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全景图战略研究.docx_第1页
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全景图战略研究.docx_第2页
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全景图战略研究.docx_第3页
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全景图战略研究.docx_第4页
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全景图战略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全景图战略研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前言研究目的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近年来在政府规范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及用户应用需求快速爆发的形势下,其产业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产业全景布局已初步形成,但产业基础仍较为薄弱。为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脉络,帮助政府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布局、企业云计算服务建设实施和用户云计算服务应用选择提供决策参考依据,赛迪顾问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积累,以专业化的视角,通过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全景图战略研究对中国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全景进行了全面梳理,对产业链各层次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结论1、云计算产业全景布局已初步形成。近年来,在政府规范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及用户应用需求快速爆发的形势下,中国云计算产业全景布局已初步形成,构成了以基础设施、软件与平台为基础,运行服务和应用为价值提升的产业发展格局。2、基础设施层是产业链中重要主体。目前,中国云计算产业链仍主要以基础设施层为主体,规模超过全产业45%以上,且发展基础相对较成熟,是中国云计算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3、运行支撑层与应用服务层发展活力高。运行支撑层与应用服务层是产业链中发展最为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环节,众多上下游企业都在积极参与其中,提供的云产品和云服务越来越丰富,业务模式和技术创新速度也较快,是云计算产业发展价值提升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云计算产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未来将具有巨大发展空间。4、厂商业务延伸将加速产业链整合。不论是电信运营商、传统的设备厂商、还是互联网厂商,在云计算发展的大环境中纷纷选择业务转型,向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如曙光、浪潮、华为等设备厂商开始进入数据中心领域,并推出“城市云”、“行业云”等硬件加软件的云计算应用整体解决方案,阿里巴巴、新浪、百度、腾讯互联网厂商也迅速布局,进入云存储、云终端、云平台等产业链环节,将进一步推动云计算产业链加速整合。第一章 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发展概况一、中国云计算产业全景布局已初步形成云计算产业泛指与云计算相关联的各种活动的集合,其产业链主要分为四个层面,即基础设施层、平台与软件层、运行支撑层和应用服务层。基础设施层以底层元器件、云基础设施等硬件设备资源为主;平台与软件层以云基础软件、云应用软件等云平台与云软件资源为主;运行支撑层主要包括咨询、集成、监理、运维、培训等;应用服务层主要包括云终端和云服务。近年来在政府规范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及用户应用需求快速爆发的形势下,中国云计算产业全景布局已初步形成,构成了以基础设施层、平台与软件层、运行支撑层为基础,应用服务层为价值提升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在应用需求集中爆发的拉动下,运行支撑与应用服务产业环节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包括以Google、Amazon、IBM、SalesForce等为主的跨国企业和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金数据、世纪互联、曙光、浪潮、百度等为主的国内企业均纷纷积极参与其中,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图1 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全景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2,04二、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布局概况1、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指为云计算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硬件基础设备的产业集合,主要包括底层元器件和云基础设施两个方面,处于云计算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是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云计算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基础的硬件设施资源。目前,我国云计算产业链仍主要以基础设施层为主体,规模超过全产业45%以上。