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4井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二一一年一月井研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井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2011年1月20日井研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井研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井研县人民政府制定的井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会议决定批准井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会议要求,县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总体取向,按照市委“三大联动、六大跨越”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生态优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发展战略,抢抓“四大机遇”,紧扣“四个坚持”,实施“四个着力”,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标高奋进、励精图治、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强力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铸就井研发展新辉煌,谱写富民强县、全面小康新篇章,为“十三五”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目 录序 言1第一章 发展的基础和条件2第一节 “十一五”取得的成就2第二节 “十一五”主要经验5第三节 “十二五”面临的发展环境6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8第一节 指导思想8第二节 发展思路9第三节 发展目标10第三章 着力实现工业发展大跨越14第一节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14第二节 壮大纺织服装业16第三节 拓展机械工业17第四节 培育盐磷化工产业19第五节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20第六节 完善园区功能20第七节 大力实施“特色赶超”战略22第八节 大力促进工业节能减排22第四章 着力实现农业发展大提升24第一节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24第二节 稳步发展现代种植业25第三节 重点发展现代养殖业27第四节 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体制28第五章 着力实现基础设施大配套31第一节 做好干线交通建设协调31第二节 提高县内公路等级和网络化水平31第三节 实施水利建设“八大工程”32第四节 优化完善供电网络32第五节 促进信息化业发展33第六章 着力实现城镇面貌大变化35第一节 加快提升县城现代化水平35第二节 加快集镇和农村聚居点建设36第三节 积极发展与园区配套的设施36第七章 着力实现现代服务业大发展38第一节 优化商业网点布局38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38第三节 加快发展金融业39第四节 积极发展中介和生活服务业39第五节 积极发展文旅产业40第八章 着力实现公共服务大覆盖41第一节 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41第二节 着重提高医疗卫生水平42第三节 健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43第四节 促进科技广播影视文化事业发展44第五节 促进其他社会事业发展45第九章 着力实现生态环境大改善48第一节 大力改善林业生态环境48第二节 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49第三节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49第四节 深化工业污染防治50第五节 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50第十章 着力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大推进52第一节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52第二节 健全完善“大调解”机制化解社会矛盾53第三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53第四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54第十一章 着力实现改革开放大深化55第一节 深化扩权强县改革55第二节 推进统筹城乡体制改革56第三节 多形式扩大开放合作57第十二章 着力推进服务环境大优化58第一节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58第二节 深入推进作风兴县58第三节 全面推进制度建廉59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60第一节 落实和加强组织领导60第二节 制定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60第三节 加强规划衔接与监督60第四节 着重抓好重大项目建设61第五节 增强科技人才支撑61井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 言有“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建设乐山市新的增长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编制并实施好井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纲要主要阐明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等,具有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纲要是各部门、各乡镇履行职责和编制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参考,也是团结和引领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第一章 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第一节 “十一五”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鲜明“加快发展、后发赶超”主题取向,突出“破瓶颈、抓发展、谋民生”工作重点,抢抓危中之机,全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各项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良好局面。主要指标创出新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比“十五”(11.9%)提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工业地位迅速提升。三次产业构成由2005年的38.5:34:27.5调整为2010年(预计,下同)的30.4:46.6:23,其中第二产业上升12.6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亿元,增长近4倍。工业园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13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城镇低保由每人每月165元提高到200元、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900元。