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媒介生物的监测,蜱类的监测,演讲:第二组,蜱类的概述,23:08,蜱类的概述,23:08,、,23:08,23:08,(一)国境口岸蜱类本底调查,23:08,1.硬蜱,(1)人工小时布旗法 用1平方米大小的白绒布旗,在调查地段内进行定时拖蜱。操作时,手持旗杆伸向一侧,使旗子平铺于草丛上,以等速缓步向前行,每步行10米停下观察一次,将附于旗上的蜱捡入玻璃瓶内。每面旗子整个过程共进行一个小时。最后计数检获硬蜱总数。 硬蜱密度=(检获硬蜱总数/布旗数)100%。,23:08,2畜(禽)体表检蜱法:选择同一牧场的畜(禽),编号定期搜集,每次尽可能搜干净,所搜集畜(禽)体身上的蜱平均数即为该牧场的蜱密度。 蜱密度=(搜集蜱总数/畜(禽)体数)100%。,1.硬蜱,23:08,3幼、若蜱的密度调查:在一定范围地理景观内,用鼠笼捕获一定数量活鼠(30-50只),带回实验室用氯仿麻醉死亡后,搜检鼠体身上的幼、若蜱。平均每只鼠体身上的幼若蜱数即为密度。 幼、若蜱密度=(幼、若蜱总数/捕获活鼠数)100%。,1.硬蜱,23:08,洞穴法:在调查区内(林区或草原)找动物穴巢,用长柄勺伸入穴洞内,取出刮土,将土放在白色盘上, 放日光下找蜱,捡入玻璃瓶内,计数统计。软蜱密度=(捕获软蜱数/检查洞穴数)100%。 3. 绘制蜱季节消长图要求与蚊类调查中成蚊章节相同。,2.软蜱,23:08,蜱类是寄生在野生啮齿动物和家畜类的吸血昆虫,对装载畜(禽)类和发现活鼠类的交通工具进行重点监测。监测方法是尽可能发现和收集载畜(禽)类和发现活鼠类上的蜱,并对发现的蜱进行分类和计数。 蜱密度指数=蜱数/畜(禽或鼠) 100% 。,(二) 出入境交通工具蜱类监测,23:08,(三)出入境检验标准检疫蜱控制,23:08,(1)鼠体蜱指数监测:鼠体蜱指数为0。 (2)在蜱媒(或重要蜱媒)传染病(如鼠疫、森林脑炎、莱姆病、蜱传斑疹伤寒、蜱传出血热等)自然疫源地国境口岸蜱密度指数小于1。,1.国境口岸蜱控制指标,23:08,(1)硬蜱:人工小时法:在某一生境中,一人随意立于蜱的生长地诱捉饥饿成蜱1小时,将诱获之蜱立即放入试管,带回实验室内,按生境、种、性别统计后,依性别每50只为1批进行病毒分离。诱捕时间于下午46点进行,每旬诱蜱一次。 蜱密度表示法:蜱总数/人工小时数=蜱数/每人工小时,2.出入境船舶蜱控制指标,23:08,(2)软蜱:采用鼠洞掏蜱法,对捕捉的活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范文8篇
- 廊坊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园林中心招聘园林养护综合专员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六安金寨县人民医院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度湖北省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20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河北中医药大学选聘工作人员25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土地预定买卖合同(13篇)
- 孝亲敬老的演讲稿(集锦15篇)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计算硬件架构边缘计算边缘计算设备优化集成方案报告
- 商场文员工作总结
- 高中化学374个必备知识点
-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试程序
- 武汉天河机场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舟山海域赤潮发生特点及成因分析
- 湿陷性黄土湿陷量计算表
- 丝杠安全操作保养规定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九章 运动员选材的测量与评价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 大众蔚揽保养手册
- 急危重病人营养与代谢支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