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doc_第1页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doc_第2页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doc_第3页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doc_第4页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威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摘要: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威宁县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威宁县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求。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键字:威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威宁概况: 威宁既是贵州的屋脊,又是滇东北走廊的交通要塞,326国道过县境129公里,102省道过县境157公里,铁路里程187公里。威宁县物产资源种类繁多,盛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等粮食作物,烤烟、芸豆、蘑芋等经济作物和苹果、黄梨、核桃、板栗等干鲜水果;中药材有党参、天麻、黄柏、三七、半夏、杜仲、厚朴等。其中马铃薯常年产量在15亿公斤以上,品质优良,为全国之冠。全县拥有成片草场和草山草坡320万亩,各类牲畜常年存栏达157.22万头(匹、只)以上,出栏77.47万头(匹、只)以上,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是著名的马铃薯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和南方落叶水果基地。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铅、锌、铜、金、银、铝、石膏、泥炭、硅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岗石等30余个品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50亿吨。这些资源优势为威宁县开展新农村建设就提供了有利条件。二:以村为试点(一):玉龙乡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新农村建设密切联系起来。 1、带领和平村全村群众修建引水工程。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带领和平村群众投工投劳修建引水工程,并带头号召群众集资8.1万元用于铺设水管管道,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解决了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存在的实际困难。 2、积极带领大寨、新寨两村修建乡村公路。在带领群众修路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身先士卒,积极投身村级公路建设,共组织两村村民1200多人进行修路。 3、打牢基层组织建设,为活动开展打基础。玉龙乡党委政府把解决村级组织无活动阵地的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乡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付7.5万元作为玉龙乡13个村的组织活动室的美化、净化建设。另外,积极落实“项目带”措施,千方百计保证村级组织活动室建设配套资金的落实。现在走进威宁县玉龙乡沙田村新龙组,干净漂亮的农家院落给人一种纤尘不染的感觉。一条条平坦笔直的串户路,粉刷一新的大瓦房格外耀眼,卫生间已贴上了洁白的磁砖,和城里人的生活没有两样。如今的玉龙街上,村民建起了漂亮的楼房,街面上还安装了路灯,这个美丽的山区小镇已成为牛栏江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房子变新了,土路已变成水泥路了,垃圾堆、粪便堆、柴草堆不见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街上商品琳琅满目,咱们玉龙也不比城市差,新农村建设圆了咱农民的城市梦。”玉龙乡沙田村新龙组村民禄炳清高兴地说,如今的玉龙乡已彻底改变了过去村容村貌杂乱无章、经济收入无门道的窘境,该乡多渠道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秀美农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900多元增加到2007年的2020元,今年将达到2400元。与1997年相比增加266.5%。(二)雪山镇一特色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雪山镇地处山区,山地多、水田少,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小麦、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核桃、甘蔗、水果等,是滇红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著名的泡核桃之乡。目前全镇有茶园面积11044亩,泡核桃面积81590亩,其中有铁核桃18580亩。耕地总面积41064亩,其中水田10307亩,旱地30735亩,农民人均有耕地1.47亩。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处山区,有较优越的天然牧场资源,畜牧产业也是山区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工作首位,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发展泡核桃、茶叶、畜牧三大产业,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集镇增容三大目标,实施“新农村建设、生态能源建设、基础设施、扶贫开发、云岭先锋工程、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六大工程展现核桃大镇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雪山镇雪山素有泡核桃之乡的美称,全镇现已有泡核桃面积81590亩(其中铁核桃面积18580亩),泡核桃产业在全镇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主要以云南大泡核桃为主,具有树型大、寿命长、挂果多的特点。因果大、壳薄、仁白、味美而享誉中外。在全镇从1200米的河谷到2000米以上的万明山箐,都有泡核桃生长。6400多农户种植泡核桃。在新民村的红星片、新化村的阿拖寨一带有古核桃林群上千亩,据有关专家估测最长的树龄已超过500年,而今仍枝繁叶茂,果实丰盛,给当地群众带来较大的经济实惠。目前在雪山核桃收入超万元农户近600多户,最多农户收入达8万元。镇党委政府抓住核桃基地建设机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总体要求,围绕打造核桃品牌,建设泡核桃大镇这一思路,加快发展,到“十一五”末全镇核桃面积累计达到10万亩,农民人均拥有泡核桃30株这一目标。二: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新农民,通过引导和教育,让农民脱胎换骨,真正成为新农村的直接建设者和直接受益者。”县委书记王炳荣说。 草海镇草海村村民朱天波,自筹资金20万元办起草海镇白马养猪场,今年9月,威宁县县畜牧局专门组织养殖大户到广州参观学习,朱天波从广州学习回来,把学到的养殖知识传授给当地群众,并组织培训,前来参加培训的村民络绎不绝。目前,朱天波的养殖场已有能繁母猪70头,肥猪30头,乳猪60多头,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威宁县先后涌现出养殖大户30多家。据了解,威宁县县畜牧、农业等部门通过举办各种行业培训,已有一万多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同时,通过科技人员实地指导,带动产业协会和农业科技教育示范基地的乡土人才一起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县里每年还组织农业、畜牧、烟草、医疗等部门的科技人才开展“三下乡”活动,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农村开展专家义诊、文艺演出、普法教育等活动。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把文明送进村寨,积极引导农民更新生活观念,改变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两年来,威宁县县在39个行政村建设省、地、县新农村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全面辐射不断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草海镇龙凤村依托区位优势,办起了农民阅览室、农家书屋等场所。