瓶颈制约基本突破。乐井路改建工程、国道213线井研段改建工程、井洪路周坡至镇阳段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大佛水库左干渠建成通水、右干渠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兴业供水工程基本完成,水网体系不断完善;杨家河110KV变电站竣工,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是井研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最多、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改善最大的五年,是在交通、水利、园区、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专栏1 “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指标名称(中期调整加*)单位2005年“十一五”目标(经中期调整)2010年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十一五”预计年均增长(%)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2.538124713.7第一产业亿元8.2-14.34.9第二产业亿元8.3-21.922.3第三产业亿元6-10.811.9人均GDP元571812000-132401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3500780018110002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5-18.33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8.7-15.81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4.08-21三次产业结构比*-385:34:27.537:41:2230.4:46.6:23-耕地保有量万公顷3.073.073.07-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下降20%下降20%-森林覆盖率(老口径)%3239-394.37城镇化水平*%23.4281301.3人口自然增长率2-22-城镇登记失业率%2.643.2-新增就业岗位万人-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125091202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16950008551311.3注:“-”表示没有设定该目标。第二节 “十一五”主要经验“十一五”积累的许多宝贵经验,对于“十二五”及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长期坚持。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工作中心不动摇。发展滞后是最基本的县情,加快发展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只有全县齐抓发展不动摇,瓶颈才会有突破,基础才得以夯实,环境才能优化。坚持把工业强县作为发展重点不动摇。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上新台阶,必须突出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坚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形成工业引领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坚持把“破瓶颈”作为发展基础不动摇。创造良好的发展硬环境,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路网、电网、水网的优化提升,根本消除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载体不动摇。加快工业发展,必须把加快园区建设作为突破口,促进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工业发展的载体和引擎。坚持把项目落实作为发展抓手不动摇。将加快发展的任务落到实处,必须以项目为抓手,通过抓项目促进投资较快增长,通过项目建设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目标不动摇。将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第三节 “十二五”面临的发展环境一、发展机遇政策环境更为有利。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乐山建设“大城市、大交通、大产业”,相关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县不仅位于国家重点开发的成渝经济区内,而且同时受成都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辐射,有条件成为率先发展的区域。产业发展机会增多。东部地区一般加工制造业向内陆转移正出现新高潮,成都、重庆、乐山、自贡的一些传统制造业也在开始向外转移,我县在已经突破交通和水资源瓶颈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招商和改善园区功能,有条件承接更多的转移项目。开放合作更加广阔。乐山市产业和城镇布局调整,以及建设井研、犍为、沙湾、沐川重化工和机械制造产业片,构建盐磷化工走廊和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设想,将打破我县与周边的分割。而乐自、成自泸、仁沐高速公路的建设,拓宽了我县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全县已经形成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园区为载体,以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城镇、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围绕这一思路推进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调动各类主体积极参与,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二、主要挑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园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县乡道路等级偏低,商业综合市场设施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东部沿海地区在继续保持外向型经济优势的同时,将加快发展内需型经济,对内陆地区发展带来新的竞争压力。欠发达地区为加快发展,在资源、要素、机会等方面的争夺也将更趋激烈。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压力较大,能源、土地等重要资源长期偏紧,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难度大,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面临的矛盾和难题多。统筹城乡发展任务重。农村经济落后和农业基础脆弱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未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扭转,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总体取向,按照市委“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发展战略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生态优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的发展战略,抢抓四大机遇、紧扣四个坚持、实施四个着力,力争使全县发展基础迈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十三五”发展奠定更加坚实基础。