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疾病11482ppt课件.ppt_第1页
肾上腺疾病11482ppt课件.ppt_第2页
肾上腺疾病11482ppt课件.ppt_第3页
肾上腺疾病11482ppt课件.ppt_第4页
肾上腺疾病11482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肾上腺疾病病人的护理,目录,1、皮质醇症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儿茶酚胺症 护理:熟悉护理措施 重点掌握: 儿茶酚胺症,肾上腺的解剖,肾上腺位于腹膜后,左右各一,在双侧肾脏的内前上方,平第一腰椎椎体,相当于第11肋水平。肾上腺表面一层薄的包膜,外周为脂肪组织,借自身韧带而牢固固定着。 左侧固定于主动脉,右侧固定于下腔静脉和膈肌脚。 右呈三角形,左侧则呈半月形。正常肾上腺长约46厘米,宽约23厘米,厚约0.30.6厘米。肾上腺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组成,皮质约占肾上腺重量的90%,髓质则被皮质所包绕。,肾上腺表面呈棕黄色。,肾上腺的组成,皮质激素统称类固醇激素。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影响水盐代谢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影响糖代谢 网状带: 少量性激素 (脱氢异雄酮,少量雌二醇),第一节皮质醇症,皮质醇症也称库欣综合征(Cushingssyndrome),是一类由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综合征。根据导致皮质醇增多的原因不同,分为ACTH依赖型和ACTH非依赖型两大类。 ACTH依赖型包括库欣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非ACTH依赖性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或腺癌。 结节性肾上腺增生 医源性库欣综合征,Cushingssyndrome临床表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鲤鱼嘴”、“罗汉腹”,锁骨上窝脂肪垫,四肢肌肉萎缩,少数人表现均匀性肥胖。 2. 蛋白质代谢障碍:机体长期处于负氮平衡,表现皮肤菲薄,出现紫纹,毛细血管脆,易出现淤斑,肌肉无力,骨质疏松,伤口不易愈合。 3. 糖代谢障碍: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减少,糖耐量下降,20%出现糖尿病。,4. 电解质紊乱:血钠增加,血容量上升,血压上升,低血钾,甚至有碱中毒。 5. 性功能紊乱:女性表现闭经或月经紊乱,男性表现性功能下降,勃起功能障碍,痤疮或多毛。 6. 生长发育障碍:儿童生长停滞,青春期延迟。 7. 免疫系统:抑制易感染,多数病人失眠,或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8. 皮肤变化:明显色素沉着,可见痤疮和多毛。,诊断(了解),(一)实验室检查 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血浆游离皮质醇测定:800和1600分别抽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增高,且昼夜分泌节律消失。 (2)深夜唾液皮质醇测定:该实验简单、特异性高,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3)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含量升高或24小时尿17酮和17羟含量升高。 (4)血浆ACTH测定:对病因鉴别有参考意义。正常人血浆ACTH浓度为422pmolL。 ACTH50pmolL提示为ACTH依赖性病变。,诊断(课后了解),2.特殊检查 (1)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地塞米松是高效的糖皮质激素,服用后可以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使正常皮质醇分泌量下降,而地塞米松本身并不干扰血、尿中皮质醇的测定,因此该试验是检验ACTH与皮质醇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生理关系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 (2)美替拉酮(甲吡酮)试验:甲吡酮生物合成过程中最后一步11-羟化酶的抑制剂。主要用于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鉴别。 (3)CRH(ACTH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CRH是下丘脑分泌的促垂体激素释放激素之一,其可使垂体前叶ACTH的分泌量增多。本试验对ACTH依赖性与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诊断有重要鉴别意义。,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若不及时治疗,病情逐渐发展甚至死亡。 1.手术治疗:库欣病应行垂体瘤切除;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癌、结节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以及异位ACTH综合征在找不到原发病灶时均应行肾上腺切除术。 2.药物治疗:是在手术前后的一种辅助治疗。 3.围手术期的处理:主要是应用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第二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或异位组织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受抑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的一组综合征。 