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相近.doc_第1页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相近.doc_第2页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相近.doc_第3页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相近.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相近,平均约16%(每克样品中的含氮克数*100*6.25=100克样品蛋白质含量g%)2. 目前已知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除甘氨酸)都是L-氨基酸(顺时针型)3. 含共轭双键的酪氨酸和色氨酸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峰值280nm)4. 等电点:在某一pH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同,呈电中性,此时溶液pH成为等电点5.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次级键主要是氢键)6. 肽单元(肽平面):参与肽键的C,O,N,H与相邻的两个a-碳原子都是处在一个平面上。7. a-螺旋的特点:1)右手螺旋上升,螺旋一圈包含3.6个氨基酸残基。2)螺距为0.54nm3)氢键的方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折叠的特点:1)多肽链呈延伸状2两段以上的-折叠结构平行排列3)相邻两段肽链的走向相同即为平行结构,反之为反平行结构8. 模体:超二级结构是指两级结构单元进一步聚集和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则的二级结构聚集体。9. 结构域:分子较大的蛋白质在形成三级结构时,肽链中某些局部的二级结构汇集在一起,形成发挥生物功能的特定区域10. 分子伴侣的功能:参与其他多肽链活寡聚体的折叠与组装11. 正协同效应:Hb分子中的一个亚基与O2结合后,促使其他亚基与O2的亲和力增加的效应12. 变构效应:通过蛋白质构象的改变而实现调节功能的作用称为。13. 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14. 蛋白质组:一种细胞内的全部蛋白质15. 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单位,由DNA双螺旋盘绕在组蛋白上形成16. 两个检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肺炎双球菌侵染老鼠,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17. RNA干扰:是由双链RNA诱发生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18. 酶的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特异性地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的区域。19. 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酶分子的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20. 活化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mol底物从基态转变为过渡态所需要的自由能。21. 酶的特异性: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和立体异构特异性(此题为填空题)22. 限速酶:某个代谢途径中的一个或几个酶活性的变化,可改变整个途径的反应速率和方向的酶23. 变构调节:体内一些代谢物可与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外的某个部位可逆结合,引起酶的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24. 同促酶:某些变构酶以底物作为变构效应剂,这些变构酶称为。25. 异促酶:某些变构酶以非底物作为变构效应剂,这些变构酶称为。26. 同种协同效应:以底物为变构效应剂所引起的构象改变增加或降低后续亚基对底物的亲和力,则称此协同效应为。27. 异种协同效应:以非底物效应剂所引起的构象改变增加或降低后续亚基对底物的亲和力,则称此协同效应为。28. 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体29. 酶原的激活:酶原在特定的场所和一定的条件下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30. 诱导物:一般在转录水平上能促进酶合成的物质31. 人体蛋白质的降解方式:溶酶体内的蛋白降解途径;泛素化蛋白质降解途径32. 酶偶联测定法:在一个酶促反应的基础上,在偶联其他酶促反应并对偶联反应的产物进行直接检测,来间接地反映待测酶促反应的底物或产物的变化量,这样的方法称为。33. 抑制剂:在酶促反应中,凡能与酶结合而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或丧失,但又不引起酶变性的物质34. 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相似或部分相似,可与底物共同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而抑制酶的活性35.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某个部位结合36. 酶偶联测定法(ELISA):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将标记酶与抗体(抗原)偶联对抗体或抗原做出检测的一种方法37. 巴斯德效应:氧气抑制生醇发酵的现象被称为。38. 糖异生途径:氨基酸、乳酸、丙酮酸等非糖物质沿着糖酵解途径的逆反应方向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称为。39. 底物循环:在糖酵解和糖异生的这3步不可逆反应中,底物的互变构成了一个循环,分别由不同的酶催化,这种循环称为。40. 乳酸循环(Cori循环):肌肉中生成的乳酸主要通过血液循环运入肝,在肝中异生成糖,在释放入血运输到肌组织利用,这一循环过程称为。41. 必须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42. 脂肪动员:脂肪组织中储存的三酰甘油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通过血液运输至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43. -氧化:由于脂肪酸氧化过程发生在脂酰基羧基端的-碳原子上,故称。44.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分解时形成的特有中间代谢物(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45. 血浆脂蛋白:血浆中一类结构复杂的复合物,主要成分是脂类和载脂蛋白(区分血脂)46. 生物氧化: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47. 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含多种氧化还原组分的传递链称为。48. 氧化磷酸化:即营养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脱下来的2H,经线粒体内的呼吸链传递最终和氧气结合生成水的同时,释放的能量驱动ATP合酶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49. 