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谐音双关的历史演变原载修辞学习1999.5汉语由于音节规则,所以音节总数有限,同音词特多,这为广泛地运用谐音双关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民歌中,最早见于诗经。诗经中谐音普遍与比兴兼用:(1)標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標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標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诗召南標有梅此诗是女子感叹韶光流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不断流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2)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他(诗鄘风柏舟) (3)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邶风柏舟)两诗都以柏舟起兴,表现女子思慕男子的失恋心态。两诗的“柏舟”之“柏”实为“伯”,诗经中伯往往指夫婿或女子的恋人。同时又以“柏舟”在中流,可望而不可及比喻所恋不能接近,是谐音而兼比兴。 (4)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邶风新台这是刺卫宣公强占太子伋新妇的诗,闻一多说鱼认为:“鱼喻少男,鸿喻公,鸿、公谐声,鸿是双关语。”这里鸿仅是双关语,还有比喻义,鱼网本是捕鱼,却捕到了天上的飞鸿,这是不合情理的,喻卫宣公强占儿媳不合情理。 (5)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诗唐风鸨羽) (6)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诗秦风黄鸟)上两首比兴部分相类,鸨羽开篇朱熹注“比也”鸨似雁而大且后无趾,只能停集于沙滩,却让它集于丛生的小灌木上(棘尚生有锋利的茨)苦苦挣扎,此比喻下层劳动人民终生劳苦不得温饱而苦苦挣扎。其中“栩”谐“苦”。(栩,古晓母鱼韵,苦,溪母鱼韵。栩苦同韵且为旁纽双声)“棘”谐“急”,“桑”谐“丧”。黄鸟开篇注为“兴也”。其中,“棘”谐“急”,“桑”谐“丧”。“楚”谐痛楚之“楚”。是兴而兼谐音双关,以此哀悼为秦穆公殉葬的子车氏三兄弟。伤其“急”,哀其“丧”,怜其“楚”。 (7)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诗鄘风相鼠上诗各章首句朱熹注为“兴”,三章实为反面起兴,诗中“皮”谐后文“仪”,“皮”、“仪”皆为皆歌部韵;“齿”从止得音,谐后文之“止”,而“止”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止,疑借为耻。止、耻古音同,可通用。”高说实为不刊之论。“体”(體)谐为“礼”(禮),二字共表音声符,且都为脂部字。此诗三章之义实为:“相鼠有仪(皮),人而无仪”;“相鼠有耻(齿),人而无耻”;“相鼠有礼(体),人而无礼”。都是讽刺统治者连鼠类都不如。诗经的这种谐音,在南北朝民歌中也表现出来,南北朝的民歌中有大量的谐音。(8)高山种芙蓉,复经黄蘖坞,采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子夜歌)(9)罢去四五年,相见论故情,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读曲歌)(10)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七夜女歌)(11)将懊恼,石阙昼夜啼,碑泪常不燥。(华山畿)(12)郎为旁人取,负侬非一事,摛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子夜歌)(13)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作蚕丝)(14)送欢板桥弯,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三洲歌)(15)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蘖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子夜春歌)以上芙蓉谐夫容,莲谐怜,藕谐偶,丝谐思,碑谐碑,这是异字同音相谐;还有同字异义相谐:以门之“相关”谐关心之“相关”,以蚕丝之“缠绵”谐情感之“缠绵”,以自然现象之风流(风与水流)谐情感之风流,以药物之“苦心”谐精神之“苦心”.唐宋以后的诗词中都有谐音.在现代谐音常出现在歇后语中,如: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谐音,在现代更多地被人们广泛地用于商品广告中,如: (1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牌汽车) (17)真“橙”爱你每一天,汇源果汁(汇源果汁)(18)身在“伏”中不知“伏”(科龙空调) 例(16)由成语中的“东风”谐东风汽车的“东风”;例(17)谐音词真“橙”爱你每一天,巧妙地运用谐音双关,强调汇源的产品是原汁原味的“真橙”,给消费者的爱是决不掺假的“真诚”。(18)身在“伏”中不知“伏”,借助音同把原来的“福”换成了“伏”,描述了空调的性能。(19)中意冰箱,人人中意(中意电冰箱) (20)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 (21)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阿里山瓜子) 例(19)中两个“中意”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只是形体相同,“中意”是电冰箱的品牌,中国和意大利合资产品;“中意”正中消费者的心意,使人印象深刻。