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需肥特性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_第1页
马铃薯需肥特性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_第2页
马铃薯需肥特性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_第3页
马铃薯需肥特性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铃薯需肥特性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南华县农建站关林祖 高建萍摘要: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和吸肥特性阐述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量的计算及施肥方法。关键词:马铃薯 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马铃薯栽培是南华县五街、天申堂地区的优势,近年来通过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栽培已成为该地区致富的措施之一,马铃薯是高产需肥量大的作物,产量的形成与土壤营养条件关糸密切,因此合理施用肥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实现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1、 马铃薯的需肥特性 1、马铃薯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养份的需求特点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时期,因生育阶段不同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比例和数量也不同,在幼苗期吸肥量很少,到发棵期吸肥量迅速增加,到结薯初期达到最大量而后吸肥量急剧下降,各生育期吸收的N、p2o5、k2o三要素按占总吸收量计算,发芽到出苗分别为6%、8%、9%,发棵期为38%、34%、36%,结薯期为56%、58%、55%,三要素中对钾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试验表明,生产1000Kg 块茎需吸收N5_6Kg、p2o51-3Kg、k2o12-13Kg ,吸收比例为1:0.27:2.27,马铃薯对氮、磷、钾肥的吸收量随茎叶和块茎的不断增长而增加,在块茎形成盛期吸肥量占总需肥量的60%,生长初期和后期各占20%。1、 各种营养元素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1) 氮素:施用氮能促进植株生长,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氮素过多会造成茎叶徒长,成熟期延迟,只长茎叶不长薯,氮素不足则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少,影响产量的形成。(2) 磷素:磷可增强块茎中淀粉和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块茎中淀粉干物质的含量和耐贮性,缺磷,叶片发皱,光合作用下降,减少淀粉的积累。(3) 钾素:钾可提高体内代谢,增强光合作用,延缓叶片衰老,增施钾肥,可促进植株体内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糖类的合成,提高抗倒伏性,并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缺钾时节间缩短,叶面积缩小,叶片失绿枯死。(4) 微量元素:锰、硼、锌、钼等微量元素,具有加速马铃薯植株发育,延迟病害发生,改进品质和提高耐贮存的作用。二、马铃薯施肥量的计算1、目标产量的确定根据土壤的供肥量和前三年的平均产量提高1015%作为目标产量,如田块为中等肥力田,前三年的马铃薯亩平均产量为2600 Kg ,则当年的目标产量为2990 Kg。2、 计算土壤供肥量在种植前采集土样化验检测N、p2o5、k2o速效养份含量,计算出一亩土地耕作层020CM厚土壤中养份的含量,如土壤碱解氮的测定值为144.00mg/kg,速效磷的测定值为33.60mg/kg,速效钾测定值为128.00mg/kg,则一亩地耕作层土壤中的碱解氮养份含量为21.60kg,速效磷养份含量为5.04kg,速效钾养份含量为19.2kg,由于土壤中有效养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壤中的有效养份不能完全被单季马铃薯吸收利用,需要乘上一个效正糸数,碱解氮养份的效正糸数为30_70%,速效磷养份的效正糸数为40_50%,速效钾养份的效正糸数为50_85%,氮、磷、钾化肥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N3035%、p2o51020%、k2o4050%3、 施肥量的确定根据目标产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计算出一亩的施肥量,再把养份纯量换算成实物量,即可用于指导大田施肥。根据以上数据,目标产量是2990时的需肥量为 (按生产1000需纯氮5.5、五氧化二磷1.5、氧化钾12.5计算)纯氮量(N)16.45、纯磷(p2o5)4.49,考虑到磷肥后效明显,按照需求量的60%施用、纯钾(k2o)37.37,氮肥选用17%的碳酸氢铵,一亩的施用量为58.6;磷肥选用12%的普通过磷酸钙,一亩的施用量为12.5;钾肥选用50%的硫酸钾一亩的施用量为42.1。4、 微肥的施用马铃薯对微量元素硼、锌肥较敏感,如果土壤中有效锌含量低于0.5mg/kg,则需要施用锌肥,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下要高,所以碱性土壤易缺锌,长期施磷肥的地区,由于磷与锌的吉抗作用,易诱发缺锌,应给予补充,按一亩施用硫酸锌2计算。三、施肥方法根据南华县五街、天申堂等主要产区,一年种一季马铃薯,春播秋收和春播地膜覆盖的栽培方式,施肥方法按照计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