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ppt课件_第1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ppt课件_第2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ppt课件_第3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ppt课件_第4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的梳理 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 (ESBLs) 肠杆 菌科细菌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专家共识 1 2 3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 4 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 略:中国专家共识 广泛耐药(XDR) 全耐药(PDR) 多重耐药(MDR) Matthew E. Falagas, et al. CID 2008:46(1): 1121-1122 3 类抗菌药物 耐药 仅1-2种药物 敏感(一般指 多粘菌素和替 加环素) 全耐药(包括 多粘菌素和替 加环素) 包括药物 当时所能得到的药物 有潜在抗菌活性的药物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年份年份 参加实验参加实验 室室 监测株数监测株数 革兰阴性革兰阴性 菌菌 (%)(%)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 20052005年年 8 8 2277422774152441524466.966.97530753033.133.1 20062006年年12123381133811230622306268.268.2107491074931.831.8 20072007年年12123600136001236372363765.765.7123641236434.334.3 20082008年年12123621636216251842518469.569.5110321103230.530.5 20092009年年14144367043670310023100271.071.0126681266829.029.0 20102010年年14 14 4785047850342823428271.671.6135681356828.428.4 20112011年年15155928759287424154241571.571.5168721687228.528.5 20122012年年15157239772397520435204371.971.9203542035428.128.1 20132013年年16168457284572617096170973.073.0228632286327.027.0 2005-2013年CHINET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我国G-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G+菌的 检出率则逐年下降 我国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流行病学 (CHINET 2005-2013) 肠杆菌科细菌一直是检出率最高的G-菌 (CHINET 2005-2013) 20052005年年20062006年年20072007年年20082008年年20092009年年20102010年年20112011年年20122012年年20132013年年 总的菌株数总的菌株数排序排序227742277433945339453600136001362163621643670436704785047850592875928772397723978457284572 革兰阴性菌菌株数革兰阴性菌菌株数7996799612466124661263712637132591325916750167501928919289424154241552043520436170961709 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G-)(%G-) 1 1 24.724.726.326.327.627.626.526.525.825.826.926.928.028.027.227.227.227.2 克雷伯菌属克雷伯菌属(%G-)(%G-) 2 2 14.714.7151513.813.814.914.9161616.116.116.516.518.518.519.619.6 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属(%G-)(%G-) 3 3 13.713.712.912.913.413.414.414.415.515.516.116.116.016.016.816.816.416.4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G-)(%G-) 4 4 15.215.220.620.616.916.916.416.415.815.814.814.814.214.214.014.013.413.4 肠杆菌属肠杆菌属(%G-)(%G-) 8 8 4.94.94.74.75.25.25.85.85.45.45.75.76.06.05.85.86.26.2 嗜麦芽单胞菌嗜麦芽单胞菌(%G-)(%G-) 9 9 5.85.85.15.1 5 5 5.25.25.35.34.74.74.54.54.14.14.04.0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嗜麦芽窄食 单胞菌 肠杆菌属 检出率(%) 不动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 (CHINET 2005-2013CHINET 2005-2013) 产ESBL菌检出率(%) 20052005年年20062006年年20072007年年20082008年年20092009年年20102010年年20112011年年20122012年年20132013年年 产产ESBLESBL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 38.938.951.751.7555556.256.256.556.556.256.250.750.755.355.354.054.0 产产ESBLESBL克雷伯菌属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 ) 39.139.145.245.245.145.143.643.641.441.443.643.638.538.533.933.931.831.8 产产ESBLESBL奇异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 6 6 18.118.116.416.416.916.916165.55.513.813.820.720.716.516.5 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CHINET 2005-2013) 阿米卡星 美罗培南 头孢他啶 亚胺培南 耐药率(%) 头孢吡肟 舒普深特治星 环丙沙星 