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 容容 摘摘 要要 伴随国际大米贸易量的日益增长,大米出口国间的竞争也日趋 激烈,各大稻米强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贸易政策。 今年伴随国际大米价格的快速上涨,世界粮食贸易的形势和各国的 贸易政策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 国,大米又是占一半消费量以上的重要粮食及经济作物,中国大米 的进出口有着平衡国内需求的重要作用,并对国际大米市场产生重 要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当今国内外大米贸易形势和政策作一些探讨,并介绍 和分析中国的大米贸易的历史及现状,近年来特别是入世后国内贸 易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和面对目前粮价攀升的形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最后进步探讨要如何更好的适应入世后经济自由化带来的挑战,开 拓广阔的海外市场。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大米、贸易政策、经济自由化、 ABSTRACT Follows the international rice volume of trade the day-by-day growth, rice-exporting countries among the increasingly intense competition the major rice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their trade policies more effective suited to their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year followed the international rice price the fast rise, the world grain trade situation and various countries trade policy has the big change, China has taken the world China as a major world grain production and consumer countries, rice is the consumption of more than half of the important food and cash crops, the Chinese rice import and export has the balanced domestic demand influential role, and had the important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rice market. This article makes some discussions to now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ice trade situation and the policy, and will introduce and analyzes Chinas rice trad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rade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grain price rise and face the situation by taking measures to deal with,Finally progress to discuss how to better adapt to the post-WTO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opening up vast overseas markets. KEYWORDS:Chinese rice,Trade policy,Economical liberalization 正 文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选题背景 1 第二节 选题意义 1 第三节 研究思路 2 第二章 世界稻米贸易的现状3 第一节 国际稻米贸易当今的趋势 3 第二节 世界主要稻米国的地位与特点 3 第三节 世界主要稻米国贸易政策 4 第三章 中国的大米贸易6 第一节 中国大米的贸易史 6 第二节 中国稻米贸易的现状 6 第三节 中国大米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7 第四章 中国稻米的贸易政策.10 第一节 中国的贸易政策分析 .10 第二节 中国面对全球粮价上涨的应对政策 .12 第三节 中国大米贸易未来发展策略 .12 第五章 总结.14 参考文献.15 致 谢.16 第 1 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粮食问题关系民生,也是一国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而水稻是世界上最 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上半数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粮。稻米在全世界的消 费非常的广泛,消费十万吨以上的国家有 100 多个。随着世界人口的大量增加, 世界经济的发展,加上大米本身拥有的优良的性能,与健康的密切联系,它的 消费量也是迅速的增长。