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字里行间《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行走在字里行间《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行走在字里行间《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走在字里行间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感情朗读、立体探究、拓展想象等手段,了解五壮士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英勇形象,感悟“壮士”内涵。2、领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二、教学重点:了解五壮士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英勇形象,感悟“壮士”内涵。三、教学过程:(一)引“壮”1、板书:狼牙山五壮士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3、为什么不叫战士叫壮士呢?什么样的战士才算壮士?【预设:视死如归、有勇有谋、豪气冲天、坚定不移】(二)品“壮”导入:狼牙山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里呢?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打、走、砸、跳】四个字,四个画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有关内容,用心体会壮士“壮”在哪里?1、满腔怒火打“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1)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带着理解读。【预设:愤怒、勇敢】(2)我们对敌人为什么那么仇恨哪?学生交流。(相机理解 “日寇”。寇: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这样的强盗在我们中国都干了些什么?(出示图片,播放音乐,教师旁白) (3)面对这样的强盗,能手软吗?对这样的侵略者,该不该狠狠地打?把壮士的愤怒表现出来,齐读。(4)想象一下,此刻,鬼子们正拿着枪支、挥舞刺刀、张牙舞爪、耀武扬威的功上来,而你就是五战士中的一员,把这种感觉读出来。2、斩钉截铁走过渡:五战士就这样打一段,走一段,走一段,打一段,终于完成了掩护任务。此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哪一个画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1)画图理解:眼前两条路,一条通向主力部队,如果走走这条路,是什么结果?【壮士生,群众死】;另一条路通向狼牙山顶峰,如果走这条路呢?【群众生,壮士死】。在生死的抉择中,壮士们都有什么表现?(2)什么叫“斩钉截铁”(没有任何考虑、果断、坚定),读。“走”到哪里?(也就是说战士们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绝路)生与死这么艰难的选择,却走得这样“斩钉截铁”,走得这样“热血沸腾”透过这个“走”字,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坦然面对死亡。】(相机理解“集中兵力”)(3)读:铿锵有力、声情并茂3、英勇顽强砸过渡:在选择绝路的壮举中,壮士的英雄气概还在继续。谁来读这个(砸)的画面?“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1)请大家把眼光聚集在“砸”字,如果换一个字,你认为可以换什么词?用“仍”行吗?用“丢”行吗?你觉得,“砸”出了什么?【对敌人的恨;群众的安全;气势;英勇;顽强】(2)小结:子弹用完了,班长负伤了,手榴弹也剩下最后一颗了,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斗志,一个“砸”字,尽显壮士们的英勇和顽强。(联系“负伤、子弹用完、最后一颗手榴弹”)4、壮烈豪迈跳过渡:此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来到了悬崖顶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1)请同学们注意,课文写他们望人民群众和敌人分别用了什么词?能不能把它们换过来?出示: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望望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眺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2)小结:眺望表现对群众满怀深情(不舍),望望表现对鬼子无比轻蔑。把“无比深情”和“无比轻蔑”放进句子,读。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满怀深情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无比轻蔑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3)就在这满怀深情和无比轻蔑的情绪中,班长(教师读课文)透过这些内容,你认为壮士的气概是什么?结合学生发言,依次小结:身临陷境,浑然不顾,这是壮士的气概。昂首挺胸,纵身跳崖,这是壮士的气概。豪言壮语,惊天动地,这是壮士的气概。(4)让我们通过读把壮士的气概表现出来。(5)小结:是啊,英勇顽强、壮烈豪迈、视死如归,这就是壮士,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三、悟“壮”过渡:狼牙山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战国时期为燕赵境内。中国有句俗话:自古燕赵多慷慨激昂之士。“壮士”一词最早出自燕赵人荆轲之口。1、出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时期,秦国不断强大,消灭了赵国,燕国也危在旦夕。为了保卫国家,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时,太子丹和荆轲的几个朋友,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荆轲边走边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送行者无比悲愤慷慨的心情。)2、古有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今有五壮士舍身跳崖。后人把五壮士和荆轲相提并论。出示:狼牙山涧成壮志威震敌胆 易水河源舒正义万世流芳 杨成武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 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 聂荣臻3、中华精神,一脉相承。民族的精神滋润出民族英雄。从荆轲和五壮士身上,你认为壮士应该具有什么品质?(板书:有勇有谋 壮烈豪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