克雷伯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CHINET 2005-2013) 阿米卡星 美罗培南 头孢他啶 亚胺培南 耐药率(%) 头孢吡肟 舒普深 特治星 环丙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CHINET 2005-2013) 阿米卡星 美罗培南 头孢他啶 亚胺培南 耐药率(%) 头孢吡肟 舒普深 特治星 环丙沙星 不动杆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CHINET 2005-2013) 阿米卡星 美罗培南 头孢他啶 亚胺培南 耐药率(% ) 头孢吡肟 舒普深 特治星 环丙沙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CHINET 2005-2013) 舒普深 左氧氟沙星 SMZ-TMP 耐药率(% ) 米诺环素 广泛耐药(XDR)菌株在革兰阴性菌中的检 出率 (CHINET 2005-2013) 年份年份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 受试株受试株XDRXDR株株%受试株受试株XDRXDR株株%受试株受试株XDRXDR株株% 2013201311053110532502502.32.3825782571631632.02.0902490241321132114.614.6 20122012877287723733734.24.2727172711091091.51.5782778271380138017.617.6 20112011639063901501502.32.3601260121091091.81.8595859581292129221.721.7 2010 2010 503250321891893.83.85080508086861.71.7494949491058105821.021.0 200920094556455681811.81.84912491285851.71.74163416370970917.017.0 200820083078307810100.30.34130413085852.12.13120312034034010.910.9 200720073078307810100.30.3398839881291293.23.22718271876762.82.8 2006200631073107 5 5 0.20.2470247021441443.03.0273427341051053.83.8 2005200520802080 2 2 0.10.1247324731041044.24.21904190427927914.714.7 努力做出感染部位的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合格标本(符合规范采集的血液、脑脊 液、胸腹水等无菌体液)培养到的细菌对 感染具有诊断价值 从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呼吸道、泌尿生 殖道、消化道等获得的呼吸道标本、尿 液、通过留置管采集的体液(如胸水、腹 水等)分离到的细菌不能作为感染的确诊 依据,需结合临床进行判断 感染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对于呼吸道标本分离的细菌尤其需要鉴别 污染菌、定植菌和感染菌,大体需要综合 参考以下几个因素: 1.存在细菌感染的炎症反应 2.有符合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 3.宿主因素: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大多引起医院获得性 感染,常需结合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判断,包括基 础疾病、免疫状态、先期抗菌药物使用、侵人性检查 和治疗、感染发生时所处病房的耐药菌流行病学、其 他与发病相关的危险闪素如机械通气时间等 4.合格的呼吸道标本涂片、培养结果:推荐尽可能取得 合格的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培养,反复多 次培养 感染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抗感染治疗应综合考虑感染病原菌及其敏感性、 感染部位及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病理生理状况 和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 1.经验性治疗应充分评估患者感染可能的病原菌 及其耐药性,选择敏感率高的药物;目标性治疗 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尤其是非发酵菌感染推荐 联合治疗,足量的药物和充分的疗程,药物的选 择应结合药敏结果和患者病情进行决策 抗菌治疗总体原则 3.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选择组织浓度高的药物,结合 患者特点,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 学 (PK/PD) 选择合适的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 4.需结合临床给予最佳支持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并 尽可能去除高危因素 抗菌治疗总体原则 抗菌治疗总体原则 5.抗感染治疗的目标应该是临床感染情况的缓解, 不应将耐药细菌的清除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6.多重耐药菌的治疗需要临床医生、临床药师和临 床微生物医生的沟通和协作,建议对于抗菌药物 选择困难的耐药菌进行联合药敏、筛选有效的抗 菌药物联合治疗方案 常用的对鲍曼不动杆菌有抗菌活性的药物包括 舒巴坦及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 苄西林/舒巴坦)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 培南、比阿培南) 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 肟) 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 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多黏菌素 替加环素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 非多非多MDRMDR鲍曼不动杆鲍曼不动杆 菌感染菌感染 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等抗等抗 菌药物菌药物 MDRABMDRAB感染感染根据药敏选用根据药敏选用头孢哌酮头孢哌酮/ /舒巴坦舒巴坦、氨苄西林、氨苄西林/ / 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联合应用氨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联合应用氨 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 