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级翻译练习(打印精选).doc_第1页
六级翻译练习(打印精选).doc_第2页
六级翻译练习(打印精选).doc_第3页
六级翻译练习(打印精选).doc_第4页
六级翻译练习(打印精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翻译CET翻译共有5句话。分值占卷面总分5。我们的目标是全拿!文章中会给大家介绍一些翻译策略和应试技巧,相信对大家做题有所帮助。1 翻译题的做题策略及练习2 答案和详解翻译策略 1) 分句法把原文中一个单词或短语译成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或干脆把原文的一个句子拆开,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例1 八月中旬,修理组人员在骄阳下工作。译文: It was in mid-August,and the repair section operated under the blazing sun.(一个单句拆分成了一个并列复合句)例2 他为人单纯而坦率。译文: He was very clean.His mind was open. (一个单句拆分成两个简单句了)例3 The mother might have spoken with understandable pride of her child.译文: 母亲谈到她的孩子时,也许有自豪感,这是可以理解的。(形容词被拆开)例4 I wrote four books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a record never touched before.译文: 我头三年写了四本书,打破了以往的记录。(名词短语拆开)2)合句法把原文中两个或以上的简单句,主从复合句或并列复合句等译成一个单句。例5 她已试了好几次,要帮他们另找一所出租的房子,结果并未成功。译文:She had made several attempts to help them find other rental quarters without success.(多个简单句合成一个单句)例6 他们有遵守交通规则,机器出了故障。译文:His failure to 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 resulted in an accident to the machinery.(并列复合句合成一个单句)例7 When we praise the Chinese leadership and the people, we are not merely being polite.译文:我们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赞扬不仅仅是出于礼貌。(主从复合句合成一个单句)3) 正译法就汉译英而言,就是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表达方式译成英语。例1 我们强烈反对公司的新政策。译文: We strongly object the companys new policy.例2 人不可貌相。译文: We canno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4)反译法就汉译英而言,就是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表达方式译成英语。例3 酒吧间只有五个顾客还没有走。译文:Only five consumers remained in the bar.例4 这台机器一点儿也不复杂。译文:This machine is far from being complicated.由上可见,正译法和反译法主要体现在汉语里是否使用不、非、无、没有、未、否等字眼,或是在英语里是否使用no, not等词或带有dis- ,im- ,in- ,un- , -less等带否定含义的词缀。读者也可将例1,例2试着用反译法表达出来。结果就是:We strongly disapprove the companys new policy.和 Appearances are deceptive. 至于两种译法得出的两个译文究竟哪一个更好,就要看译文是否准确规范,简练精辟,是否符合该语言使用者的表达习惯了。5) 顺序法顺序法翻译不改变原文表达语序,不会影响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例1 即使在我们关掉床头灯甜甜地进入梦乡时,电仍然为我们工作:开动电冰箱,把水加热,或使室内空调机继续运转。译文: Even when we turn off the bedside lamp and are fast asleep , electricity is working for us, driving our refrigerators, heating our water, or keeping our rooms air-conditioned.在句子中,句子前半部分是一个让步状语从句,后半句的开动,加热,使.运转都是电在为我们工作的具体内容。因而在译文中,译者将这三个并行动作处理成了V-ing 形式,补充说明working的内容。译文按照原句的语序完全传达了原文的意思,采用顺序法翻译,达到了精确,通顺的目的。例2 It was a Saturday evening, when Tom was lying on the bench of the school listening to a blackbird and composing a lyric, that he saw the girls running among the trees, with the red-cheeked Joe in swift pursuit.译文: 那是周六的傍晚,汤姆正躺在学校的长凳上,一面听画眉鸟唱歌,一面写一首抒情诗,忽然看见女孩子们在树林里奔跑,后面紧跟着那红脸的乔。原句里一连串出现了一系列的动词如:lying, listening, composing, saw,这是按汤姆进行这些动作的先后顺序来描述的,如果在译文中打乱这些顺序,就反而会显得凌乱,没有逻辑。