例(20)中“联想”一词的词义是指一种由此及彼的想象力,广告语一语双关,表达“联想”产品对人类的重要;例(21)中“开心”既指有瓜子壳裂开,又指开心快乐之义。在广告中巧妙运用谐音成语,可以使广告凝练生动,比一般词语更具表现力。如: (22)北燕沐浴随时随地,随心所浴(北燕沐浴器) (23)一臭万年,香遍万家。(北京王致和臭豆腐) (24)汾酒必喝,喝酒必汾(杏花村汾酒广告) (25)大维制衣,百衣百顺。(大维西服广告)例(22)成语“随心所欲”用谐音法改成“随心所浴”强调产品便利;例(23)成语“遗臭万年”谐音为“一臭万年”强调产品历史悠久。例(24)三国演义开篇首句便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家喻户晓,杏花村汾酒广告则巧用同音相谐改为:“汾酒必喝,喝酒必汾”突出了汾酒的重要;例(25)中“衣”谐“依”。突出产品熨贴、舒坦。同时,“百衣百顺”,还表现出企业对消费者热心、周到、不厌其烦服务。先秦的避复方式原载修辞学习2004.4 同一中追求变化,这是一条重要的审美规则,在语言表达中时时会出现上下文语义的相同,相同就得回避。汉语对此利用同义词丰富的特征,进行有意回避,造成上文相关位置的同义不同词。这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在诗经中最为集中,研究先秦避复方式以诗经为主,参照其它文献。之所以如此,其一是因诗经是最早期的文献,而早期的今文尚文中尚未发现典型的避复用例。因之,可以断定诗经是避复的最初源头;其二是,诗经运用避复极为集中,因诗经特别是其中的“国风”多以重章叠唱的方式将相同的内容以整齐的诗歌形式作多次重现。这样,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很容易雷同,为了避免雷同,诗经就是大量地采用了避复。因之,诗经是先秦文献中使用避复最集中、最具多样性和代表性。诗经中使用了避复修辞方式的诗篇共有126篇,其中,“国风”占103篇,“小雅”18篇,“大雅”3篇,“颂”2篇。可见使用重章叠唱手法最多的“国风”使用避复也最多。诗经避复手法的总量为261组,这261组避复按性质可分为四类即:词语避复、文字避复、错位避得、补足避复,分述如下:其一,词汇避复,即在各章相对应的位置不断替换同义、近义词语避复,此类最多,共计214组。如:(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周南关睢)(2)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周南卷耳)(3)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召南行露)(4)二子乘舟,泛泛其景/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邶风二子乘舟)(5)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鄘风墙有茨)上例,例(1)“流”、“采”、“芼”都为“采”义;例(2)“崔嵬”、“高冈”、皆为高山义,“虺隤”、“玄黄”皆为疲病义,“金罍”、“兕觥”皆为酒器。例(3)“狱”、“讼”同义。例(4)“景”、“逝”义皆为“远”。例(5)“扫”、“襄”、“束”皆为扫除义,“道”、“详”、“读”皆为讲说义。“言之丑”、“言之长”、“言之辱”义亦近。其二,文字避复,即于各章相对应位置以同音字表达相同的词,亦即:相对应处词未变而字变。共计9组。如:(6)宜尔子孙,振振兮。/宜尔子孙绳绳兮。/.宜尔子孙蛰蛰兮。(周南螽斯)(7)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鄘风甫田)(8)谁侜予美,心焉忉忉。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陈风防有鹊巢)(9)顾瞻周道,中心怛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桧风匪风)(10)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羔裘豹袖,自我人究究 (唐风羔裘)(11)南山烈烈,飘风发发/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小雅蓼莪)上例,例(6)“振振”、“绳绳”、“蛰蛰”皆上古定母叠音词,皆为众盛貌,实为同一词之异写。(7)、(8)、(9)三例中“忉”、“怛”、“吊”皆为上古端母,“惕”为透母,亦与端母为旁纽双声,皆为忧伤义。例(10)“居居”、“究究”皆为见母,毛享注“究究,犹居居也。”例(11)“烈烈”、“律律”皆来母字,“发发”、“弗弗”皆非母字。朱熹注:“律律,犹烈烈也。弗弗,犹发发也。”上述例证皆以音同音近之字书写同一词,字有变而词皆未变。其三,错位避复:在各章相对应位置变换语词位置以形成差异,称为错位避复。诗经共有9组:(12)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委蛇委蛇,自公退食。/委蛇委蛇退食自公。(召南羔羊)(13)平王之孙,齐侯之子。/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召南何彼秾矣)(14)鹑之奔奔,鹊之彊彊。/鹊之彊彊,鹑之奔奔。 (鄘风鹑之奔奔)(15)泉源在左,淇在右/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卫风竹竿)(16)衣锦褧衣,裳锦褧裳裳锦褧裳,衣锦褧衣 (郑风丰)(17)忾我寤吧,念彼周京。/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曹风下泉)(18)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 (瓠叶)上述各例使用的词语完全一致只是成分错位形成差异。这是诗经特有的避复方式。其四,补足避复:开端处不将意义一次说尽,于其后各章相应处依次补充部分意义。以至完足,此为补足避复。