-抢抓四大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产业大转移、中央深化西部大开发、四川经济发展高地建设、乐山构建“大交通、大产业、大城市”四大难得历史机遇。-紧扣四个坚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推进后发赶超为主旨,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实施四个着力。着力实施“工业强县”和“稳农增收”战略,着力打造乐山投资“洼地”,着力提升各领域的现代化水平,着力建设乐山市新的增长极。按照指导思想,要坚持和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加快发展。紧紧抓住重大发展机遇,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我县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实现加快发展与提高质量的有机统一。坚持统筹发展。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三次产业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坚持开放发展。把开放合作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环境大开放与经济大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乡风貌塑造,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坚持共享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发展成果共享,实现富民与强县的有机统一。第二节 发展思路立足我县作为农业地区的主体功能实际,明确“坚持一条主线,实施五大战略,实现六个突破” (简称一主线、五战略、六突破)的发展思路。即坚持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主线,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生态优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的发展战略,在经济总量和结构优化、产业互动和城乡融合、产业集聚和企业关联、社会事业和居民收入、城镇功能提升和快速交通建设、招商引资和培育新产业及大企业上取得新突破。第三节 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到2015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使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事业、生态环境迈上新台阶,初步建成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业宜居的丘陵经济示范县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乐山投资洼地和新的重要增长极。总量指标。到2015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总量达到95亿元,力争达到1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8000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达到160亿元,力争达到1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以上,总量达到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力争工业总产值“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 经济结构。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58:2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1.4个百分点。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低碳产业增加值比重显著上升。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22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达到9300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文化、广电等社会事业得到同步发展;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资源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43%(新口径),耕地保有量3.07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3.04万公顷,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在“十一五”基础上再降低15%,化学需氧量1、氨氮排放总量削减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削减12%;水环境质量达到水域功能划类标准,茫溪河水质达到三类水质。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8000元(为乐山市的79%,提高18个百分点),明显缩小与全省和全市差距。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城镇、现代交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专栏2 “十二五”井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 标单位指 标 值指标属性分类序号名 称2010年(预计)2015年年均增长(%)经济发展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479515预期性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14.3184预期性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21.95520预期性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10.82215预期性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132402800015预期性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1322预期性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8.34520预期性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216023预期性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5.83416.5预期性7三次产业结构-30.4:46.6:2319:58:23-导向性8城镇化率%30402个百分点预期性人民生活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0222210013预期性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513930011预期性3耕地保有量万公顷3.073.07-约束性4人口自然增长率2.5约束性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1万元GDP综合能耗吨标煤在“115”基础上再降15%约束性其中:万元GDP能耗5年累计下降%约束性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5年累计下降%约束性2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化学需氧量-削减6%-约束性氨氮排放总量3二氧化硫-削减12%-约束性4氮氧化物-约束性5森林覆盖率(新口径)%34431.8约束性6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约束性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约束性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约束性第三章 