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使动用法二种.doc_第1页
特殊使动用法二种.doc_第2页
特殊使动用法二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殊使动用法二种作者:李淮生一、使动词双宾语 古汉语使动用法的一般结构“使功词单宾语”是人们熟知的,但还有一种特殊的使动结构“使动词双宾语”,却常被人们忽视。现介绍如下。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使饮其麻沸散。(三国志华佗传)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4.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例中加“”的是使动词,加横线的是双宾语。例1“负”后的“秦曲”不是偏正结构 (秦之曲),而是不发生结构关系的两个宾语。其巾,近宾语“秦”是“负”这一动作的发出者,而远宾语“曲”又是“负”的承受者。“负秦曲”意即“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同样,例2中“饮其麻沸散”也不是“喝病人的麻沸散”,而是“使病人喝麻沸散”。例3“习其句读”意即“使他们学习文章的字句”。例4“失孤望”意即“使我失望”。 综观以上几例,可知这种“使动词双宾语”结构有二个特点: (一)动词一般是及物的,而一般结构中大多是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二)从施受关系看,近宾语都是动作的发出者,远宾语都是动作的承受者。 “使动词双宾语”不仅同“使动词单宾语”不一样,而且同平常所说的“动词双宾语”有区别。试比较下面二例: 5.楚王赐晏子酒。 (晏子春秋)6.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 例 5 “赐”是表示给予意义的动词, 近宾语“晏子”和远宾语“酒”都是动作的接受者,因此是一般的“动词十双宾语”结构。例6“饮”是使动词,近宾语“赵盾” 却不是“饮”的对象,而是这一动作的发出者,远宾语“酒”才是动作的接受者,因此是“使动词+双宾语”结构。总之,根据动词的用法和近宾语同动词的语义关系是可以分清这两种结构的。 二、省略宾语的使动用法 我们知道,带宾语是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词在形式上的特点,但古汉语中却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词而省略宾语的现象。如: 1.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史记鸿门宴)2.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欲隐勿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 4.乞丈人一言而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以上例句中加“”的本来都是不及物动词,现在都活用为使动词了。例1“止”后承前省指代樊哈的“之”,应理解为“使他停下来”。例2 “隐”后承前省指代孙膑的“之”,应理解为“使他不再露面”。例 3“鸣”后承前省指代钟磐的“之”,意即“使它们发出响声”。例4“生”后因自述而省“我”,意即“使我活”。不仅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词可以省略宾语,而且形容词和名词用作使动词也偶有这一现象。5.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 (贾谊论积贮疏) 6.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7.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节士) 例5“廪廪”(通“凛凛” )和例6“贫”是形容词用作使动词,后面都省略了宾语“人”,应理解为“使人惊惧”,“使人贫困”。例 7“臣”“友”都是名词用作使动词,后面都承前省了宾语“之”,应理解为“使他称臣”,“使他为友”。 由此可知,虽然,从理论上讲,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用作使动词是不能不带宾语的,但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影响文意的表达,也可以省去宾语。 使动用法本来就是学习古汉语的难点之一,如果宾语再不出现,可以说是难上加难。那怎样识别省略宾语的使动用法呢?这就要从句子内部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句子同上下文的联系来判断。如: 8.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 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9.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同上) 10.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11.门者故不入。(宗臣报刘一丈书) 我们着重分析例8。先看“可烧而走也”这句主语“我”(因自述而省,指代孙权一方)和动词“走”的关系,显然,“我” 不是“走”这一行为的施行者,因为说话人说的不是自己一方如何逃跑,而是如何击退对方,因此,可以推断“走”后应有涉及的对象(宾语) ,但省略了。再分析这句同上二句的联系.可知省略的应是“操军”。我们可以用“之”把它补出来,使句子结构完整。最后看动词“走”和补出的宾语“之” 的关系,如果按一般的支配关系解为“逃跑操军”,那么动宾配搭不当,只有解为“使操军逃跑”句意才通。这样,就可以断定原文中“走”是省略宾语的使动用法了。按上述方法分析例9一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