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勘误求真,学好语法谈我对英语语法教学的体会金乡县鱼山镇中学 周青传统的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许多英语教科书都把语言结构或句型操练列入其中,句型操练和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结构;但随着功能语法和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不仅只与语言结构有关,单纯地学习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结构;但随着功能语法和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不仅只与语言结构有关,单纯地学习语法结构是没有意义的。教语法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换句话说,语法教学所关注的并不仅是语言形式或语法知识本身,而是人们在特定的场合及情景中如何运用语言形式达到交际的目的。一、语言形式与情景、功能密切相关。 语言的结构或形式与功能和意义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语句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情景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The tea is really cold”这句话,在寒冷的冬天,句中表达的可能是抱怨;而在炎热的夏天,表达的则可能是一种赞许。在不同的场景中, “Why dont you close the door?”可以表示不同的功能,比如建议或命令等。 不同的语言形式也可能表示相似的功能。一种交际功能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示。例如,请人关门就有以下一些表达方式:Close the door,pleaseWhy dont you close the door?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Excuse me , could I trouble you to close the door? 上述四句话中有三句是问句,但它们的功能并不是提问,而是表示请求。因此,教师不应仅教学生一些语言结构,而应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情景,鼓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把语言形式同交际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 在语法练习中,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操练和重复出现在单句中的某个语法点,其结果是学生只知道这种语法现象是正确的,却不知道它为什么是正确的以及在什么场合是正确的。如果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之间的联系人为地隔离开,学生就很难意识到语言形式、语法意义和交际功能这三者之间的联系;而在实际交际中,语法符号和语法规则的运用总是与一定的情景联系在一起来体现某种交际功能。例如,一位汽车销售商对车主说: “If your car should need any attention during the first 12months,take让O an authorized dealer”有些学生认为,句中的should可以省略;但是通过上下文所提供的情景,可以看出汽车销售商并不希望顾客的车出问题,句中用should表示的是一种虚拟语气,用来说明汽车销售商不希望这一事情在将来发生。因此,该句中使用should是恰如其分的。 由此可见,语法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答案。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中小学外语教学然。语境变了,语言形式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教师要切忌在语法教学中把问题简单化和公式化。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语法实例,进一步探讨形式、意义、功能和语境之间的关系。 1现在完成时态与一般过去时态的使用 学生学习时态时容易产生一种思维定式。比如,遇到yesterday,just now用过去时态;遇到tomorrow用将来时态;遇到already,yet用完成时态。有时这种思维定式能帮助学生解决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但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不考虑语言情景和功能而过于简单化的归纳也会误导学生。例如: For years l have done dl my washing by handThen last year l bought a washing machine and l must say让has made washing much less exhaustingn only takes me an hour now 学生一看到for,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完成时态“have done。因为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就是这样告诉学生的。实际上,have done具有未完成意义,表示说话时该动作或状态仍在继续。句中的“have done”在这里表示“我”现在仍然用手洗衣服;而下文提示“我”现在已经用洗衣机了。很显然,上下文相互矛盾。因此,我们应将“have done改为“did”,表示用手洗衣服只是一个过去的动作,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 I smoked for two years.(现在不抽了)I have smoked for two years我抽了两年(现在还在抽)Who left the windows open?(窗现在关着)Who has left the windows open?(窗现在开着) 上述例句表面上是在谈for在完成时态和过去时态中的用法,实际上这也是完成时态和过去时态的本质区别之一。再请看下面的对话:Mike:Hello,Jack!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 Where have you been?Jack::I in Switzerland. 许多学生想当然地在空白处填了have been。但have been in这一形式表明Jack现在没有回来,他还在瑞士;而根据上下文所提供的情景,说明Jack已经回来了。可见,学生混淆了“have been to”和“have been in”的含义。正确答案应该是was,表示这是一个过去的经历。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 Tom has rung up three times this morning Tom rang up three times this morning 第一句提供的情景为:现在还是早上;第二句提供的情景为:早晨已经过去,现在是下午或晚上。但有时即使早晨没有过去,我们仍然可以用过去时态。例如: My alarm clock didnt go off this morning这是因为说话者知道闹钟响的具体时间(如早上6点),而说话时已经过了这个具体时间(如早上9点)。相对9点而言,6点当然是过去。同样,如果邮递员每天上午9点到10点来送报纸,那么,在9点和10点之间可以这样问:Has the postman come this morning?如果现在是10点以后,应该用过去时态:Did the postman come this morning?