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经验之谈.doc_第1页
公务员考试经验之谈.doc_第2页
公务员考试经验之谈.doc_第3页
公务员考试经验之谈.doc_第4页
公务员考试经验之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务员考试经验之谈2011年09月16日 星期五 14:16第一,坚持。如果你决定要考公务员,就要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成功或许就在你放弃后的那一次出现。这里的坚持一方面是要坚定公考的信念,另一方面是要坚持做到复习不间断。有人认为辞职在家专心复习效果好,实则不然。让你每天都看行测和申论迟早要看疲掉。我是按照一个考上的朋友给我的意见,坚持每天在公考网上做一些行测习题,坚持每天看新华网和人民网,看当天的时事和评论,特别是一些热点话题的专题报告,里面总会有很多“专家”的评论和观点,一般我会做摘记,并不时整理打印出来看看(我家现在打印的这类材料起码有一筐)。即使后来考上了银行,包括现在我都习惯了每天打开电脑就看这两个网站。第二,努力。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肯定无回报。也许你身边有无准备就考上的人,但他们要么是平时就实力惊人,要么是老天看漏了眼,把努力的你看成了他。我细数了自己身边考上的朋友,除了一个是考前一个月看了下参考书的外,其他无不是经过汗水和努力才换来今天的成功。如果你想不劳而获,每次都裸考应对,那你只能祈祷你受到幸运女神的爱慕。第三,心态。每个人考公的出发点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考上。保持良好的心态能让我们这这条异常艰辛的路上走得更好、更远。或许你跟我一样经历无数次失败,或许你跟我一样在做临时工的日子里看多了别人“你不如人”的眼光,遭遇了“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待遇,或许你总是差临门一脚的运气但请你保持良好心态,不要浮躁,沉下来,好好学习,好好复习。既不要盲目乐观,怨天尤人,也不要妄自菲薄,失去自信。要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看看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认识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多听听考上人的意见和建议。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考不上就考不上,又啥大不了的”,我曾经笑称,大不了考到30岁,范进70岁才中举,我们还年轻,怕啥?第四,运气。如果你坚定了考公的信念,并一直努力着,也保持着良好的考公心态,但却像我一样一直没有成功。那么你欠缺的不是实力,而是运气。记得论坛里曾有人问过,本命年有没有人考上公务员。我不知道最后统计的答案是什么,但是我本命年是没有成功的半点迹象,好几次都是进面试被刷,有一次还被黑,无奈的郁闷。但请相信,只要一直努力,上天终究会看到你的,幸运终究会降临,一如我就是最好的例子。银行、事业都是靠平时的积累才能顺利考上,省公的成功也来源于那么多年的努力。第五,认命。一位考了N年才考上的朋友曾告诉我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每次都离录取差之千里。那就不要考了,你没有上公务员的命。”这话可能过于绝对,但有道理。结合我们的经验,我们认为可能考上的成绩应该是本岗位报名人数的百分之十。也就是一百个人,你能进前十名,或者跟第十名成绩只有细微的差距。其实看看每年公务员考试的成绩你会发现,前百分之十的成绩是非常集中的,这说明大家考上的实力和机遇是相当的。如果无论这个岗位的竞争多么激烈,你都能进入这百分之十相对集中的成绩,或者离这个成绩只有一点点差距,那么你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最后成功。而如果你无论难易,总是徘徊在报考人数的百分之十以外,并且已经努力地复习,特别是那些什么也不做在家专心备考的人,那我劝你就认命吧,你或许真的没有考上公务员的命,或者说,你很好,但本身不具备公务员挑选的素质。条条道路通罗马,没必要在这条挤死人的路上浪费你的青春和生命,或许换一条路,柳暗花明,想当初我就是从公考的路上转移考银行,一考就成功。第六,方法。很抱歉,我把方法放在了最后。因为直到考上后我才发现,我一直心心念念追求的捷径和技巧在前面几条面前微不足道。但这却是很多人想要的经验。我的方法就是:“多看、多做、多练、多记、多积累、多总结。”特别是要多积累和多总结。很多人说自己做了100多模拟卷,行测成绩硬是提不高,申论硬是只有那么几分,问题可能就出在没有积累和总结上。大家做完题目,在关心答案的同时要总结下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写?对于同一个错误不要累犯,有些好的解题技巧,要动笔记下来,多练习,举一反三,吃透。对于申论,要做到“勤看多动笔”,不要总是打腹稿,否则考试时候是心里千言万语,下笔离题万里。要做到每周坚持写一篇申论(很完整的格式),如果你有幸现在是担任秘书的岗位,那就争取在领导讲话稿、工作报告中锤炼自己的文笔。另外,不要放松对小作文的练习,在看时事热点的时候,要有意识的找主要问题和主要内容,找解决措施。最后,申论还要坚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真理。把看到的好词好句找个本子记下来,这些年,我最大的财富就是那两本厚厚的申论笔记,他们不仅在考试时候帮我,也让我现在写单位材料时候有如神助。有人说,成功可以复制。我相信,因为我的成功就是复制了无数前辈的考公之路,再结合自己实际而成。虚拉吧唧地说了好几点,废话很多,但愿大家能从这篇废话中获得一点点的有用的东西,以求慰藉。PS:关于参考资料,其实论坛里大家推荐的都很好,我结合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给点意见。申论:有本书叫内参选编写着“秘密,6个月”,是新华社编的,每月两期。外面好像买不到,但一般单位有订阅,专供领导参阅。如果你能找到这本书,并每期看下来、记下来,那恭喜你,你申论写出来跟别人肯定不是一个档次。这书是我09年进了国企做秘书时才看到的,看完很有收获,所以每期我都拦截下来先复印再给领导,我想这是我在10年国考申论一片阴霾下仍旧拿到60多分的最大原因。想提高申论的同志可以看看能否找到这本书。在这本书找不到的情况下,首推新华网和人民网,特别是新华时评和人民日报评论(这个可能要专门找),很多时评本身就是一篇完整的申论稿,问题原因,解决措施都很详尽,并且也有一定高度;半月谈的半月评论(论坛里每期都有人贴出来)民生问题我会重点关注;瞭望,我觉得这本很好,有很多热点和专题报告,能接触到很多观点,而且材料都很长,能训练我们的阅读技巧和能力。最后,申论考试我一直不主张看李之类的参考书和范文。说实话,等你看完以上的参考资料后,你会发现参考书说的都是废话也很虚,至于那些所谓的申论万用句,如果你想拿高分,千万别背这些,10年的国考证明背万用句会让你死很惨。但对于第一次复习的同志来说,可以买一本看看格式和技巧。省公的话,我觉得人事厅编的那本书比李的好一些。(绝对不是做广告,大家可以随便买)行测:哎,我行测是弱脚,搞了好几年09年才突飞猛进。和申论比,我觉得行测是一定要买参考书的,由于每个人行测水平不同,参考书种类也就不同。我认为最适合我这种行测很不咋样的人的是“模块宝典”,很适用,教会很多解题方法和技巧,四本看下来,行测有了很大提高,至少不是懵懵懂懂。另外,对于论坛上的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