乌拉圭回合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 以关说配额的形式来管理农产品贸易,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世界大米的贸 易环境。中国是粮食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总人口 的一半左右。粮食贸易在国内一直起着平衡需求的作用。近年来,在政策的调 节下,我国的粮食贸易是呈现净进口的态势。中国加入 WTO 后,可以享受许多 优厚的配额条款,增加了中国大米的市场准入量 。 世界上大米出口大国很多,泰国和越南的出口量将近世界市场份额的一半 左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之一,世界大米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都将促进中国大米的出口,中国的大米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入世 对中国农民和中国农业的长远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中国的粮食贸易政策如何才 能更适应入世后带来的变化,了解与研究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特别是大 米的生产格局,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选,这都对中国重新恢复大米出口大国的 地位,提高中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70%的人口大国,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处 于相对弱势,农产品进口什么、出口什么,进出口的比例,都是政策制定者, 管理层需要深层考虑的问题。目前在国际粮价破纪录的大幅走高的国际大背景 下,世界各国也在研究如何控制出口,稳定粮价。中国的大米出口在粮食出口 中是比较突出的,近年来中国大米的出口量也是日趋增加,每年的出口量都比 上一年多。中国如何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采取合理的贸易政策,对于稳定国内 的大米供需,稳定国际的粮价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我国的进口市场主要分布于 北美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出口市场主要在亚洲和非洲,中国粮食 的国际贸易量越来越大,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存度有上升的趋势,分析中国大 米贸易相关的问题,讨论如何让中国的大米政策要更国际化,更符合贸易自由 化的要求,这对中国的大米打开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兴盛中国的稻米产业有着 实际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 首先分析当今世界粮食贸易,特别是稻米贸易的现状和趋势,然后介绍目 前世界上主要的一些大米输出国的特点和地位,发展状况,如泰国、越南、日 本等,以及它们的贸易政策的实施。然后再介绍中国大米贸易的现状,从时间 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中国大米的一些特点,比较优势,以及还有哪些缺陷,在世 界大米市场上的影响力。 第四章是本文相对比较重要的一章,从中国稻米的贸易政策着手,结合当 今世界粮食价格破记录增长的大环境,分析中国所受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中国 当前的贸易政策的实行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另外,还要着重分析下入世给中 国带来了什么改变,加入 WTO 给中国大米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总结中国 大米政策应如何更好顺应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为中国大米的未来发展提一些建 议. 第二章 世界稻米贸易的现状 第一节 国际稻米贸易当今的趋势 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全世界对稻米的需求量也是 日益增长,20 世纪的稻米进出口增长是历史上最快的。根据程映国的国际稻米 贸易特点与中国稻米出口的文章的数据,2000 年世界稻米消耗量达到 3.9 亿吨,比 1990 年增加 4900 多万吨,增长 14.4 %。而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稻米消费的 增长主要靠各国自己发展稻米解决,而进入 90 年代,进口增长占消费增长大大 增多,说明大米的国际贸易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08 年以来,随着干旱 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以及世界耕地面积的减少的因素,还有全球的基金对粮食市 场的投机行为,世界粮食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涨,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截 至 5 月末,全球的大米价格已经较去年同期上涨了约 57%,一个粮食廉价的时 代即将结束。世界上更多政府领导人都在重新审视各自粮食政策。在全球各个 角落,粮价的快速上涨正成为一道世界性课题。许多国家进行了进出口策略的 调整,特别是印度,泰国,越南等大米出口大国都不同程度的限制了本国大米 的出口,以确保国内供应,从而加剧了世界大米价格的上涨。 第二节 世界主要稻米国的地位与特点 总体来说,国际稻米市场并不是个很大的市场,大米的出口国也非常的集 中。