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生活在习作中鲜活起来.doc_第1页
让学生的生活在习作中鲜活起来.doc_第2页
让学生的生活在习作中鲜活起来.doc_第3页
让学生的生活在习作中鲜活起来.doc_第4页
让学生的生活在习作中鲜活起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学生的生活在习作中鲜活起来湘西泸溪县白沙小学教师 李黎作文难,一直是语文学习中不争的事实,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令教师头疼的事情。从事二十多年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每当新接手一个班的语文,孩子们、家长们共同的心声就是:不喜欢语文,怕写作文。作文成了学生厌倦语文的拦路虎。殊不知,作文是拿起笔来说话,是借助文字进行表达心声与交流感情的。面对作文话题,学生们因惧怕而觉得没什么可写或心有余而言不足;殊不知,作文素材无处不在,作文就是说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描绘自己的生活。只要我们愿意,随时可以拿起笔来书写我们的心声,表达我们的愿望,那是一件多么畅快淋漓的事。它就像我们的朋友,倾听我们的喜怒哀乐,分享我们的酸甜苦辣。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表明了“生活化”的习作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从学生言说的需要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学生作文的本来面目,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我的习作教学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训练。一、文本习作指导的丰沃土壤。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因此,教学就得着眼于文本中所表现的作者的积蓄,以及作者用什么功夫来表达他的积蓄。”叶老还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的每篇课文,不论是作者的积蓄,还是表达积蓄的方法,都给学生的写作做了示范。因此,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体会、学习作者遣词造句,了解作者思路发展,及表达方法,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走进作者,走进文本。当在文本中有了感悟,有了创作灵感,再走出文本,走进自己的生活,书写自己的感悟,表达自己的真情。 由此看来,文本是学生进行习作练笔的最佳典范。在文本中,无论是文辞,章法,还是技巧都值得学生去借鉴、模仿、效用。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老师。因此,文本是学生习作训练的丰沃土壤。如S版教材十一册,我们学完叶圣陶的稻草人,训练学生仿写外貌,练写人物对话,如:稻草人再次遇见小娥,他们俩会说什么?老妇人再次来到田野,稻草人与老妇人之间会怎么说等;学完自相矛盾,我们练习扩写,展开想象描写楚国市面的繁华,以文本为原型抓住楚人动作、神态、语言训练抓特点写人;学完开国大典,我们练写场面;学完永远的歌声我们仿写开头结尾;学完秋天的怀念我们以“寄给天堂母亲的信”写母爱,表达对母亲的愧疚和告慰母亲在天之灵这样的练笔训练,既可学名家技法,又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鲜活起来,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二、生活习作指导鲜活的源泉。叶圣陶还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文章。”他还打了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文章并不像叶老所讲的那样如“溪水般自然地活泼地流个不停”。问题在哪呢?关键在于对生活的体验不够深,对事物的观察不到“家”,抓不到“点”子上。因此,教师在平日的习作训练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分析事物的特点和本质,这样才会产生个人独特的感受和真实的体悟,写出的文章也就自然内容丰富,情真意切。本学期,我认真指导学生写作关于“变”这个话题作文。首先我指导学生写作家乡变美了。习作准备:布置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家乡景点并记笔记:家乡的街(楼房、街道、车辆、行人、店铺、商品等)_沅江(江面、江水、江岸的夜景)_城外果园(椪柑)、田野(棉花、稻子成熟了)。教师拍摄家乡美景以便教学使用。学生掌握第一手生活材料了,我马上进行习作指导。这堂课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指导习作:(一)指导说家乡:总的介绍家乡。提问:孩子们,我们写作文总得告诉别人家乡在哪儿啊?(出示家乡地貌图)(课堂实况:学生说:“我的家乡在沅江岸边。”引导学生用比喻句说具体。于是“我的家乡是湘西的一个小县城,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沅江岸边。”