因此,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层的发展建设对于健全我国云计算产业链结构,促进我国云计算产业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提高我国在云计算产业中的话语权,增强本土企业在云计算产业中的竞争力,国家将加大在云计算核心芯片研发及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入力度,扶持国内重点企业在芯片研发领域实现突破,大力完善云计算业务应用的基础环境,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不断快速发展。2、平台与软件层平台与软件层是指为云计算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基础平台与软件的产业集合,主要包括云基础软件和云应用软件两个方面,处于云计算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其基于基础设施层,为云计算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提供基础工具软件、应用开发软件及平台等,是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活力之源。目前,中国云平台与软件层主要呈现出中心城市集聚的发展特征。中心城市由于人才、资金等要素密集,且具有良好的软件研发和应用的基础,因此在云平台和软件发展方面处于核心地位。根据赛迪顾问研究,目前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软件业务收入10643亿元,同比增长32%,占全国的比重为80%。政策方面,国家未来在加大云计算核心芯片研究的同时也将大力加强在基础软件领域的研发投入,支持国内重点企业在云计算操作系统与平台开发领域实现突破。同时,还将通过服务、应用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加快虚拟化技术、资源管理技术、负载均衡技术等云计算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升国内云计算产业及企业的竞争实力。3、运行支撑层运行支撑层是指为云计算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规划、咨询及整合相关基础设施资源进行云计算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相关运维和培训服务的产业集合,处于云计算产业链的中游,是云计算产业链中连接上下游产业的重要环节。虽然目前中国云计算产业链主要以基础设施层为主体,但运行支撑层却是其中发展最为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环节之一,众多上下游企业都积极参与其中,业务模式也处于快速创新之中,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如规划咨询、云集成、云平台开发、云安全等均取得了快速发展,有效支撑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是中国云计算产业链中的重要支撑环节。4、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是指在云计算服务体系中提供云服务和云服务应用平台的产业集合,主要包云终端和云服务两个方面,处于云计算产业链的下游环节,是云计算产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在云终端领域,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电子书及物联感知终端产品销售的快速增长,相关服务应用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云终端领域的应用价值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云应用的价值链,为云计算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在云服务领域,目前主要以IaaS服务为主导,但未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成熟以及云计算应用新需求的不断涌现,SaaS服务将不断普及,PaaS服务也将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使云计算产业链呈现软化趋势,国内企业也将依托本土优势占据产业发展主导地位。另外,中小企业云、电信云、政府云、健康云、金融云、教育云等行业云服务近年来在云计算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吸引了包括IBM、微软、华为、曙光、浪潮、用友等国内外大型ICT企业的积极参与,推动了云计算在各大行业的应用落地,也为云服务应用市场未来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章 中国云计算产业链细分环节分析一、基础设施层1、底层元器件底层元器件是指为构建云平台基础设施而提供的基础元器件产品集合,是支撑云平台硬件架构的上游主要环节,主要包括低功耗芯片、面板等。在底层元器件领域,目前主要呈现以下发展现状与特点:(1)产品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竞争成为未来发展的主题目前,底层元器件领域产品和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除国外企业具有较成熟的产品外,国内企业在国家层面大力支持下也已在相关领域逐步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如在面板领域,当前国内相关产业的成熟度已相对较高,积聚了大量加工代工企业,产业竞争也较为激烈。不过在低功耗芯片领域,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除传统的CPU厂商外,GPU厂商如AMD、NVIDIA等企业的GPU产品将在未来的云计算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目前在该领域仍是一片空白,但相关企业正在加强相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竞争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主题。