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措施.doc_第1页
手足口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措施.doc_第2页
手足口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措施.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 足 口 病 的 消 毒 隔 离 措 施前段时间,小儿科两位主任组织大家学习了有关“手足口病” 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各种治疗措施,今天重点强调一下关于“手足口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措施。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此病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1959年提出命名。此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期内即可造成大流行的特点,而且此病五免疫性,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病,目前也没有预防针之类的预防措施,但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效地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所以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尤为重要。 预防手足口病二注意 1.家长当心祸及宝宝 很多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往往是隐性的,自身不发病,却成为传染源。所以在4月至9月,手足口病病毒较猖獗的季节,家长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自己和孩子在外出回家后应认真洗手。“口”是手足口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家长不要口对口地给孩子喂饭。如果大人已被隐形感染,可直接将病毒“喂”给孩子,这种喂养方法,应该杜绝。2.酒精不能杀死手足口病病毒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防治病毒感染亦然。手足口病病毒“颇有个性”,它在56以上高温环境下会失去活性,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甲醛、氯化物、酚等化学物质可抑制其活性,75%酒精对其没有抑制或消灭作用。对于家庭来说主要就是要开窗户通风,家庭成员用流水加肥皂洗手就可以。手足口病毒传播三途径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1.接触带病毒的污染物 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引起感染。2.接触带病毒的分泌物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人粪便、疱疹液等可通过接触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3.病从口入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封堵手足口病病毒四大妙招1.清新空气赶走病毒 在清新的空气中,病毒是很难在室内“逗留”或繁殖的。每天最少通风三次以上,每次不低于30分钟。2.紫外线剿灭病毒 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病毒。宝宝的衣物、被褥适用此法,但前提条件必须是阳光充足,否则就达不到杀灭病毒的目的。3.高温和沸水杀绝病毒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宝宝使用的餐具或奶瓶等每天高温消毒,用沸水煮15分钟以上。并且不要和大人的餐具混放、共用。4.含氯消毒剂铲除病毒 手足口病病毒在配比合适的含氯消毒液中是难以存活的,按说明进行配比使用。适用于宝宝的衣物、被褥、毛巾、玩具等。1、空气消毒 (1)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1.5过氧化氢溶液喷洒消毒。消毒范围包括:医疗环境每日消毒2次;儿科门诊及病房、母婴同室病房、急救中心重点消毒,每日3次4次。(2)或使用与室内空间相匹配与人共处的消毒机。(3)紫外线照射消毒,在无人情况下或作好防护的情况下照射消毒,每日2次,每次1h。,2、运转病人车辆的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每天消毒2次,接送病人后即可消毒。其他载人车辆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每天消毒12次。 3、楼梯扶手,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4次以上。4、电梯消毒:电梯门、电梯间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2次以上,特殊情况随时消毒。 5、治疗室、换药室及监护室消毒: (1)使用与人共处的静电吸附消毒机消毒;做好防护。(2)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或擦拭消毒。6、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病房、走廊、检查室、X光室、B超室、检验室、医护人员办公场所地面湿式拖扫,拖布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030分钟后使用。床头桌、凳子及病室内其他家具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儿科隔离区内拖布、抹布、物品和器具等固定使用。需消毒物品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拖布、抹布实行双消毒。7、病人出院、转科等病房按终末消毒常规进行。8、洗刷间、厕所消毒:地面、墙壁、粪便池用500mg/L1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每天2次4次(特殊情况,随时消毒),旱厕可用生石灰覆盖。 儿科手足口病患儿粪便在加盖的消毒容器内用1000mmg/L 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小时后倒入厕所。手足口病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器械要进行双消毒,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用后要直接焚烧,9、洗衣房消毒 洗衣房的空气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洗衣机内、外面、地面及其他机器门、窗等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每天12次,对手足口病患儿被服先消毒后再用专机洗涤。10、体温计 用后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后,冲净擦干备用。11、抽血、穿刺及其他操作人员作好个人防护,继续做好“一人一巾一带一针一管”等等。12、医务人员注意个人防护, 洗手后操作前用手消毒剂消毒手,每接触一次手足口病患儿要进行洗手及手消毒。10种情况需马上洗手 * 遇到以下10种情况人们需要洗手: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抱孩子之前。接触过传染物品,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手。手 足 口 病 的 消 毒 隔 离 措 施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本病传播途径多,可通过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手绢、牙杯、床上用品、内衣等传播。在医院诊疗过程中,由于人员密集、患儿之间、患儿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密切接触、诊疗措施的应用等均可能造成传播。为防止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发生,我们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采取了如下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措施:一、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实行预检分诊,并开设专用诊室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用诊室就诊,专用诊室和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应有清晰的隔离标志。诊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不使用空调,如确需使用空调,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三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钟。 应定期清洗空调隔尘滤网,使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防尘网表面。候诊及就诊区域可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并做好登记。二、医务人员注意个人防护,应佩戴口罩、帽子,穿好一次性隔离衣。诊室内配备洗手相关设施或快速手消毒剂或手部消毒液。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如接触患儿的疱疹液、唾液等应戴手套,手套在每例病人之间应更换,脱去手套后应及时洗手或消毒手。三、候诊及就诊等区域采用湿式清洁方式,每天2次使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地,作用30分钟。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内患儿可能接触的墙面、桌椅、游玩设施等和医务人员的诊桌、诊床、鼠标等物体表面应每天2次使用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如被患儿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随时使用含氯消毒剂5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 四、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如呼吸机、监护仪器、听诊器、压舌板、体温计等)要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作用30分钟 。五、体温计 :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后,冲净擦干备用。抹布、拖把: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后,晾干备用。六、所用消毒液必须按有效浓度配制:1000ml水加两片含氯消毒片(含有效氯250mg/片),消毒液容器应加盖,消毒液每天更换。并做好登记。七、做好宣教: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教育患儿在医疗机构内不要到处走动和触摸公用物品,饭前便后及时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到有盖感染性医疗废物桶中,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八、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九、病人所污染的废物和生活垃圾一律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严格按感染性医疗废物的要求处理。 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护患者,保护自己,避免交叉感染。(预 检 分 诊 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本病传播途径多,可通过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手绢、牙杯、床上用品、内衣等传播。在医院诊疗过程中,由于人员密集、患儿之间、患儿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密切接触、诊疗措施的应用等均可能造成传播。为防止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发生,我们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采取了如下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措施,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医务人员注意个人防护,应佩戴口罩、帽子,穿好一次性隔离衣。二、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和手部消毒液。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手,如接触患儿的疱疹液、唾液等应戴手套,手套在每例病人之间应更换,脱去手套后应及时洗手或消毒手。三、体温计 :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后,冲净擦干备用。四、抹布: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后,晾干备用。五、所用消毒液必须按有效浓度配制:1000ml水加两片含氯消毒片(含有效氯250mg/片),消毒液容器应加盖,消毒液每天更换,并做好登记。六、就诊区域内患儿接触的墙面、桌椅、游玩设施、诊桌等表面,应随时使用含氯消毒剂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