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秦朝的经济立法.doc_第1页
试论秦朝的经济立法.doc_第2页
试论秦朝的经济立法.doc_第3页
试论秦朝的经济立法.doc_第4页
试论秦朝的经济立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内容摘要:2正文2一、关于土地制度方面的规定2二、关于农牧业生产和自然资源的规定3三、关于市场管理和手工业生产的规定4四、关于财政、货币、仓储的规定5五、秦代经济立法对后世的影响与对现代经济立法的启示7注释:8参考文献9试论秦朝的经济立法内容摘要: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帝国的统治者在帝国的发展中建立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开中国制度之先河,尤其是在经济中的立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商鞅变法中的经济立法为整个国家的经济保驾护航,为后来的秦国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尤其是其经济方面的立法,而且建立了严格的近乎苛刻的责任问责制度,对今天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经济立法 睡虎地秦简 社会经济 革新精神正文:一、关于土地制度方面的规定 秦代经济立法中,土地立法是其主要部分。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封建生产关系,是秦代经济立法的本质特征。作为我国奴隶社会经济基础的井田土地制度,在春秋的中后叶就处于逐步瓦解状态。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诸侯国境内的旷土隙田,逐渐得到开辟,成为“庐田庑舍”。而奴隶主国家土地占有制的井田却因“民不肯尽力”变成了“维莠桀桀”茂草丛生的荒原。这一变化,使私田急剧增加,公田逐渐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商鞅相秦, 取消了标志着国家土地所有制的“阡陌封疆”,“ 除 井田,民得卖买”“急耕战之赏”(汉书 食货志),承认了私有土地“爰田”。他还针对世卿世禄制度,推行了按军功赐爵及田地的制度, 把爵位分为二十等,“ 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 (商君书 境内)通过这些措施, 在秦国逐步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王震亚从云梦秦简看秦的经济立法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11月第33卷第6期2 陈汉生关于秦代的经济立法载政治与法律1984年02期云梦出土的秦简中, 出现二十多个秦律的律名, 其中专属于土地制度的有田律, 还有涉及土地制度的厩苑律、金布律、仓律等, 此外在法律答问中也有关于田律的解释, 还出现田令的名称。用这些规定同商君书中的垦令、开塞等篇内容相对照, 可以明显地看出其间的相互关系与沿革的轨迹,都表明了井田制的废除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 常俊山秦代经济立法略论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秦律的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一条“盗徙封, 赎耐。可(何)如为封?封即田千佰(阡陌)。顷半(畔)封殹(也), 且非是?而盗徙之, 赎耐,可(何)重也?是,不重。这段话的大意是私自移封,应赎耐。什么叫封?封就是田地的阡陌。百亩的田界是算作封,还是不算作封?如私加移动,便判处赎耐,是否太重?算作封,判处并不算重”。4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178-179页 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 可见“封”是私田的标志。如果擅自移动了田界的标志, 就要科以刑罚, 其保护私有土地的立法意图是很明显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颁布“更名民日黔首”的法令, 使大部分奴隶变成自由农民,进一步从立法上肯定了封建生产关系。统一后的第五年(公元前216年)又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规定地主和有地农民自报占有土地数量,按定制交纳赋税,扩大私有土地面积,从而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确定、巩固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从秦简的摇律、仓律中也反映了这种封建土地私人所有制逐渐代替国有制的状况。5 陈汉生关于秦代的经济立法载政治与法律1984年02期秦代通过政策和法律的形式先在秦国而后又在整个帝国区域内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不仅是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是在经济立法上的革新,可以说是第一次在全中国范围内开始用经济立法确立并保护私有土地财产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体现了立法的革新精神和开创性成就,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二、关于农牧业生产和自然资源的规定农业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农业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封建政权的兴衰。