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科学发展之“忌”.doc_第1页
漫谈科学发展之“忌”.doc_第2页
漫谈科学发展之“忌”.doc_第3页
漫谈科学发展之“忌”.doc_第4页
漫谈科学发展之“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漫谈科学发展之“忌”一、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是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它告诫我们:自然界万物的生长,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人无力强行改变,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违反事物发展规律而急躁冒进,就会适得其反。同时,违背客观规律取得的“政绩”,很可能成为后来人的包袱,甚至是灾难。我们要把发展方向始终“锁定”在客观规律的和谐轨道上。 无论你起得怎样早,总不能叫天早些亮,然而有些人,偏偏异想天开。有报道说,某地是个缺水、气温很低的地方,根本不适宜种植水稻。而某位领导为了出政绩,在搞农业结构调整时,居然别出心裁地把有限的水圈起来种了一片水稻,结果当然是以失败而告终;有一县长为谋求升迁,换届前投资上千万元建了个大市场。由于市场所处的位置不方便人流物流,根本不适宜做市场营销,开业后无人问津,事隔多年,仍然搁在那儿,成为当地一个笑柄;有的城市在绿化建设中高价购买大树古树,动辄几万元、十几万元,活下来的没几棵,造成巨额资金和生态资源的浪费。 这些“愿望”之所以事与愿违,就在于违背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主旨也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量体裁衣,有多大肚子吃多少饭,有多大能力干多少活。为求大求快而违背客观规律,只能把事情况搞得更糟糕。正如俗话所说:学戏先学声,学木匠先凿空,学打铁先打钉,学和尚先念经。 现实中,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为了追求短期内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高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大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都会有损于长远的利益,是经不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推进科学发展,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坚决纠正盲目地、急功近利地发展,绝不要污染的、带血的GDP。以牺牲后代利益为代价而换取一任政绩,那是“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对社会对历史不负责任。 推进科学发展,要多些发展之心,少些非分之想,认真“做事”而不是“作秀”,真正“造福一方”而不是“造势一时”。前任要想到后任,这一代要想到下一代。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多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多在培育土壤上下功夫。正如有人说得好:发展不科学,似拔苗助长,南辕北辙;办事讲规律,如顺水推舟,水到渠成。二、讳疾忌医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有了问题当笑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领导干部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态度,是勇于自我解剖,还是讳疾忌医,将是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能否落到实处的大问题。 让我们再重温一次“讳疾忌医”的故事。扁鹊是战国时的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公。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吧。”蔡桓公说:“不用治,我没有病!”十天以后,扁鹊来见蔡桓公,说:“大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就会加重!”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见到蔡桓公,又说:“大王,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再不治就危险了!”蔡桓公仍然不理,而且愈加生气。 又过了十多天,扁鹊来见蔡桓公,看了几眼,转身就跑。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追问。扁鹊回答:“一个人生了病,病在皮肤、肌肉、肠胃的时候,都有办法医治好,但是病到骨髓就没有办法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发展到骨髓,我没有办法医治了。”五天以后,蔡桓公遍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扁鹊早就跑到外国去了,而蔡桓公最后病死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病情会越来越沉重,错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现实生活中,像蔡桓公一样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不愿自我批评,更怕别人批评;有的自视一贯正确,看自己一朵花,看他人豆腐渣;有的老虎屁股摸不得,听到恭维话就笑,听到批评就跳;有的自我批评敷衍了事,不触及要害;有的干部批别人时是行家,自我批评时变哑巴。这些表现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是阻碍发展的大忌。 当前,推进科学发展,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重要的原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尤其是要敢于自我剖析自己的错误,勇于向自己身上的脓痈毒疮开刀,要“刮骨疗毒”,不要“讳疾忌医”。 “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不听群众的话。”群众是推进科学发展的主力,发展质量怎么样,他们最有发言权;领导干得怎么样,他们心里最有数。如果对自己的缺点不认真反思、对群众的意见置若罔闻,其结果很可能是缺点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大。长期把自己的问题捂着、掖着,最后只能让自己“窒息”,让发展受损。可以说,在社会发展转型期,领导干部对群众越信任,越听群众的话,一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爱护我,就请批评监督我。这是领导干部应有的胸襟与素质。三国志吴书楼玄传中有句名言:“兴国之主乐闻其过,荒国之主乐闻其誉。”