6)逆序法逆序法根据目标语使用者表达习惯与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能力,按原文语序反向翻译,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例3 他经常做礼拜的时候,总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可是那天他们发现他不坐在老地方。请读者比较下面两句译文,你认为哪一句较好?译文1:When he attended worship, he always took a certain seat, but they found that he took a different one that day.译文2:They remarked how he took a different seat from that which he usually occupied when he chose to attend worship.两种译文都忠实传达了原文内容。第一种为顺序翻译,第二种为逆序翻译。第一种显得有些冗长拖沓,且前后简单句主语不一致(前半句主语为he,后半句主语是they),给人表述混乱之感。第二种由于采用了逆序法将原句意思用一个复合句表达出来,内容清晰,结构紧凑。顺序法和逆序法主要是针对翻译长句而言,六级新题型汉译英题不会涉及此类译法,但作为翻译策略之一,应有所了解。翻译语序 1) 定语位置的调整汉语的定语,无论是单用还是几个连用,通常都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前。而在英语里,单词作定语时,一般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词之前,词组,短语和从句作定语时,则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汉语的定语译成英语时,有的可能是单词,有的可能是短语,有的可能是从句。对这些成分的安排,要依据英语的语言习惯来处理。反之亦然。例1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我们必须努力完成的任务。 译文: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of our country is a task that we must do our utmost to fulfill.汉语中作现代化定语的社会主义在英语中只需要一个单词socialist 就可以表明,按照英语的习惯,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词modernization之前。但是原文中我国翻成英语就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词了,而是一个介词短语of our country,置于中心词现代化之后,成为后置定语。英译时,任务的定语努力完成的是一个从句that we must do our utmost to fulfil,按照英语习惯,应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词task之后。例2 She was very happy to meet the artist who painted the picture.译文: 她很高兴能够遇到那幅画的艺术家。全句的宾语是艺术家,英语里修饰the artist的成分在the artist之后,这是英语表达习惯所规定的。但是转换成汉语时,就必须把定语修饰成分提前到中心词艺术家之前。2)状语位置的调整汉语中状语习惯于放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但有时为了强调也可以放在主语之前。英语中状语的位置要灵活得多。就单词状语而言,它可以位于句首,句中,句末。较长的状语常被置于句首或句末,句中的情况极少。因此,在汉英,英汉互译时,状语位置的变换调整极为复杂。例3上星期五我们在那家新餐馆尽情地吃了一顿。译文:We ate to our hearts content at the new restaurant last Friday.原文中,上星期五放在句首,并且在那家新餐馆之前,而译文中却将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的位置颠倒了过来。这样一来,既准确地表达了原文意思,又符合了英文语序习惯。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语里如果句子既有地点状语又有时间状语,一般地点状语在前,时间状语在后。汉语里则往往把它们置于句首或谓语前,而且通常时间状语在地点状语之前。另外,有些汉语里的词语如果译成英文反而会影响英语修饰效果,必须在译成英文时省去。如:活到老,学到老应该怎么翻译呢?译文1:If we could live an old age, we should keep learning at the old age.译文2:Wed better keep on learning even though we are old.译文3:Live and learn.上面三种译法,大家认为哪一种可取呢?前两种是逐字翻译,将老字译出来,虽然说理解上不受影响,但总觉得说话拖泥带水,松散无力。活到老,学到老是表示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人无时无刻要学习。译文3没有把老译出来,看似不忠于原文,但却充分传达了原文鼓励大家不懈努力,坚持学习的精神,而且语言生动简练,表达有力度,也符合英语习惯。所以说,这句用减词法恰到好处。9) 词性转换词性转换不仅是重要的译词手段,也是常用的句法转换变通手段,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技巧。说白了,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将原文中的某个词的词性在译文里用其他词性表达出来。这种转换会使译文更加灵活变通,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却能更准确传达出原文内涵。本部分内容主要从汉译英入手。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1)汉语动词的转换汉语动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英语。