“咱们家乡都有哪些好听的名字呢?”“宜居城市”、“氧吧城”“椪柑之乡”“世外桃源”这些曾经对家乡宣传的话都出来啦。)细说家乡美景:这两天都在家乡走走看看,看到了些什么?学生先说自己见闻,再展现家乡美景画面(教师制作的课件),分层、有条理地指导学生描述家乡美景。回顾家乡过去风貌。提问:我们的家乡现在是很美了,可在二十年前它是怎样的呢?(学生先口述,再课件展示,概述家乡过去)(课堂实况:当我把二十年前家乡的照片制成的幻灯放给学生看时,没等我问,学生忍不住问了:“老师,您刚才放的是白沙吗?”我肯定的告诉孩子们:这确实是白沙的过去。有个学生叹口气说:“唉!怎么那么差啊!”我趁热打铁问:“怎么个差啊?谁来描述描述?”有的说:“低矮的瓦房,羊肠小道。”有的说:“道路泥泞不堪,人裤腿、屁股后都溅上好多泥巴了。”“那学校也很破烂,教室墙壁很烂,桌椅高矮不一,桌面坑坑洼洼。”)学生依据画面描述了家乡的过去。(二)指导写过渡。(点明家乡变化的原因)提问:谁知道家乡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么美吗?”(课堂实况:有的说:“是县城搬迁过来了,人多了就美了。”有的说:“是县里的领导把我们家乡建设美了。”有一个见识广的孩子说:“是党的政策好,农民富起来,家乡变美了。”是啊,是党的好政策使我们的家乡变美了。)(三)引导布局谋篇:介绍家乡的位置略述家乡的过去过渡,点名家乡变化的原因重点描述家乡的美景(可以从城里城外,也可以从城外外城里)总结,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四)具体修改习作:个人修改,同桌修改。 通过具体细致地指导学生写家乡白沙变美了。紧接着利用国庆长假要孩子们去老家走走看看,把老家的变化也写成美文。学会写景后,我又让学生练习一篇写人的作文: _变了。学生有了充足的生活素材做铺垫,胆子大了,畅所欲言了,生活这股涌泉鲜活起来了,表达的情感自然也就真实了,习作不再是难事儿了。与此,我从没放过学生生活中的原生事件,这是习作训练的绝好材料。记得那天早课,我正准备给孩子们讲述“引用句与转述句的互转”知识,突然,第三组位子上空飞来一只硕大的黄蜂,好奇的杨丰顺手指着蜂,嘴张得老大,喊了一声:“蜂子,好大啊!”同学们立马把视线转向杨丰,只见胆小的陈静生怕被蜂蛰了,眼睛瞟着蜂,吓得把头缩进衣领,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下去。逞能的杨兴屁股蹲在脚跟,想站又不敢站,眼睛盯着蜂,顺手抓起一本书,看准时机朝蜂扇过去,没想到,黄蜂没扇着,自己从板凳上摔下来,我看着他们,忍不住笑了,用手指着他们说:“哟,哟,哟”孩子们见我没批评人,也都笑了起来,可眼睛始终跟着黄蜂走,直到黄蜂飞出教室,孩子们还伸长脖子朝外看。我见机会来了,问一句:“好玩儿吗?”同学们笑着回答我:“好玩儿。”“那这么好玩儿的事咱写下来吧!记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哦。”一个孩子轻轻说一句:“老家伙,我们又上当了。”我马上补充“这句也要写上哦。”学生边写边笑,一会儿教室便安静了,短短20几分钟,洋洋洒洒的一篇篇写场面的习作出现在我面前,我高兴得不得了。学生生活的涌泉汩汩地从笔端流泻出来,习作不再是头疼的事,在不经意中,孩子们积累了生活素材,书写了自己的生活,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三、课外阅读习作指导的精神大餐。杜甫曾说过:“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告诉我们:阅读课外书籍既能点亮学生心智,又能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大量课外阅读积累间接性习作素材尤为重要。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了解文学,感受情怀,吸收经典,饱食精神大餐,为雪白的童心倾注绚丽的色彩。小学高年级学生,我鼓励学生读水浒传,体会梁山好汉的执着无悔,感受他们义薄云天的精彩,同时,学习施耐庵的描写人物特点,展现人物鲜明个性的写作方法;鼓励习作功底好的孩子背朱自清散文,读冰心文集鲁迅小说,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我告诉孩子们:莎士比亚威尼期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和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这四位著名的人物形象,虽出自不同年代、不同国度和不同作家之手,然而他们对金钱与财产的病态贪婪,对金钱与财产的病态吝啬,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去读读这类作品,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让名著为孩子的心灵注入生机盎然的清泉,为双眸增添熠熠光彩。我还把鲁迅给颜黎明的信中告诫青年学生的读书方法,告诉我的学生,让学生明白:阅读积累的广泛性,让学生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开拓视野。为了督促孩子们认真阅读课外素材,我要求学生把书中的人物或情节概括地写下来,把好词佳句、名言警句反复记诵、灵活运用。这样的阅读积累,让学生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