XDRABXDRAB感染感染常采用两药联合方案,甚至三药联合方案常采用两药联合方案,甚至三药联合方案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 ):76-8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两种抗菌药物联合 以舒巴坦或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为基础的联合: 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多粘菌素E、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碳 青霉烯类抗生素等 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 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多粘 菌素E、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以多粘菌素E为基础的联合: 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三种抗菌药物联合 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或舒巴坦)多西环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利福平多粘菌 素或妥布霉素等 国内目前较多采用以头孢哌酮 - 舒巴坦为基础的联合 方案如头孢哌酮/舒巴坦 + 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替 加环素多黏菌素 E 国内常用方案 因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属细菌具有抗菌作用,故含 舒巴坦的复合制剂对不动杆菌具良好的抗菌活性 ,强调在选用含舒巴坦复合制剂治疗不动杆菌感 染时应用足剂量的舒巴坦,我国推荐每天 4g,国 外推荐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可加量至每天 6g 甚至更高剂量 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在体外对不动杆菌存在协同抗 菌活性,敏感性优于氨苄西林 - 舒巴坦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体外研究发现,替加环素对不动杆菌敏感率高, 可用于广泛耐药不动杆菌的治疗 替加环素的临床疗效与 MIC 值相关,对于 MIC 值1mg/L 的不动杆菌感染应该加量(首剂 200 mg,以后每 12 小时 100mg)或者联合治疗,加 量治疗可能增加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联合治疗 宜根据体外药敏选用 MIC 值较低的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PDRAB感染 常需通过联合药敏试验筛选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 治疗方案 鲍曼不动杆菌易对多粘菌素异质性耐药,但异质 性耐药菌株可部分恢复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因此多粘菌素联合内酰胺类抗生素或替加环 素是可供选择的方案,但尚缺少大规模临床研究 结合PK/PD,尝试增加给药剂量、给药次数、延 长给药时间等方法设计给药方案 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药物包括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及其与-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替卡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及其与-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 南、比阿培南) 氨曲南 抗假单胞菌喹诺酮 氨基糖苷类 磷霉素 多黏菌素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抗菌药物的单药治疗 通常采用 - 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酶抑制剂复合 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或碳 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可在- 内酰胺类过敏 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时采用,或作为联合治疗 用药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或病情较轻 以敏感的- 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 - 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联合 MDRPA感染或重症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Does combination antimicrobial therapy reduce mortality in Gram-negative bacteraemia A meta-analysis Lancet Infect Dis 2004; 4: 51927 TapperHilfMendelsonIgraKuikka 68.18 26.57 26.67 13.33 26.83 79.41 46.51 44.44 14.29 4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死亡率 (%) 联合用药 单药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 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 联合治疗优于单药 治疗 Figure:Combined susceptibilities (%). This figure illustrates the percentage of isolates that were susceptible to that combin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VOL 24, NO 1 WINTER 2011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抗假单胞菌- 内酰胺类 + 氨基糖苷类 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 + 氨基糖苷类 抗假单胞菌- 内酰胺类 + 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 双- 内酰胺类联合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国内外指南常推荐联合用药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 