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暨社会公众应急知识网络竞赛试题.docx_第1页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暨社会公众应急知识网络竞赛试题.docx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暨社会公众应急知识网络竞赛试题特征码jiznuzkdyoycfkgnuefv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暨社会公众应急知识网络竞赛试题 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至() 米处设置警示标志。 * a、60 b、80 c、100 d、2002.我国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 a.小震不坏 b.中震可修 c.大震不倒 d. 建筑物全面抗震3.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的最高烈度为()度。 * a. b. c. d.4.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 * a.统一发布制度 b.分级管理制度 c.限制发布制度5.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 * a.头部 b.胸部 c.双手 d.双脚6.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等目的的活动。 * a、增雨、防雹、消雾、防霜 b、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 c、增雪、防雹、消雨、消雾 d、增雨雪、消雹、防雨、消雾、防霜7.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计算机中所存储数据的()。 * a、程序代码 b、微生物病菌 c、计算机专家8.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 * a.千万不要惊慌,在老师指导下有序撤离,来不及可先躲一下 b.躲在门窗下、楼梯口、走廊 c.跳楼9.地震的大小震级,是()确定的。 * a.根据人的感觉 b.根据破坏程度 c.根据造成的伤亡人数 d.由仪器测定结果10.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 a.要远离高大建筑、高压线 b.在陡崖处防震,以躲避泥石流等造成威胁 c. 加速狂奔11.县政府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是()。 * a、5221513 5221530 b、5221513 5221220 c、5221221 5221530 d、5221221 52212201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具有()效力。 * a、宪法 b、法律 c、法规 d、行政规章13.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次。 * a.5千 b.5万 c.50万 d.500万14.震中距大于()千米的地震叫远震。 * a.100 b.1000 c.2000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zd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16.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 a、五年内 b、十年内 c、二十年内 d、终身17.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此时应该()。 * a.使劲跑 b.蹲在地上 c.叫喊 d.六神无主18.以下哪个属于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之一?() * a.全球气候变暖 b.干旱 c.滑坡 d.降雨19.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坡就是冰川冰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的现象 b、泥石流就是特大洪水暴发 c、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安全20.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 * a、下风位置 b、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c、上风或侧风位置 d、离起火点10米以下的位置21.使用燃气器具时,如发现火焰呈() 色,说明燃烧异常,这时一定要开窗通风。 * a、蓝 b、红 c、黄2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等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 a.防疫、控制 b.免疫、控制 c.防疫、消毒 d.免疫、消毒23.防空袭警报类型: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解除警报连续长鸣()分钟。 * a、1 b、2 c、3 d、624.地震时,在距震中不远的地方,人们的感觉是()。 * a.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摇晃 b.先水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感到水平摇晃25.如果你正在上课,突然发生了强烈地震,你应该()。 * a.立即跑出教室 b.把椅子举起来保护头部 c.躲在课桌下面 d.跳楼26.一次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 a.震源深度 b.震中距 c.震级27.()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 a、地质 b、风雹 c、自然 d、气象28.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2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 * a、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事件和公众安全事件 b、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c、地质灾害、事故灾难、卫生防疫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 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30.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当()。 * a.走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31.塑料在自然界可停留()不分解。 * a、100200年 b、50年 c、10年32.在户外避震,(),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 a.不要乱跑 b.赶快跑 c.可以不跑33. () 是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 * a、河流突然断流 b、连续降雨 c、地震 d、雷电34.()是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 *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35.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或趴在排椅下。 * a.站立 b.蹲下 c.快跑 d.躺下36.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三层。 *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37.地面上与震源垂直相对应的那个地点称为()。 * a.震中距 b.震源深度 c.震中38.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 。 * a.跳车 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d.坐在原位不动,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39.各级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等职能。 * a、现场指挥 b、抢险救援 c、综合协调 d、安全保卫40.根据目前的认识,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 * a.地震活动周期性和复杂性 b.地震活动普遍性和重复性 c.地震活动普遍性和复杂性 d.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41.从历次大地震来看,地震后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 * a.毒气污染 b.交通瘫痪 c.停电、断水 d.火灾42.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约为()多千米。 * a.600 b.700 c.800 d.90043.地震发生时,教学楼内不宜躲避的位置是() * a. 课桌下 b. 讲台旁 c. 楼梯间 d. 内墙根4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实施。 * a、20xx年12月1日 b、20xx年1月1日 c、20xx年12月1日 d、20xx年12月1日4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a、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工会组织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生产经营单位46.强震指的是()。 * a.8.0级及以上地震 b.7.0级及以上地震 c.6.0级及以上、7.0级以下地震 d.5.0级及以上、6.0级以下地震47.以下遇到地震次生灾害时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不等地震停止就开始转移 c.毒气泄漏时使用明火 d.跳楼离开48.下列建筑物属于生命线工程的有()。 * a.变电站、自来水厂、通讯线路 b.机关、学校 c.百货公司、餐馆49.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