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咬钩时反应到浮漂上的漂相.doc_第1页
鱼儿咬钩时反应到浮漂上的漂相.doc_第2页
鱼儿咬钩时反应到浮漂上的漂相.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儿咬钩时反应到浮漂上的漂相鱼儿咬钩信号通过浮漂传递给钓者,钓者观察浮漂的动向提竿起鱼,这是垂钓中最有兴味最兴奋最愉快的事情,其中的妙处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由于鱼类的食性和就饵方式不同,浮漂的反应形态也就各各有别,概括起来,有送漂,闷漂(亦称黑漂),斜漂,抢漂,点漂,移漂等,垂钓者必须在刹那间做出相应的对策,不失时机的提竿起鱼。送漂:这是鱼头朝下尾朝上吃到鱼饵后,扬头起身欲游造成的,是典型的鲫鱼咬钩信号。如是鳊鱼,浮子上送速度会比鲫鱼快,也有鲫鱼咬钩不送漂的,但只是在水很浅的地区或流水区,其他如鲤鱼,草鱼等也有送漂的情形,但起初浮漂的摆动幅度都较大,且送漂也是偶然现象。闷漂:浮漂先是抖动几下,而后徐徐下沉,这多是鲤鱼咬钩的反应,有时青草鱼也是沉漂,浮漂抖动的越沉稳,下降的速度就越慢,说明越是大鱼咬钩,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斜漂:浮漂先升后沉,动作温柔缓慢,连续沉浮两三次,然后水平方向被徐徐拖走,且浮漂持续隐约可见,这多是草鱼,浮漂斜向下沉且速度较快,则可能是青鱼。因为他们的吞食都是自下而上,草鱼得食后平游而青鱼多下潜,如是鲢鱼,鳙鱼,漂走速度较草鱼快。抢漂:这也是常见状况,钩子一落水就被贪食的鱼类发现,咬住就跑,鲶鱼,黑鱼多是这种食态,在一般塘,堰则又多是白鲦鱼的动作。点漂:浮漂频频点动,且时沉时冒,东游西走,起竿无鱼,这就是小杂鱼在捣乱,遇到这种情况,应换大一些的硬食团,避免频频举竿。移漂:浮漂微微摆动,先不沉降,后时沉时降,鱼漂位置平移,这多是虾类索食动作,起竿较快趁他们大夹还未松开时仍可钓得,但多数起竿时中途落水,有虾无鱼,这时最好移动位置,所谓钓鱼钓到虾,赶快就搬家。但若是浅水垂钓(一尺左右深),鲤鱼咬钩也常有这种浮漂表现,因为水浅,没有闷漂或送漂的余地,只有平行移动的空间。调漂的前提浮漂与铅坠搭配合适漂与坠的搭配是至关重要的。搭配合适的漂坠,浮漂灵敏度高,因而上钩率也高,初学钓鱼的人往往不注意这点,导致漂坠搭配不当。一种是漂大坠轻,鱼钩不能沉底,随着水流或风飘动,钩在水中不能固定,另一种是漂小坠重,鱼儿咬钩时浮漂不能反应或反应迟钝,影响钓效。常能听到一些刚学钓鱼的人讲:“看到旁边的人频频提竿上鱼,而自己的鱼漂动也不动,有时候提竿一看,钓饵却没有了”究其原因,大都是由于漂坠搭配不当造成的。 正确的漂坠调配应当是坠的重量略小于漂的浮力,上饵入水后,加上饵团的重量钩至水底一帖地就能停住,铅坠半浮半沉,漂坠配比最好是出钓前自己在家中的鱼缸或是水缸中调试好,若到钓场现调,应首先在钓线上加上铅坠(卷铅丝或卷铅片均可),然后将钩抛入水中,若浮漂沉没没影了,说明铅坠过重,用剪刀剪下少量的铅坠,再试直至钩坠悬浮时浮漂尖少量露出水面为止(平水或露出一目左右均可)。 漂坠配比调配停当,下一步则是根据钓点水深调校“水线”。所谓“水线”就是鱼钩落入底后,鱼钩至浮漂这段在水中的鱼线(从浮漂到竿尖这段叫“风线”)。水线的长度其实就是钓点水深的直接表现。 水线的调校方法,先记住未上饵时浮漂露出水面的高度,以露1目为例,然后将浮漂往上撸一些。将钩抛入钓点,若漂还是只露出1目,说明水线短,钩未到底。将漂往上撸一些再试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多于1目了,说明钩已到底。露1目半至2目即可,不要将漂调的过高,否则会降低灵敏度。露出太多时应将浮漂向下撸一点。还有一种方法是上饵后调校,未上饵时露1目,装上饵团抛钩入水,若浮漂沉没,说明水线短,将漂往上撸一些再试直至露出1目或略多于1目,才说明水线调校好了。单钩带饵半水调漂技巧1首先,将铅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漂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然后,在双钩中的任何一钩挂一颗鱼饵,再往钓区抛出。此时会发现浮漂往下沉,之后修剪铅皮,重新挂一饵抛出。如此反复,修剪铅皮,直到浮漂在一颗鱼饵重量之下能悬浮停在半水,漂尖露出水面呈水平状为止。但要注意,调漂用的鱼饵大小不是以习惯使用的大小,要估计鱼饵在池底的大小,因为鱼饵从水面下沉到池底的过程中肯定会溶化掉一部分,一颗正常的鱼饵从水面到池底大概会溶化成只剩23左右。