有近 90%的大米在亚洲生产。泰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大米 贸易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一,07 年泰国生产大米 1900 万吨,其中 900 多万吨出 口到世界各地。今年泰国稻谷产量为 2800 万至 3100 万吨,碾后约为 2000 万 至 2100 万吨大米,国内消费约 900 万至 1100 万吨,另外约 800 万至 950 万吨 出口到世界各地,剩下的泰国政府用作储备粮(。今年随着世界粮价上涨,泰国 大米更是卖出了每吨 1000 美元的历史最高价。泰国大米颗粒长,两头尖,颜色白,煮 成米饭香柔滑嫩,在世界粮食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有名的泰国香米, 米粒细长,煮熟之后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入口香软爽滑,适合跟各种佳肴搭配, 一直占据着大米的高端市场。 越南的大米出口位列世界次席,07 年出口量为 453 万吨,其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了许多原本是进口泰国大米的国家的注 意。美国和印度的大米出口相对比较平稳。另外,中国的邻国日本也在大米出 Prasert Gosalvitra,泰国今年仍将出口大米,/news/2008-05- 02/000003602639.html,2008-5-2. 口上走的高端路线,特别是越光米,无论是香味、光泽还是口感,都堪称米中 之最。 表 2-1 2004 年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大米进出口值 单位: 千美元 数据来源:世界粮农组织官方网站数据库 第三节 世界主要稻米国贸易政策 国际稻米市场一直来都是供大于求,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国际竞 争非常的激烈。 一、泰国 近年来泰国政府转变了过去以维持国内粮食低价的政策,把提高农民收入, 促进农产品出口及推动农业部门持续发展作为粮食政策的主要方针。在稻米方 面的主要政策有稻米抵押制度。稻米抵押制度是政府稳定市场价格的一项重要 措施,主要向农民提供粮食流通方面的贷款,如粮食加工、储藏、销售方面的贷 款等。其目的在于防止农产品收成时农民急于卖粮,被迫压价出售所造成的损 失。其中的典当稻米可以在市场涨价时由农户购回出售。这项措施非常好地保 护了农民的利益,很值得别的国家借鉴。 泰国 50%以上的大米出口属于私人贸易,出口商只需按一定比例低价卖给 政府一部分粮食即可。近年来政府考虑到大米市场竞争加剧,为鼓励私营米商 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保证泰国中低等级大米出口的竞争力,政府为出 口的中低等级大米提供补贴,并向私人大米出口商提供大米储存和改良米质的 费用补贴, 另外还拨出专门优惠贷款给大米出口商。在出口市场方面,政府明 确表示不与个体私营米商争夺出口市场。 政府签订的销米合同属于政府之间的 贸易。还有鼓励农民提高稻米质量。近年来,泰国在中低等级大米出口市场上 国家 进口额 出口额 美国 284850 1168563 泰国 537 2696248 越南 46 950388 印度 0 1478077 中国 472422 238089 澳大利亚 44541 28354 遇到来自越南等国的价格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决定今后稻米生产的战略重 点是提高质量。 目前,国际消费趋势普遍看中大米质量, 尤其是即将开放大 米市场的日本消费者对大米质量十分挑剔。 只有稻米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才能 使稻农获得更多的利润。政府将调整有关政策提高稻米产量及质量,包括向稻 农传授水稻种植技术, 在粮食收购价格上拉开等级差距, 这表明政府对提高 大米质量的态度。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大米危机,全球米价上涨,泰国、巴基斯坦和美国是 仅有的几个没有实施贸易限制的主要大米出口国。泰国的大米在出口同时,肯 定会优先照顾本国国民。泰国稻米部门的主管表示,现在米价这么高的情况下, 国家已经不需要补贴农民了。不过虽然政府没有补贴,但是一直都有为种米的 农民提供按揭贷款,并且设置最低的收购价格。如政府给的价钱太低,农民可 以不卖给政府,自己拿到市场上去卖。此外,泰国也有 3600 多个农业合作社, 农民参加后比自己散卖大米能多出 200 铢300 铢/吨。 二、美国 美国的农业补贴和扶持的力度非常大,对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实施保护, 以避免和抑制由于农产品的全面过剩而可能导致的农业危机,保障农业的健康 发展。1999 年至 2002 年期间,美国稻米的总产值为 40 亿美元,但美国政府对 稻米的补贴却高达 58 亿美元。仅在 2002 年内,美国政府对稻米行业的贷款为 6.99 亿美元,直接支付 7.29 亿美元,收成保险 1500 万美元,出口信贷 8400 万美元。美国的稻米种植面积由 2000 年的 300 万英亩增加到 2002 年的 320 万 英亩,每英亩单产由 229.2 英担增加到 268.9 英担。与此同时,美国又积极倡 导和参加乌拉圭回合谈判,要求他国削减农业补贴,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虽然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使美国大米国际价格竞争力处于劣势,但是美国会继续 加强对农业的补贴,并充分利用 WTO 的有关规则,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 易谈判,以获得更多的大米市场配额。 