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讨会心得.doc_第1页
高考研讨会心得.doc_第2页
高考研讨会心得.doc_第3页
高考研讨会心得.doc_第4页
高考研讨会心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2013年高考研讨会现代文阅读学习心得2013年7月28日,瑞昌进修学校请来了高考命题老师及江西考试中心的教授开展了2013高考语文教学研讨会,我校语文教师大都参加,其中对现代文专题印象颇深,因此特将其要点摘录如下:近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概况:1.大阅读难度系数低于小阅读。(大阅读为0.487,小阅读为0.625)2.散文难度系数低于小说。(散文为0.415,小说为0.56)3.大阅读难度系数总是低于全卷难度系数。(2009年:0.390.56;2010年:0.440.55;2011年:0.570.58;2012年:0.550.62)原因追寻:1、考点因素:文本特点;设题角度;答案特点。2、学生因素:阅读积累;理解能力;答题方法。3、教师因素:不好教;没法教;教也白教。一、考什么?知识:相关知识。能力: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解题方法和速度;书写能力等。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怎么考?江西的命题理念和命题特色:坚持科学的语文观,坚持“三个有利于”,坚持以纲(教纲和考纲)为纲、以本(教材,即课本)为本的操作依据。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回归教材,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引自于稳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江西卷)阐析(一)看考试大纲1.理解 能力层级B2.分析综合 能力层级C3.鉴赏评价 能力层级D4.探究(文学类文本阅读) 能力层级F考纲制定考查要求,考题呼应考纲内容。考纲对解题的导向作用。例:语句类考题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006年江西卷)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答案】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怎样理解“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这句话的含义?(2012年重庆卷)【答案】(1)老刘的画中没画太阳,却是以太阳照耀为背景。(2)画中蕴含着他对理想境界“太阳梦”的追求。句意概括;从“理解”(“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角度设题,能力层级B。“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12年安徽卷)【答案】深化文意。强调青年人需要理性对待理想。为后文作铺垫。启发“我”的思考,是后文写“我”的情感变化的铺垫。凸显父亲形象。显示出父亲的理性、睿智与慈爱。句子作用;从“分析综合”(“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角度设题,能力层级C。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2012年浙江卷)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答案】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语句赏析;从“鉴赏评价”(“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角度设题,能力层级D。吃透了考纲的能力和内容要求,就把握了高考的方向和高度,对我们了解和掌握训练的目的和方法、答题的角度和要求有很大的帮助,可让我们避免平时复习和考场解题的盲目性。(二)看题型示例(2012年江西考试说明):1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2011年江西卷文化时间(1篇),论述类。2012年高考:论述类文本;考查要求基本和题型示例一致。2文学类文本阅读2010年江西卷饮一口汨罗江,散文;2010年新课标卷血的故事,小说;2010年江苏卷溜索),小说。题型“3主+1客”、“4主观”均有;小说均设有探究题。2012年高考:小说;“3主+1客”;探究题。题型示例既是对上年经典题型和题目的回顾和肯定,也是对下年考查内容和形式的明示或暗示。(三)看高考试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2011年:第7题: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第8题: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第9题:“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2012年:第7题:下列关于“联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第8题: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第9题: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并能学以致用的迁移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考题特点:设题直指文本的核心内容:(1)重要概念:两年考(第7题)。(2)作者观点:2011年考(第9题)。重视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两年考(第8题)。能力考查要求主要体现在“理解”(B级)和“分析综合”(C级),未涉及“鉴赏评价”(D级)。重视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2012年: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2009年:下列古诗词中不属于“拟人”的一项是)2文学类文本阅读2011年:第16题: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C级。第17题: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C级。第18题: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7分)“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F级。第19题: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2012年:第16题: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4分)“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第17题: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分析作品结构”,“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第18题: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8分)“欣赏作品的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D级和F级。第19题: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考题特点:题目仍然采用“三主一客”的形式;侧重考查的能力层级:C级,D级,F级。(B级只出现在2011年多选题的个别选项中)主要在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写作手法、艺术效果以及探究上设置考查点。客观题。