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现状与保护策略.doc_第1页
中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现状与保护策略.doc_第2页
中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现状与保护策略.doc_第3页
中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现状与保护策略.doc_第4页
中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现状与保护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现状与保护策略钟友邦 08094048摘要 关键词 珊瑚礁;生态系统;现状;保护珊瑚礁是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珊瑚礁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之一。可是近十几年来,珊瑚礁的遭受严重的威胁,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等使珊瑚礁严重退化和破坏。尤其是沿海人口密度高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各项活动向海洋的延伸,珊瑚礁生态系统生态功能降低,生物丰富度和生产能力下降,生态环境严重失衡。珊瑚礁生态系统告急已成为显而易见的事情。据估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球珊瑚礁已有超过1/4退化了,未来20年至少1/4面临退化,东南亚珊瑚礁状况则更为严重1-2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则全球大部分珊瑚礁资源将在21世纪内丧失,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3。珊瑚礁生态系统无论是对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近年来珊瑚礁的保护和修复都是个国家非常急迫的任务。中国有着丰富的珊瑚礁资源,虽然近些年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破坏状况还是日益严重。1. 珊瑚礁的介绍1.1 珊瑚礁的形成1.2 珊瑚礁的生态功能1.3 中国珊瑚礁的分布2. 中国珊瑚礁现状和面临的问题2.1 中国珊瑚礁的现状南中国海是热带地区拥有大面积珊瑚礁的海区,中国的珊瑚礁几乎有98%以上分布在南中国海。在风暴干扰、厄尔尼诺现象等影响和人类活动破坏下,南中国海的珊瑚礁已严重退化。全球珊瑚礁监测网络(GCRMN)2004年报告表明,东南亚有珊瑚礁面积91 700 km2,已被破坏礁38%,处于危急状态礁28%,受到威胁礁29%;未来210 a内和1030 a内将损失24%和30%,在世界各海区珊瑚礁中情势最为严峻4。其中又数中国南海珊瑚礁受破坏最严重,与其他周边国家比较数据如下图示5:海南是全国珊瑚礁面积最大的省份,而且珊瑚的种类也是全国之最。不过现在此地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明显衰退,生物群落日渐单一化,生物群体退化十分严重。调查显示,自1950年代以来,海南历史上拥有的珊瑚礁80%95%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近岸珊瑚礁破坏更为严重。目前,海南岸礁面积比1960年代减少55.6%,仅剩22 217 hm2,岸礁长度减少59.1%,为717.5 km。生态系统衰退的1个明显标志是珊瑚的死亡。到1995年,海南岸礁活珊瑚就减少了95%6。海南省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旅游业发达,人口增长的压力也很大,这使得三亚鹿回头湾、东瑁洲、西瑁洲等成为珊瑚礁被破坏最严重的地方。曾经景色优美壮观的鹿回头湾的潮间带和潮下带曾是中国典型的鹿角珊瑚带。由于当地渔民大量开采鹿角珊瑚做“石花”等工艺品,并用于烧石灰, ,鹿角珊瑚遭到了毁灭性采挖。到1980年代末,该湾已几乎见不到活的珊瑚,仅剩死的珊瑚石块,原来生活其间的大量其他生物也随之消失。调查显示,在1999年记录到的鹿回头岸礁区81种造礁石珊瑚中,已经有30余种(占37%以上)被区域性灭绝;珊瑚覆盖率从1998年的40%已降到2007年的不足20%。 广东徐闻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发育和保存的大面积珊瑚礁区,这些年来珊瑚覆盖率也是不断地下降(见下图)6。从2000年的30%40%,降到2002年的20%30%,再到2004年的10%1,最后竟然到2008年的不足7%,珊瑚礁资源衰退状况十分严重。2.2中国珊瑚礁面临的问题 珊瑚礁是一个生产力很高,生物种类十分丰富的生态系统,但也是一个抵抗力低,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外界条件的变动,很容易就给珊瑚礁造成巨大的影响。珊瑚礁受到的环境压迫主要分两方面:一、自然压力,包括物理和生物两个方面,如强烈的暴风雨、火山爆发、重大的厄尔尼诺事件、大量的沉积等。二、人为压力,即人类活动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如直接从珊瑚礁中索取资源、人类自身的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据调查发现,中国珊瑚礁主要面临以下几大方面问题: 2.2.1自然灾害与珊瑚白化 像暴风雨和厄尔尼诺等自然灾害,会引起珊瑚礁的退化和损失。珊瑚的生长条件异常苛刻,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C,如果温度在几度的较大范围波动,时间较短时(几周)会引起珊瑚的白化,时间一长就直接引起珊瑚的死亡。每年平均有9次以上的台风袭击南海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期间中国南海大部分海区的温度比正常年份最高温度上升23,使该海区出现了大范围的珊瑚白化现象,珊瑚的死亡率达到70%90%8。