三、日本 日本在 1995 年签订了乌拉圭回合的协议后,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进口大米。 在此以前,日本对国内水稻生产采取“高价政策”,用于保护粮食安全和农民 的利益。93 年底日本大米的市场零售价甚至到达每公斤 600 日元,远超世界市 场同类价格。目前日本进行的是最低进口准入制度,最低进口量不得少于国内 大米需求的 3%至 6%,根据普通市场准入和买卖同步制度两种方式进口,由日本 食品署进行采购。 通常以这种形式进口的大米用于饲料,加工食品或者生产酒 精。根据 SBS 制度,私营公司通过日本食品署进口大米,且大部分进入消费者 市场。 第三章 中国的大米贸易 第一节 中国大米的贸易史 水稻生产在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中国稻谷区分布广阔,栽培历史悠 久。20 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中国是世界大米出口市场上非常重要的成员,是重 要的大米出口国,大多数年份大米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和泰国。1973 年和 1974 年曾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分别为 263108 万吨和 206105 万吨) ,占 该年度世界大米总出口量的 25 %以上。除大米出口外,中国还偶尔出口数量有 限(年均不到 10 万吨) 的粗粮到香港和日本。那时出口大米为中国换取了十分 稀缺的外汇,属于单边的国际商业贸易。到了 80 年代,中国的大米出口总体还 维持好的势头,只是波动幅度比较大。80 年代, 年均出口大米量为 74 万吨, 相对 90 年代来说较少,90 年代年均出口大米 110 万吨, 占世界总出口量的 5% 6%。值得一提的是 95 年,突然的粮食短缺使中国大米出口骤减,只有区 区 5 万吨,而进口数也创下了历史之最。02 年是中国加入 WTO 的第一年,中国 大米的出口量有小幅增长。从大的历史跨度看,中国大米的出口额总体呈现上 升的趋势。 表 3-1 近年来中国大米贸易情况: 单位:万吨 年份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出口 94 374 271 295184197 进口 33 24 17 24 27 24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年鉴 第二节 中国稻米贸易的现状 中国曾经是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国,然而近 20-30 年来,已在国际市场上退 居第 6-7 位,入世后大米将是中国粮食中唯一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受益的产品, 但其出口量与国内产量相比仍十分有限,甚至未能超过入世前的水平。仅从贸 易量来看,加入 WTO 以来中国仍然是一个大米出口国。2001 年大米净出口 157.9 万吨,2002 年净出口 174.3 万吨,2003 年净出口 240.2 万吨,2004 年净出口 14.3 万吨。但是, 如果不看贸易量而看贸易额,中国在 2004 年实际上已经变 成一个大米进口国。2004 年中国的大米出口额为 2.39 亿美元,大米进口额为 2.55 亿美元入超 0.16 亿美元。另外,从月度贸易量情况看,在 2004 年的 12 个月中,只有前 3 个月表现为净出口,其他 9 个月全部为净进口。加入 WTO 之 后 中国的大米出口价表现为稳中趋升而大米进口价则表现为震荡下行。 2000 年以来的大米进口价格远高于出口价格。但是,这主要是因为进口品种为 泰国优质茉莉香米,满足国内高收入阶层和高级饭店等特殊行业的需要,泰国 香米也是中国进口最多的米种。 表 3-2 近年来中国稻谷供需平衡表: 单位:千吨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中国大米出口以精米为主,由 1999 年的 0.5 万吨增加到 2004 年的 1.41 万吨, 增长了 1.82 倍(。就中国稻米出口分品种来看, 粳米出口略多于籼米。近 年来我国南方籼稻品种改良步伐加快,籼稻质量有所提高,口感越来越好,有 些已经胜过粳稻。中国的大米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其中亚洲占中 国稻米出口的 57%。 2002年以前,就是中国入世以前,我国大米的进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进 口贸易商依据国家分配的进口数量进行,大米的进口数量受政策性影响较大。 虽然国际市场大米价格逐年下跌,但是近年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稻谷库存水平 居高不下,大米的进口仅仅是满足高收入人群对高品质泰国大米的需求。大米 的进口数量并不能真实反映国内外市场大米竞争水平。国营进口贸易管理转向 进口配额管理,大米进口非国营贸易比例占据50% 。非国营贸易商会对进口印 度等国的低价大米产生兴趣。03年以来,中国的大米进口出现了迅猛的增长, 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大米收购量减少供给紧张,国内米价有所上涨。 第三节 中国大米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中国的粳米在世界上比较受欢迎,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以及中亚地区、 中东地区、欧洲地区、南美地区和非洲部分地区, 其中韩国、朝鲜、日本、俄 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古巴等是中国粳米出口的主要国家; 中国大米出 口日本,韩国等邻国有很好的优势,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另外,中国的粳米品 王明利.