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对于屏幕的看法.doc_第1页
一些对于屏幕的看法.doc_第2页
一些对于屏幕的看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实一直想要写一点关于屏幕的看法,一直没有时间。同学都去秋游了,主页君没去,倒也自在,可以静下来写一点东西了。写的不正确的大家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原文如下:“高硬件规格和高性能水准在很多硬件发烧友的眼中成正比关系,但是微软似乎有意通过Surface平常的分辨率配置,和高显示性能来颠覆这些发烧友的观念。今年6月下旬,Surface系列平板正式发布。其中Surface RT机身配备10.6英寸1,366*768分辨率屏幕,面对iPad 3 2,048*1,536 Retina分辨率屏幕,Surface RT如何体现自己的特点?随着近期Surface RT的频频曝光,人们也开始发现,Surface RT低分辨率却并没有影响到实际的屏幕显示性能。微软应用科学研发部门研究主管Stevie Bathiche,在社交平台Reddit上解读了1,366*768分辨率的Surface RT为何更加适合阅读,并且将Retina分辨率的iPad 3拉下马。作为Surface平板项目的带头人,或者更亲切的成其为Surface之父,Stevie Bathiche认为除了分辨率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用户看到的细节。而iPad的高分辨率实际上会降低人眼对光线的敏感。反过来说,人造光源和反射将会降低很多至关重要的色彩对比度。而真正可以衡量一个屏幕可分解性的标准叫做调制传递函数(MTF),而绝非行业广为宣传的像素数。调制传递函数实际上就是对比度和分辨率的综合体。Stevie Bathiche,明确提到:“目前影响MTF数值的因素有很多,多数用户只是将目光放在了影响因素的一个点上,实际上没有良好的对比度,分辨率也会因此而打折扣。基本上来讲,过高的分辨率/像素密度将会降低用户视觉的敏感度,因为室内光线和屏幕反射对显示性能中的对比度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实际上,即便是在高分便利下微量的反射就可以大大降低对比度。”此外,Stevie Bathiche还指出,在非正式的室内测试中,相比较iPad,Surface RT的屏幕反射光很少,Clear Type屏幕的反射光大约为5.56.2%,而iPad则高达9.9%。这也是为什么Surface RT在低分辨率条件下比iPad的高分辨率的显示性能毫不逊色的地方。”文章真的很有意思,主要就是表达了一个意思:surface RT虽然分辨率远远没有达到视网膜的标准,但是微软认为这样的屏幕却比ipad的Rentina屏幕更加出色。此言一出,骂战就出了,比较一致的疑问是:分辨率相差这么多,微软怎么也敢这么说。主页君把玩过the new ipad,觉得整个Rentina屏幕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可是主页君身边没有surface,苏宁开放购买才没几天,每天限购一百台,国内有surface的应该也是屈指可数吧。没有玩过surface也不好对比两者的屏幕。不过微软传递出的一个信息,主页君也是相当相当赞同的:分辨率决不能成为唯一判定屏幕好坏的指标。很多玩家在选择手机的时候非常看重屏幕这一块,然后判定屏幕好坏的时候却常常把手机屏幕像素当成是唯一标准。事实上,商家也有意为之:你要是询问屏幕好坏,像素是唯一会告诉你的参数。那么主页君还会参考那些参数呢?恐怕还会参考色域,高宽比,最大可视角度,对比度,响应时间,PPI(像素密度)和亮度。上面的指标有的是很虚的,就比如说亮度。我们都知道,虽然原则上,最大亮度越大越好,但人们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将屏幕亮度设定得过高,而过高的亮度不仅会导致眼疲劳,还会影响电池续航时间。还有一些参数没有特别的意义,就比如说最大可视角度。现在有一些产品号称达到了170度。换句话说,这似乎是说,只要你不从那荒谬的5度范围去看屏幕,就一定可以看到完美的图像。还有一些参数是相当苛刻的,比如说响应时间和高宽比。理论上说,只要你操作没有滞后感,相应时间不那么达标似乎也没事。理论上说,16:9是人视野看到的比例。所以iphone 5就采用了这样的比例,然而如果就因此要求所有的手机屏幕都是16:9未免过于苛刻。有人说,主页君你这是玩我们吗?