一个民族有了缺点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一个民族没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木桶效应”也告诉我们:桶里能够装多少水(国家整体实力),并不取决于最高的木板高度(优点的发扬),而是取决于最低的木板高度(缺点的改正)。对自己的成长进步负责、对单位发展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就要善于及时拿起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认真解剖自己。反之,党的肌体就会受到侵蚀和损害,党的各项事业最终也会受到损失。 现代社会是信息透明的开放社会,随着网络、电视、报纸等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渠道增多,群众的民主意识增加,问题和矛盾都是掩不住的。领导干部顺应发展潮流,就要敢于面对群众,敢于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现代媒体请群众品头论足,要把新闻媒体当成保健医生,从而预防政治微生物的侵蚀,强健自己的肌体。三、半途而废 部署已经明确,举措已经制定,号角已经吹响,推动一个地区科学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坚持。要咬定目标、义无反顾、力求全胜。只要认定是对的,不管障碍有多大,都要矢志不渝地去干;凡是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群众利益的事,不管困难多大,都要千方百计地办、一如既往地抓、善始善终地干、持之以恒地推,决不能始行终弃、朝令夕改、半途而废。 古人曰:“慎终如始,即无败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要具有“三不”:永不言悔、永不言弃、永不言败。推进发展同样需要这些品质和精神。实现科学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而且会碰到重重障碍、道道关卡,半途而废就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 克服“半途而废”,要以民生为重。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阜阳任职期间,好大喜功,未经科学论证,耗资几亿建“大机场”,却毫无收益,建动物园历时三年,半途而废,结果透支了阜阳未来10年的财力,成了劳民伤财的“胡子工程”、“祸害工程”,可谓一届腐败干部的“政绩”,几届领导班子的“饥荒”。这也告诉我们,上项目、搞建设,关键要以民生为重,视人民利益重于一切、高于一切,有了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纵使刀山火海,也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如果缺少一个“公”字,凡事往自己脸上贴金,往自己身上抹油,就会盲目上马,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祸及群众,全盘皆输。 “大勇者,视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亦无不可胜之敌。”实现发展需要承担风险,尤其是当发生利益冲突,甚至危及到自己的帽子和饭碗的时候,一些人往往退缩,这是私心杂念在作怪。促进发展要有大公无私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信心,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紧系在一起,有了这种感情和信念,就会战无不胜。有了这种精神境界,就可以真正实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如果虎头蛇尾、朝令夕改、半途而废,不但干不成事,我们甚至有可能失信于民。 促进发展关键要将好政策落到实处,而抓落实,最可贵的是一以贯之,最可怕的是半途而废。有些事情之所以在一片抓落实的呼声中半途而废,就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上不重视,缺乏抓落实的观念和责任,工作态度上缺乏胆识和干劲,工作措施上缺乏手段和魄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要在干中体现作为,在干中体现成效,只要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事,看清了,认准了,就要大胆去干,认真去做,不迟疑、不怀疑。只有自强不息、执著追求,才能经受住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练,经受住激烈市场竞争的考验,提高执政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四、邯郸学步“邯郸学步”的后果就是流浪,找不到自己回家的路。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才是最好的出路。 有一篇文章说,现在城市建筑风格动辄“欧式”、“美式”,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是看不上眼的,被认为太土气了。某地将政府办公楼建成“白宫”式样,新修建的居民区都要“欧式”,连那些雕塑都是光屁股的男女“洋人”。而周围的民居楼则是传统的,土洋形成鲜明的对比,其风格让人“哭笑不得”。 一些城市在努力打造罗马广场、欧洲一条街、美国一条街、日本一条街,惟独没有考虑怎么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现在官员出国的机会多了,看的多的,简单模仿的也就多了。从南到北,“千城一面”概由此引起。然而遗憾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并没有学来人家的文化,只学来了人家的皮毛。相反,将自己优良的传统文化丢掉了,是典型的“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是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说的是有个燕国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势非常优美,便慕名前往去学习人家走路,结果是没有学会人家走路的姿势,反而把自己原先走路的样子给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来了。这个成语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别人值得肯定,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寿陵人那样,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搬硬套,结果必然是人家的优点没学来,自己的长处丢精光。发展过程中,我们有些人在向别人学习的问题上,一古脑儿想当然,不假思索,采用“拿来主义”。不加分析地把外国的东西生硬嫁接,把自己的东西随便扔掉,结果成为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可怜虫。 李瑞环同志说得好:“富有创造性的民族总是既看到自己长处,又看到别人长处。