中国稻米进出口贸易状况及未来趋势展望.J.农业展望, 2006, (7). 3. 年度 2005/2006 2006/2007 2007/2008 生产量 180592 182570 186500 进口量 126 726 500 新增供给量 181618 183296 187000 食用消费 150000 147000 147000 年度国内消费 183250 178900 177850 出口量 1419 1750 1050 年度总消费量 184669 180650 178900 年度结余量 -3051 2646 8100 牌在日本比较受认可,日本民众比较爱吃中国产的粳米。中国籼米则主要出口 到东南亚和非洲地区, 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科特迪瓦、坦桑尼亚、尼日 利亚、利比亚和几内亚等是中国籼米出口的主要国家。由于具备科技上的优势, 中国种用稻谷出口也是近年来成长较快的种类,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和非洲国家。 中国糙米出口很稳定, 每年都保持在 10 万吨左右,传统上主要出口到韩国和日 本。由于糙米富含多种重要的营养成分, 并受到很多国家的认知,近年来除出口 日本和韩国外, 还出口到哈萨克斯坦、埃及、罗马尼亚等中亚中东和欧洲国家。 利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指标分析中国不同品种谷物产品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情 况,可以大致判断中国稻米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状况和格局。与国际市场 相比, 中国早籼稻已不具比较优势; 相反, 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具有不同程 度的比较优势。从近年来比较优势的变动来看, 中国稻谷生产一直具有较强的 比较优势, 只是在 1998 年才有明显的优势下降趋势(。 在竞争东亚国家的大米进口市场中,即使在具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我国 大米并没有很有效地扩大在日本、韩国的出口份额。例如2000年我国大米出口 量占日本最低大米进口承诺数的13%,占韩国最低承诺数的9.9%,我国在这两大 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美国和澳大利亚。2001年111月份,我国向韩国出口 大米0.6万吨,仅占韩国总进口量的4.4% ;同期我国向日本出口大米8.4万吨, 占日本总进口量的12%。我国大米不能有效扩大在日本、韩国的出口份额,其原 因除与这些国家补贴国内稻谷生产,以及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国内大米产业外, 由于粮食出口商之间、出口商与国有粮食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矛盾限制了我国 大米出口竞争优势的发挥。另外,我国大米加工厂规模普遍偏小,且较为分散, 加工大米质量与泰国、美国等主要出口国相比存在差距,加工厂与生产者之间 未建立稳定的产、加、销一体化关系,农药残留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 问题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大米的出口竞争能力。如果我国大米生产者长期不能克 服制度上的障碍以及贸易壁垒,我国在全球大米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将逐渐下降。 中国大米出口在入世以后增长不明显,甚至有小幅下降,这里有中国大米 自身的问题。就新加坡市场为例,其原因有:一 .价格因素,近年来,泰国大 米连年丰收,导致价格下降,许多进口和经销商即使采用买一送一的销售办法, 仍然能有赚头,相比之下,中国大米的价格则没有多大优势。以5公斤装的大米 为例,雪莲牌珍珠米(中国进口,当场包装)售价为7.68新元,而同样包装的泰 国金凤大米售价仅为7.35新元左右。一些质量稍差的泰国大米售价更低,有的5 公斤装只卖5新元右。 二. 质量差别。过去几年,新加坡市场上来自美国、日 本的大米一般来讲,价格都偏高一些。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在当地市场占据一定 赵慧娥.中国大米国际竞争力分析J.农村经济,2005,(3). 4. 的份额,主要原因在于其品质优良。以美国为例,从美国进口的大米碎米率只 3.5%左右,含水量也极低,抛光度较高,口感也不错。对消费能力较强,崇尚 高品质生活的新加坡人来说,价格略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反观来自中国 的大米,不少省市出口到新加坡市场的大米在碎米率、含水量、抛光度等方面 都不及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产品。还有中国大米黏度高(尤其是北方大米), 不适合炒饭。而东南亚消费者爱吃炒饭。所以中国大米的劣势也是比较多的。 第四章 中国稻米的贸易政策 第一节 中国的贸易政策分析 中国的粮食贸易一直来只是起平衡国内供求、调剂生产余缺的作用。在大 多数情况下,粮食对外贸易是要服从政治利益,粮食对外贸易计划是在生产年度 之前内部确定的。对外贸易通常能够稳定国内的供求关系,但是,中国以前所实 行的粮食对外贸易在有些年份里却加剧了国内包括大米在内的谷物供求和价格 波动。由于体制不顺和审批程序冗长等原因,中国粮食外贸对国内供求的调节能 力还很有限,对国际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不强。突出的表现是逆向调节和反应 滞后,放大了国内市场的波动。