这是因为按照英语句法,受主谓关系的限制,一个简单句或分句大多只有一个谓语动词。而且,英语还可以通过谓语动词以外各种词性的词来体现动词意义。因此将汉语句子里的动词转换为英语里其他词性的词是翻译中的常用技巧之一。例1 这本书反映了30年代的中国社会。译文:The book is a refle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1930s.(将汉语动词转换为英语名词)例2 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译文:They were not content with their present achievements.(将汉语动词转换为英语形容词)例3 我想男孩与女孩的思维方式不同。译文:I suppose boys think differently from girls.(将汉语动词转换为英语副词)例4 你赞成还是反对这项计划?译文:Are you for or against the plan?(将汉语动词转化为英语介词)2)汉语名词的转换英语中有很多由名词派生的动词,以及由名词转用的副词,形容词等。在汉译英时,汉语中的名词常常可以产生一些转换,从而更简洁有力地表达原文。例5 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帮助病号和伤员。译文:They did their best to help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汉语名词转换为英语副词)例6 钢的含炭量越高,强度和硬度就越大。译文:The more carbon the steel contains, the harder and stronger it is.(汉语名词转换为英语形容词表示特征和性质)例7 这就是你不对的地方。译文:This is where you are wrong.(汉语名词转换为英语副词)例8 我的体重比过去轻了。译文:I weigh less than I used to.(汉语名词转换为英语动词)3) 汉语形容词的转换在汉译英时,汉语的形容词往往可以译成英语中的名词或副词。这些名词或副词通常具有抽象意义,而且往往由某些形容词派生而来。例9 我们感到,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是困难的。译文:We found difficulty in solving this complicated problem.(汉语形容词转换为英语名词)例10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为错误付出昂贵的代价。译文:Sometimes we have to pay dearly for mistakes.(汉语形容词转换为英语副词)4)汉语副词的转换有时出于修辞和句法结构的需要,往往把汉语中的副词用英语其他词性的词来表达,这也是翻译中的一个常用技巧。例11 独立思考对学习是绝对必需的。译文:Independent thinking is an absolute necessity in study.(汉语副词转换为英语名词)例12 他以前经常来。译文:He was a regular visitor.(汉语副词转换为英语形容词)例13 我成功地说服了他。译文:I succeeded in persuading him.(汉语副词转换为英语动词)总之,在英汉互译中,我们可以利用词类的变化,使句型结构发生变化,为语言的转换提供更大的可行性和灵活性。10) 综合法有些句子单独使用一种翻译方法是很难翻译好的,需要用几种方法进行综合处理,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主从结构或逻辑关系等重新排列,即进行句子重组。我们先来看一句汉译英:例1 除了服务于说本族语者的需要外,英语也是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一些重要著作编撰时所使用的语言,这些著作并非总是由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编撰的。这句话虽然很长,但其实只说明了一个问题-英语是一个什么样的语言?由句子可知,英语有以下功能:服务于以母语的人;在科学等领域编撰著作时使用。英语还具有一个特征:用于科学等领域的书籍编撰时,并非总是由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担纲。而在英语的两个功能中,本句尤其突出他的第二个功能,所以在翻译本句时要注意重点和句子结构的重组,有些部分可以处理成修饰语成分。译文:English is a language in which some of important work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other fields are being produced, not always by native speakers, besides serving the needs of its native speakers.我们再来看一个由英文转换到中文的例子:例2 The technical aspects or applications of knowledge are equally necessary for man and are of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because they also contribute to defining him as man and permit him to pursue a life increasingly more truly human.译文:对人们来说,知识的技能及其应用是同样必不可少的,并且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也有助于对人类本身下定义,同时允许人类追求日益真实的人的生活。以上10类翻译策略和方法只有在平常的翻译实践中经常使用才能感受到它们的精妙之处。事实上,理论总是不断地被总结、优化和发展之中,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种翻译策略被我们大家有意或无意地运用着。