所以,调漂时要将使用的鱼饵取出一小团搓黏,使它不易雾化,并以正常垂钓鱼饵的2/3体积左右挂单钩半水调漂,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行,鱼饵体积大小不能时大时小,因为这颗鱼饵的大小决定了浮漂的调目。如果选用的浮漂浮力偏小或漂尖的长度偏长,可以从修剪铅皮中使浮漂漂尖露出1目或1目半;假如漂体和浮力偏大,漂尖又短(如空心尾),可以调整漂尖露出半目或平水。2调漂完成后,再将不带鱼饵的空钩抛至钓区,可见浮漂下沉到某一目就不再下沉了,这露出的目数就是今天你使用的调目。这个调目数就是你今天结合了鱼饵重量、钩重而调出的最适合的调目,可能有的浮漂浮力大的在3目,有的浮漂浮力小的在5目;同样一支浮漂与钓组,可能由于昨天鱼饵重的在3目,今天鱼饵轻的在5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目数就是我所说的中心调目,有了这个中心调目,浮漂才有灵与钝。接着在钓鱼的时候,我们会将钓目推高、拉低来调整控制鱼饵在池底的状态,这样才能做出我们所要求的各种迟钝和灵敏的钓目。3以这种方法调漂,完成之后,双钩挂饵抛出,浮漂一定会缓慢下沉,接着再将浮漂往上移动,一直至双饵到底露出2目就可施钓。我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因为悬坠钓的浮漂功能主要是控制鱼饵在池底的状态。鱼饵在水下保持轻触底状态为标准。这种调漂法绝对保证鱼饵到底,两颗鱼饵的重量既不会因浮漂的浮力不够而由池底大部分承托负担造成迟钝现象,更不会因为盲目的调几目而造成浮漂的浮力过大,出现鱼饵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事情发生。这种调法的目的是控制鱼饵重量的一半由浮漂的浮力向上牵引,另一半由池底来承托负担。这种方法一定能保证长钩稳定轻卧在池底,短钩也能稳定的触底。悬坠钓的调漂标准应该以浮漂控制鱼饵在池底处于轻触底的状态为中心,以这中心再分离一饵到底一饵悬空、双钩卧底或半水浮钓等其他理论。不考虑鱼饵在池底的状态及池底对鱼饵承托力的作用,不管什么情况下把浮漂的目数调得很低而造成因为浮漂的上浮力不够,鱼饵的重量大部分由池底承担的下迟钝现象,严重者会双饵陷于淤泥,甚至会因为浮漂的上浮力不够,令线组无法绷直,导致松弛,影响第一时间鱼讯传递到浮漂的过程,更严重的会在传递的过程中把信号消耗殆尽,无法得到信号提示。如果是盲目地把浮漂的调目调得太高,也会造成找底困难或根本就找不到底的上迟钝现象。钓浮技巧分析如何找鱼层和调漂一、钓浮的必备条件钓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鱼已离底上浮就食;上浮就食的鱼密度很大。当这两个条件具备后,才可以实施钓浮。二、钓浮的有效漂相钓底是在浮漂静止时抓信号而获鱼,是“静止中的运动”;而钓浮主要是在浮漂下沉的过程中抓信号获鱼的,这是钓浮的有效漂相与钓底的有效漂相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钓浮的有效漂相有;1浮漂下沉过程中的突然停顿。2浮漂下沉过程中的突然加速。3浮漂下沉中的突然上顶。4浮漂站立后的明显超时停顿(即该下沉的时候仍不下沉)。5浮漂站立后露出水面的目数高于正常的目数。总之,有别于浮漂正常站立、到位的一切异常现象都可视为鱼讯,但以上五种漂相最为常见。三、浮漂的调与钓由于钓浮是在浮漂的运动中抓信号,所以没法设定钓目。比如说,浮漂站立停顿时水面露出8目,停顿3秒钟后开始正常下沉,那么在下沉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鱼讯。鱼讯可能出现在浮漂下降到7目时,也可能出现在6目、5目、3目等任何目数,因此钓者完全不必考虑钓目。那么,调目应如何设定呢?这要根据具体的水情和鱼情了。一般情况下,如果钓的浅,可适当调高,调8目左右,随着水深的增加,调的目数应随着减少,钓的深度若在半水以下,可以调成平水甚至水下。垂钓时如出现下列情形,要对铅坠进行调整:1浮漂在整个下降过程一直没出现鱼讯。这是因为铅坠太重致使下沉太快,鲫鱼追不上钩饵,应该一点一点的剪铅皮,直至出现鱼讯。2浮漂翻身即被托住致使不能下沉。这是因为铅坠太轻致使下沉慢,钩饵被小杂鱼接住了,要一点一点地加铅皮,直至浮漂能顺利下沉并出现鱼讯。四、找鱼层的技巧钓浮是在鱼已离底时采取的变招,钓者必须知道鱼上浮的高度,即找到鱼层,才能钓好鱼。找鱼层要一点一点的试探。当你认为鱼已离底并准备钓浮时,先把漂座下移10厘米,即从离底10厘米找起。为什么要从10厘米找起呢?这个数字是众多钓友在多次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而且是被反复验证的。鱼层一旦找准,会让你的垂钓变得容易。在垂钓过程中,鱼层不是一成不变的,钓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