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 / 室内悬浮颗粒物的传播分布模型在空调通风条件下,室内颗粒物的运动以及分布情况是评价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室内颗粒物的分布情况主要有三种方法:实验检测、模型分析和CFD模拟。本文欲重点分析颗粒物在室内的沉降模型。1.模型分析模型分析法是一种数学物理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把室内颗粒物的发散源头、影响因素等加以综合,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出发,在一系列假设(如室内空气混合均匀等)的前提下,建立起室内颗粒物运动和分布的模型。1.1 渗透过程渗透过程是指在室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室外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门窗的缝隙向室内低速传播的过程。考虑到一般情况下渗透过程的作用相对于室内人员活动以及物品散发的作用较为微小,故在近似计算中,渗透过程可忽略不计。1.2 通风过程颗粒物随空气进入和离开室内环境主要有三种方式: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和渗透风。机械通风系统中由于装有过滤器,进入室内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和大小主要取决于过滤器效率。由于自然通风中的开口尺寸较大,颗粒物在开口处几乎没有沉降就直接进入室内环境中;颗粒物离开时亦然。对于小裂缝,颗粒物的渗透时会在其表面沉积;对于大缝隙,颗粒物也几乎不会沉积下来。1.3 沉积过程沉积到物体表面是颗粒物浓度减少的主要方式之一。室内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壁面的吸附作用或是压差、热力梯度的影响等,沉降到地面或其他物室内表面。1.4 转化过程转化过程能够增加也有可能减少颗粒物的浓度,包括蒸发沉积、气体到颗粒物的转变以及颗粒物的凝结等过程。转化过程同时还会改变颗粒物的粒径及粒度分布曲线。本文假设颗粒在整个运动、沉积和传播过程中不发生转变。1.5 重新悬浮重新悬浮过程能较为明显地增加室内颗粒物的浓度。考虑到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气流组织形式的影响,因此本文不考虑重新悬浮作用对室内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同时在模拟中假设物品和墙面都为吸附性墙体。2 颗粒物室内浓度预测模型建筑室内环境中的颗粒物有室内和室外两种来源,室外来源为通过建筑维护结构渗透进入室内,或是由空调系统的新风带入室内,室内来源为人体散发、室内微生物颗粒物的气溶胶化以及其他物质的相变、凝结和转化等过程。建筑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其他影响因素有通风过滤、颗粒物沉积、颗粒物转化以及再悬浮过程。假设空气各向同性,空气与室内物体表面不存在温度梯度,室内各处颗粒物浓度均匀,依据以上所述的不考虑颗粒物的重新悬浮过程和转化过程,依据质量平衡的原理,则某建筑在时间t内的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可用式1.1表示,室内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各种运动过程和质量平衡示意图如图1所示。(1.1)图1 室内环境中悬浮颗粒物迁移和转变机理示意图室内颗粒物的浓度预测公式可由以下质平衡方程1.2表示。(1.2)其中,为室内颗粒物的浓度变化率,(ug/(m3 min);Qf为中央空调系统新风送风量,m3/ min;Qr为中央空调系统回风量,m3/ min;Qp为中央空调系统排风量,m3/ min;Qin为室外空气向室内环境的渗透量,m3/ min;Cf为室外空气颗粒物的浓度,(ug/(m3 min);C为室内空气颗粒物的浓度,(ug/(m3 min);为中央空调系统送风过滤器的过滤效率,%;Ai为室内各表面的面积,m2;vi为室内环境中颗粒物相对室内各表面的沉降速度,m/s;R1为以其他方式如吸湿、凝结、化学反应等生成颗粒物的速度ug/min;R2为室内发生源生成颗粒物的速度ug/min;P为渗透因子。对于公式1.2,需要指出的是,一般研究考虑的是颗粒物由室外向室内的渗透过程,而对于空调房间,由于室内压力比室外大,缝隙中的气流方向为由室内向室外,颗粒物是由室内向室外渗透,因此,对于空调房间来说,公式1.2变为:(1.3) 2.1 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的确定 室内外颗粒物的浓度,通常数量浓度和粒径是呈高斯分布的关系,数量浓度的值和质量浓度、表面积浓度的值也不尽相同,本文为了研究方便,假定室内外颗粒物的粒径统一 ,浓度采用质量浓度的计量方式。 2.2 渗透因子的确定室外空气向室内渗透时颗粒物的渗透因子目前还没有可以适用一般情况的公式或数据,故一般采取数学模型的方法推导出实际工程中近似条件下渗透因子的适用公式。