读者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试着自己去探索、发现其他的翻译策略,多动脑筋,学会观察,善于总结。应试技巧 1) 语态的选择学英语的人都知道,传统英语语法将语态分为两个部分: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它们被用来说明句子中谓语和主语之间的关系。使用主动语态时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使用被动语态则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要想在翻译中把握好语态的选择,必须从三个方面来着手。1) 什么是语态变换?2) 英语语态与英语词性的关系?3) 与汉语相比,英语语态的特点是什么?1.语态变换是指翻译中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主动与被动的转换。译文里的语态并不一定完全遵循原文里的语态,要根据情况作恰当选择。2. 英语语态与英语词性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直接通过一个词来判断它具有主动含义还是被动含义。如有些名词的后缀常具有主动语态意义。最常见的有 -ar,-or,-er,这样的单词有beggar(乞丐),liar(惯于说谎者),instructor(指导者),professor(教授),worker(工人),writer(作者)。另一些名词后缀如-ee却具有被动意义,这样的单词有examinee(受审查者,被测试者),interviewee(被访问者),employee(被雇佣者)。除名词外,英语定冠词the与过去分词构成的名词常指承受者,如:the oppressed(受压迫者),the accused(被告),the wounded(受伤者)。由-ing分词转化来的形容常带有主动意义,而由及物-ed分词转化来的形容词则常带有被动意义。如interesting film(令人感兴趣的电影),disappointing look(失望的表情)。有些由介词、名词和介词构成的介词短语常表达主动意义,如:in place of(替代),in need of(需要),in want of(需要),in possession of(拥有),in charge of(负责),in control of(控制)。但由介词、定冠词the、名词和介词构成的介词短语常表达被动意义,如:at the mercy of(受.摆布),in the care of(由.照料),in the charge of(由.负责),in the possession of(由.拥有),in the pay of(由.雇用的)。3.与汉语相比,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非常广。被动语态多用于以下场合。1)不清楚动作的执行者是谁。例1 The front window in the classroom was broken yesterday.(单纯地描述一个事实,即:窗户碎了。但是,窗户被谁打碎了?说话人并不知道)2)说话人对宾语的兴趣大于对主语的兴趣。例2 The books are written especially for children.(说话人关心的只是;这本书是特别为孩子们准备的。目的达到就行,书的作者是谁不用管他)3)不愿意说出动作的执行者,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更加圆滑、得体。例3 Its generally considered impolite to ask ones age,salary,marriage,etc.(这句话的潜语境是,有人不识时宜地询问别人的年龄、收入和婚姻状况等,而这是非常不礼貌的。本句的说话者为了避免交际陷入尴尬刻意略去了主语,而选择了It作形式主语)4)出于修饰的原因,或使句子安排更加合理。例4 The professor came to our school and warmly welcomed by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句子的后半句用被动式就可以只安排一个主语the professor。)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很多英语被动句在翻译时就被译成了汉语的主动句。反之,很多汉语的主动句在译成英文时会变成英语被动态。应试技巧汉语被动句译成英语被动句 汉语被动句的构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带有明显的被动标记词(就是被让那些);另一类则没有这种标记词。人们通常使用后一类型的被动句。但不论哪一种类型,翻译成英语时基本上仍可运用被动语态。1)用被、通过、让、给、遭、由、受、为.所等标记词表示被动语态的汉语被动句。这类句子一般表示较强的被动意义,强调被动的动作。例1 这本书已经被译成多种语言。译文:The book has already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简评:原文强调的是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不强调是谁翻译了这本书,不强调翻译这个动作的施动者。因此,英语译文采用被动语态完全符合原文表达内涵。例2 这个水库的设计将由李教授领导的一个专门小组制订。译文:The design for the reservoir will be made by a special group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or Li.简评:中文句子使用被动语态为的是强调动作由谁执行,水库的设计者不是别人而正是李教授领导的专门小组。将该句与李教授领导的一个专门小组将制定这个水库的设计相比,后一句的重点显然不突出。英语译文仍采用被动语态,也起到强调动作执行者的作用。例3 这个小男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受了伤。译文:The little boy was hurt on his way home from school.