另外台风掀起的巨浪也会造成珊瑚的损伤。 珊瑚白化指的是珊瑚失去体内共生单细胞藻类虫黄藻或共生虫黄藻失去体内色素而导致五彩缤纷的珊瑚变白。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大范围的全球性的珊瑚白化是由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其他因素,如高温、高辐射、低温、高(低)盐度、有毒污染物、病毒以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都能导致珊瑚白化。珊瑚白化后,大面积珊瑚死亡,珊瑚生长能力降低,生长缓慢,甚至生态系统类型改变。中国的珊瑚白化十分普遍,例如,因受冬季寒流南下的影响,加上人为的破坏,三亚岸礁近年来的白化率高达70%以上。2.2.2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鱼方式 脆弱的珊瑚礁很容易就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捕鱼时拖网的破坏和不当捕鱼如使用炸药炸鱼、投毒毒鱼等,都对珊瑚礁产生毁灭性影响。中国南海50%60%的珊瑚礁受到过炸鱼、毒鱼等破坏性捕鱼方式的威胁。一般情况下,被炸毁的珊瑚礁的死亡率为50%80%5。过度捕捞,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链,也是影响珊瑚礁存活的重要原因。如,过度捕捞,使大法螺数量大大减少,而大法螺的减少,使长棘海星繁殖泛滥,1只长棘海星每年却可以吃掉6 m2的健康珊瑚礁。2.2.3珊瑚礁的开采 珊瑚礁含杂质很少,很适合做工艺品和生产石灰的原料。近年来,由于工艺品和建材用品需求的增加,中国南海地区人民对珊瑚礁进行了过度的采挖,对珊瑚礁造成致命的伤害。如仅海南文昌县100 km的珊瑚礁,近些年来每年因建房、烧石灰和水泥挖礁达5104t以上。珊瑚礁还被利用来修建养殖塘。这不仅破坏了生物栖息地、珊瑚景观的美学价值和渔业生产,而且还加剧了海岸侵蚀。2.2.4海洋环境污染 沿海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必定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目前,南中国海地区沿岸由于污水排放造成的珊瑚礁丧失越来越严重。许多地区和国家向海洋排放污水时根本就处理不足或者是干脆不进行处理。大量的高营养高毒性的污水排入珊瑚礁生态系统,远远超过了其自净的能力。南中国海沿岸国家每年生活废水产生的BOD大约为660104t,其中只有11%的生活废水经过污水处理;每年工业废水产生的BOD超过45104t;每年使用的化肥超过1 000104t;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7 880.4104t8。珊瑚生长水质必须是非常干净清澈的,现在,大量污染无排入,使得藻类大量滋生,抢夺珊瑚礁的生态位,遮挡了阳光,使珊瑚礁生长严重变慢。藻类的遮光也会消耗大量的,而且也可能直接覆盖在珊瑚礁上,这使得珊瑚礁生长繁殖严重受阻。2.2.5泥沙淤积 陆地的开垦、树木砍伐和采矿,造成水土流失,泥沙随河流进入大海,使得珊瑚礁海区沉积物增多。大量的悬浮物,会使海水浑浊,到达珊瑚礁的阳光减少,抑制生长,甚至有时泥沙滞留珊瑚表面,直接导致其窒息死亡。泥沙和污染物的大量排入,也会影响珊瑚的着生,从而影响生长繁殖。2.2.6海水养殖 大面积的海水养殖也是珊瑚礁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因为一、海水养殖地区会产生大量的残饵溶生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加上排泄物发酵、污泥和病菌繁生,其废水基本上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海,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二、珊瑚礁海区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如海星和软体动物作为龙虾饵料而被大量捕捞,破坏了珊瑚礁区域的种群结构。2.2.7旅游观光 珊瑚礁景观优美,是打造旅游品牌的好对象,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费用的下降,高速增长的旅游人数大大超过了景点的生态承载能力。首先旅游设施的建设就造成很大影响,如挖掘供游艇航行的航道,船舶的停泊抛锚,潜水旅游者对珊瑚礁的触碰、践踏、拾遗等,对珊瑚礁均会产生破坏。其次是旅游景点人流量增大,垃圾和污水的产生与排放增多,造成景区附近海域的水体污染,珊瑚礁受害。2.2.8观赏珊瑚和热带鱼类贸易 热带地区的珊瑚和鱼类由于色彩斑斓,品种特别,常被人们作为观赏鱼类。所以中国一直以来都会向周边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出口珊瑚和热带鱼类。虽然许多国家禁止珊瑚的贸易,但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珊瑚的非法采集和买卖并未停止。这无疑也会使珊瑚礁受到破坏。3.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参考文献1王丽荣,赵焕庭.珊瑚礁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J.生态学杂志, 2006, 25(11): 1384-1389.2王圆圆,刘志刚,李京,等.珊瑚礁遥感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4): 397-402.3王丽荣,赵焕庭.珊瑚礁生态保护与管理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 23(4): 103-108.4张乔民,余克服,施祺,等.全球珊瑚礁监测与管理保护评述J.热带海洋学报, 2006, 25(2): 71-78.5 傅秀梅,邵长伦,王长云,韩磊,李国强,刘光兴,管华诗. 中国珊瑚礁资源状况及其药用研究调查.资源衰退状况、保护与管理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