(2)跨国企业主导发展方向,产业格局已趋向于成熟在云计算时代,CPU总体走势将向低功耗和多核化方向发展,但随着应用的深化,云计算后台将由强大的处理中心提供后台运算服务支持,前端将是瘦终端,所以传统的CPU厂商Intel、AMD等将主要从高端芯片出发提高运算处理水平,ARM、VIA、TI等厂商则将更侧重移动应用,将低功耗终端芯片产品作为其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而目前这些芯片企业均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在面板方面,除传统的显示设备,云计算产业链将出现更多的新兴显示设备产品,如互动式体验显示终端、大屏幕显示终端和新形态显示终端等,但仍将以日韩企业为主导,如Samsung、LG、Sharp、Hitachi等,整体产业格局趋于成熟。(3)政府重视芯片产品自主化,“核高基”支持高端芯片研发由于起步较晚,国内芯片产业发展比较落后,产品成熟度不高,市场影响力不强。政府当前已经投入了巨资发展芯片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区域,培育自主化企业研发芯片,当前主要有君正和龙芯产品。此外,“核高基”(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专项中,国务院已经明确把高端通用芯片作为重点扶持方向予以支持,这将为国内芯片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4)环渤海和珠三角较为集中,其他区域发展相对较薄弱环渤海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的半导体产业比较成熟,北京通过投资“中国芯”工程培育了行业龙头企业,广州也早在2008年投资70亿发展平板和芯片产业,集聚了大量芯片企业,助推当地产业升级。两个区域均拥有良好的产业背景、龙头企业、人才和资金优势,未来发展后劲强大。面板方面,主要制造工厂在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其他区域发展比较薄弱,由于利润的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将愈加严重,新型显示终端如触摸式终端能给用户带来更加多样的体验,甚至在形态上出现可折叠、3D等显示模式,由于技术成熟度不高,用户体验效果一般。表1 底层元器件层重点企业分布类别国内重点企业国际重点企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其它地区美国欧洲日韩底层元器件低功耗芯片CPU 龙芯 君正 新岸线 北大众志 新岸线工厂 ARM Intel AMD MOTO TI nVIDIA InfineonGPU nVIDIA AMD Intel VIA内存 Micron Intel Samsung Toshiba Hynix面板 京东方 LG工厂 Samsung工厂 奇美工厂 奇美 Phillips Samsung LG Toshiba Sharp Hitachi Sony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2,042、云基础设施云基础设施是指云计算平台的核心硬件设备如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设备和机房附属设施所组成的云数据中心的基础平台,主要包括数据中心设备和机房附属设施。其中,数据中心设备包含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和集成数据中心等产品,机房附属设施则包括监控设施、机柜、精密空调和UPS等机房附属设施。云基础设施是构建云计算中心硬件平台的最基础方面,是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上游基础环节。目前中国云基础设施领域主要呈现以下发展现状与特点:(1)中低端产业已经接近成熟,高端产业尚需发力增长云基础设施在中国发展了较长时间,中低端设备产业已趋于成熟,国内也培育出了如浪潮、曙光、UIT等知名企业,在服务器、存储等数据中心核心设备领域占据了一定的竞争地位。但在高端服务器、存储系统领域,国内仍较为缺乏,机房附属设施的高端领域也难有国内厂商跻身其列。因此,总体来看国内云基础设施要从中低端走向高端还需要一定时间和投入的培育,企业也需要更多的参与到前沿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中去,发力云基础设施高端领域。(2)美企主导产业高端领域,欧企统领附属设施产业数据中心将成为云计算产业的核心环节,数据中心设备将更多的朝着高性能、高可用性和管理精简化方向发展。高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主要以国际厂商为主,其中包括IBM、HP、EMC、NetApp等;高端网络设备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以Cisco、HP为代表;机房附属设施中的高端精密空调以欧洲企业为主,包括Emerson-liebert、Hiross、Stulz、Hiref;UPS是确保数据中心正常运转的重要产品,高端产品提供企业有美国的APCMGE、欧洲的Emerson。(3)国内企业发力云硬件设施,但机房附属设施发展缓慢从国内发展状况看,浪潮、曙光等国内服务器和存储企业也在开始发力云时代的基础设施架构,通过加强云计算平台研发和推出云解决方案也获得了较好发展;在网络设备产品领域,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国内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在机房附属设施方面,国内企业发展较为缓慢,无论是监控设施,还是精密空调和UPS产品,由于在产品、技术、服务水平方面与国外企业相差较大,使得国内企业目前在该领域还难以取得大的突破。(4)环渤海区域形成产业集聚,珠三角着力发展附属设施从区域集中度看,作为中国数据中心设备产业的中坚力量,浪潮、曙光、UIT等主要服务器、存储设备企业均集中于环渤海区域,精密空调领域的阿尔西也在此区域。在UPS等附属设施领域,相关企业则主要位于珠三角地区,如Santak、科华等,同时,华为、中兴等大型网络设备提供商也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区。另外,监控设备企业也多集中在环渤海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展状况相对较薄弱。