简评:小男孩受了伤,这是全句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但是他为什么会受伤?被人打?被车撞?被石头绊?被异物砸?句子没有交代。一般情况下没人会自己伤害自己,因此在受伤这点上,男孩是动作的目标。中文采用受表明被动,英语也用被动语态来翻译,目的是阐述小男孩受伤这个事实。带有上述被动标记的句子可以译成英语的被动句。但是,也并不是所有带有被动标记的句子都要这样处理,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2)被动标记词不明显的汉语被动句。这类句子一般都有主语和谓语动词,但其主语实际上是动作承受者,并不是动作执行者。真正的动作执行者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句子形式上是主动句,含义上却是被动的。事实上,这种被动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更高,在译成英文时往往要采用被动语态。请看下列句子:例4 门锁好了。译文:The door has been locked up.简评:句子的主语是门,动作是锁。但是众所周知,一个非生命体门如何实施一个动作锁?很显然,门也许是妈妈锁上的。这句话没有一个表示被动语态的被动标记词,但却是一个经典的被动语态句。因此,翻译成英文时不能说成The door has locked itself.例5 这个问题早解决了。译文:This problem has long been solved .简评:中文常说问题有待解决,这和本句结构相同,都是解决这个动作的目标-问题作整个句子的主语。但表示被动语态。英语里也只能说sb. solves the problem或 the problem is solved。例6 你的计划已经批准了。译文:Your plan has been approved,简评:计划被批准,是由谁批准呢?也许是你的老板。所以中文的完整表达可能会是你的计划已经被老板批准了。计划本身无法充当施动者。所以翻译成英语时,应该用被动语态。例7 这是可以做到,并且必须做到的。译文:This could be done,and must be done.简评:不管是什么事情,总是被人做。这句话的隐含意思是:我们(或其他人称代词)可以做这件事,并且我们必须做到。动作的执行者没有出现,因而英文可以采用被动语态来翻译。例8 那本书已经送给他了。译文:That book has been sent to him.简评:事实上,书是被送出去。英语里不说The book has sent只能说Someone has sent the book。汉语中的施动者没有交代,在汉译英时采用被动语态为佳。3)除此之外,汉语还存在一种怪现象,即:用主动语态来表达被动意义。例如在.中嵌入及物动词可用于表示被动意义。这种情况在译成英语时,既可以选择被动语态也可以选择主动语态。例9 新住宅在建造中。译文:New houses are being built/ are building.例10 新教材在印刷中。译文:New textbooks are being printed/ are printing.汉语主动句译成英语被动句我们在汉译英时,往往也需要把汉语主动句译成被动句。这是因为:为了保证上下文连贯,使衔接更紧密,句子更自然;或强调动作承受者;或使语气婉转、措辞恰当。具体转换方法有如下两种。1)把汉语主动句的宾语译成英语被动句的主语。例1 _(将领你们去参观我们的新车间)by the secretary. 译文:You will be shown our new workshop.简评:如果这句话不是划线填内容,你完全可以将它翻译成The secretary will show you our new workshop。正是因为题型是补全句子,这就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你必须去适应题型要求而不是让题型来适应你。让我们看看译文已给出部分:by the secretary显然是一个被动语态特征,秘书在译文里已经由原来的主语变成了译文句子的补足成分。所以,题目是暗示我们要把原句中你们转换成译句里的主语,这样才符合出题要求。例2 You _(我们期待你能组织贸易推广活动)this time.译文:are expected to organize the trade publicity campaigns.简评:根据题目可推知全句意思是:我们期望你能组织这次的贸易推广活动。中文句子主语、谓语、宾语分别是:我们、期望、你。但是在英文译文的给出部分中我们看到句子以you开头,也就是说你被期望能组织这次贸易推广活动。中文的宾语变成了英文的主语,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时要使用被动语态。全句完整答案是:You are expected to organize the trade publicity campaigns this time.2)当汉语句以我们、人们、大家等泛指性代词作主语时,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常常可以忽略主语不译,并把英文译句处理成被动语态。处理后的英文译句往往带有 know,see,find,say,suppose,estimate,report,suggest,stress,consider,expect,admit,point,understand 等动词。例3 如果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我们就说这个原子带正电荷。译文:If one or more electrons are removed,the atom is said/believed/thought to be positively charged.简评:这句话是一个条件从句。即:在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的情况下,这个电子带正电荷。我们就说这个原子带正电荷可理解为这个原子被认为/ 被确信/ 被说成是带正电荷。那么根据前面所说的原则,我们在翻译时可以将泛指性主语我们省略不译,并使用被动语态。从这个例子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在科技文章中,根据英语表达习惯我们应当多采用被动语态,以强调事物的客观性。例4 人们采用各种措施来防止腐蚀。