中国学术界普遍知道并予以批评的一个事实是, 粮食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处于一种分割状态,粮食的进出口并没有随着国内粮食 生产与消费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出现了国内粮食供给相对平衡的时候却大量进口,国 内粮食减产供应紧张的时候又大量出口的怪现象。1993 年和1994 年我国大米 产量处于低谷阶段,分别只有1. 78 亿吨和1. 76 亿吨,而在这两年我国大米出 口量却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最多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值得国内专家学者 的研究和反思。 在加入WTO 前,中国对大米出口采取了补贴措施,按照国际贸易的理论,补 贴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这也是世界大国普遍都会采取的措施。每100美元农产 品产值中政府的补贴,美国为20至30美元,欧盟为40至50美元,日本为50至60 美元,瑞士和挪威高达80至90美元。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每年高达3500多亿 美元,大量的农业补贴,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的补贴来源于各个进出 口公司所属的同级财政,比如,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的出口补贴由中央财 政支付,而各个省属进出口公司的出口补贴则由所在省财政支付。每个省的补贴 标准并不相同,并且经常发生变化。比如1999年和2000 年,安徽省籼米出口补贴 为每吨120 元,到2001 年省政府同意增至每吨180 元。这些出口补贴并没有被 农民所得到,而是补贴给了出口企业。中国补贴大米出口,当然是为了鼓励出口 商增加出口,但并不构成倾销,因为大米的出口价比成本高 。 作为加入WTO 的条件,中国政府承诺:在2004年前取消全部的出口补贴,包 括价格补贴、实物补贴,以及发展中国家可以享受的对出口产品加工、仓储、 运输的补贴。大米是中国国家重点管理的11 种出口商品之一(其他10 种是玉米、 煤炭、原油、成品油、钨、锑、锡、锯材、蚕丝类) 。中国政府同意:不再增 加并将减少扭曲贸易的国内补贴。多年来,中国对大米出口一直实行配额管理制 度。自2002 年1 月1 日起,中国有多种农产品不再实行出口配额管理,但对重点 李成贵.中国大米政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9). 57 农产品仍然实行出口配额管理,大米是首当其冲的。另外,从入世之日起取消 非关税措施并削减关税中国农产品长期依赖的进口许可证、进口数量限制、 限量登记等非关税措施将被禁用或转化为等值关税。另外对大米产品实行关税 配额管理(TRQ),即对配额内的进口征收1%的低关税,而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征收 6574的高关税。 自加入WTO 之日到2004 年年底是中国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进口关税配 额数量管理。按照中国承诺的内容,2002 年,大米的关税配额是399 万吨,其中 粳米和籼米各占50 %;到2004 年,大米关税配额增加到532 万吨,粳米和籼米仍 然各占50 %。中国方面还承诺,在粳米进口中,国营企业和非国营企业分得的关 税配额各占50 %;籼米进口中,国营企业占90 % ,非国营企业占10 %。另外就是 说,关税配额只是理论上的市场准入机会,并不是一定要履行的实际,需要明确的 是,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AOA) 的规定:现行市场准入机会,应定义为在 基期内允许进口的数量,是否进口则没有强制性。无论是出口补贴,进出口关税 还是配额,都要根据国际形势灵活变化。 中国应对WTO 冲击的研究和准备并不充分,现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农业 政策调整的思路已经取得一致,就是要“用足绿箱政策(对农产品贸易没有产生 影响或仅产生微小扭曲的补贴),用好黄箱政策(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 中国政府已经而且还将继续采取一些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大米优质化,提高大 米的质量、效益和出口竞争力。黄箱政策包括19961998 年中国特定农产品价 差补贴年均为252 亿元,其中,大米价差补贴最高,为132. 09 亿元(粳米- 93. 4 亿元、籼米- 38. 69 亿元) 。这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农业的巨额 价格补贴,以及阿根廷、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形成明显的反差。这 种情况说明,中国在农产品价格支持方面还有不小的空间。中国的农业补贴应多 致力于提高中国大米生产的现代化程度,投入到科技种植,培育良种上,建立 多个优质的大米生产带。另外提高优质大米的收购价,增加农民种植优质稻的 积极性,并进步深化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我们的稻米生产、加工、出口的一体化系统还没有建立完全,还要加强这 三方的联系,建立全国大米营销和网络系统。另外可以请一些欧美的专家,来 为中国大米的生产与加工予以把关,并购置先进仪器加以检测,这样做可以帮 助中国大米打破绿色壁垒,扩大国际市场。 第二节 中国面对全球粮价上涨的应对政策 由于多个亚洲国家减少了大米出口量,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 报价自2008年3月27日从每吨580美元涨到了每吨760美元,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 点(。