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对外汉语专业教学计划.doc_第1页
北语对外汉语专业教学计划.doc_第2页
北语对外汉语专业教学计划.doc_第3页
北语对外汉语专业教学计划.doc_第4页
北语对外汉语专业教学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外汉语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对外汉语二、所属院系: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系三、学制:四年四、教学对象:(一)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或学校组织的考试,被学校录取的本专业本科生;(二)被学校录取的来华留学生。五、培养目标:(一)总体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比较全面和扎实的普通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系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具有进一步发展前途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二)具体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学知识和理论。2、具有一定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汉语教学和交流,具有较强的汉语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掌握对外交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礼仪。5、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六、知识和能力结构: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计算机能力三个方面。(二)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言理论和汉语言学理论、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与中外文学文化知识等三个方面。(三)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熟练的汉语和外语技能、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三个方面。七、培养方案基本框架:(一)准予毕业课程学分:163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53学分,外语必修课44学分,专业选修课24学分,公共必修课32学分,公共选修课10学分。(二)课程总学时:2850学时(三)课程教学总周数:133周(四)军训:2周,1学分;安排在暑期。(五)教学实习:3周,4学分;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五月份。(六)撰写毕业论文:6周,4学分;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为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八、主要实践环节:(一)实践教学对外汉语专业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和应用性,在培养过程中本专业突出专业特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各种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通过课堂研讨、写作实践(如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教学观摩与录像、专题系列讲座、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938学时,占总学时数4398学时的21.3%。(二)毕业教学实习为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技能,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第六学期安排学生赴教学实验基地(我校三大留学生学院)进行三周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习,教学实习阶段学生通过观摩教学、汉语教学设计和讲课,将课程所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教学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记录。取得及格以上(含及格)成绩的学生可获得4学分,作为在读期间所得总学分的一部分。教学实习结束后,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对整个教学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并在第七学期召开毕业实习总结报告会。(三)毕业论文根据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指导意见和人文学院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从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组织实施毕业论文的撰写、开题和答辩工作。九、毕业要求:凡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德智体合格,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参加并完成实践教学和教学实习,取得相应学分,并参加毕业论文开题和答辩,经所在院系全面鉴定后准予毕业。十、授予学位或证书:见北京语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十一、课程设置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课程编号:310930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念,为提高语言学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教学内容:语言的基本性质;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诸方面的结构规律及其演变规律;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采用教材:叶蜚声、徐通锵,1997,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共72学时,4学分。考试方式:笔试等2.课程名称:现代汉语(一、二)课程编号:3109043,310905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握对外汉语教学和汉外语言对比的重点和难点,为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内容:主要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况,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讲授处理汉语语言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方法。采用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2003,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胡裕树主编,1993,现代汉语(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共136学时,8学分。考试方式:笔试3.课程名称:古代汉语(一、二)课程编号:3109063,3109073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目的: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文选、通论。文选部分讲解先秦、汉、魏、南北朝、唐、宋及元等时代的经典作品;通论部分主要介绍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的基本知识,也涉及汉字常识、工具书的使用及古注等。采用教材: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共144学时,8学分。考试方式:笔试4.课程名称:汉字学课程编号:310944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汉字发展历史及规律,掌握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教学内容:汉字发展简史;汉字的基本类型;汉字的性质与特点;汉字的简化与整理;现行汉字概况;汉字的传播历史与使用现状;对外汉字教学方法等。采用教材:自编讲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讨论。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笔试5.课程名称: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课程编号:310911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本课程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介绍有关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使学生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建立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讲授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语言习得理论,教学法的主要流派与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教材的使用与编写,语言测试,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等。采用教材:自编讲义;指定参考文献: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黎天睦,现代外语教学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教学方式: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观摩教学和调查研究等时间活动。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笔试6.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一、二)课程编号:3109403,310945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对外汉语语音、汉字、词汇和语法教学的特点、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与方法;把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应对策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各种课型的教学原则、步骤、方法有所了解,为多种课型的教学实习任务做准备,并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打下专业基础。