译文:All kinds of measures are taken to prevent corrosion.简评:这句话可以按原文译成主动态,即:People have taken all kinds of measures to prevent corrosion。也可以用被动语态来翻译-All kinds of measures are taken to prevent corrosion。两者比较而言,被动态译文更突出表明所有、种种措施已经付诸实施,all kinds of measures得到强调,而主动态译法只是平铺直叙,重点不突出。此外,汉语句子中有据说、据了解、据报道、据估计、据传言等词语时,可以酌情译成相应的英语被动句,如:It is supposed that(据推测.),It is said that(据说.),It is estimated that(据估计.),It is calculated that(预计.),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It is suggested that(有人建议),It is stressed that(有人强调.),It is thought that(有人认为.),It is considered that(有人认为.),It is expected that(据期望.),It is well known that(众所周知.),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必须指出.),It is understood that(谁都知道.),It may be safety said that(可以有把握地说.)等。例5 据了解,这个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译文:The area is known to be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例6 众所周知,自然光其实是由许多种颜色构成。译文:It is well known that natural light is actually made up of many colors.汉语无主句译成英语被动句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可用英语无主句、There be.结构或者根据情景补出语境来翻译之外,运用被动语态来翻译也是常用技巧。例1 _(利用电脑)to collect the data much better.译文:Computer is used例2 没有能量,没法做功。译文:No work can be done without energy.例3 通常六点半开灯。译文:The lights are usually turned on at 6:30.这三句都没有讲明动作的主语是谁,因此考试的时候翻译成英语时最好的办法是运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是一个独立的语态,而不是由主动语态转变而来的从属性语态。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是受到词汇和结构等因素的限制的。汉译英时不能拘泥于原结构,要摆脱原句状态的局限,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技巧。但是,考生一定要在语态选择中注意以下这两点:第一,有一些动词和词组不能用于被动语态。它们是:come true,consist of,take place,happen,become,rise,occur,belong,break out,appear,arrive,die,fall,last,exist,fail,succeed等。例4 _(这件事发生)before liberation译文:This took place第二,下列动词的主动语态表示被动意义,而且常与well,quite,easily,badly等副词连用。它们是:wash(洗),sell(卖),read(读),wear(穿),blame(责备),ride(乘坐),write(写)等。例5 Glass breaks easily.译文:玻璃容易被碰碎。例6 The car rides smoothly.译文:这车走起来很稳。例7 The book sells well.译文:这本书很畅销。例8 He is to blame.译文:他应该受到责备。例9 The pen writes well.译文:这支钢笔很好写。例10 This fabric will wash.译文:这种织物很耐洗。数字的表达在汉英翻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数量增加、减少的问题。然而英汉两种语言在倍数增减的表达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别说翻译了,就算是拿一篇现成的段落或文章来考考大家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未必所有人都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请读者试着翻译这个句子: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出口总量增长了两倍。译文:The total amount of the export has increased by three times, compared to the same time last year.分析:该句涉及数量的变化。今年出口总量增加了两倍,是说在去年总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两倍。那么,也就是说今年的总量应该已经增长到去年同期的三倍。所以by three times为正解。这题前面讲过的了,加深一下印象。 1)表示陈述某个数量的句型。除最常用的系动词加数词之外,还可以用.go up to.,.asadj. as.,.has reached to.,.rise to.等。例1 快过年了,大白菜的价格已接近3元一斤。译文:The New Year is coming, and the price of the cabbage goes up to nearly 3 Yuan per kilogram.2)表示数量比较和增减的句型。