通过多选形式,多侧面、多角度、综合性,(主要包括情节、形象、环境、主题、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等方面尤其侧重艺术手法和艺术魅力方面)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评价的能力。三、教什么?一道模拟题:一张百元旧钞“小子,前边走,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胡说八道。”男人指着男孩的鼻子说,男孩一声不吭。男人姓王名辉,是益民市场的管理员。男孩与男人长得有点儿像:一样的浓眉,一样的大眼,一样的高鼻梁,一样的厚嘴唇。在肉案前在鱼摊前在瓜摊前走出市场,王辉对男孩说:“小子,这下看清了吧。我这张钞票,给人,都没人敢要。你小子,小小年纪不学好,胆大包天,竟敢伸手来偷。今天,谅你是第一次,就放你一马,往后好好学着点,像我一样,做个好人。”男孩用心地点点头。13文章最后说“男孩用心地点点头。” 请分析男孩当时的心理。(4分)14请探究“一张百元旧钞”在文中的作用。(6分)学生答题示例学生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最大问题:没“米”无法“炊”:相关知识缺失;解题方法缺失。有“米”不会“炊”:答非所问;画蛇添足。(设问角度不清,答案特点不明)(一)教阅读方法论述类文本:1.利用文题、首尾段把握全文核心内容或作者观点。2.结合关键词句、关键段落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文学类文本:散文:紧扣散文特点“形”和“神”。“形”:作品风格;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神”:文章思想内容,作者情感观点态度(善于利用文章抒情议论性句子)。小说:把握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人物:性格特点;心理变化;描写方法。故事情节:情节变化;情节作用。环境(社会和自然):环境特点;环境作用。(二)教应考技巧论述类1.把握设项方式。概括;转述;推断。2.掌握设误手法。改变语义关系(2012年第7题A项:“或者说”置换为“和”)可能当事实(2012年第7题B项)未然变已然(2012年第7题C项:原文“似乎可以证实”选项“已经证实”)此外还有偷换概念,以偏赅全,答非所问,强加因果,无中生有等。3.关注关键词语。表时间、程度、范围等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的词语,如“将来”、“已经”、“必定”、“可能”、“也许”、“大概”、“几乎”、“除之外”等。4.找准对应区域。在原文中准确寻找与选项对应的关键语句,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效信息仔细比对。文学类1. “宏观”把握,“选点”突破。“宏观”把握(设题角度;答案特点)文学类文本阅读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从“写什么”、“怎么写”、“为何这样写”这三个角度来设置的,而不同的设问角度,答案特点也不同。从“写什么”角度设题。主要针对概念把握、句意理解、主题概括、形象说明等方面设题;少数题目和“怎么写”和“为何这样写”综合设题。题目和答案突出写作的“内容和情感”。示例:略。从“怎么写”角度设题。主要从文章的结构安排(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现手法角度设题,有时和“为何这样写”综合设置。题目和答案突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示例:略。从“为何这样写”角度设题。主要针对语句的品味,形象的欣赏和艺术的效果方面设题,有时会和“写什么”综合设题。题目和答案突出文章写作的“作用和效果”。示例:略。以上详细内容见明确设问角度,把握答案特点(刊登于2012年第6期读写月报)探究题:意蕴内涵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一般要求从作品的情节、标题、形象、时代背景、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答案主要围绕“写了什么”(或“蕴含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来表述。示例:略。背景意图类“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主要从作者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写作动机、人生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出现在高考卷中的题目数量不多,主要从创作意图角度设题)答案主要围绕“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来表述。示例:略。个性解读类“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大多为综合性探究题,其探究的内容往往蕴含“意蕴内涵”和“背景意图”。一般有两种设问方式:一是从正、反角度探究,二是从正、反之外的其他角度或层面探究。解答该类题要求立足自我,体验、感悟文本,发表新颖见解;答案侧重回答“我(考生)为什么这样说”,答案模式一般为“观点态度”+“分析说明”。示例:略。以上详细内容见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备考策略(刊登于2012年第78期读写月报)“选点”突破(相关知识;解题方法)结合文体特点,运用相关知识切入。例:2012年江西卷:“16.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4分)”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点明彭恩的身份;表现彭恩的性格特征;为下文作铺垫。“宏观”把握:从“为何这样写”角度设题,答案突出“作用或效果”。“选点”突破:运用小说的“三要素”知识突破。形象:身份;性格。环境:时间;地点。(背景)情节:结构(开头)。附“评分细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或背景),1分;点明彭恩的身份(评论家,剧评家,介绍彭恩是干什么的),1分;表现彭恩的性格特征(考生能将性格具体化也可,如率直的个性、认真的态度等),1分;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1分。(答题顺序不考虑)例一:开头点明作者的身份及人物说话不善的语气,突出彭恩的性格。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4分)一张百元旧钞13题答案:14.(1)线索作用。故事情节是围绕这张百元旧钞展开的,“一张百元旧钞”贯穿全文始末。(2)塑造形象。通过市场上没人敢收这张破烂不堪的旧钞,塑造王辉这个职权不大,却又经常借职务之便去贪小便宜、欺压百姓的小官员的形象。(3)揭示主旨。揭示出了中国部分掌权者以权谋私、欺压百姓的现实,同时表现了百姓面对掌权者欺压的无力与无奈。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其题目的解答都可以找到某个或几个切入的“点”,学生掌握了这些“点”,就找到了解题的钥匙。2.借鉴其他省市高考题型。综观历年高考全国卷和各省市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其“主打”题型大都为形象欣赏、结构分析、主题概括、句意理解、手法鉴赏等“传统”题型,但其中也有一些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的“另类题”。语言特色类。如:“以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2012年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人称运用类。如:“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2011年湖南卷想飞)细节描写类。如:“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2012年浙江卷母亲的中药铺)古诗引用类。