6 王震亚从云梦秦简看秦的经济立法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11月第33卷第6期 商鞅变法之后,秦一直推行重农政策,鼓励人民“戮力本业,耕织最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7 史记商君列传 其意是对努力从事农业生产、产品多的可以免除其奴隶身分,从事工商业取利者和不努力农耕的,将其全家收为奴隶。即用奖惩的手段刺激农业的发展,抑制末业。秦统一六国后, 秦始皇继续推行“上农抑末”的经济政策, 使秦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秦非常重视农业立法,秦律中对有关土地使用、作物生长、农田水利、牛马饲养以及种籽的管理等方面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例如田律中规定:“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诱(秀)粟及豤(垦)田畼毋(无)稼者顷数。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多,所利顷数。早(旱)及暴风雨、水潦、螽虫虫、群他物伤稼者,亦辄言其顷数。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尽八月之。”意思是下了及时的雨和谷物抽穗,应即书面报告受雨、抽穗的顷数和已开垦而没有耕种的田地的顷数。禾稼生长后下了雨,也要立即报告雨量多少,和收益田地的顷数。如有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其他害虫等灾害岁上了禾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距离近的县,文书由走得快的人专程递送,距离远的县由驿站传送,在八月底以前送达。这条律文不仅反映了秦重视农业生产,及时掌握各地生产的状况,根据农业生产的丰歉情况,调节粮食的余缺;而且也说明秦的统治者为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已建立了严格的粮食生产制度。 又如仓律规定:“种籽,稻、麻每亩用二又三分之二斗,谷子、麦子每亩一斗,黍子、小豆每亩三分之二斗,大豆每亩半斗。如是良田,用不到这样的数量,也是可以的。如田中已有作物,可酌情播种。各县留作种子的麦子,应效法裁贮藏禾稻的办法来保藏”。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43页 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 可见对于种子的保管和使用以及各类农作物的每亩播种数量,法律都作了明文规定。耕牛是当时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对于农业的发展, 封建经济的巩固至关重要。 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载河北大学学报 1986年第2期 故秦律规定了严格的耕牛评比制度,秦律厩苑律中规定:“在四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的,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免除饲牛者一次更役,赏赐牛长资劳三十天;成绩低劣的,申斥田啬夫,罚饲牛者们资劳两个月。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又在乡里中举行考核,成绩优秀的,赏赐里典资劳十天;成绩低劣的,笞打三十下”。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 第32页 牛羊课中规定:“成年母牛十头,其中六头不生小牛,罚啬夫、佐各一盾。母羊十头,其中四头不生小羊,罚啬夫、佐各一盾”。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 第143页 可见秦律中的经济立法规定仔细而苛严,严格保证牛、羊的使用和绩效,并且对管理牛马人员的责任规定明确,权责具体,赏罚分明。秦律从农牧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了相应的规定。田律明确规定:“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作为肥料,不准采取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取幼兽、鸟卵和幼鸟,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和网罟,到七月解除禁令。只有因有死亡而需伐木制造棺椁的,不受季节限制。居邑靠近养牛马的皂和其他禁苑的,幼兽繁殖时不准带着狗去狩猎”。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 第27页 这些详细规定是出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说明那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后人充分肯定。 张晋藩、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战国 秦汉法律出版社 第109页 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保护生物资源的系统规定。 王灿发 环境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29页 也说明了秦代立法尊重和利用自然发展规律,体现了其理性精神,对于我们发展现代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其对于自然资源保护的严密性和具体明确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不要等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环之后才开始想到要建立禁渔禁猎等制度,这难免有亡羊补牢之嫌。