表示数量比较和增减的句型很多,大致包括.as.as.,.as.again as.,.数量词as.as.,.as.as数量词,.数量词比较级than.,比较级than.by.,.数量词the size(length,volume)of.,.数量词that of.,.表增减的动词by/ to/over/down.数量词。例2 这种商店的价格是前一种商品的两倍。译文:The price of this product is twice as much as that of the previous one.例3 小轿车车速比大货车快一倍。译文:The car runs as fast again as the truck.例4:这只桶能装那只桶三倍的水。译文:This barrel can hold three times as much water as that one.例5 这家医院的缴费是一般医院的三至五倍。译文:This hospital charges three to five times that of ordinary ones.例6 去年该工厂的产量下降到2003年的65。译文:The output of that factory last year fell to 65 of the output in 2003.3)特殊词语表示数量比较和增减。除了上面介绍的表示数量变化的句型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单词可以直接表示数量增减。这些单词通常用作形容词或动词,在句中充当表语或谓语。这些单词比使用某些句型来得更简洁,也比较容易掌握。首先是以-ble和-ple结尾的表示倍数的词。这里介绍从两倍到十倍的英文表达,大家可以从中找出表述规律。两倍double 三倍treble/ triple 四倍quadruple 五倍quintuple六倍sextuple 七倍septuple 八倍octuple 九倍nonuple十倍decuple有读者或许会问:一倍怎么说?如果说A的数量是B的一倍,那不就是AB吗?即:A equals B。如果说A比B多一倍,也就等于A的数量是B的两倍,就要用double一词了。所以英文里一般不说.as one time as.。但是有half as much again的说法,意为一倍半。另外,英文里有一个很管用的后缀。当你想不起来倍数的表达的时候,不妨在数字后面加上它,准没错!它就是- -fold。当然这个后缀是表示数量的增加。请大家用这些特殊数字表达法来翻译下列句子:例7 预计下月我的工资会翻两翻。译文:Its expected that my salary will triple next month.例8 自1974年以来,计算机进口量增加了7倍。译文:The number of computer imports has been septupled since例9 这个月水费开支是原来的四倍。译文:The water rate quadrupled this month.例10 过去五年中,我公司的销售额已增长至四倍。译文:Sales in our company have increased up to four-fold in the last five years.例11 我买进这些邮票后他们的价格已经提高了三倍。译文:The value of these stamps has multiplied three-fold after I bought them.英语中,尤其是科技英语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数字表达。翻译数字不仅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根据原文的上下文所表达的意思判断,从中探求正确的译法。英语与汉语里数字增减的表述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但是这样的句型和表达很多,因此考生要对这些句型逐个加以记忆以免错译。学会准确地表达数字,不仅适用于六级翻译新题型,也同样适用于六级作文题。尤其是图表作文对数字的描述要求非常高。句法结构分析考生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疑问:句子需填补部分的英文单词都会写,可是一把这些单词凑到一块儿就丢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考生没有注意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不能判别句子需填补部分在全句中所起的语法功能。准确翻译离不开句法分析,句法分析包括辨别词性和句子成分。1)辨别词性。由于一个汉语对应英语词可能同时具备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多种词性,在汉译英时一定注意这一点。不仅要看到这个单词在句中是什么词性,还要看到与这个单词相联系的表达在句中作什么成分。例1 All men _(生而平等).译文: are born equal(形容词)例2 Jane has _(在滑雪方面没有对手).译文: no equal in skiing(名词)例3 The young scientist _(和史密斯教授具有同等的资格)but not in experience.译文: equals Professor Smith in qualifications(动词)例4 The naughty boy _(从楼梯上跳下来,扭伤了脚).译文: jumped from the stairs and hurt his leg(动词)例5 This failure is _(对他是个很大的创伤).译文: a great hurt to him(名词)例6 That old lady _(怀着受创的感情离开了家)译文: left home with hurt feelings(形容词)2)辨别句子成分。同一词语在句中所作的成分不同,意义也不同。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和全句意思来作出判断,再确定如何组织英语语言。请大家试着用as来完成下列三句汉译英练习,并分析它们在句中作什么成分。例7 I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