在泰国国内,稻米供应越来越吃紧,加上泰铢表现的强劲,使得国内大米 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另外,全球第二及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及印度也大幅度 削减大米出口量,使得全球大米供给少了三分之一,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大 米出产国的国内价格也在迅速上涨。 面对国际市场的大米供应紧缺和大米价格快速提升,中国国内又会有怎样 的反应呢,目前中国的大米库存量充裕,达到4000万至5000万吨。去年12月20 日,中国政府为了控制我国粮食出口过快增长,确保国内粮食安全和粮价稳定, 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包括取消了粮食及其制粉出口退税,实行出口配额 许可证管理;并对粮食出口征收暂定关税,控制我国粮食出口过快增长以保证 国内的供应和粮价的稳定。另外中央的措施还有4种直接补贴,提高稻谷最低收 购价格水平,促进农民增加粮食产量。总之中国的大米供应,主要还是依靠自 己,国内粮食价格也相对独立于国际市场,所以中国的粮食价格,包括大米价 格,上涨幅度都很小。 第三节 中国大米贸易未来发展策略 中国作为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生产水平在世界上是处在领先的地位,水稻 的单产数量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在前文中我也提到中国的大米特别是粳米在 日韩等东亚国家有很强的竞争力,所以以后我们要根据大家是邻国,具有相同 的文化背景,饮食习惯的优势,要大力拓展这两国的市场。另外,祖国的宝岛 台湾也是世贸组织成员国,大陆的优质粳米也会增加在台湾的销售。世界经济 一体化的趋势,世界趋于大同,美国和欧洲各国出于对营养(东方优质大米具 有独特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可降低血脂)及调节口味的需求,对米饭的需求量 也日趋增加,这也为中国优质大米的出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所以中国大米的 出口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我认为中国应该在高端市场上再下一些功夫,向美国,日本等国的优质大 米看齐,做好大米加工环节,降低大米碎米率、含水量,提高抛光度,这样才 会得到更好的青睐。未来中国的粳米可以走高端路线,把优质高档粳米出口的 目标定在日、韩、沙特等国和一些欧盟国家。另外,中低质量的籼米市场一直 是国际大米市场的主体,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中国由于籼米加工品质较低, 使得传统市场被别的国家占去,近年来随着中国优质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中国 在港澳等地的市场占有率又有回升,所以提高加工质量,推广优秀的籼米品种 也能为中国夺回市场。以下是本人对中国稻米出口的一些建议: 国际米价爆涨到中国粮食安全,/news.do?cmd=show&id=29258,2008- 04-09. 一、出口中国特有的,特色的稻米品种,如一些紫米、黑米等品种,加强开发 并形成市场规模,加强对中国新品种籼米的出口补贴,发展中国目前独有优势 的稻谷种子市场,把水稻科技优势转化为稻种国际贸易优势。 二、实施出口稻米产业化经营,一些稻米出口大国如泰国等都是将稻米出口作 为产业来发展, 稻米生产、加工、检测、销售等形成一条龙, 可以使稻米的品 质有保证,中国稻米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在生产、加工、检测、包装上更规范, 更国际化,全面提高出口稻米的品质和竞争力。 三、中国的大米有时会受制于进口国的绿色壁垒,这是一些稻米进口国特别是 东亚各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稻米生产的重要手段,绿色壁垒还会日趋严格。 中国稻米出口必须在发展绿色稻米上下功夫, 建立出口绿色稻米生产区域, 制 定规范的绿色稻米生产技术标准, 使整个出口稻米的生产实现标准化。 第五章 总结 大米是关系国家民生的最为基础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人文历史》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指南
- 工业生产操作规程汇编
- 人防物防技防管理操作手册
- 员工职业道德培训教材及测试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消费者行为心理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广告实务与案例分析》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 蒋婷婷-《书包里的故事》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1边学边练
- 人工智能导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 陕中医大西医外科学教案05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失调
- 俱舍论原文内容
- GB/T 18742.3-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
- 肺癌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 高三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
-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