教学内容:系统介绍语言要素教学(语音教学、汉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原则、方法和技巧;综合课课堂教学:零起点语音课堂教学、初级阶段综合课课堂教学(语法)、中高级阶段综合课课堂教学(词汇);技能课课堂教学:听力、阅读、写作、口语课的课堂教学;备课和教案编写等。采用教材:自编讲义,规定参考文献。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观看教学录相、解答问题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72学时,4学分。考试方式:(一)笔试;(二)撰写论文(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论述)。7.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课程编号:310946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学校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包括: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原则与策略;介绍师生各自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的注意状态;知识的感知、理解和保持;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学习理论;学习情感的调控等。采用教材: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结业论文8.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课程编号:310928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模式,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增强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教育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以课堂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讲授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等。采用教材: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教学方式:以课程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闭卷考试。9.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一、二、三、四)课程编号:3109233,3109243,3109253,310931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成就、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演变,掌握文学欣赏和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完整的文学历史发展概况和重要流派、作家、作品以及不同文体的创作演变和历史成就,包括主要的文学经典的介绍、分析。采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方式: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140学时,8学分。考试方式:笔试10.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编号:310947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状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教学内容:以文学思潮分析为经、以经典文本阐释为纬,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小说创作、诗歌创作、散文创作、戏剧创作的发展演变史。采用教材:(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2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笔试11.课程名称:外国文学(一、二)课程编号:3200163,320017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东西方除汉语之外各种语言种类的文学成就,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外国文学史的知识框架。教学内容:从古代一直到现代二十世纪的一个比较完备的外国文学史的概况,和主要的西东方经典外国作品的介绍,包括古代文学、中古文学、文艺复兴之后各个独立的民族国家的文学,比如英国文学、法国文学、西班牙文学,以及此后的十九世纪文学,二十世纪的现代文学流派等。采用教材:外国文学简编修订本欧美册亚洲册,朱维之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72学时,4学分。考试方式:笔试12.课程名称:写作课程编号:310943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实际写作能力,并使之能够胜任专业论文、文学评论、新闻报道以及各类应用文体的写作。教学内容:以几种常见文学体裁和应用文体的鉴赏、创作、讲解为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了散文、诗歌、小说、电影剧作、新闻、公文、论文等文体。采用教材:徐振宗、李保初主编,汉语写作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方式:讲授、欣赏为主,讨论、录像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笔试(参考平时作文)。13.课程名称:形式逻辑课程编号:310949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通过开设本课程,使学生了解普通逻辑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思维的重要作用,把握普通逻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能够有意识地将概念、判断、推理的相关原理和规律运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相关的原理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论;(2)概念;(3)判断(上);(4)判断(下);(5)推理(上);(6)推理(下);(7)基本规律;(8)论证。采用教材: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或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笔试。14.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语音学专题课程编号:3109045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普通语音学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初步的语音实践。教学内容:言语链的概念,声音四要素,人耳的构造,发音器官,国际音标常识,国际音标听辩、发音实践,语音的同化、异化,初级语图识别。采用教材:自备讲义,规定参考文献。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考试15.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词汇学专题课程编号:310906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在系统掌握现代汉语词汇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目前词汇学界的研究现状,运用词汇学理论和相关研究方法独立分析一些词汇现象和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深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扎实的基础。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结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难点、重点,围绕近年来词汇研究领域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主要涉及离合词,语素鉴别,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类型,词义与释义,新词新义,外来词,词汇的系统性以及熟语的文化意义等问题。采用教材:自编讲义,规定参考文献。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学期论文16.课程名称:汉语语法分析方法课程编号:310905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一些常规的方法及其基本情况、语法学背景、语法学理想以及各种方法在汉语语法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等等方面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脉络性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内容提要:本课主要讲授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回顾;(2) 句子成分分析法;(3)层次分析;(4)变换分析;(5)语义特征分析;(6)语义指向分析。采用教材:自编讲义,规定参考文献。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学期论文17.课程名称:句法学课程编号:310932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本课程双语授课,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国外句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让学生对国外句法学理论有初步的了解。教学内容:句法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国外句法学的主要流派和其理论的基本概念,如生成句法学、认知句法学、类型学等。采用教材:胡壮麟语言学教程英文版、Radford, A.“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笔试或论文18.课程名称:汉语修辞学课程编号:310903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汉语修辞知识,提高言语交际素质和汉语运用能力。