着力实现工业发展大跨越坚持“工业为重、园区先行、多业并举,特色赶超”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核心战略,倾力构建“一主导四支柱”大工业体系,即新兴产业为主导,食品、轻纺、机械、盐化为支柱,林竹、医药、建材等为补充。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推进猪肉制品、兔肉制品、纺织服装、竹制品、粮油制品、盐磷化工和机械铸造产业链的建设,建成省级畜产品加工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农机生产基地和乐山盐磷化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重点,基本形成以国道213线(仁沐高速线)、省道305线(乐自高速、乐自泸铁路线)和乐井路等三线经济发展带。使工业总量、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集聚程度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期末,工业总产值实现250亿元,力争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年均增长25%。第一节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着重做大做强肉制品、竹制品、粮油制品、药业四大产品链,努力将我县建设成为四川省的畜产品加工基地。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力争120亿元。 重点支持蓝雁集团、哈哥集团等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支持蓝雁集团加大产品深加工开发力度,发展冷鲜肉、特色腌腊食品、冻干肉食品、猪骨素等产品,协助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采购体系,改善企业的加工、包装、运输等环境。鼓励哈哥集团做大规模和增加出口,创建品牌,支持其开发酱卤及软罐头新产品,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发展扩大水煮鬃、制刷、兔裘皮、肠衣、血粉、肉骨粉等副产物加工规模。大力引进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建立加工基地。积极支持华象公司扩大竹编胶合板、竹木复合板等竹制板材,开拓“以竹代木、以竹代钢、以竹代塑”的广阔领域。引进企业开发竹纤维、竹碳、手工艺制品等。依托何郎粮油等龙头企业,巩固面粉、挂面产品生产优势,扩大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引进国内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开发系列新产品。以尚善堂、健康药业为龙头推动药业发展,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形成药材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产业链。引进资金、技术开发生猪、兔子等副产物,开发生化类新产品。以引进企业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柑桔加工、蔬菜加工。专栏 3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建设项目食品加工:食品公司年屠宰生猪200万头能力的肉类联合加工厂项目,年屠宰加工100万头金猪项目,年生产加工家禽1000万只项目,年生产加工肉兔300万只项目,年产传统特色中式香肠制品5000吨、传统特色腌腊制品7000吨项目,年产FD真空冻干猪肉1500吨及猪骨素产品4025吨项目,年生产出口欧盟肠衣1.5万桶项目;哈哥公司年加工活兔1500万只项目,兔裘皮1500万张项目;何郞公司年产挂面5万吨、方便面5000万袋项目;保健酒、配制酒项目;酱油、豆瓣等调味品项目;果蔬深加工项目。林竹加工:华象公司新建10万立方米竹质车用板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华贝童车厂新建30万套(件)童车生产线建设项目。中药材及生化产品加工:开发研制中成药食品类、药品类冲剂、片剂生产项目;利用生猪、兔子等副产物开发生化类新产品项目;中药饮片和新产品开发项目。第二节 壮大纺织服装业加快构建“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产业链条,以织造为基础,延伸产业链,建设四川省纺织服装集聚区。到2015年,纺织服装业产值达到80亿元,力争100亿元,创建全国性品牌1-2个。支持经纶纺织、意龙印染、盈丰纺织、盛丰纺织、世圣丝业等扩大生产规模,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积极加强与福建长乐等东部纺织企业集聚区的联系,大力承接纺织类企业的投资,向上游的纺纱和下游的服装延伸,做大产业规模。鼓励尔爽服装等企业开发服装类产品,加强与福建泉州、浙江宁波等地服装企业集聚区的联系,争取引进几个名牌产品,成建制地引进一些服装企业投资建厂。实施兔裘皮深加工项目技改,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档次。专栏4 纺织服装业重点建设项目纺纱:到2015年,纺纱生产规模新增26.5万锭,达到33万锭。主要是蜀秀纺织扩建5万锭、经纶纺织扩建8万锭、康银纺织5万锭、尚锦春3.5万锭、招商引资5万锭,形成以生产高档新型纤维纱线为主的纺纱生产集群。织造:新增剑杆织机2950台,喷气织机500台,使织机规模达到1万台。主要项目:盈丰工贸100台喷气织机、400台剑杆织机,盛丰纺织100台喷气织机,玉皇纺织400台剑杆织机,意龙纺织600台剑杆织机,军盛纺织200台剑杆织机,金龙纺织400台剑杆织机,安康纺织200台剑杆织机,蜀秀纺织200台剑杆织机,康银纺织400台剑杆织机等;招商引资新建300台喷气织机、600台剑杆织机等项目。丝绸:世圣丝绸新增2000绪自动缫,招商引资建设一个3200绪自动缫丝厂,西泉丝绸、顺达丝绸、国荣丝绸各新增100台剑杆织机,织绸达到1000万米。服装:尔爽时装1000台服装生产线项目;招商引资建设一个300万件(套)生产项目和两个200万件(套)生产项目。招商引资建设鞋、帽等加工生产项目。扩建4000万米印染能力。第三节 拓展机械工业做强做大工业铸造、农机和轻纺机械产业链,建设四川省农机生产基地县、乐山市工业铸造集聚区。到2015年,标准铸件产量达到20万吨、农机200万台(套),实现产值30亿元,打造1个全国性品牌,2-3个省著名商标,国家新产品1-2个。取得省级以上农机推广证10-15个,建成1-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成工铸造、卫东机械、轻工机械、城北机械等企业扩大工程机械、造纸机械、石油机械铸件和农机生产规模,主动与国内外的汽车、机床、模具生产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接受汽车零配件、机床配件、模具等铸件新产品的委托加工,积极发展精密铸造、铸件的金属切削加工等,延伸铸件的产品链条,提高机械铸造业的集约化生产水平。鼓励农机生产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大力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重点发展轻简型耕播收割机械、粮食产后减损设备、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物流配送等设备。