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航空概论后的所思所感.doc_第1页
学习航空概论后的所思所感.doc_第2页
学习航空概论后的所思所感.doc_第3页
学习航空概论后的所思所感.doc_第4页
学习航空概论后的所思所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概论大作业班级:1112082 学号:111208228 姓名:王路平 日期:2012年5月5日 学习航空概论后的所思所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在国际上已经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目前我国位于世界前列的洲际导弹水平,很高的卫星发射成功率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在航空航天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众所周知,经过近百年来的快速发展,航空航天已经成为21世纪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国家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增强了国防实力,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但是成功并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有专家评价过,中国的航天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10-15年,我国在民用飞机的发展上仍然是一片空白,在军用航空技术方面,我过的军用运输机还停留在改进运8的水平,轰炸机还停留在改进轰6的水平,战斗机还只是第三代水平(美国的第四代战斗机已经服役),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20年-30年。所以我国航空航天的发展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经费不足,人才缺乏等,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学习与航空工业有关的知识,时刻关注国家命运。而我们的学校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了解学习它的便捷平台。学习航空概论,我收获颇多。在课堂上,老师井井有条的理论知识,兢兢业业的授课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视频,让我轻松地学到了很多知识。当有人问我航空与航天的区别与联系时,我会自然而然想起大气层内外,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等。我可以很自豪的和朋友们分享航空航天的发展概况以及未来的趋势,包括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我可以重温理科知识,结合我的文科优势,给别人讲一些飞行环境和飞行原理,讲飞行器的动力系统、机载装备以及它的构造。我还可以了解与航空航天紧密相关的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做一名合格的郑州航院学生。以前我就是一个航空航天方面的“文盲”,想法简单,看问题片面。看完航空概论这本书,我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看法有了质的飞跃,思想也变得更加深刻了。我介绍航空航天事业时,不会只介绍飞机了,还有许多更需要我去拓展的,如直升机,神舟飞船,歼击机,滑翔机,火箭等,都应该包括在航空航天之列。看到一些航空航天器,我可以说出它的名字,还可以介绍和它有关的一些知识趣闻等。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储备,也给一些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航空航天事业知识更好的普及,被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女生,可能对这方面不太喜欢,我也不例外。但是当我逐渐深入了解并给人分享时,我很愉快。所以,我就慢慢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遨游在航空概论这本书的海洋里,我了解到了形形色色的航空航天器,知道了他们各种各样的的运行原理。内心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明白了,做任何事,兴趣与激情必不可少,认真与努力同等重要。但是我了解的还只是皮毛,后面还有更长的路需要我学习摸索着前进。现在电脑的普及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条件,我可以随时了解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最新动态,更深入了解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作为一个业余爱好,也是其乐无穷的!另外,我希望中国能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国家能加大对航天人才的培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加注重自主研发创新。是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赶超美国。 就这门课程而言,它拓展了我的知识面,为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加了一个砝码,是一门很好的课程。就授课而言,老师非常耐心,课件做的也非常好,视频也很有代表性,总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唯一的不足是课堂上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我认为增加一些课堂互动环节以及一些实验课程会更好。 超音速战斗机的分代及主要特征 到目前为止,超音速战斗机共发展了四代。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 1947年10月14日,美国贝尔公司研制的X-1火箭飞机首次实现了超音速飞行,为实用超音速飞机的研制积累了经验。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出现的许多亚音速喷气战斗机也为实用超音速飞机的研制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应运而生。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F-100和前苏联的米格-19。 除F-100和米格-19外,还有美国康维尔公司的F-102“三角标枪”、麦克唐纳公司的F-101“巫毒”,英国的“猎人”式、法国达索公司的“超神秘”、瑞典的萨伯-35等。在设计思想上,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以追求更高的飞行速度为主。 这一代战斗机的性能特点是低超音速,最大平飞速度为1.31.5马赫。为了实现超音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大发动机推力,使用后掠翼布局和三角翼等。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机枪、机炮和火箭弹,后期改型加装了导弹,增强了攻击能力。 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的性能仍然偏低,速度不够,升限、加速性、爬升率不够高,武器系统和机载设备相对简单,因而作战能力仍有很大不足之处。为此,50年代后期各国开始发展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强调所谓“高空高速”,升限可达20000米以上,最大速度超过两倍音速。个别的高空截击机的升限高达30000米,速度超过3倍音速。 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出现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代表机型包括美国洛克希德公司F-104“战星”式、麦克唐纳公司F-4“鬼怪”式、诺斯罗普公司F-5“自由战士”;英国“闪电”式;法国的“幻影”和“幻影”F1;瑞典的萨伯-37;前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米格-25和苏-17;中国在米格-21基础上研制的歼7和自行研制的歼8等。 在气动设计上这一代已过渡到头部尖锐、两侧进气,为改善低速性能有的采用了可变后掠翼。在翼型上,开始采用较薄的超音速翼型。这种翼型前缘尖锐、上下对称,常见的有菱形翼型、六面形翼型、双凸翼型。 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速度快、升限高、火力强,因而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它的出现使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 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这一代战斗机研制中,设计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强调“高空高速”转变为高机动性。 为保证有较高的机动性,气动设计上的主要措施是翼身融合体、鸭式机翼、边条翼、前缘襟翼等,并大量应用主动控制技术。 另外,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的电子系统、火力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出现了具有中远距攻击能力的空空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和超视距全向攻击能力的导弹。同时,雷达也具有下视能力。尽管电子系统日益复杂,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驾驶员的负担得到减轻,许多飞行和作战功能都能自动完成。 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的代表机种包括美国的F-14“雄猫”、F-15“鹰”、F-16“战隼”和F-18“大黄蜂”;前苏联的米格-29“支点”、苏-27“侧卫”和米格-31“猎狐犬”;法国的“幻影”2000;欧洲合作研制的“狂风”等。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M2左右;突出中低空、亚跨音速机动性,先进的气动布局,机翼载荷低、飞机的推重比高;挂装中距和近距格斗型空空导弹、速射航炮;装全向、全高度、全天候火控系统和第三代雷达。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 第三代战斗机不具备隐身能力,不能实现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能不高,短距起落性能差,作战半径仍然偏小,可维护性差等。第四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