教学内容:主要讲授汉语修辞学的性质;修辞的原则、目的、途径和作用;各种辞格及其综合运用;语体;言语策略及言语技巧;修辞学简史等。采用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论文19.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课程编号:310914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社会语言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会使用社会语言学方法进行社会生活中的语言调查,通过理论学习和调查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1)社会语言学学科简介及基本概念;(2)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3)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采用教材:教师个人讲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讨论调查实践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撰写调查报告。20.课程名称:语用学课程编号:310910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本课程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介绍有关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讲授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绪论,指示,会话含义和会话原则,预设,言语行为,会话结构等。采用教材:自编讲义,指定参考文献。教学方式: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笔试。21.课程名称:语义学课程编号:310901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通过开设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把握有关语义的特点、基本单位、语义的聚合和组合、模糊语义、歧义、蕴含和预设、会话含义、指称等基本的语义学知识,并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去考察和分析特定的语言现象。内容提要:本课主要讲授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语义的类型;(2) 语义的单位(义位);(3)义素;(4) 语义的聚合;(5)语义的组合;(6)模糊语义;(7)歧义;(8)蕴含和预设;(9) 会话含义(寓义);(10)指称。采用教材:石安石语义论,商务印书馆;或贾彦德 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考查(随堂作业)。22.课程名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列专题课程编号:310971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该学科当前研究重点与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加强专业基础,为今后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内容: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讲授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采用教材:自备讲稿,规定参考文献。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解答问题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撰写学期论文23.课程名称:汉语言文字学系列专题课程编号:310966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更加系统深入地把握现代汉语方面的研究现状,了解前言理论,掌握研究方法,开阔思路,加强专业基础,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内容: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讲授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采用教材:自备讲稿,规定参考文献。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解答问题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撰写学期论文24.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课程编号:310949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引导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领域的有关研究状况、理论、方法以及课堂教学的思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为他们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打下专业基础。教学内容: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讲授相关专题,包括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互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海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与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结构、汉语教学设计、对外汉语教学类型及课程设置等。采用教材:自备讲稿,规定参考文献。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解答问题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撰写论文(要求学生对某一专题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论述)。25.课程名称: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论文导读课程编号:310959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了解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各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可探索的课题;了解当前研究重点与发展动态;学习不同类型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通过阅读文献,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学术训练(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等)。教学内容:语法、词汇、语音、汉字、语义、语用、第二语言教学总体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写、语言测试、偏误分析与中介语、习得顺序与发展过程研究、汉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等专题。采用教材:自编讲义,指定参考文献。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学生主题发言、讨论、阅读相结合。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读书报告或研究选题报告26.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课程编号:310912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心理学的节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及其各种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等。采用教材:彭聃龄主编,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讨论和看教学录像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学期论文27.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课程编号:310937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中国和外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审视和评价当前的教育现象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讲授中国和外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以及一些基本教育史实。采用教材: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解答问题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闭卷考试28.课程名称: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编号:310915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通过介绍历史上发生的中国与域外的交通、交流的基本情况,使学生以跨文化的视野,在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接触互动中,增进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历史进程之先后为序,选取中外交流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立为专题。围绕每个专题讲述中外交通、文化交流、及文化交流对主、客体文化的影响等。涉及丝绸之路、佛教东传、东亚文化圈、传教士与近代文化等内容。采用教材:自编教材。参考书目:中外文化交流史,周一良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西文化交流史,沈福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世界的中国观,忻剑飞著,学林出版社,1991年。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参观讨论为辅。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试方式:笔试29.课程名称:中国文化要籍导读课程编号:310944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导读,激发和增进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增进他们阅读传统典籍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