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商丘医专临床系预防教研室 王兴芳,学习目标,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各类型的主要特点。 熟悉: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要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和诊断。 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概述,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脱离现实和周围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 该病患病率较高,好发于青壮年,无器质性改变,是一种功能性精神疾病。缓慢奇兵,病程多迁延并呈进行性发展。,病因与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 2.生物因素 3.神经生化病理改变 4.脑形态学改变 5.社会环境因素,1.遗传因素,病人近亲中的患病率要比一般人群高,在一般人群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5%1%,而在精神分裂症亲属中则为5%10%。双胞胎研究发现同卵双生的同病率是异卵双生同病率的46倍。寄养子研究发现,无论是精神分裂症家庭出生的孩子寄养在正常家庭环境中,或正常家庭环境中出生的孩子寄养在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均不显著影响其发病情况,提示该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2.生物因素,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可能促使潜在的致病因素准变为显著的疾病症状,导致发病。神经发育因素也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3.神经生化病理改变,主要有多巴胺(DA)功能亢进假说,即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内可能存在多巴胺功能亢进,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均是通过阻断DA受体发挥治疗作用的。5-羟色胺(5-HT)受体假说,5-HT2A受体拮抗剂不仅可以减少5-羟色胺的释放,还可减少DA的释放,并能使DA神经元放电减少,新近问世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等对5-HT2A受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脑形态学改变,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明显的脑室扩大或其他脑结构异常,5.社会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前有性格内向、孤僻、敏感、沉溺于幻想,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不能融入社会等问题。此外,精神分裂症多发生在经济水平低或社会低阶层人群中,这可能与社会生活环境差,生活动荡,很难维持稳定的职业和人际关系有关,临床表现,前 驱 期,活 跃 期,残 留 期,前 驱 期,此期多数病人先表现为安静、消极、内向,随病情变化出现孤僻、不注意个人卫生和修饰、行为古怪、想法离奇、沟通障碍及类神经症等不典型症状。因不迫切要求治疗,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影响预后,活 跃 期,此期具有最典型、最突出的精神症状. 1)思维障碍 :思维联想障碍、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和被动体验 2)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和情感倒错 3)感知觉障碍 :幻觉 4)意志与行为障碍 :意志减退和紧张综合征 5)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缺损 6)人格改变,残 留 期,经过治疗和护理,部分病人可获临床痊愈;部分病人病程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最终发展为整体功能衰退,临床类型,偏 执 型,青 春 型,紧 张 型,单 纯 型,未 定 型,偏 执 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发病年龄较晚,多见中年期。起病较缓慢,以妄想和幻觉为主要症状。起病初期表现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妄想内容以被害妄想、关系妄想、钟情妄想及被洞悉感为多见;幻觉以幻听为多见,内容多对自己不利。行为表现有冲动、自伤、自杀等。此型病人的人格、智力和行为的退化较轻,治疗效果较好,青 春 型,多在青年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临床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为突出表现。病人思维内容离奇,语言内容松散、不连贯,思维破裂;情感肤浅、不协调,喜怒无常、难以捉摸;行为幼稚、愚蠢,扮鬼脸;忽视个人外表修饰,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易反复发作,预后较偏执型稍差,紧 张 型,常于青壮年发病,起病较急,病程呈发作性。临床以明显的精神运动障碍为特点,典型表现是病人出现紧张综合征,如木僵状态、蜡样屈曲、紧张性兴奋等。此型可自动缓解,治疗效果较其他类型好,单 纯 型,较少见,青少年起病,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早期似“神经衰弱”症状,如易疲劳、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生活懒散、情感淡漠、社交活动贫乏、生活毫无目的,妄想和幻觉不明显。早期常不引起重视,较严重时才被发现,治疗效果较差,未 定 型,有相当数量的病人同时存在一种以上亚型的精神症状,无法被归入以上四型的任一类型,临床上将其归入到“未定型”中。可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张型的混合形式,诊断要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2.严重标准 3.病程标准 4.排除标准,治疗要点,1.治疗原则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强调早期、低剂量起始,逐渐加量、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的原则。 急性期及时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 慢性阶段或恢复期的患者,在药物巩固疗效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社会心理康复治疗。 对具有妄想、幻觉或兴奋冲动、自杀自上行为患者应采用积极治疗措施,加强护理,做好安全防范。,2.治疗要点,1.药物治疗 (1)传统的抗精神病药 常用的有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舒必利等。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主要包括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等。,2.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适合电休克治疗的条件:躁动、冲动伤人、木僵、或亚木僵状态、明显阴性症状 3.环境、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康复 4.预后,护理评估,主 观 资 料,客 观 资 料,相 关 因 素,主要通过与病人的交流获得,但因病人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会影响资料收集。因此,护士与病人建立信任性护患关系非常重要。病人是否有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感知觉障碍、意志与行为障碍,对精神分裂症护理诊断的制定有重要意义,主 观 资 料,通过护理体检,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相关信息。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卫生、饮食、排泄、睡眠情况及药物副反应等,客 观 资 料,病人对本身所患疾病的自知力、压力源及对压力的应对方式;对病人的一般情况、个性特征、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家属、朋友、同事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支持程度进行全面评估,相 关 因 素,护理诊断,1.感知觉异常、思维过程改变 2.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3.不合作 4.自理缺陷 5.营养失调 6.睡眠型态紊乱 7.社交障碍 8.躯体移动障碍 9.个人应对无效 10.语言沟通障碍 11.有受伤的危险 13.知识缺乏,护理目标,1.控制异常行为 2.恢复社会功能 3.正确评价 4.自知力好转或恢复 5.生活自理,护理措施,1.基础护理 (1)制定护理计划 (2)生活护理 (3)饮食护理 (4)睡眠护理 (5)大小便护理,护理措施,2.安全护理 (1)掌握病情(2)加强巡视(3)严密观察(4)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意外(5)安全管理 3.症状护理 4.药物治疗护理 5.电休克护理 6.心理护理 7.康复护理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1.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自知力部分或全部恢复。 2.患者能正常进食、睡眠和排泄,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或全部恢复。 3.患者能与护士和病友正常地进行交谈,并能较确切地反应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病例分析习题 某男,25岁,已婚。半年前因母病故又加离婚,开始精神萎靡,呆滞,失眠。此后觉得街坊邻居常常“议论”他,同家里人说“为什么我想的事他们都知道?”并怀疑有人在自己的房间录像和录音。开始尚能完成一定工作,对人说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