表2 云基础设施层重点企业分布类别国内重点企业国际重点企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其它地区美国欧洲日韩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设备集装箱数据中心 浪潮 Oracle EMC/Cisco Microsoft Google IBM HP服务器 曙光 浪潮 IBM HP Dell VCE存储 浪潮 联想 UIT 华为赛门铁克 IBM HP EMC DELL NetApp网络设备 华为 中兴 Tenda TP-link Cisco HP机房附属设施监控 全球鹰 智按邦 光桥 汉王 IBM HP KDDI Nomura机柜 图腾 香江 IBM HP Nitto精密空调 阿尔西 Emerson-liebert Hiross Stulz HirefUPS 科华 Santak APC-MGE Emerson Socomec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2,04二、平台与软件层1、云基础软件云基础软件是指构建在云基础平台之上,为各种应用提供必要运行和支撑的软件,主要包括云操作系统、中间件、安全管理软件、海量存储软件和虚拟化软件等。完善的云基础软件支撑体系为云计算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也是掌握未来云计算产业发展主导权的核心基础。在云基础软件领域,目前主要呈现以下现状与特点:(1)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未来拓展潜力与空间较大目前,中国在云基础软件领域已形成了一定发展基础,相关的云操作系统、中间件、安全管理软件及海量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已开始在市场中得到大量应用,并且在中间件、安全管理和数据存储领域更是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发展特色的本土企业,为中国云基础软件产业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总的来说其仍处于发展的成长阶段,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仍主要是依托于原有的传统产业技术,产业发展体系仍不完善,成功的应用产品类别和案例也较少,并且在技术储备、研发实力、创新实力等方面,国内企业与跨国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随着国内云计算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国云基础软件领域在现有基础上也将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空间与规模也将会不断扩展,而在新的标准、体系和模式下,国内本土企业也将会赢得更大发展机遇。(2)跨国企业具较强领先优势,但并未形成稳定发展格局在传统基础软件领域,美国在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绝大部分的应用市场都主要由VMWare、Novell、IBM、Microsoft、Oracle等美国企业所占据。在云基础软件领域,虽然目前美国同样具有较强的领先优势,但并未形成稳定的发展竞争格局,全新的应用模式和技术也为其他国家云基础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机遇。(3)国家大力鼓励与加强研发,力争取得核心领域的突破为提高中国在云计算产业发展中的主导权,国家正在大力鼓励和加强云基础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力争在相关领域能取得重大突破。国内相关企业也在积极部署相关云基础软件的研发与推广,如浪潮、引跑科技、中标软件等正在大力加强云操作系统的研究开发,东方通、中创软件、航天信息等则在积极发展云中间件,人大金仓、南大通用、武汉达梦、中软、浪潮、中金数据、天云科技等则在积极加大数据存储软件的发展。(4)环渤海地区领先优势明显,长三角与珠三角相对薄弱从目前国内云基础软件企业的地域分布看,环渤海地区凭借北京的人才、资本、环境优势,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聚集了众多安全管理软件企业和数据存储软件企业,如奇虎、金山、瑞星、启明星辰、网御神州、天融信、浪潮、中金数据、中软等;长三角在云操作系统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集中了引跑科技、中标软件等两家重点企业;珠三角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实力还相对较为薄弱,但随着未来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发展,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表3 云基础软件层重点企业分布类别国内重点企业国际重点企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其它地区美国欧洲云基础软件云操作系统/ 浪潮 引跑科技 中标软件 VMWare Novell IBM Redhat Microsoft Oracle中间件/ 东方通 中创软件 航天信息 金蝶 IBM Oracle(BEA) Progress Tibco安全管理 安全加密 杀毒 入侵检测 防火墙 奇虎 金山 网秦天下 瑞星 启明星辰 网御神州 天融信 江民 绿盟 北京傲盾 蓝盾 美亚柏科 卫士通 东软 Symantec Trend Micro EMC(RSA) Microsoft Macfee 卡巴斯基生物认证 汉王 科大实业 IBM TI数据存储海量存储 浪潮 中金数据 Apache Yahoo EMC数据库 人大金仓 南大通用 武汉达梦 Oracle IBM Microsoft Google Teradata SAP分布式数据库 中软 天云科技 Oracle Bigdata虚拟化桌面虚拟化 Microsoft Citrix VmWare服务器虚拟化 VMWare Microsoft Citrix存储虚拟化 VMWare Microsoft IBM NetApp网络虚拟化 Cisco HP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2,042、云应用软件云应用软件是指在平台软件和中间件之上,为特定领域开发的直接辅助人工完成某类业务处理或实现企业业务管理的软件与平台,包括应用平台和应用软件。