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临床病案分析麻醉监测.ppt_第1页
麻醉学临床病案分析麻醉监测.ppt_第2页
麻醉学临床病案分析麻醉监测.ppt_第3页
麻醉学临床病案分析麻醉监测.ppt_第4页
麻醉学临床病案分析麻醉监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醉监测,患者:男,69岁 术前诊断:膀胱癌 拟手术:回肠代膀胱术,病 例 资 料,病 例 资 料,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凝血功能正常,血小板正常,拟行全身麻醉 患者手术中失血较多,快速输血补液后血压升高不明显。,二、麻醉管理讨论,1.麻醉临床检查基本要求是什么?基本监 测和扩展监测分别有哪些?,二、麻醉管理讨论,2.监测心电图的用途有哪些?,二、麻醉管理讨论,3.血压监测分几种?各自的并发症有哪些?,二、麻醉管理讨论,4.是否需要行中心静脉穿刺?中心 静脉穿刺的适应症?并发症?影响 CVP的因素?,麻醉监测-基本要求,尽可能的维持和保障患者基本生命功能的完整! 基本要求:在任何麻醉管理中要求有执业资格的麻醉人员必须自始至终不离岗,在监测的过程中连续的监测患者的氧合、通气、循环及体温等项目。,麻醉监测-基本要求,基本监测包括:,麻醉监测-基本要求,扩展监测:,血气分析,血液生化,麻醉监测-循环监测,连续监测心电图 压力监测 血压 中心静脉压 肺动脉导管,麻醉监测-循环监测,血压:无创 有创,麻醉监测-循环监测,血压 选用右上肢肱动脉动态血压监测时,右侧卧位、坐位、站立位时与仰卧位时动态血压测量的结果无明显变化,左侧卧位时动态血压测量的结果低于仰卧位时动态血压测量的结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5(21):2044-2045,麻醉监测-循环监测,有创监测 动脉置管位置对数值的影响: 桡动脉:最常用,管理方便;(Allen试验) 股动脉:小儿较易穿刺,但护理困难,易感染 腋动脉:穿刺容易,固定困难 足背动脉、尺动脉: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 能选择颈动脉行压力监测吗?!,麻醉监测-循环监测,有创监测时肝素液怎么用?,麻醉监测-循环监测,肝素为2-5U/ml,冲洗速度2-3ml/h,发现血凝块应吸出,不可注入 置管时间一般为5-7天,如发现远端循环不佳应及时更换测压部位,麻醉监测-呼吸监测,呼吸监测:,呼末二氧化碳,麻醉监测-呼吸监测,呼吸监测: 氧饱和度的局限性? 外周脉搏减弱 静脉搏动 活动性伪差 血管内注射染料 血红蛋白异常 肤色的影响 氧离曲线 半影效应 指甲油,麻醉监测-呼吸监测,呼吸监测: 氧饱和度的局限性? 半影效应:耳垂的监测是可行的!,麻醉监测-体温监测,麻醉监测-体温监测,全麻过程中体温下降过程,麻醉监测-体温监测,低温:中心温度低于36 等级划分:轻度低温:33-35 中度低温:30-32 严重低温:低于30,麻醉监测-体温监测,低温的不良反应: 增加心脏风险 寒战加重疼痛,增加氧耗 代谢性酸中毒 凝血机制异常 药物的代谢,麻醉监测-神经传导功能监测,监测肌松可以指导麻醉期间合理运用肌松药,保证手术不同时期对肌松的要求,同时可减少肌松药的用量 术后肌松残余是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最常见的的原因,麻醉监测-脑功能监测,BIS,Key points,麻醉责任重大,加强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降低风险 血流动力学系统“伤害事件”是麻醉死亡和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心跳骤停 通气不足 监测的基本要求是:麻醉医师必须全程在岗。任何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