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就会缺失信心,丧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志气。”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毫不动摇地坚持走自己的路。惟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学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学好的,丢自己的东西一定要丢坏的,要从自己实际出发选择发展道路,而不能简单照搬、丢掉传统。有个性才有地位,才有价值,才有自信。陷入“邯郸学步”泥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独立的思考,自主的决策,存在照搬照抄、看菜下饭的跟风思想。不能独立,我们就只能吃剩饭,不能独立,我们就只能仰人鼻息,不能独立,发展就要滞后。 当前推进科学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要努力探索和走出一条能够强化自身优势,培育自身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别人的路,亦步亦趋是不可能有发展的。首先要把自己的发展深深地根植于自身优势之中。我们每个地方、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优势中寻找该如何发展,该走什么路。 五、出尔反尔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和谐发展,需要诚信政府,言必行,行必果,反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进发展,需要诚信领导,说到做到,从不食言,反之就会失去民心,失去威信。作为领导干部,人品善良,就是为子孙留下一笔巨大财富;信守承诺,就等于为自己留下一片耕耘不尽的肥沃良田。 据传,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只给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10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后来商人被淹死了。 出尔反尔的故事,教训非常深刻,不可不记。古人曰:“小信诚则大信立”、“言而不信,则民不附”。伟人周恩来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磊落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他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绝不要不懂装懂。今日中国之所以在世界享有很高威信,就在于我们处理世界事务过程中坚持言而有信、敢于担当。 言行一致,则一言九鼎;言行相悖,则一文不值。言而无信者,跟“骗子”没有两样。讲信用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法国总统萨科齐出尔反尔,执意会见达赖,让大家看清了他背信弃义的嘴脸。萨科齐不妨听听英国诗人赫伯特的一句话:“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践行科学发展观,出尔反尔也是“大忌”。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矛盾陆续涌现。对待困难和问题,应当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忽悠”,不能胡乱许愿、说了不办。你对群众拿腔作调、虚情假意,群众就不会和你说真心话。实际工作中,人民群众希望我们少讲空话,多办实事。待人诚诚恳恳,说话实实在在,才能听到坦率的肺腑之言。群众的事,如果说了不办,失信于民,有那么几次,就会威信扫地。 出尔反尔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人官僚主义思想严重,不深入实际,不接触群众,情况不明“决心”大,方法不对“点子”多,胡拍板,乱指挥。还有些人,工作只做一般布置,很少亲自动手,踩不到底。李瑞环说:“群众最可畏,不管什么人,惹怒了他们就可以使你垮台。”当今社会发生的很多问题,都与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作风不实有关,做不到的乱承诺,承诺了的不办到。时间一长,冲破了群众的忍耐度,导致矛盾爆发。 正如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所说,诚实守信是社会和谐的底线,事关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事关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领导干部来说,如果一张善良的脸是一封推荐信,那么一颗善良的心便是一张信用状。说到做到,形象提高;说了不办,埋下“炸弹”。 六、坐井观天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们的前途命运同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固步自封,是科学发展的“绊脚石”;坐井观天,是改革发展的“紧箍咒”。坐井观天,天永远就井口那么大;面朝大海,才有容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践行科学发展观,不能眯着眼睛,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要睁大眼睛看世界,改革创新辟新路。 开放的空间决定发展的空间,开放的水平决定发展的水平。开放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精神。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同志盲目乐观、小福即安,愿为井底之蛙,甘于坐井观天,不会跳出自我找差距,走出家门看变化,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障碍。开放不是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推动开放就是推动要素流动,扩大开放就是扩大发展空间。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不树立世界眼光,就不能预见来自国际的风险,就不能应对经济生活的种种变化,就会在发展中惟我独尊,久而久之就会目光短浅,在新一轮的发展潮流中落伍。要彰显发展优势,必须始终保持开放思维和合作意识,培养开放文化,塑造开放精神,树立国际化的眼光和目标。 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贯作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深圳调研时指出,现在深圳之所以在某些方面不够“特”,就是没有用国际视野审视自己,没有用国际先进标准比照自己,对自己所处的“国际坐标”缺乏完整认识。深圳要“叫板”世界先进城市,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因此,只有树立世界眼光,才能预见和防范来自国际的风险,才能抓住现代产业发展的先机,抢占更加广阔的市场。 