2007年,湖南大学田利伟博士综合重力、布朗扩散和惯性拦截三种沉积机理对颗粒物在穿透过程中的影响,分析了颗粒物粒径等因子,得出了颗粒物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穿透过程的渗透因子,如公式2.1所示,最后用实验数据对该因子的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2.1) 其中,H为缝隙的高度,mm;L为缝隙的深度,cm;p为缝隙两端的压差,Pa;d为颗粒物的直径,m;u为缝隙中的气流速度,m/s;CC为Cummingham滑动修正系数;为空气动力粘性系数,取值18.210-6kg/(ms);T为绝对温度,K;K为波尔兹曼常数,取值1.3810-16gcm2/(s2K)。在p取10Pa,H取0.25mm,L取4cm时,由以上公式可得,粒径为2.5m的颗粒物的渗透因子为0.62,粒径为10的颗粒物的渗透因子为0。值得指出的是,公式2.1是在假定颗粒物通过的内表面为光滑状态下得出的,没有考虑通道的粗糙度对颗粒物通过的影响。 2.3 沉降速度的确定颗粒物沉积是影响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颗粒物的沉积速度,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均集中于对沉积率的实验检测34,实验过程中往往存在大量干扰因素、不可控因素以及偶然因素,实验的外部条件具有特殊性,且无法将实验结果和相应的颗粒物粒径对应起来,因此实验方法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于是有学者提出了基于实验数据的颗粒物沉积过程的模型,但是问题在于无法确定哪个模型是较为精确和适用的,因此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出的模型通常是适用的。文献1运用数学方法建立了室内悬浮颗粒物的沉积模型。文献首先分析了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所受到的各种力,然后利用物体表面上的边界层质量通量得出了沉降速度公式(见式2.2),分析了影响沉降公式的各个因子(紊流系数等),并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2.2)其中,vd为颗粒物的沉降速度,m/s;C为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kg/m3;DPM为颗粒物布朗扩散系数,m2/s;p为颗粒物的紊流扩散系数,m2/s;C为边界层主流区颗粒物的浓度kg/m3。 当颗粒物的粒径大于0.01m时,布朗扩散系数相对于紊流扩散系数很小,于是可以忽略布朗扩散系数,得到简化的颗粒物沉降公式2.3。 (2.3)假定边界层主流区颗粒物的浓度和建筑室内核心浓度相等,即C=C,带入式3.6,令, ,解式1.3,可得 (2.4) 初始条件为:t0,C(t)C0 (2.5)则式2.4变为 (2.6)则当t,即室内颗粒物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由式2.6可知 (2.7)即: (2.8)其中,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赤峰市喀喇沁旗医院引进人才(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二》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乐山市五通桥区上半年考核招聘33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题库综合试卷带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红河县人民法院招聘聘用制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4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检测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山东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考试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
- 《短视频运营电商实战》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高三试卷:海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一政治试卷含答案
- 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技术方案
- 2025年中外合资企业合作框架协议模板
- 《餐饮点菜》课件
- 公司财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2025年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事业单位联考真题解析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培训课件(共139张)
- 宣传物料技术服务方案设计
- 检验科质量管理手册
- 幼儿园讲解海军知识
- 《中国货币发展史》课件
-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