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成功的不同标准.doc_第1页
中西方成功的不同标准.doc_第2页
中西方成功的不同标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拙见成功观 浅谈中西方成功的不同标准 7月18日,“打工皇帝“唐骏在参加高中同学聚会时,高调宣布自己正在拍摄一部名叫你行我素的励志电影,这似乎是他对学历门舆论质疑声的一次回应。这位昔日在媒体镜头前和大学生侃侃而谈的“打工皇帝”,现在却有些躲闪和逃避。与此同时一位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学生经常和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往往把自己的成功看得自然和顺理成章。他想起自己在国内时也曾经和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而这些人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甚至把有些正在创业而尚未成功的人吓退。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两种人的看法其实是代表了两种很不相同的成功观。由此两种事例,我们不禁要追问究竟何谓“成功”,以名利为标杆的世俗成功观需要怎样的省思和警惕。第一种人认为成功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而不只是在最终的结果里享受到了奋斗和创业的乐趣。第二种人把整个生命作为赌注押在最后的结果上,他们害怕失败,渴望成功,支撑着他们卧薪尝胆付出的,是成功之后的辉煌。这就很容易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海鸥它在海面上空自由地飞翔,双翼强劲地向后拍打着,越升越高,直到高过其他所有海鸥,然后滑翔出一个美丽的弧圈。这两种人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前者豁达乐观,后者跋前踬后;前者任意率性,后者执着拘泥;前者心平气和,后者心浮气躁;前者往往“无意插柳柳成荫”,后者常常“有心栽花花不发”中国人往往不把生命本身当作目的,而是把自己作为追求某个目标的工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十年磨一剑”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心理,它实际上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的习惯性思维方式。长久以来,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成功的理解都是一元化的,即小时候看成绩,大时候看名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谬论不知道是哪个“叫兽”意淫出来的,几乎毁掉了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童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和铺天盖地的特长班、补习班一同联起手来将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天真烂漫的童年扼杀在摇篮里,让中国孩子成为了泯灭人性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牺牲品。由于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至高的,也是唯一的标准,高分可以说是成功的同义词,以至于学生们都成为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学习机器,每天都在机械的地重复着同一件事情,即绞尽脑汁、处心积虑地为了取得父母所期望的高分而努力奋斗着。细看现在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哪里还有点朝气蓬勃的样子,一个个稚嫩的脸上挂着成年人才会有的忧郁和沉闷的表情,缺少活泼欢快,也缺乏应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为了谋取高分而铤而走险作弊的学生在这种体制下盛行于世也就不足为奇了,还是钟启泉先生提倡的素质教育对中国人成功观的改变有很大作用,在这里我表示支持一下,但也并没有完全否认王策三先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就不一一解释。那么步入社会之后,衡量成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大多数中国人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即金钱和权力,而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金钱和权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导致大多数人为了所谓的成功都太过于急功近利,以致成为了拜金主义的奴隶,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有些人为了金钱可以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自己的尊严,可以出卖自己的朋友,出卖自己的良心,乃至可以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出卖自己的国家,甚至可以厚颜无耻地不惜用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来换取不义之财,可谓是将他人生死置之度外,或许我在这里说的有点过了,但归根如此不足为奇。中国人特别吃苦耐劳,尤其隐忍克制,恐怕与这种民族教育下的成功观也不无关系。中国人的虚伪做作、明争暗斗、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目光短浅等等劣根性,又何尝不是源于这种庸俗的成功观?为什么我国的成功人士挥霍浪费的现象如此严重?为什么诸如“豆腐渣工程”、“三聚氰胺”这类事件会在中国,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层出不穷?为什么人类唯利是图、重利轻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本性在中国人身上体现的这么淋漓尽致?为什么中国的资本家们对财富的贪婪程度达到如此登峰造极的程度?难道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的制约?抑或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正处在即将沦丧的边缘?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就我个人拙见,我认为这里有一个深层次的心理因素:成功之后的报复性享受。他们在创业时的确付出了很多,成功时当然不会忘记这个代价,于是迫不及待地造别墅、包二奶、花天酒地、肆意享受,真是苦尽甘来,扬眉吐气啊!记得阿甘正传里Forrest Gump的妈妈曾说过这样一句有哲理的话:“There is only so much fortune a man really needs and the rest is just for showin off.意思就是:一个人真正需要的财富就这么一点点,其余的都是用来炫耀的。因此,成功不应当只有一种衡量标准,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每个人的成功都应该是不相同的,成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是不相同的。但是不能只看一个人得到多少财富,而应看这个人究竟为社会创造出了多少价值。如果不尽快改变中国人一元化的成功观,可能中国的未来会变得岌岌可危。来看看许多人得形象吧,差不多就是这样两副模样:那些愁眉苦脸、焦头烂额、忧心忡忡的是创业尚未成功或已经失败之人;那些志得意满、飞扬跋扈之人当然就是所谓功名成就者了。中国人得成功具有外定性,变异性和无止境性,因此搞得中国人特别的累,而相对来说,西方人的成功与否,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不变性,个人决定性,一个也是他人决定性。不变性与个人决定性主要是来自基督教的思想,因为一个人是否成功,不是由他人,社会上的人,别人来定的,而是由上帝来定。那么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成功呢?我的理解是:一、活着并且继续活下去就是成功;二、生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充分享有这个尊严和实现这个价值就是成功;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