联合治疗优于单 药治疗 Randomized trial of combination versus monotherapy for the empiric treatment of suspecte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Crit Care Med 2008 Vol.36,No.3 治疗治疗G-G-耐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VAPVAP的效果比较的效果比较 单药治疗单药治疗 (碳青霉烯)(碳青霉烯) n=17n=17 联合治疗联合治疗 (碳青霉烯(碳青霉烯+氟喹诺酮)氟喹诺酮) n=39n=39 起始充分治疗率,起始充分治疗率,%18.818.884.284.2 2828天临床治愈率,天临床治愈率,%29.429.451.351.3 2828天微生物清除率,天微生物清除率,%29.429.464.164.1 机械通气时间,天机械通气时间,天151510.710.7 ICUICU入住时间,天入住时间,天21.221.214.214.2 住院时间,天住院时间,天111.4111.45555 2828天死亡率,天死亡率,%29.429.425.625.6 ICUICU死亡率,死亡率,%29.429.423.123.1 住院死亡率,住院死亡率,%41.241.233.333.3 国外推荐上述联合的基础上再加多黏菌素的治疗 结合PK/PD,尝试增加给药剂量、给药次数、延 长给药时间等方法设计给药方案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碳青霉烯类耐药尤其是XDRPA或PDRPA肺部感染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及其与酶抑 制剂复合制剂 血清药物浓度高于 MIC 的时间 %(TMIC%) 与 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这类药物需日剂量分 3-4 次给药,以加强杀菌作用和提高临床疗效 在一般情况下,在临床当4060时间体内 血药浓度超过了MIC时,药物的疗效达到最佳, 但不同的药物各有差异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专家认为内酰胺类药物 治疗威胁生命的重症感 染时,应维持TMIC时 间达66%-100% 部分研究显示,对于耐 药菌感染,当内酰胺类 药物TMIC时间达90% -100%时可获得杀菌效 应 治疗细菌感染时,除根据患 者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 和病原菌选用抗菌药物外, 应参考药物重要的PK/PD参 数制定给药方案 TMIC是评估时间依赖性 抗生素PK/PD的重要参数, 延长TMIC时间可获得更 好的疗效 1.Lamoth F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09;53(2):785787 2.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73-75 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延长TMIC的时间可达到最佳细菌学疗效 延长TMIC的方法 增加单次剂量 增加给药次数 延长输注时间或持续输注 增加单次剂量 0 u显著提高Cmax,对TMIC的改善有一定作用,但有限 u增加毒性反应:单次剂量限制 u增加医疗费用 随着MIC的增加,%T4MIC呈下降趋势,当MIC=4mg/L时,亚胺培南1g 2h 输注T4MIC的时间仍高于给药间期的40% Jaruratanasirikul S et 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2009; 63:560563. %T4MIC *PMIC u增加毒性反应:日剂量限制 u增加医疗费用 总药量不变通过增加给药次数可增加%TMIC可获得更高的细菌学疗效 亚胺培南 (750mg q6h 给药120min)获得更长TMIC时间的患者百分 比高达90% 13 Lamoth F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09;53(2):785787 750mg q6h 输注30min 750mg q6h 输注60min 750mg q6h 输注120min 肾小球率过滤(CFR) mL/min TMIC(1mg/L)时患者百分比(%) 延长输注时间或持续输注 延长输注时间或持续输注 0 0 %T4MIC *PMIC时间 l 延长输注时间或持续输注 l显著改善TMIC l不增加毒性反应:不增加单次剂量或日剂量 l不增加医疗费用 l 碳青霉烯类可通过延长滴注时间提高对铜绿假 单胞菌严重感染或耐药菌感染的疗效 0 0 延长输注时间或持续输注 氨基糖苷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抗菌活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对致病药物抗菌活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对致病 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多要求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多要求 Cmax/MIC 10Cmax/MIC 10或或AUCAUC24 24/MIC125 /MIC125 氨基糖苷类药物给药方案:日剂量单次给药 喹诺酮类药物给药方案: 左氧氟沙星日剂量单次给药 环丙沙星日剂量分 2-3 次给药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常用治疗选用药物 SMZ-TMP 内酰胺类 -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 西林/克拉维酸)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 替加环素 多黏菌素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 疗 头孢菌素耐药率高,且应用过程中可诱导耐药;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天然耐药;氨基糖苷类耐药率 高,单药不推荐 严重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缺乏 混合感染患者 无法应用或不能耐受 SMZ-TMP 的患者 广泛耐药或全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 疗 联合治疗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 疗 联合治疗方案 通常以 SMZ-TMP 为基础,联合其他抗菌药物如内 酰胺类 -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国内多用头孢哌酮/ 舒巴坦,国外多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氟喹诺酮、 氨曲南 亦可选用喹诺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