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达标检测第二单元第11课.doc_第1页
训练·达标检测第二单元第11课.doc_第2页
训练·达标检测第二单元第11课.doc_第3页
训练·达标检测第二单元第11课.doc_第4页
训练·达标检测第二单元第11课.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训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今天的服装可谓五颜六色,可在北宋初年,因为崇尚节俭,普通老百姓只能穿()A.黑色的衣服B.黑白两色的衣服C.白色的衣服D.白黄两色的衣服2.北宋统治者衣饰由开国初期的简约朴素,转变为后来的精美华丽。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B.奢侈之风的盛行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D.大众审美观的变化3.宋代“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这句话告诉我们()A.宋代饮茶风气盛行B.茶馆很多,布置高雅C.宋代手工业发达D.人们生活需要米盐4.南宋时,一位厨师到南方去开店,他主要经营哪一项目会生意火爆()A.饺子店B.羊肉店C.鱼店D.包子店5.下列对宋朝北方一普通农村百姓衣食住行的说法,错误的是()A.身着黑色的小袖狭身短衣在田间劳作B.吃饭以面食为主C.赶着驴车带着全家出去游玩D.其住宅格局为外建门屋,内为四合院6.王安石的“自古王公虽不道,未尝敢以人代畜也”,针对的是下列哪一现象()A.宋代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B.士大夫一般骑驴、骡C.当时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很普遍D.“邸店如云屯”7.“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穿越时空来到宋代,我们不能做到的是()A.游夜市,吃冷饮B.坐牛车,住邸店C.挂年画,贴“桃符”D.逛“瓦子”,看电影8.下图是一幅以儿童生活为主的风俗画,请你判断它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社会生活()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9.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你可能经历的事情有()经常吃鱼骑骡子出门旅行,住邸店在“勾栏”中听说书艺人讲岳飞抗金的故事与朋友一起踢足球A.B.C.D.10.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二、非选择题11.清明上河图为张择端的传世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恢弘巨作之一。作品描绘清明时节北宋都城及汴河两岸风光,展示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为后人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手工业、商业、建筑、交通工具和民俗等方面丰富而形象的资料。看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建筑是商肆、酒店还是民居?(2)宋代流行哪些娱乐活动?(3)宋代有哪些交通工具?答案解析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北宋初年,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的规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北宋初年,崇尚节俭,到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说明茶与米盐一样,不可或缺,说明宋代饮茶之风盛行。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宋代饺子、包子、羊肉是北方的面食或肉食,而南方人吃鱼多,所以到南方去开店,最好经营鱼店。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较为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稍富裕的以茅屋和瓦房相结合。稍讲究些的城市平民住房外建门屋,内为四合院。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以人代畜”,宋代的交通工具中轿子是用人力抬着走的,故答案选C。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瓦子”中有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但没有电影。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百子嬉春图是宋代画家庆祝新年的画。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由题干“南宋”“临安”等信息,可判断所叙述的事情都可能经历到,故选D。10.【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宋代社会风貌发生的变化,是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B迷惑性很大,反映的是南宋经济的发展,而题干是“宋代”,故可排除。11.【解析】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第(1)题,首先排除民居的可能性,再从围绕建筑的人群和摆设来看,可以排除酒店的可能性。第(2)(3)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