大力引进机电类企业,发展轻纺机械、食品机械、机电产品等。建立“农机产品研发中心”、“铸造工艺技术中心”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快“瓶颈”技术攻关、产品的开发,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实现产品技术升级换代。专栏5 机械工业重点建设项目铸造:成工井研铸造基地项目,卫东厂石油机械铸造项目,泵阀类铸件制造基地项目。农机:小型稻麦联合收割机生产项目,油菜收获机械生产项目,小麦玉米精量播种机械生产项目,粮食产后干燥贮存机械生产项目,蚕桑机械生产项目,果品机械生产项目,茶叶揉捻机和聚氯乙烯软体沼气设备项目,竹编机械设备制造基地项目,畜牧养殖机械装备生产项目,节水灌溉机械生产项目,果蔬贮运装备生产项目,农机动力配套厂建设项目,川南数控加工中心(农机配件精加工中心)。机械:轻工机械制造基地项目,石油机械装备开发生产项目,工程机械装备开发生产项目,可再生能源技术与装备生产项目,轴承生产厂建设项目,工业胶辊加工项目。第四节 培育盐磷化工产业积极开发盐磷化工新产品,着力建设制盐、盐磷化工两大产品链,提高深加工产品产值比重。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5亿元。争取上马10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依托盛通盐矿、福川盐化、昊熙盐化等积极开发泡菜盐、加碘盐、沐浴盐、畜牧盐、渔业盐等多种专用盐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的附加值。以重点优势企业为依托,围绕氯酸钠高氯酸钾、氯碱聚氯乙烯+电石渣水泥两条产品链向下延伸,通过新建、扩建或改建,大力发展深加工氯系列产品。积极开发磷酸盐系列化工产品。专栏6盐磷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福斯科技5万吨磷酸以及延伸产品项目;深蓝电盐8.8万吨氯酸钠、2万吨高氯酸钾;桂祥化工40万吨小苏打;昊熙盐化100万吨真空制盐;福川盐业5万吨/年甘氨酸项目;泡菜盐、加碘盐、沐浴盐、畜牧盐、渔业盐等专用盐产品项目;招商建设60万吨重质纯碱、30万吨PVC等项目; 20万吨二甲醚、35万吨醋酸、12万吨醋酐和5万吨醋酸纤维等项目;磷酸盐系列等深加工产品项目。第五节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配套项目,努力把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围绕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强项目对接,招商引进企业和项目,发展我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和配套项目。抓住机遇,统筹规划,在用地规划、优惠政策、工作机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鼓励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总投资5亿元,产值达到10亿元。专栏7 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福斯科技5万吨电子级、食品级磷酸项目;泽尔汇10万套石英坩埚项目;碳素纤维精加工项目;生物质能电站项目;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系列民用光伏产品项目;硅片加工项目;风电配件项目等。第六节 完善园区功能加快发展,扩区建园,提高办园水平,把园区建设作为做强产业、做大城市的主抓手。围绕“一主导四支柱”工业发展主线,强力推进园区集聚发展、配套发展、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总体水平。结合推进城镇化发展产业园区,使产业发展与现代交通、物流相配套,把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组团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坚持“一区多园”、“一园一主业”的发展原则,推进园区健康、有序、专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分工明确、主导产业突出的“一区多园”发展的工业集中区。即:以拓展盐磷化工项目、引进高科技产品、实现循环利用为重点的盐气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园;以补充产业节点、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提升为重点的特色纺织服装生产园;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扶优扶强骨干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机械铸造生产园;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园(食品、竹木、中药材);以发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及配套项目为重点的新兴产业生产园。创新投融资机制,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围绕土地收储、整理和出让,探索开展仓储物流、写字楼、专家楼、住宿楼租赁和产品展示、休闲会所、物业管理等业务,增强园区服务功能,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引导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参与园区配套服务建设,建立园区技术研发、信息发布、网络直销、公共物流、专业市场、员工培训、质量检测等平台建设。培育技术咨询、市场调查、金融、会计等中介机构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5亿元以上;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按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标准,下同)累计达到90户,园区企业工业产值达到230亿元以上,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园区企业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拓展机械铸造产业园和纺织服装产业园,新发展新兴产业园,园区建成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建成省级百亿元产业园区。第七节 大力实施“特色赶超”战略通过大力实施“特色赶超战略”,实现工业经济大跨越。对于本土资源型深加工企业,着力在规模、效益、外贸出口、能力提升上赶超,重点推进“1234”大企业培育工程、中小企业壮大工程和企业上市工程。“十二五”期间,培育总产值100亿的企业1户、20亿的企业2户、10亿的企业3户、5亿的企业4户。逐步对5大产业中成长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分别进行重点培植,促使其进入规上企业或大企业行列。力争蓝雁集团成功上市,哈哥集团进入上市辅导期。第八节 大力促进工业节能减排加强对企业节能工作的指导,建立节能工作协调机制,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示范重点工程。深化循环经济试点,编制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制定和发布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污染治理,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差别水价、电价政策,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加强节能宣传,营造节约资源能源的社会氛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第四章 着力实现农业发展大提升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围绕全省实施“3212”2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兴畜稳粮“1112工程”3。