摒弃固执保守、坐井观天的观念,关键要让思想跳出窠臼,让行动摆脱束缚。要坚决破除当“太平官”的思想,改变满足于“一般化”的工作心态,转变“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转变“坐井观天,自我满足”的狭隘观念。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制约,不为常规的眼光所局限。变“因循守旧,盲目跟从”为“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变“四平八稳,观望等待”为“只争朝夕,加快发展”。要主动向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看齐,找准发展的国内坐标和国际坐标,自我加压,奋力赶超,努力追求一流的发展水准,使发展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七、花拳绣腿 十张嘴说不如亲自看看,十只眼看不如亲自干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能摆有名无实的“花架子”,不能练哄人骗人的“花拳绣腿”,更不能搞损害科学发展的“形象工程”。发展成果不是写出来的,喊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创造实绩、结出硕果。没有干事创业的精神,没有真抓实干的作风,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形式主义是阻碍科学发展的毒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急功近利,热衷于搞花里胡哨、不堪一击的“花拳绣腿”,造显山露水、哗众取宠的“轰动效应”,满足于“决心在嘴上、措施在纸上、制度在墙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功”不够,跑劲有余,不琢磨事,专琢磨人。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工作习惯于看文件、开会议、听汇报,下基层走马观花。一门心思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造虚假政绩。这不仅是作风实不实的问题,更是党性强不强的原则问题。形式主义不仅是各项事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更为严重的是,它还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形式主义害死人,群众最为反感。在当前,推进科学发展就要对形式主义下“猛药”,做到人人喊打。我们不妨借鉴古代齐威王的做法。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时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到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平安无事,东方十分安定。”于是,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尔后,他又召见阿地大夫,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坐视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闻不问;我知道你专门用重金买通我的左右近臣,让他们替你说好话!”说罢,下令将阿地大夫及其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处死。此举既惩治了哄上瞒下、渎职无能的阿地大夫,也严惩了见利忘义、帮着弄虚作假的近臣,虽有些矫枉过正但却产生了威慑实效,群臣不敢再弄虚作假,齐国因此而大治,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 唱功好的干部并非时代呼唤,做功硬的干部才是事业所需。做功硬的干部越多,推进科学发展的支撑就越坚实。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个“实”字,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政策再好也是一纸空文。任何一项工作,抓而不实,等于不抓;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抓停停,抓了也白抓。只有把作风搞实了,科学发展的步伐才能稳健向前。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作风要朴实:为人质朴,思想淳朴,生活俭朴。力求于朴实中求真实,于真实中求创新,于创新中求发展。要多做快做认真做好那些费时费力见效慢的基础性工作,坚决不做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劳民伤财的事情,杜绝前任出政绩,后任背包袱,眼前出成果,后任吃苦果的现象发生。同时,要形成干实事、干好事有位子,说空话、耍花招吃苦头的干部考评机制,真正实现让形式主义没市场、没活路。 俗话说:“秀才不到田里来,见了麦子当韭菜。”人民群众集聚在基层,党的执政之基在基层,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哪个是“花拳绣腿”搞形式,哪个是真抓实干为人民,群众最有体会,最有发言权。求真务实,关键要把“重心”放在基层,要真心实意、真刀真枪,帮助基层解决发展难题。这就要求下基层要讲“土话”,不打官腔,不说大话。要切实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体察群众疾苦。带头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以小见大、以小积大、以小搏大,以具体行动赢得群众口碑。 八、四平八稳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撰文强调,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进 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范围,使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脱颖而出,并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干成事。通过竞争,让得过且过的干部腾出位子,让四平八稳的干部感到危机,让锐意进取的干部受到激励。 四平八稳,原指说话做事稳当。也可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在竞争和问责制度日趋完善的今天,很多干部依然选择四平八稳。他们唯领导马首是瞻,缺乏创新精神,工作不思进取,遇到问题绕道走,只要守住摊子,不出乱子。他们看问题没有主见,人云亦云,见风使舵。他们善于跟风造势随大流,工作不冒尖也不落后,正所谓“骑马快骑驴慢,骑匹骡子好自在”。然而,事实上,追求四平八稳的干部最不平稳,最不省心,也最危险。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四平八稳的干部该换换脑子了。可以说,四平八稳是科学发展的“绊脚石”,它束缚了人的思想,削弱了人的斗志,错失了瞬间即逝的发展机遇。 古往今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