我们现在的农牧业生产技术虽然比秦代有了很大进步,三农问题虽然一再被强调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促进农牧业发展、保护自然资源的经济和环境法律法规的发展却远远不如其他部门法迅速和完善,特别需要把鼓励农业发展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政策、措施系统化法制化,形成固有的制度长期有效的坚持下去。三、关于市场管理和手工业生产的规定市场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很多人认为秦国及秦朝商业并不发达,特别是商鞅变法后“重农抑商”极大地制约着市场发展,但是秦国的市场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的,史记有记“及秦文、(孝) 德 、穆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献(孝)公徙栎邑,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 史记货殖列传 秦始皇亦曾为蜀地经商富女筑女怀清台以彰其行。从云梦出土的秦律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只不过管理严格和规范,事实上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没有市场商业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如司马迁引周书所言“商不出则三宝绝”。 同上书 厩苑律就规定:“如驾用官有牛马,而牛马死于某县,应由该县将肉全部卖出然后上缴其筋、皮、角,并将所卖价钱全部上缴”。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 第35页 金布律规定:“都官所处理的器物应运交大内,由大内收取买卖,至七月底完毕。都官距大内路远的运交给县,由县收取买卖。处理时如有物品不能拖延时间,要求先卖,应以文书将其情况及时报告内史”。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 第65页 可见官府本身就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秦末世宛亦一都会也。俗杂好事,业多贾”,也可以说明秦代商业的发展。秦代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市场有确定的组织和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秦时已形成了固定的商品交易市场,封诊式之口捕、盗马、贼死等条,秦律十八种之司空律、金布律中均出现过“市”、“市肆”、“南街”等名词,说明了其时已有了固定的市场,而且市场店铺分布规则而有定制。金布律中有“贾市居列者”之说,证明市场设制的有序化。在上列几种律条中出现的“求盗”、“校长”、“伍长”、“吏”等职名与人员,专门负责市场纠察监督与捉奸捕盗以及收取各种税费,职责分明,应变措施灵活 朱奎泽云梦秦律经济运作的理性精神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第二,要求市场上的商品明码标价,而且对明码标价既有严格规定,又有适度的灵活性。金布律规定:“有买及买(卖)殹(也),各婴其贾(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意思是有所买卖,应分别系标签标明价格;小件物品每件值不到一钱的,不必系标签。这里的“婴其价”是指在货物上明码标价。这些规定,有助于使市场交易更有序、更规范而且更有效。第三,统一要求标准的度量衡。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制定了标准的度量衡,史记商君列传称之为“平斗、桶、权、衡、丈、尺”。秦统一后,又颁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 张晋藩、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战国 秦汉法律出版社 第114页 传世“商鞅铜量”器铭:“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壹为升。”这是秦孝公十八年(前344年)商鞅颁发的标准量器升。在此量上面,后又加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二十六年,皇帝尽兼并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之。”为了保证经营活动中度量衡的准确,县及主管手工业的官吏公室,至少每年检查校正一次度量衡器,并且依法规定了误差的限度,超过了规定就要受处罚。效律规定:“衡石不准确,误差在十六两以上,罚该官府啬夫一甲;不满十六两而在八两以上,罚一盾。桶不准确,误差在二升以上,罚一甲;不满二升而在一升以上,罚一盾。”秦律对统一度量衡的规定仍表现出对主管官员规定责任具体明确、赏罚分明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其贯彻实施。国家制定标准的度量衡,保证市场上使用的度量衡器的准确性,有助于维护市场的信用与秩序,保证公平交易。第四,开放市场对外贸易,同时严禁走私活动。法律答问中有:客未布吏而与贾,赀一甲。可(何)谓“布吏”?诣符传于吏是谓“布吏”。意思是“邦客尚未布吏,就和他交易,罚一甲。”什么叫“布吏”?把通行证送交官吏,称为“布吏”。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 第231页 这表明外商来秦进行商业贸易需呈交有关通行证,获得认可后才能从事商业活动,否则和外商交易的国内商人就要被罚款,类似于今天的商业登记。同时也说明了秦代允许和外商交易,但需经过认证许可,接受管理。法律答问中有:“将珠玉偷运出境以及卖给邦客的,应将珠玉上交内史,内史酌量给予奖赏。应怎样奖赏?如被捕犯人应处耐罪以上,与捕获其他罪犯同样奖赏;如应处罚款,不予奖赏”。 同上书第211页 这实际上就是打击走私活动,不允许随意对外的贩卖行为,反映出市场贸易管理的严格。