共计27组:(19)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周南麟之趾)(20)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邶风北风)(21)瞻彼湛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卫风淇奥)(22)终远兄弟,谓他人父/终远兄弟,谓他人母/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王风葛蘲)(23)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无折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郑风将仲子)(24)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冈兮,瞻望兄兮。(魏风陟岵)(25)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唐风葛生)上述例证在语义上都是递次补足:例(21)绿竹形态之修长柔美,色泽之青翠,植株之密集在三个章节中依次表达完备,例(22)言流浪在外,称他人为父母兄长,分三次言“谓他人父”“谓他人母”“谓他人兄”。例(23)言女子畏惧父母兄弟及他人之言,亦分三次分别道出“父母”“诸兄”“人之多言”。例(24)言登上高山,远望故乡的亲人,亦依次言“瞻望父”、“瞻望母”、“瞻望兄”,补足的特点在此例中最为明显:本来登高,故乡亲人概在瞻望之中,但行文至“瞻望兄”处,义方完足,至此始知望的对象有父、母、兄。例(25)后文之“冬”补足上文之“夏”;后文之“夜”补足上文之“日”,言其不论冬夏,不论日夜都无不思念已逝的亲人。上述四类避复方式,前三类是语言形式的避复后一类是侧重内容的避复。从引例可见诗经的避复是分散于不同章节的相应位置中,先秦其它文献中的避复是以复句的形式连缀在一起。如“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笃”“睦”“和”同义相避。尽管如此,在回避重复这一点上,诗经与其它文献并无本质的不同,因之不妨将它们相并观察。错位避复是诗经所独有,全同的意义、全同的词语错位重现,这是为了重章叠唱,其它文献不用重章叠唱故不使用此例避复。文字避复为先秦两汉所独有,汉以后未见此类用法。如:(26)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论语)(27)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法趣上下,四相反也。(韩非子五蠧)(28)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韩非子五蠧)(29)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 (荀子劝学)(30)“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上5例避复一用本字一用借字,是同词异字辟复。这种汉以后末见。词汇避复在先秦文献应用十分普遍,而且一直延用至今:(31)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地而安之,忠之盛也。 (庄子人间世)(32)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为棺槨。(庄子人间世)(3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论语为政)(34)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论语里仁)(35)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決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孟子滕文公上)(36)昔者,王豹处於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孟子告子下)(37)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 而助不给。 (孟子告子下)上述例中:例(31)“至”、“盛”、同义互避;例(32)“视”、“见”相避,“拳曲”、“轴解”皆为弯曲义,同义而避。例(33)“视”、“观”、“察”同义而避。例(34)“久”、“长”同义而避。例(35)“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企业培训中心多媒体设备安装合同
- 二零二五版市政设施维修工程安全施工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区块链技术应用股权转让担保标准合同9%
- 2025年度高端茶具批发与零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内容创作者兼职劳务合同协议
- 2025版二手房装修工程验收与保修合同范本
- 麻疹与水痘的防治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厨房装修工程承包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分期付款及税收优惠政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电子产品批发采购合同
- 吸引力法则教学课件
- 养老机构洗涤规范
- 金融企业贷款减免管理办法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
- 视觉设备考试题目及答案
- 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
- 2025年初中英语教师进城考试试卷含答案(三套)
- 新能源技能测试考试题及答案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新版gcp考试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