积极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农民在娱乐中接受熏陶、净化心灵。三:建设生态家园 近年来,威宁县大力推行沼气能源建设,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灶,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改善村居环境作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干道两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村镇环境整治工作,每年开展“洁净家园”活动。该县把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性举措,以沼气建设、环境美化为突破口,不断拓宽沼气建设的工作思路,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沼气建设作为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十项任务之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模式,将沼气建设与改厕、改圈、改厨融为一体,不断地加快生态家园的建设步伐。在沼气建设项目的带动下,目前,20%的农户建起了卫生厕所和猪圈,50%的农户饮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突出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做到村庄布局显山露水,沼气建设点面结合,资源利用保山护水。既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环境面貌,又减少了农民生活用柴、用煤、用电的消耗,极大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通过沼气建设,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带来了生态效益。大力推进沼气综合利用技术,促进特色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各种种养殖大户不断涌现。四: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威宁经济的强力引擎威宁旅游资源丰富,品味很高,优美的自然山水与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有机结合、交相辉映、独具特色,是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一方沃土。威宁的旅游工作在全区至关重要,威宁的旅游产业要积极融入到“坚持龙头带动、区域联动、跨越发展、机制创新四大战略;大力突出织金洞、草海、百里杜鹃三大旅游品牌;将毕节试验区建成中国西南景观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市场繁荣、功能设施完善的中国西部最具特色的国际旅游地和世界级精品生态旅游区之一”的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构想中来,以实现全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沈健强调,旅游作为最具活力的产业,要成为推动试验区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地委副书记沈健在2007年就如何加快威宁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沈健指出,旅游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产业,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产业,是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产业,是关联度高、产业链拉动面广、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是促进开放的先导产业。其次是要充分认识到威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沈健指出,威宁位于黔川滇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黔西北的“屋脊”,是滇东北走廊的要道,是云、贵、川的咽喉要地。威宁旅游资源丰富,以草海、百草坪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以中水考古遗址、石门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彝、苗、回等为代表的民族风情,还有冬暖夏凉的气候等等这些,决定了威宁是一块适宜四季旅游的宝地。另外,在加强威宁旅游业的发展方面,沈健提出了七点具体建议:1、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握机遇;2、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3、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4、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加强统筹协调;5、加强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6、加强宣传推介和区域合作;7、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五:领导的重视及大力改革近年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威宁发展特别是我们新任省委书记栗战书,亲自坐镇威宁,以迤那镇做扶贫联系点,今年1月13日至15日晚,栗书记一行冒严寒、顶风雪,夜以继日、不辞艰辛到迤那镇开展四帮四促活动,做到了情到农家、访到农家、住在农家、吃在农家。这种作风和精神令全县人民大为感动。新一任县委书记杨兴友对威宁县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杨兴友书记以“三农问题”和生态文明并结合威宁县的情况,指出顺应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创造性地开展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全面小康建设,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随后,他从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入手,就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经验等问题,从问题与成因、思路及原则、对策与机制、成效与体会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杨书记在讲座中指出,“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开展,有效破解了“三农”难题,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但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诸多挑战和机遇。他指出在生态文明时代,要强力推进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坚持不懈地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务求实效。要更加注重保护生态和农村特色,保持乡村生态循环;坚持功能与空间的有机结合,发挥庭院作用;尊重自然,传承乡土文化;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加快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杨书记强调: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解决民富,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目标,把农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作为最高的工作要求。杨兴友到威宁提出了“怀感恩之心,立奋斗之志,举发展之旗,聚团结之力,提速发展,提前脱贫,经济倍增,加快转型,奋力实现威宁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的主基调,确立了“4567”的工作思路。 “4”是以“四在农家”破解难题。也就是“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 “5”是“五心”教育提素质。“五心”是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孝心献给父母、把诚心献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信心留给自己。 “6”是“六风”建设促和谐。“六风”就是正党风、清政风、淳民风、浓学风、转作风、优行风。 “7”是“七个坚持”谋发展。即坚持以“威宁试点”为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