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docx_第1页
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docx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特征码wmfhaldqpzhtyofqwuvi 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 【摘 要】 目的 了解高州市石鼓镇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主观感受和对健康的需求, 比较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当地58名留守老人与54名非留守老人, 调查他们的健康状况、家庭情况与生活环境三个方面, 给予评分, 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老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处于偏差水平。更多的留守老人仍在工作,而且他们的健康状况、饮食情况、居住环境较差,不过却具有更好的家庭生活、经济、社会联系及心理状况;而婚姻状况不是很好的非留守老人具有更良好的健康状况与饮食情况,其他方面却比较差。结论 在研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时, 除了考虑其生活状况和保健需求外, 精神心理方面不容忽视。【关键词】 留守老人;非留守老人;生存质量qol 1 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的同时衍生出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等庞大的留守群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2亿,其中跨省流动4242万人。而据20xx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断,全国流动人口为1.47亿,较2000年增幅为2.05%。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增幅达12.66%。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相当多的农村老年夫妇和独居老人成为事实上的留守老人。根据“五普”资料推算,我国2000年60岁及以上的留守老人大约有1800万人(性别比为88)。4高州市石鼓镇的留守老人问题更为突出。石鼓镇白沙村有150多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几乎每家都有人出外打工,近年更是每户都有1-2个人在外打工挣钱,多的有4-5个。村中只留一些老人、小孩及小部分农户务农,被人称为“打工村”。跟子女的长期分离,留守老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质量(qol)与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随着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长期的两地分离使得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经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3同时,农业生产、照看孙辈、人情往来等重负都压到了留守老人身上,导致很多留守老人的生活处境令人堪忧。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简称研究, 有助于了解老年人对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良好状况的主观体验和需求。以便采取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社区卫生服务1,2。本研究以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石鼓镇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高州市石鼓镇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主观感受和对健康的需求, 比较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的生存质量,以便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2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研究高州市石鼓镇留守老人(58名)与非留守老人(54名)的生存质量。调查表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为基础, 结合实际, 作了一些调整, 设计出问卷。采用入户调查形式,调查员按照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说明问卷填写方法,并当场回收问卷。对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由调查员逐条询问填写。对高龄老人,则由调查者对其口述内容进行整理再代其填写问卷。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本调查把老年人生存质量按7个方面进行评价,每个方面按很好、好、中、差、很差分五等, 按百分比给分, 总分30至35分为好, 24至29分为中, 23分以下为差。询问的内容尽可能简单, 反映受访人自己的感受, 不涉及隐私。各项目询问的内容及归类见表。如饮食非常有规律为很好,规律为好,一般为中,不规律为差,非常不规律为很差;消极感从不为很好,很少为好,有时为中,经常为差,总是为很差。3 结果 本调研共发放问卷18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数据有112份,其中留守老人有58名,非留守老人有54名,比例约为1:1。 3.1 样本概况3.11 年龄和性别 高州市石鼓镇58名留守老人中, 男女比例约为1:1.15, 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10.3%;非留守老人54名中,男女比例为1:1, 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13%3.12 文化程度 高州市石鼓镇留守老年人58名中, 高中和大学程度占8.6%, 初中和小学程度占53.4%, 文盲37.9%;非留守老人54名中,高中和大学程度占5.6%, 初中和小学程度占59.3%, 文盲35.2%。3.13 婚姻状态 高州市石鼓镇留守老年人58名中, 51人(87.9%)存在婚姻状态, 没有未婚者,1人(1.7%)离异,6人(10.3%)丧偶;非留守老人54名中,43人(79.6%)存在婚姻状态, 没有未婚者,1人(1.9%)离异,10人(18.5%)丧偶。3.14 退休情况 高州市石鼓镇留守老年人58名中,35人(60.3%)已退休,23人(39.7%)还没退休;非留守老人54名中,43人(79.6%)已退休,11人(20.4%)还没退休。3.15 工作情况 高州市石鼓镇留守老年人58名中,35人(60.3%)仍在工作,23人(39.7%)不在工作;非留守老人54名中,19人(35.2%)仍在工作,35人(64.8%)不在工作。3.2 生存质量各方面好差的分布和评分见附表。附表 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生存质量各方面评分表 4 讨论4.1 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的评价本调查表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为基础,从中挑选题目,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少许调整,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内容较为浅显, 较多地反映老年人自己的感受。两组的评分在23, 属偏差水平, 由于分数接近, 不能判别好差。 4.2 两组老年人生存质量的比较 4.21 概况 两组老人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差不大,但婚姻状态、退休情况与工作情况具有较大的差别。留守老人中87.9%的老人存在婚姻,只有10.3%的老人丧偶;而非留守老人中有79.6%的老人存在婚姻,18.5%的老人丧偶。留守老人中60.3%的人已退休,但仍有60.3%的老人仍在工作;而非留守老人中79.6%的老人已退休,只有35.2%仍在工作。这说明本次调查中石鼓镇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性别比例相当,年龄相仿,而且他们的教育水平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多数留守老人依然在为养家糊口而工作。4.22 生存质量各方面 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饮食习惯比非留守老人的要差得多,而且他们的居住环境、卫生保健满意度也比较差,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差的原因是否与他们疲于工作、居住环境、卫生保健有关, 须进一步调查。值得一提的是,留守老人的家庭幸福感、经济、社会联系、心理状况都好于非留守老人的。家庭幸福感更强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留守老人的婚姻状态比较好;而经济好是由于工作的原因,而且从附表中也看到了留守老人的月收入及月收入满意度都高于非留守老人的;社会联系方面也许由于工作的关系,留守老人们需要经常与他人来往,参与各式各样的活动;心理的影响因素无非三大方面(婚姻、收入、健康),留守老人的心理状况比较好,一部分可以归功于他们拥有较好的婚姻状况以及收入,而非留守老人则由于婚姻的不幸而更加孤独,由于经济不好而更加担忧。而且,留守老人的生存质量分数略高于非留守老人的,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6,这也许是石鼓镇的留守老人由于子女不在家,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需要更多地与他人交流,这就使得他们过得更加充实,心里不至于过于空虚。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5 结论对高州市石鼓镇的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的qol调查发现,两组老人总的qol属于偏差水平,获得的评分不足以反映两者的差异。在对qol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比时,两组老人有各自的特色,疲于工作的留守老人具有更好的家庭生活、经济、社会联系及心理状况;而婚姻状况不是很好的非留守老人具有更良好的健康状况与饮食情况。调查表明, 老年人担心住房、看病和经济发生困难, 无人照顾和孤独寂寞。除了要满足他们医疗和生活方面的需求外, 不能忽视他们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6 参考文献1方积乾主编,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382402andreaj.aging in the western pacific,manila:who press,1986:131148.3 于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