其中,云应用平台又主要包括计费平台、游戏和动漫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软件运营平台、门户平台、位置导航平台等,云应用软件又主要包括嵌入式软件、游戏和动漫软件、企业管理软件、个人应用软件、通信软件、工业软件和商业智能软件等。在云应用软件领域,目前主要呈现以下现状与特点:(1)产业技术与基础成长迅速,未来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产业不断发展和云计算应用的不断增多,中国在云应用软件领域也得了快速发展,相关产业技术和发展基础也成长迅速,如阿里巴巴、腾讯、盛大、新浪、搜狐、百度、用友、金蝶、IBM、Oracle等基于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纷纷推出了相关的云应用平台和应用软件,形成了目前以计费平台、游戏和动漫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软件运营平台、门户平台、位置导航平台等主体的应用平台发展架构和以嵌入式软件、游戏和动漫软件、企业管理软件、个人应用软件、通信软件、工业软件和商业智能软件为主体的应用软件发展架构,使中国云计算应用发展得到了有效落实。未来,在云计算应用需求快速增长和云计算产业根植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中国云应用软件领域也将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并且由于其与用户的应用需求直接紧密相联,因此也将成为中国云计算产业链中发展最为活跃、发展机会最为丰富的领域之一,发展空间也将十分广阔。(2)美企在应用软件优势明显,把控产业价值链高端领域目前,美国企业在应用软件领域也具有较强的领先优势,尤其在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商业智能软件领域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并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NCR、GE、Dassault、PTC、Autodesk、IBM、Oracle、SAS等是其中的代表企业;欧洲也有部分企业参与其中,如SAP、Siemens、ABB、Skype等,但整体竞争力与美国企业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3)中国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基础已不断坚实中国近年来在行业应用个性化需求快速增长和相关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的驱动下,在云应用软件领域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其中,以亚信联创、神州数码、神州泰岳、盛大、腾讯、阿里巴巴、伟库网、神码在线、风云在线、新浪、搜狐、百度、超图、高德、凯立德等为代表的重点企业均纷纷加大了对云应用平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力度;而以完美时空、水晶石、九城、深圳宝德、用友、金蝶、金山、永中、中国移动(飞信)、阿里旺旺、腾讯等为代表的重点企业则在游戏和动漫软件、企业管理软件、个人应用软件、通信软件领域也取得了重大发展与突破,从而为中国云应用软件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4)三角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将不断优化从目前国内云应用软件企业的地域分布看,主要呈现出“以重点城市为中心的三角发展格局”,即相关企业主要集中于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杭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其中尤以环渤海地区为最,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重点企业,在相关平台与软件的开发、应用均处于全国领先位置;长三角地区在游戏和动漫平台、电子商务平台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代表性企业主要有浩方、盛大、阿里巴巴等;珠三角地区依托于腾讯公司强大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能力,在游戏和动漫平台、门户平台、通信软件等领域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竞争资源的过度集中也增加了其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风险。表4 云应用软件层重点企业分布类别国内重点企业国内重点企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其它地区美国欧洲云应用软件应用平台计费平台 亚信联创 神州数码 神州泰岳 亿阳信通游戏和动漫平台 完美时空 浩方 盛大 腾讯电子商务平台 百度有啊 阿里巴巴 腾讯 Amazon软件运营平台 伟库网 神码在线 风云在线 友商网门户平台 新浪 搜狐 百度 腾讯 Jamcracker位置导航平台 超图 高德 凯立德 Google Esri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 航天信息 NCR ABB游戏和动漫软件 完美时空 水晶石 九城 深圳宝德 EA 暴雪企业管理软件 用友 金蝶 Oracle Infor SAP个人应用软件 金山 永中 Microsoft Adobe Google通信软件 中国移动(飞信) 阿里旺旺 腾讯 Google MSN Skype工业软件 GE Dassault PTC Autodesk Siemens商业智能软件 用友 IBM Oracle SASSAP(Sybase)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2,04三、运行支撑层1、咨询云计算产业链中的规划与咨询环节是指面向云计算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企业提供云计算业务相关战略决策支撑的活动,或者面向需要构建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的企业、政府机构等客户提供云构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的服务。