按照 “三集中一转变”4发展思路,通过合理布点、产业成片、核心建园,发展优质粮油、现代畜牧业生产基地和林竹、果蔬、水产“两基地三优势”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依托龙头企业促进种、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挥全国产粮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政策优势,强力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粮油、蔬菜、水产、水果等近郊型农业,打造全市农产品基地县。到2015年,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18亿元,年均递增4%;规模化种、养殖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到25个,绿色食品达28个,有机食品达到6个。第一节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走循环、可持续、有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打造乐山绿色“菜园子”和生态 “后花园”,推进造林添绿工程,重点围绕“三线”和“两高一铁”建设百里生态长廊,加快发展中药材、特色林产品农业产业带。积极推进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将畜、沼、园有机结合,形成“圈内有猪(兔)、池内有气、园内有林(果)、树下有鸡(鸭)、田内有粮(鱼)”的生态立体循环模式,力争茫溪河沿岸养殖实现100% “零排放”。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生产操作规程建设,完善质量监测监控体系和农产品溯源体系,积极争创国家名牌和著名、驰名商标,进一步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按照“大生态、大林业、大产业”的思路,积极发展林竹优势产业。坚持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重,依托龙头企业,抓好本地林竹资源的培育,做强竹质产业,做大木质产业,做响园林绿化苗木业,做活生态休闲产业,做好林下多种经营,提升林竹产业化发展水平。“十二五”期末,全县新增人工造林11万亩,林地面积达到48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77.5万立方米,立竹蓄积量达到50万吨,农民人均年林业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第二节 稳步发展现代种植业突出特色优势,稳粮扩经,优化“稳粮、扩油、增菜、优果、兴蚕、扶药、促茶”的产业体系结构。通过合理布点,产业成片,争取项目,引进业主,扶持大户,建设有市场优势、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集中发展核心示范园。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核心示范园产业基地+产业循环+农户”的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带动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的要求,走“产业化、科技化和标准化”的路子,健全“四大体系”,实施“六大工程”5,努力实现“2167321”6目标。建设高产粮田1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五年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00万亩, “麦玉豆(菜、果)”新三熟30万亩,秸杆还田50万亩,引进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大力推广现代节水农业。围绕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产能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产,确保“十二五”期间粮食年种植面积62万亩以上,粮食年总产20万吨以上;到2015年粮食播面66.6万亩,总产达到25万吨,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依托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订单种植,广泛开展粮食作物高产示范片建设。大力发展 “双低” 优质油菜新品种,在“十二五”末达到6万亩,总产达到7000吨,年均增长6%,争创全国油料大县。加快蔬菜产业化步伐,推进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升蔬菜质量和品牌,创建乐山市蔬菜基地县。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1.5万亩、莲藕5000亩、藤椒5000亩。“十二五”末,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6万亩,总产达到10万吨。稳定柑桔面积,改良柑桔品种,加强劣质低产园改造和标准园创建,推进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全县柑桔品改200万株,新增柠檬5000亩、优质特色小水果5000亩,创建标准柑桔园10个。“十二五”末,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产果6万吨,创建省柑桔基地强县。巩固“东桑西移”成果,建设蚕桑生产基地乡镇8个、基地村50个,建标准化小桑园1.5万亩,改造低产桑园1.5万亩,推广联户规模养殖,年产茧3万担。大力推广桑间种草养兔、养鹅和桑枝综合利用。创建省蚕桑基地县。依托龙头企业,在镇阳、天云、乌抛、金峰、王村等乡镇建设黄柏、党参、川芎、当归、板兰根等中药材基地2万亩,形成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以胜泉、镇阳、竹园等3个乡镇为基地,改造和新建茶园1万亩,依托峨嵋山茶品牌,提升茶产业。第三节 重点发展现代养殖业抓住省级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的契机,有计划引进一批畜牧科技人才,大力实施畜牧业“111”工程7。着力实现由“畜牧大县”向“畜牧强县”的转变,巩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全面推行“八统一、八方合作”8的生产模式和组织形式。着力推进“三大五化”9的进程;到2015年,生猪良种面达到100%,肉兔良种面达到100%,小家禽良种面达到100%。生猪、肉兔健康受控养殖比例达到75%,其它畜禽健康养殖比重达到72%以上。2015年,出栏生猪达到100万头,商品兔1000万只,小家禽10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8%。着力抓好“一点、二园、三带”10的优质肉猪、肉兔、家禽战略保障基地建设,大力推广“三进三退”11,推广生态循环养殖。着力打造现代畜牧业,推动畜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现代畜牧经济强县目标。在天云、马踏等18个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建设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和肉兔生产基地;在研城、王村等5个乡镇建设蛋鸡、肉鸡生产基地;在乌抛等3个乡镇建设肉羊生产基地;在纯复等3个乡镇建设优质鸭养殖基地;在千佛镇建设优质商品猪加工和储备基地。重点打造分全乡水产健康养殖核心示范园。