秦代对手工业生产十分重视,因为手工业能为国家提供丰富的产品,如武器、农具、礼器和生活用品等,手工业生产直接关系到军队的装备和农业生产,所以秦律对其做了许多规范,在工律、均工律、工人程等律文中对手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有明确的规定。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意思是制作同一种器物,其大小、长短和宽度必须相同。还规定,记账时,不同规格的产品不得列于同一项内出帐。工人程规定:隶臣、下吏、城旦和工匠在一起生产的在冬季劳动时,得放宽其标准,三天收取相当于夏季两天的产品。 同上书第74页 这种按照夏冬白昼长短时间不同而规定产品定额,无疑具有经济运作的理性精神。均工律规定:“新工匠开始工作,第一年要求达到规定产量的一半,第二年所收产品数额应与过去做过工的人相等。工师好好教导,过去做过工的一年学成,新工匠两年学成。能提前学成的向上级报告,上级将有所奖励。隶臣有技艺可做工匠的,不要叫他给人做赶车、烹炊的劳役。”说明秦代十分重视工匠的培养和使用,把手工业作为仅次于耕战的重要生产活动。秦代还设置工室作为手工业管理机构,其官吏为工师,荀子王制说:“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这就使手工业生产情况置于国家的管理和控制之下。四、关于财政、货币、仓储的规定国家的财政、货币流通和物资储备关系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和国家的政治、军事实力紧密相关,秦代对其相当关注,建立了一系列法律制度来确保国家财政、货币流通和物资储备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立法的发展。秦代的经济立法建立的财政制度主要包括财政会计制度和赋税徭役制度。在财政会计方面,有财政收支的凭证制度和审核制度“上计制度”。如田律规定:“乘马服牛稟,过二月弗稟、弗致者,皆止,勿稟、致。稟大田而毋(无)恒籍者,以其致到日稟之,勿深致。”意思是驾车牛马的饲料,过期两个月没有领取或送发的,都截止,不再领发。向大田领取而未设固定帐目的,按照其领取凭证所到日期发给,不得超过凭证的规定。律文中的“致”指领取饲料的凭券。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 第29页 金布律也规定:“发放衣服的在咸阳服役的,凭券向大内领衣;在其他县服役的,凭券向所在的县领衣。县或大内都按照其所属机构所发的券,依法律规定发给衣服”。 同上书第67页 可见秦代按照财政制度收入和支出物资需要严格按照法定凭证进行。秦律还对应当支付的标准作了规定。如仓律依据隶臣妾的年龄大小、男女性别及劳作轻重等规定了不同的察食数量。金布律对察衣的用料也作了具体的限制。当有关部门向官府领取粮食及用麻数量时, 其凭证必须依据这些具体的支付标准计算。这都有助于严格财政管理和防止贪污挪用、冒领虚支。秦代的财政审核制度“上计制度”是指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逐级向上级报告有关财政收支、人口、土地、户籍等的数量与状况的一种制度。其所以叫做“ 上计” ,是由于从事财政的记帐与核算的人员叫做“ 计”的缘故。向上呈报财政收支情况, 就成了“ 上计”。 高敏秦代经济立法原则及其意义载学术研究 1986 02期 上计制度的内容包括:第一,任何部门, 都设有从事财经核算的会计人员。如效率中规定的“司马令史掾苑计”是司马令史下属的会计,“尉计”是县尉的会计。由此可见秦律重视财会人员和财会制度。第二,会计人员在帐目上出现差错或者贪污盗窃国家财物, 要受到严惩, 其直接上级也要连坐。效律规定,会计账目不足或多过实有数超出了法律规定的限度,和不应销帐而销帐,估计其价值,不满二十二钱,可免罪;二十二钱到六百六十钱,罚该官府的啬夫一盾;超过六百六十钱以上,罚该官府的啬夫一甲,并仍责令赔偿所销帐的东西。错算人口一户或牛马一头以上是大误。如系自行查觉错误,可减罪一等。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 第126页 至于“ 计有劾”即会计有罪, 其长官如县尉、司马令史、县令都与会计连坐。第三,其他官吏, 凡财经方面出现问题者,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第四,一切有关财经会计的帐目, 都要上报中央“ 内史” 。如仓律规定:“谷物入仓,就要及入仓的簿籍,上报内史”。 同上书第39页 内史杂律规定:“都官每年上报已注销而要求补充的器物数量,在九月把帐报到内史”。 同上书第105页 实际上各级会计机构与人员都需要接受双重管辖,一重是接受本地区本部门主管官吏的管辖,二重是接受中央有关部门对它们的垂直管辖,财会机构与人员对于某一地区或部门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些规定有助于防止各地区或部门的主要官吏伙同会计人员贪污舞弊。秦代的货币制度主要包括,确定统一的法定货币和各种货币间的兑换比价,严禁私自铸造货币,集中保管钱币。 张晋藩主编 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2007年) 秦的法定货币种类包括黄金、钱、布三种,其中钱只能由官府铸造,私铸钱者为犯罪。金布律规定十一钱折合一布,作为货币的布的法定规格是“布袤八尺,幅广二尺五寸”否则不准流通。钱币收回后,由官府统一保管加盖主管令、丞印章封缄。为保证货币正常流通,金布律规定:“市肆中的商贾和官家府库的吏,都不准对钱和布两种货币有所选择;有选择使用的,而列伍长不告发,吏检察不严,都有罪”。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 第57页 可见无论是钱还是布,只要符合法定规格,法律都保证其正常流通。因为统一的法定货币的流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国家财政的运行、商场贸易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都有重要影响,所以秦代用法律严格保证法定货币的正常流通。秦代立法也进一步规范了仓储制度,当时主要的仓储就是粮食的储藏,其次是上产用具和武器等,因为粮食储藏条件要求较高,而且意义重大,所以秦律规定较多。