规划与咨询是促进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的第一步,是展开云计算应用服务的基础。跨国企业抢占市场先机,侧重技术服务传统的大型跨国IT厂商、信息技术及外包服务机构,如IBM、Accenture、Citrix、Dell等,迅速从传统IT咨询服务向云规划、咨询服务拓展。IBM在2008年就推出了面向企业云计算的行业咨询服务。埃森哲2010年开始也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云计算加速器”、托管私有云等咨询及外包服务。Citrix在2008年10月份发布了云计算策略并推出Citrix Cloud Center(C3)产品系列,2011通过收购C,专注企业私有云技术。国内企业迅速跟进布局,侧重顶层设计中国本土企业中能够提供云计算相关规划和顶层设计的还相对较少,具有政府背景的大型IT咨询公司研究积累较深、业务优势突出。其中赛迪顾问对云计算产业与市场的研究开始较早、积累深厚,并能依托工信部背景深刻把握政府决策和相关产业政策,能够为从事云计算相关生产制造与服务的相关企业提供云计算业务战略咨询;赛迪信息在云集成顶层设计领域起步较早,已经为中国医药集团、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等多家大型央企进行了企业私有云平台的设计咨询服务,并参与了智慧天津、智能廊坊、数字郑州、智慧武汉等多地智慧城市建设的设计咨询工作。表5 云计算咨询层重点企业分布类别国内重点企业国际重点企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其它地区美国欧洲咨询规划咨询 赛迪顾问 赛迪信息 IBM Accenture Citrix Dell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2,042、集成云集成是指通过顶层设计、软件开发、系统架构等一系列手段实现云计算数据中心、平台、系统的建设与服务。云集成是云计算服务和应用的基础,是连接产业链上游的硬件、软件与产业链下游运营、服务、应用的关键环节。云集成包括云设计咨询服务、云解决方案、云平台开发等细分环节,本报告也将为云集成各个环节可能需要的支撑服务纳入云集成领域。其中云解决方案又包括云安全、云迁移、云测试等细分领域。在云集成领域,目前主要呈现以下现状与特点:大型跨国IT企业基础雄厚,迅速拓展云集成高端服务在云集成服务环节,Open Nebula、Eucalyptus、IBM、VMWare、Enomaly等国外厂商基于优势业务,对云集成其它环节提供包括云平台开发环境、免费开源软件、虚拟化技术、弹性计算平台等支持服务。在云平台开发环节,国外厂商进入较早,Fortress、Globus、Joyent、Kaava、IBM、Salesforce、Microsoft、rPath等厂商已经展开开源工具箱、云托管基础架构、云环境的系统部署和维护自动化等多项业务,竞争格局日益激烈。在云安全领域,Symantec、McAfee、Trend Micro技术力量较强的安全管理基础软厂商同样也面向云集成提供安全服务。在云迁移领域,IBM、Usher等厂商提供面向企业从既有系统向企业私有云的迁移服务。在云测试领域,Cloud Testing公司提供一个基于UI自动化测试的云测试平台,Keynote公司提供一个基于桌面的测试软件,SOASTA公司发布的测试工具CloudTest基于浏览器运行并可以测试任何Web应用程序。国内企业受政策环境支持,依托本土优势快速发展在云集成服务领域,中金数据提供企业级云存储、异构云资源管理平台、医疗云、金融云、城市安防云等多种解决方案;天云科技提供企业私有云数据中心、园区云计算服务平台等服务;软通动力主要专注于软件园IDC云计算平台的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在云平台开发领域,中金数据从2009年开始部署云计算资源管理、云存储研发、业务持续管理软件开发等技术研发,提供企业私有云集成服务;新浪也在2009年推出了Web应用开发与运行平台Sina App Engine(SAE),以全新的云计算开发平台提供给国内用户面向未来的集成式开发平台;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从自身庞大的业务需求出发,基于内部云计算应用实践形成外部服务,在2010年开放华为云计算平台,向开发者提供标准化接口。在云安全领域,国内领先的杀毒软件厂商金山、瑞星、360安全卫士等纷纷推出云安全计划。在云迁移领域,中金数据、软通动力等厂商主要提供传统数据中心向云架构迁移的服务。在云测试领域,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开始尝试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云测试平台。表6 云集成层重点企业分布类别国内重点企业国际重点企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其它地区美国欧洲云集成云集成服务 天宇科技 中金数据 软通动力 Open Nebula Eucalyptus IBM VMWare Enomaly云平台开发 中金动力 新浪 华为 Joyent IBM Salesforce Microsoft rPath云迁移 中金数据 软通动力 IBM Usher云安全 瑞星 奇虎360 金山 Symantec McAfee Trend Micro云测试 中国软件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Cloud Testing Keynote System Skytap SOASTA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2,043、监理云计算产业链中的监理环节是指对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构建相关工程的生产(进度、质量和投资)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工程监理对云平台构建工程、云集成项目的投资控制、工期保证、质量保证有着积极作用,是云平台构建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土企业占据地缘优势,主导云计算监理市场目前国内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构建相关工程的监理服务商基本都是本土企业,如北京捷通、北京长城电子、中信国安、中华通信、江西贝尔、太极、北京飞利信、广宁实业、成都清华高科等。这些监理服务提供商通常也从事机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