底物水平磷酸化:即直接将代谢产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至ADP(或GDP)生成ATP(或GTP)的过程50. P/O比值:是指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mol氧原子生成ATP的摩尔数,或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51. 化学渗透假说:书175页52. ATP合成酶:是线粒体内膜上利用呼吸链氧化释放的能量催化ADP和Pi合成ATP的酶53. 氮平衡:是指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排泄量之间的对比关系54. 营养必须氨基酸:体内需要但是不能合成或合成太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55. 蛋白质的消化:是指食物蛋白质经过消化道中各种蛋白酶及肽酶的作用,而水解为氨基酸及少量肽酶的过程(主要在小肠进行)56. 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这部分蛋白质及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称为。57. 氨基酸代谢库: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和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各处,参与代谢,称为。58. 氨基酸脱氨基的方式: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主要)及非氧化脱氨基等59. 转氨基作用:原来的酮酸接受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称为。60. 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61. 从头合成途径:利用氨基酸、一碳单位、二氧化碳和磷酸核糖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的途径称为。(限速酶是酰胺转移酶)62. 补救合成途径:用体内游离的碱基和核苷为原料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核苷酸的过程称为。(限速酶是天冬氨酸甲酰酶)63. CPS-II:书本226页(对不起,我找不到这个解释)64. 痛风症:尿酸盐将过饱和而形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脏等处,而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患,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称为。65. 基因:是核酸分子中贮存遗传物质的遗传单位66. 启动子:提供转录起始信号,是能够被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位点67. 顺式作用原件:对于某一真核生物的基因而言,其调控序列所对应的DNA区段被称为68. 反式作用原件:是由位于同一DNA分子上的其他基因或分布于其他基因编码的各类蛋白质因子。69.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70. 基因家族:是指核苷酸序列或编码产物的结构具有一定程度同源性的一组基因。71. 假基因: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并不能表达出有功能的产物。这些基因称为。72. 基因重叠:即同一段核酸序列能编码2中或2中以上的蛋白质73. 四图: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序列图。74. 位标(EST):是指人类基因中具有表达能力的DNA序列。75. 蛋白质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于一个体系中的所有蛋白质76. 蛋白质组学:是阐明生物体各种生物基因组在细胞中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的一门新兴学科77. 冈崎片段:后随链分段合成所形成的DNA片段称冈崎年段78. Klenow片段:是实验室合成DNA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酶。(具有53外切酶活性79. 端粒:是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80. 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81. 滚环复制:是噬菌体中常见的DNA复制方式82. D环复制:真核细胞内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的复制方式称为。83. DNA突变(也称DNA损伤):是指个别dNMP残基以至DNA片段在结构、复制或表现功能的异常变化84. 切除修复:是指切除DNA一条链上受损伤的片段,以其互补链为模板合成正常DNA片段,从而是DNA恢复正常结构的过程85. 结构基因:在双链DNA中,能转录出RNA的DNA区段称为。86. 不对称转录:一是在一个DNA转录区段中,只有模板链被转录,而编码链不被转录;二是在不同的DNA转录区段中,模板链并非总在同一股DNA链上87. 内启动子: tRNA和5SrRNA基因的启动子属于III类启动子,完全位于被转录的过程中,称为。88. 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但又相互连接镶嵌而成,这些基因称为。89. 外显子: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称为。90. 内含子:断裂基因中的非编码序列称为。91. RNA编辑:是指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特换,使mRNA的序列与基因编码序列不完全对应,导致一个基因可以产生多种基因序列不同、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分子。92. 翻译:由于在mRNA中的核苷酸排列序列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是两种不同的分子语言,所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也称为。(包含起始,延长和终止3个阶段)93. 广义上的核糖体循环:翻译的三阶段在核糖体上完成即。 94. 多聚核糖体:多个核糖体与mRNA的聚合物称为。95. 干扰素(IFN):是真核细胞感染病毒后分泌的一类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蛋白质96. 转化作用:是指受体细胞通过获取外源DNA而获取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通常发生于原核细胞)97. 转导作用:是指借助噬菌体感染而将供体菌的DNA转移并重组到受体菌的染色体DNA上的过程98. 重组DNA技术(又称分子克隆或DNA重组):是指在实验室内按认为的设计实施基因重组的技术。99. 基因组DNA文库:是指包含某一个生物细胞或组织全部基因组DNA序列的随机克隆体,以DNA片段的形式贮存了所有的基因组DNA信息。100. 克隆载体,表达载体见于书本378面101. 感受态细胞:只有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的细菌才容易接受外源DNA,这样的细菌称为。102. 内源性途径:来自血液的凝血因子参与的凝血过程称为。103. 外源性途径: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称为。104. 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被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105. 激素的灭活作用:体内许多激素在发挥调节作用之后,主要在肝内被分解转化,从而降低或失去活性,此称为。106. 生物转化:机体在排除某些非营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