疫力 4、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传染病的特性:,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P69,人,动物,人,病原体,或,一般的人感染病原体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具有免疫性,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大类疾病,这类疾病能在人群中传播并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要传播要具备哪些条件?,能传播病原体的的人或动物 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你 你缺乏对该病的免疫力,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染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 (2)食物传播 (3)水源传播 (4)土壤传播,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甲肝、霍乱、痢疾等),流行性感冒、非典、麻疹等水痘、带状疱疹、猩红热、腮腺炎、,湿式打扫通风换气,预防:,保护水源,饮用开水,预防:,饮食卫生,预防:,主要为肠道传染病 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及甲型肝炎等,与土壤接触引起 钩虫病、炭疽杆菌病等,注意个人卫生,预防:,(5)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6)虫媒传播 (7)直接接触传播 (8)医源性传播 (9)母婴传播 3、易感者,甲肝、流行性感冒、红眼病、性病 、 手足口病等,注意个人卫生,预防:,蚊子疟疾、乙型肝炎、乙型脑炎等; 虱子斑疹伤寒; 钉螺血吸虫病; 苍蝇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消灭害虫,预防:,无传播途径,直接从传染源到达易感者,脓疱疮、狂犬病、性病等,不要直接接触,预防:,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严格消毒,密切防护,预防:,乙型肝炎、艾滋病(传播率15%-35%)等,宫内、分娩和喂养预防,预防:,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易受感染,提问,幼儿园对传染病如何管理呢?假如发现了传染病患者,该采取哪些措施?P70,1、管理传染源:P70 (1)早发现传染病病人 (2)早隔离病人 (3)传染病接触者的观察期限 (4)做好疫情报告 2、切断传播途径 (1)经常性的预防措施:搞好环境、饮食和个人卫生;经常性的消毒 (2)传染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终末消毒,隔离病人 3、保护易感者 (1)非特异性措施:增强体质 (2)特异性措施:预防接种,物理消毒法:机械法,煮沸法,日晒法 化学消毒法:来苏水,漂白粉,过氧乙酸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P76 (1)将病儿进行隔离,时间为40天 (2)对病儿使用过的玩具、食具进行消毒。 (3)对该中班儿童进行医学观察 请分析以下问题: (1)该园采取的措施哪些是恰当的?那些不够明确? (2)还应采取哪些措施?,分析,某园中班发生一例甲型肝炎病人,该园,(1)第1条恰当,2、3条不够明确。 第2条应对病儿使用过的床、桌椅、玩具、食具 进行消毒,尤其是便盆、马桶应彻底消毒 第3条应对该班与患儿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 察42天。 (肠道传染病,患病后也有肠道方面的症状) (2)还应采取的措施是: A、30天内不接收新来儿童 B、一切活动与其它班严格分开 C、加强晨间检查,全日观察,并详细了解其饮 食、睡眠和大小便情况等。,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 A16) 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常见。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粘膜疹,在手、足、臀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也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破溃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手足口病,一起谈话 一起吃饭 一起洗澡,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咳嗽、打喷嚏 蚊虫叮咬 共同游泳 共用被褥,下列情况是否会感染艾滋病?,一般日常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穿耳洞 拔牙 纹身,艾滋病传染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常用护理技术,测体温 物理降温 热敷法 测量脉搏 喂药 翻转眼皮 止鼻血,课后思考题,名词: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接种 简答: 1.传染病的特征 2.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 论述: 1.佝偻病的症状、病因及预防措施 2.缺铁性贫血的症状、病因及预防措施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应用分析题 1.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水痘的潜伏期为10-21天,传染途径为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某幼儿园大班突然发现一名儿童患水痘,幼儿园立刻将患儿进行隔离。请问: (1)将与患儿同班的儿童都视为传染病接触者,是否恰当? (2)对于班里传染病接触者的观察期应是多久? (3)观察期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