在粮食入仓方面仓律规定, 一般粮仓“万石一积”, 而栎阳则“二万石一积, 咸阳十万石一积”。每一积都要施以“封印”, 由“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负责保管。凡“入禾稼、刍稿, 辄为广会籍, 上内史”。即是说入仓的粮草, 要将数量登记于簿籍上报内史。然后,由各仓检验后如果数量不足或不符合登记的帐簿, 则“令令、丞与偿不备”, 即由主管发放的官吏负责赔偿。在粮食出仓方面, 当时出仓分种子发放和供给官府公粮两类。仓律规定:各县向太仓上报领取口粮人员的名籍和其他费用,都官应在结帐时核对领取口粮人员的名单。 同上书第43页 对不同的对象及不同工作的人, 发放粮食也规定了不同的办法。仓律规定:“宦者, 都官吏, 都官人有事上为将, 令县贷之,辄移其稟县,稟县以减其稟。已稟者,移居县责之”。即宦官、都官的吏或都官的一般人员,为朝廷办事而来督送,令所到的县垫发口粮,应即用文书通知原发这些人员粮食的县,据以扣除他们的粮食。如在原发粮食的县已经领取过了,应以文书通知所到的县赔偿。此外, 对从事劳役的囚犯、奴婢等的口粮供给,仓律也有明确规定。秦为避免粮食浪费流失, 力戒官吏冒领贪污, 在粮食供给上非常注意合理调配。在粮食的保管及粮仓安全方面, 秦律也有许多规定。如效律规定:“仓漏朽禾粟, 及积禾粟而败之, 其不可食者不盈百石以下, 谇官啬夫; 百石以上到千石, 赀官啬夫一甲; 过千石以上, 赀官啬夫二甲; 令官啬夫、冗吏共偿败禾粟。” 同上书第118页 法律答问中又规定:“仓鼠穴几可(何)而当论及谇? 廷行事鼠穴三以上赀一盾, 二以下谇, 鼷穴六当一鼠穴”。 同上书第216页 为保证粮仓的安全,内史杂律规定:“有实官高其垣墙令人勿近舍。非其官人也,毋敢舍焉。善宿卫,闭门辄靡其旁火,慎守唯儆。有不从令而亡,有败、失火,官吏有重罪,大啬夫、丞任之。” 同上书第108页 可见,秦对粮仓的管理要求十分严格,主管官吏如有玩忽职守,造成损失将要受到法律的惩处。五、秦代经济立法对后世的影响与对现代经济立法的启示云梦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相当广泛的调整作用。尽管秦代在我国历史上以严刑苛法而著称,但秦律中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的措施,对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却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汉初萧何制定的九章律中的户、兴、厩三篇,实际上就是秦律中经济法规的沿用和发展。汉律中的田律、钱令、金布令、租挈、平贾、度田、河决、邮程等许多内容就是秦律的复写。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汉以后的历代统治阶级都很重视经济立法,与秦代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王震亚从云梦秦简看秦的经济立法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11月第33卷第6期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经济立法有所加强。隋唐除了律中有调整在社会经济关系的专门篇目外, 还可以从令、格、式中看到这方面的内容。随着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 宋、元、明、清诸代, 对经济立法更为重视, 制度更为详备。 陈汉生关于秦代的经济立法载政治与法律1984年02期秦代的经济立法周密丰富,体现了经济变革的特征和要求,具备立法的革新精神和经济运作的理性精神,对现代经济立法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首先,秦代经济立法对各个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力的规定十分明确,建立了严格的责任制。秦律虽然不像近现代法典立法一样具有较为严密的系统,但是在具体法律条文的规定方面十分具体明确,没有现代立法中许多对权力责任规定的模糊用语,而且其中最大的优点无疑是严格的问责制度,主管经济的部门和官吏,几乎履行任何一个只能都面临着被问责的可能,这是我国现代经济立法中十分需要汲取的优点。秦代的立法者可能已经意识到“政府及其官员都有自身的偏好,都是经纪人,在执法过程中,有可能最大化自身的利益”, 王卫国、李东方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43页参考文献:1、 王震亚从云梦秦简看秦的经济立法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11月第33卷第6期2、 陈汉生关于秦代的经济立法载政治与法律1984年02期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 1978年版4、 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载河北大学学报 1986年第2期5、 张晋藩、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战国 秦汉法律出版社6、 王灿发 环境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7、 朱奎泽云梦秦律经济运作的理性精神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8、 高敏秦代经济立法原则及其意义载学术研究 1986 02期9、常俊山秦代经济立法略论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10 、卫国、李东方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1 、史记商君列传12 、史记货殖列传 所以对所有管理的职责和权力对规定了相应的问责条款,这也体现出了秦代立法的理性精神。我国现在的经济立法中为很多职能部门设置了很多职权,但是缺乏针对这些职权被滥用或者未被有效行使的问责制度。例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