如果是9点之前则应当用将来时态:Will the postman come this morning?Will Has Did8:00 9:00 10:00 11:00 可见,针对不同难度的语法知识,教师应随着教学的深入,结合不同的情景,有序地深化学生对语言形式的了解,增进他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2情态动词must和should的使用 情态动词是英语语法教学的难点。大部分学生习惯用翻译的方法理解情态动词。在他们看来,must(必须)和should(应该)都表示一种责任、义务或必要性,很难加以区别。在教学中,笔者提供了以下对话,通过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不同用法:(T=Teacher,SA=Student A,Os=Other students)T:(to SA)You must practise at least an hour a daySA:(to Os)I have to practise an hour a day!Os:(to SA)You should practise for more than an hour句中的must表示上级对下级的一种权威;have t。表示来自于外部的压力;should表示来自朋友的建议或鼓励。通过设置这样的情景,学生对这些词的用法就一目了然了。 3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 不少英语教师在教被动语态时很少引发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用被动语态,而是先给学生出示一些主动句,然后让学生把主动句变为被动句。这种机械性的操练导致了许多初学者不分青红皂白就使用“by+动作执行者”这一结构。有效的语法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变,应在什么场合变,什么场合适合用主动语态,什么场合适合用被动语态。例如:People suspect him Of stealing money.He was suspected Of stealing money.He was suspected Of stealing money by people.上述三句中第二句是最佳选择。因为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则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动作本身。很显然,这里“he”是谈论的焦点,所以第一句不妥。另外,既然我们强化“he”,淡化“people”,那么在被动语态中,“by people”也是不必要的。 另外,语态的选择也与话题的一致性密切相关。例如: A:The flowers are d1 goneWhat happened B:They were destroyed by the rain 根据A所说的内容,“flowers是话题,为了保持话题的一致性,我们使用被动语态。但下面一句的情况就不同了: It rained heavily last night The rain destroyed the flowers 句中“rain”是谈话的话题,所以主动语态是较好的选择。 又如,我们常说“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如果把这句中文译成英文“A teacher loves his students and扯s students love him”就没有保持话题的一致性。较好的译法是运用被动语态:A teacher loves his students and is loved by them 语态的选择还与说话人的心理因素有关。例如,老板决定给员工加工资时会有意用主动语态:1 will increase overtime rates而老板若要中小学外语教学减员工的工资时,可能会使用被动语态,推卸责任,避免与员工产生直接的矛盾:Over time rates will have to be reduced 综上所述,不同的语言形式用于不同的语境能表达不同的意义和功能,也能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二、语法教学的目标 有效的交际是形式、意义、功能和语境的和谐统一。如果学生脱离了情景和语境,只是公式化地记忆某一语言形式,则会导致语言运用的错误。当然,了解语言的内部规则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但掌握语法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教师不应为了语法而教语法,更不应以应试为目的。语法教学不能过于机械。语法知识的理解应与语言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并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能力。 三、语法教学的手段 学习外语的过程与习得母语的过程不同。母语的习得是一个自然的不断内化语言规则的过程。由于受诸多外部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外语学习者只能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才能掌握一门外语。语法在语言教学中是无法回避的,因为它蕴涵了有关这种语言的法则。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并不是掌握语言的唯一途径。语法教学不是孤立的。语言的形式、意义必须与情景、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地得到强化。教师可以给出情景,引导学生辨别出正确的语言形式;教师也可以给出语言形式,让学生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情景内容。 语法教学并不是需要整节课讲解的课程。因为这种令人乏味的、缺乏实际语境的讲解很容易演变成泛论语言。教师应将语法教学与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等课程融合起来,让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 年大学智能建造(智能建筑技术)试题及答案
- 景区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
- 村级防疫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叉车卸车专项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上海市中考综合测试(物理、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如何做好监控管理工作
-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课件
- 2025年电大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 初探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图文
- 天津中考默写填空真题及答案
- T-CHATA 023-2022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 2025年中国素描本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
- 中职创意美术课件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道及参考答案
- GB/T 17219-2025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及水处理材料卫生安全评价
- DB6110T 007-2021 天麻大田种植技术规程
- GB/T 46141-202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交通数字化支付应用指南
- 知道智慧树我们身边的知识产权满分测试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成都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化学信息学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