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社20XX年会发言稿.docx_第1页
诗社20XX年会发言稿.docx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社20xx年会发言稿特征码ncsvmnuymuwjtsxucplo 诗社20xx年会发言稿 在写作中我似乎越来越不依赖于灵感,越来越趋于理性,结果是越来越没办法让自己惊讶或者惊喜。有人认为这是成熟的迹象,我却常有一种离诗歌越来越远的枯竭感,甚至是惶恐感。仍然处在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写作心态更加平和,不再苛求“语不惊人心不死”。常作“惊人语”哪有那么容易?又有何必要?另一方面,总是希望“下一首”就是“杰作”,我本庸庸之才,岂非自不量力?再者功利心不死,总是希望自己的写作得到更多认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写作自信。其实是极度缺乏自信。主题词2:诗意对所谓诗意的理解也不同于以往。不再追求那种文艺腔很浓的、花哨的“诗意”,对浮于语言表面的“诗意”不再“感冒”,试图寻找更内在的诗意,更有痛感的诗意。人人口中所说的狭隘“诗意”,恰恰是诗歌要小心提防的。诗歌总是试图呈现主观经验观照之下的客观世界本然的诗意但是离开了“人”这个审美主体,所谓客观世界本然的诗意其实是不存在的。审美永远是主观的,纯粹的客观呈现是不可能的,所有的诗写都是主观选择的结果。只有默默观照这个世界,包括自我,而不发一言,不留一字,才能离世界“本然的诗意”更近一些假如存在这个“本然的诗意”的话。诗人一旦说出,他偏离世界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切中肯綮的概率。我们管诗人的写作行为为“对世界的命名”,既然是“命名”,那还有纯粹的“客观”吗?写作说到底是写“我”,不是写“世界”,即便是写“世界”,归根结底还是写“我”。通过处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写作最终实现的还是“我”的价值,“我”的存在意义。“诗意”这个东西,我觉得它既不在客观世界那里,也不在“我”这里,而在“我”与“世界”之间,在“我”与“世界”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中。那里存在一个时而清晰时而混沌的地带,我们在那里寻找诗意,或发现“诗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的就是这种发现,而不自量力的说法是“创造”诗意所有堪称“创造”的,都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