建立名特优稀水产品养殖基地和大佛湖优质水产种苗繁育基地,加快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和生产基地的认证,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水产品养殖水面达到4.5万亩,水产品产量2.5万吨,水产品产值3亿元。第四节 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建立相关制度,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有序规范流转。积极探索推广“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机制。完善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建立专业合作社,努力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建立订单收购、最低保护价机制。扶持发展2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力争80%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占农户纯收入的70%以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纯复乡、集益乡两个县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任务。按照“整体推进、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民意、分步实施、依法建设、民主管理”的原则和要求,着力打造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美观大方,展现川南民居风貌的新型村落,全面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设施配套”的县域新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在全面完成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完成县域内新村(聚居点)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任务的50%。以“新居、新村、新镇”为载体,加快城乡空间布局进程,大力推进新型农庄建设。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抓住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机遇,推广运用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装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全县新增耕整、播种、收割、提灌、脱粒机械7500台,新建和硬化机耕道1250公里新建和改造机电提灌站254处/1.36万千瓦;到2015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1万千瓦,农业机械的保有量达到9.4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达到45%。专栏8 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现代化养殖基地建设:建立年出栏猪300头、禽兔3000只、肉牛50头、肉羊50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50个。建设生猪养殖标准化小区15个,肉兔标准化小区20个,蛋禽标准化小区4个,肉禽标准化小区4个,肉羊标准化小区2个,肉牛标准化小区1个。粮油种植:发展订单种植优质稻5万亩,示范推广富硒优质保健米3万亩,优质小麦基地5万亩,红粱种植1万亩,红薯新品种2万亩。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井研县建设项目:总投资8137.7万元。其中:水利骨干工程5290万元,改造主干渠2条,长10.809公里;改造干渠4条,长55.43公里;建设支渠4条,长17.6公里;田间工程2717.7万元,建设高产稳产粮田2.7万亩,农业综合开发1.71万亩;水利服务体系40万元;农业环保工程90万元。林竹基地建设:新造毛竹林6万亩、对现有10万亩竹林抚育培育,巩固发展竹质林基地16万亩;新造林2万亩、对现有低效木质林改造抚育,巩固发展木质林基地18万亩;新造林3万亩,巩固发展绿化苗木基地6万亩。特色经济:建设蚕桑基地乡镇8个,专业村50个,标准化桑园面积达3万亩;建设黄柏、党参、川芎、当归、板蓝根等生产基地2万亩;改造和新建茶园1万亩。果蔬种植: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1.5万亩;莲藕5000亩;藤椒5000亩;创建省柑桔基地县建设项目。第五章 着力实现基础设施大配套始终坚持基础先行,着力建设大交通、构建大水网,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大提升,实现发展要素大配套,努力夯实发展基础。第一节 做好干线交通建设协调建设“两高一铁一快”。即: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市实施途经井研境内的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确保乐自高速公路境内段的顺利竣工;积极配合做好仁寿至沐川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争取仁寿至井研段在“十二五”前期开工建设;积极争取乐山至自贡至泸州铁路线经过我县并设立客货运站点;力争开工建设乐山至井研城市快速干道。形成通达乐山港、成渝经济发展带和川南经济圈的快速运输通道,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融入乐山次级交通枢纽,实现与成德绵乐同城发展。第二节 提高县内公路等级和网络化水平以“二纵、三横、二环网、一连接”12为公路建设重点,重点改善县内交通状况,提升改造进出境通道。继续推进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对连接重点乡镇的公路进行提升等级改造,建设关键通道和联网路。通过采取“一事一议、村民自治”等以奖代补形式,加快断头路、环形路网和农村通组路、入户便民路建设,切实改善农村通行条件。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路养护模式新机制。积极探索和发展农村客运市场。第三节 实施水利建设“八大工程”抓住我县纳入全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13的契机,完成大佛水库右干渠及引水干渠渠系配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枣庄二院笔试题及答案
- 道具跳槽测试题及答案
- 心电图机考试题及答案
- 巨人集团面试题及答案
- 唐代楷书试题及答案
- 违法停车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杭州市余杭招聘幼儿园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赣县区城区学校选调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防城港市金湾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树洞里秘密课件教学
- 2025至2030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船舶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人工动静脉瘘闭塞查房
- 2025年贵州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学堂在线 积极心理学(上)厚德载物篇 章节测试答案
- 胖东来运营经理培训课件
- 供电公司信访管理制度
- 木工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工厂厂规厂纪管理制度
- 2025全球翻译行业发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