如:“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2011年北京卷祁连雪)词语赏析类。如:“简析第段中画线词“扑飞”的精妙之处。(2011年上海卷又见鹭鸶)内容补写类。如:“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2010年安徽卷)“补写第二段“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2011年浙江卷第 9车厢)叙述方式类。如:“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2012年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以上详细内容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另类题”透析(刊登于2012年第11期读写月报,作者曾瑞华 邱文华)3. 从“评分说明(细则)”中获取答题启示。2012年江西卷第17题评分说明(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答到四点中的任意三点给3分(3分为“艺术效果”答案的满分笔者注)启示:对于一些主观题,最好分点回答;尽可能多个角度思考,答案要点不宜太少。2012年江西卷第18题评分说明只要紧扣文本,言之成理即可。启示:探究题不是无“原则”的开放,作答时必须立足文本,合理探究。2011年江西卷探究题评分细则(关键词“会不会”)答“会”或“不会”给1分。理由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该题总分7分笔者注,下同)启示:作答时先亮出自己的观点或态度有时,一个字就可得1分;答题要有要点意识,最好分点作答。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探究题(补充细则)(关键词“是否合适”)观点正确 2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 6分;(理由充分的标志:答案有三条或三点)两种观点都论述扣一半分。(该题总分8分)启示:观点要正确,看法不能有违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有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答案要点一般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正、反角度探究题只能从一个角度作答(或正或反),否则得半分。四、怎么教?(一)依托教材,用好教材。当今使用教材问题:漠视教材,抛弃课本;定位不准,“浅尝辄止”;茫无头绪,用而无方。每年的江西高考,暗扣或明扣教材的考题屡屡呈现。1.材料选自教材。2011年小阅读文化时间节选自时间的形象(人教社大纲版第六册语文读本)8根据本文信息,下列古诗词中不属于“拟人”的一项是(2009年)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废池乔木,犹厌言兵。C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9.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2012年)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牛汉悼念一棵枫树)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何?(吕本中采桑子)2.题型引自教材。2011年大阅读第17题:“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小狗包弟练习一:“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必修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练习四:“逼上梁山,指的是被压迫的人们不得不奋起反抗的事情。探讨林冲在恶势力的逼迫下,由安分守己到上山聚义的心理变化过程。”(必修5)(“考题如此明显地回应教材,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琢磨、研究教材的高度重视与浓厚兴趣,并在永无止境的琢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迁移能力!”引自于稳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江西卷)阐析)2012年大阅读第18题:“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老人与海练习一:“桑地亚哥是位怎样的老人?在你看来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人生的成败应怎样衡量?”(前一问问形象,后两问问启示)(必修3)(“本题题型及其命制思路和意图与教材要求高度吻合,与训练内容如出一辙” 引自于稳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江西卷)阐析)3.内容呼应教材。E.给匆忙走路的人中的“等待”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其寓意比近相同。(2005年)E文章感情真挚自然,有分析,有感悟,语言幽默活泼,笔力遒劲老到,与他的胡同文化一样,于嬉笑怒骂之中展示出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现实人生的深刻反思。(2007年)教材功能:目标功能;教育功能;辅导功能;示范功能。教材定位: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备考以教材为本;研究教材和高考的关系,提高对教材使用的实战效果。如何使用教材?(1)加强诵读,熟悉内容。课文内容,学生自主解决。(2)揣摩借鉴,迁移拓展。二、练习的提问方式本身对答题就有提示作用,如:三、练习的答案模式对解题具有借鉴作用,如:2011年高考:17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必修一小狗包弟: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悲伤欢快忧虑轻松沉重歉意教参资料补充课外知识:必修一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本文的情感表达有什么特点?(一是直接地表达;二是半直接半含蓄地表达;三是完全含蓄地表达)(3)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使用教材还要未雨绸缪,江西高考命题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处女地”(如上面“其他省市高考题型”),在这方面,教材还有极高的“含金量”!指向要明,定位要准,使教材成为教学的可依之本,可循之章充分发挥其教学的导向作用。(二)大胆尝试,学生命题。理论依据:高效学习的核心: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研究学习学风的形成。围绕这个核心去设计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实施过程:1.准备阶段:学生把握高考试题特点;教师精选、提供文本;研读文本,交流心得;2.设题阶段:第一步:个人设题。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和特点,选择恰当的角度设置12道题,并拟好答案。第二步:小组整合。同一学习小组成员交流命题情况,对相同或相似的设题进行“合并同类项”,并进一步完善题干和答案,使题目的设置和答案的表述尽可能合理而规范。3.评价阶段。学生交流评价。各学习小组之间对命题情况进行交流,相互“评头论足”。结合鉴赏资料和相关命题知识,可从命题角度是否合理,题干表述是否简洁,答案要素是否齐全,答题模式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价,每个小组的命题情况均须轮换评价并评定等级;学习小组长做好评价记录,之后在班上进行公开“通报”,通报内容重点在命题的突出的优点和缺点,也可提出本组成员的修改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