说了你会在意这些数据,却又没有实际意义。主页君举个例子:我们要打造一个完美的高富帅。可惜造出来他最里面有一颗牙齿没有,在外表上完全看不出,那么他完美吗?不完美。如果我们用一些高的标准来衡量,这就成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接下来的这些指标就显得重要一些了。先讲色域吧。色域即屏幕所能显示的色彩范围。通常人们会认为色域越广越好,而厂商也乐意这样宣传,但事实并如此。如果你想在屏幕上看到色彩还原准确的照片视频或者其他内容,你的屏幕色域就必须与生产这些内容时用的标准色域(sRGB/Rec.709)相符。不然色域再广也无法显示出原内容中没有的颜色,只会过分渲染和扭曲原内容中的颜色。关于对比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比度可以告诉你一块屏幕在显示较暗的内容时表现怎么样,这项数据通常是在较暗的环境下测量的。一般的移动设备屏幕对比度至少要有500:1,而高清电视至少要1500:1.而发烧友的目标则是拥有4000:1对比度的屏幕。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2万比1至上百万比一的对比度的屏幕。但如果这块屏幕不是OLED屏幕屏幕,那数据就是忽悠人的动态对比。换句话说,OLED的屏幕在对比上是很讨巧的。只有OLED的屏幕的对比度可以从50000:1一直到几乎无限高。关于PPI,这其实是一个被广泛误读的参数。没错,在PPI比较高的屏幕上,画面的确更锐利,但真正的决定因素是你眼睛可以看到的锐度,而这又取决于用户观看屏幕时的距离,当然,还有你的视力。所以想要判断某块屏幕是否达到视网膜的标准,仅有PPI的参数是不够的。Iphone 4屏幕像素密度需要达到326PPI才能被称作视网膜屏幕。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标准。人眼的极限分辨率是多少呢?这里我们解释一下一个名词:视角。大家可以看一下E字母表上的字母,它由15个像素组成,包括11个黑色像素和4个白色像素。在与这个E字的距离达到某个特定值时,你的眼睛就无法看出那两条在黑白像素之间的白线,此时E字两端在观察者眼中结点形成的夹角就是视角。如果你的视力水平是“20/20”,就代表你的视力是1分,也就是1/60度。但早在1946年,美国光学学会的Blackwell就指出人眼的分辨率能达到0.35分视角,医学界的大多数研究得出的数据也于此接近。因此如果iPhone 4要达到真正的视网膜屏幕级别,它的每个像素点就要比现在小65%,也就是说苹果需要将其分辨率提高三倍多,也就是952PPI。按照iPhone 4的屏幕尺寸,要达到2772*1848才行。所以,目前达到的PPI远远没有达标。所以就现在的屏幕来说,PPI达到300以上就没有必要太较真了,因为已经相当不错了。当然,未来的屏幕要是发展下去,PPI会到更加恐怖的地步。但是真正达到极限,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就现在来说,iPhone的屏幕在手机中是处于很高的标准的,对此没有必要对它抨击。但是,在很多方面的确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为什么说分辨率决不能成为唯一判定屏幕好坏的指标。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分辨率本身也不是越大越好。在一定的面积内,就像指甲盖呢么大一块,塞进了过多的像的话,像素之间其实是会相互影响的,反而会影响像素的表现。所以,很多的国产手机号称有着很高很高的像素,甚至有超过iPhone的,但实际的表现却烂到可以。至于微软所说的调制传递函数,指的是通过光学系统的输出像的对比度总比输入像的对比度要差,这个对比度的变化量与空间频率特性有密切的关系。把输入像与输出像的对比度之比成为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调制传递函数可用于表示光学系统的特征。这就是把几个指标通过实际表现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了。其本质脱离不了上述的几个指标。所以微软敢说自己的surface比the new ipad更加优秀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做特定的任务,确实表现会优于它。屏幕的各个参数和屏幕的材质有着很大的关系(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