1953年由Conn首次描述,亦称Conn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最常见,约占原醛症80%,),原醛症临床表现,(1)高血压:是主要和最先出现的症状,一般在中等或稍严重的水平,呈现良性发展过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血压正常的及罕见。 (2)失钾性肾病:由于长期低血钾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空泡样变性,肾浓缩功能下降,对水的吸收能力减退,出现烦渴、多饮、多尿、夜尿多、尿比重低等。 (3)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肌无力、周期性麻痹,首先累及四肢,重者发生软瘫,并影响呼吸和吞咽。周期性麻痹常因劳累、久坐、呕吐、利尿而诱发。,诊断,实验室检查 (1)低血钾、高血钠、高尿钾。 (2)碱中毒 (3)血和尿醛固酮增高 (4)血浆肾素活性降低 特殊检查 (1)螺内酯(安体舒通)试验:螺内酯为合成的醛固酮竞争性拮抗剂。 (2)体位试验:特发性醛固酮症者站立时肾素和醛固酮分泌增高。 (3)钠钾平衡试验 :在普食情况下呈钾负平衡,钠平衡;在低钠饮食情况下呈血钾升高,尿钠排出减少。,影像学定位检查 (1)B超 皮质醛固酮瘤如直径1.3cm,均可由B超 清楚显示;1cm以下者显示正确率可能不知50%。 (2)CT 为首选检查,能显示直径0.81. 0cm 大小的腺瘤。腺瘤多为单侧。腺癌直径一般3cm,边缘不清楚,有浸润表现。肾上腺皮质增生可显示双侧肾上腺增大或呈结节状改变。 (3)MRI 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低于CT,或许与阅片经验有关。在CT定位有怀疑时,可做MRI检查,主要观察T2加权在肾上腺区域出现高信号肿块。因MRI无放射危害,可用于孕妇肾上腺可疑病变的诊断。 (4)核素显像 对腺瘤、癌和增生的鉴别有帮助。 (5)肾上腺静脉导管术 收集双侧肾上腺静脉的血标本进行醛固酮的测定。,治疗,1. 药物治疗 (1)适应症:进行术前准备、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不能切除的皮质腺癌、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的原醛症。 (2)药物包括: 醛固酮拮抗剂 如螺内酯、氯胺吡咪、氨苯蝶啶等。 钙通道阻滞剂 如硝苯地平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如卡托普利、雷米普利等。 垂体因子抑制剂 如赛庚啶等。 抑制醛固酮合成的药物 如氨基导眠能、酮康唑等。 肾上腺醛固酮癌的药物治疗 如顺铂等。 糖皮质激素可治疗的醛固酮增多症 如地塞米松等。,2. 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应口服保钾排钠药,控制高血压、纠正低血钾及碱中毒。 手术原则: 单个单侧腺瘤,可将瘤体与同侧肾上腺切除;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作一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或全切除; 肾上腺皮质癌及异位分泌醛固酮肿瘤,应作根治性切除术。 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目前已成为肾上腺疾病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可以替代绝大多数肾上腺开放手术。,第三节儿茶酚胺症,儿茶酚胺症(catecholamine)包括肾上腺嗜铬细胞(pheochromocytoma)、肾上腺外的异位嗜铬细胞瘤以及肾上腺髓质增生(adrenal medulla hyperplasia)。其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症状都与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有关。严重病例发作时可导致死亡,而及时治疗则效果较好。,病因和病理(课后学习),嗜铬细胞瘤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嗜铬组织,如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动脉开口处,腹腔神经丛,纵隔、颈部交感神经节,颅内和膀胱等处。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约占85%,其中10%为双侧。多数为单侧良性肿瘤,肿瘤有完整包膜,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肿瘤切面呈红棕色,富有血管,质地坚实,可见出血灶,以及坏死和囊性变,体积多不超过5cm。 10%以上为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 根据瘤细胞的形态不能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有转移和周围组织侵犯,血管和淋巴管中有癌栓时方可诊断为恶性,发生率不到10%,瘤体常很大。 肾上腺髓质增生的病因不明,表现为双侧肾上腺髓质增大。,临床表现,1. 高血压 是本病的典型特征,表现为阵发性和持续性高血压或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发作。发作常有诱发因素。 2. 代谢紊乱 是本病的显著特点,可出现高血糖、糖尿和糖耐量异常;血中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浓度增高;少数病人出现低钾血症。 3. 特殊类型的表现 (1)儿童嗜铬细胞瘤 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 (2)膀胱嗜铬细胞瘤 表现为每次排尿时的血压变化。 (3)家族性嗜铬细胞瘤 可能具有显著遗传性。 (4)功能“隐匿”的嗜铬细胞瘤,实验室检查,1.肾上腺髓质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 (1) 24小时尿儿茶酚胺含量测定 (2) 24小时尿VMA(香草扁挑酸)测定 VMA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产物。 (3) 血儿茶酚胺的测定 在高血压发作时测定有重要意义。 2.药物试验 (1)组胺激发试验 适用于怀疑无症状嗜铬细胞瘤。 (2)酚妥拉明抑制试验 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定位诊断,方法:B超、CT、MRI、肾上腺血管造影、腔静脉内置管测定不同平面的静脉血儿茶酚胺,放射性核素肾上腺髓质显像等。 病因诊断:肾上腺髓质增生;肾上腺和肾上腺外肿瘤的确定;恶性肿瘤的确定等。,治 疗,一.手术治疗 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复杂而凶险,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1. 术前准备 (1)药物治疗 目的: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出汗减少,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受体阻滞剂: 酚苄明、呱唑嗪、酚妥拉明等。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硝苯地平 -受体阻滞剂 心得安,(2)扩充血容量 在使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同时,应考虑扩容如输血补液。 (3)完善的三大指标 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心律90次分钟,血细胞比容45%。 2. 麻醉选择 以全麻为安全。 3. 手术方法及术中注意点 (1)根据病变情况来决定手术路径; (2)术中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小心探查,轻柔操作。 (3)对肾上腺髓质增生可作增生一侧全切,若对侧也有增生,可作部分切除。 4. 术后处理,治疗(二),二. 药物治疗 对不能耐受手术,或未能切除的恶性嗜铬细胞瘤,或手术后肿瘤复发等病人,可使用酚苄明、哌唑嗪等药物以改善症状。,临床表现,1. 高血压 2. 代谢紊乱 3. 特殊类型的表现 (1)儿童嗜铬细胞瘤 :持续性高血压。 (2)膀胱嗜铬细胞瘤 :每次排尿时的血压变化。 (3)家族性嗜铬细胞瘤 可能具有显著遗传性。 (4)功能“隐匿”的嗜铬细胞瘤,回顾临床表现,治疗,手术 药物治疗,术前护理:,一皮质醇增多症(易发生肾上腺危象) 1.术后去枕平卧位6h,6h后可改半卧位 2.术后24-72h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和神智的变化,密切监测皮质醇危象:顽固性低血压、低血钠、多尿的发生。如有上述迹象,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及时救治,给予适量皮质醇激素及升压药物。 3.皮质激素的应用 术后皮质醇激素的剂量常根据病程的长短和对侧肾上腺的功能而定。一般术中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以免腺瘤摘除后出现急性肾上腺危象。术后24h内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200 mg300mg,以后逐渐减量。在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头晕心悸、大汗等症状,应立即给氢化可的松100 mg加50%葡萄糖500 ml静脉点滴。如果症状不缓解,联合升压药静脉点滴,直至病情平稳为止。所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根据病情调整糖皮质激素至关重要。,4.预防感染术后给予有效防治感染的抗生素,避免感染 5.保持尿管及伤口引流管的通畅,定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性质、量、定时挤压,保持引流管通常。 6.术后卧床期间,指导患者早期床上活动,预防坠积性肺炎、静脉炎、压床的发生。 7.排气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等,防止便秘。,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易发生高血压危象及钾及钙离子紊乱),1.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60min观察并记录血压、心率,呼吸 2.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改半坐卧位,利于引流管引流。如果出现血 压持续性升高、头晕、头痛、呕吐、抽搐等一系列症状就要警惕高血压 危象了。不过一般原醛症患者,如果病程较长的话,术后血压仍会偏高, 得有一个恢复的时间,并且还要继续服用降压药物至正常水平。 3.继续监测血钾及24h尿量。术后易发生钾及钙离子紊乱,需经调整后 才能逐渐恢复正常。原醛症患者易出现低血钾,我们可以通过神经肌肉 症状(痉挛、肌束自发性收缩、麻痹性肠梗阻等)和循环系统症状(室 性和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示:心动过速,T波平坦,出现U波或U波更 为明显,ST段下降)。,4.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又渗出及脱落及时换药,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记录引流液性质和量。 5.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及咳嗽,每2h翻身、叩背一次,每天雾化吸入,保持口腔清洁。 6.嘱患者在床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争取早排气。 7.保持尿管通畅,每天会阴消毒两次。,三 儿茶酚胺症(易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等休克症状),1.全麻未清醒者,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6h鼓励患者适量翻身及活动。 2. 术后维持血压:嗜铬细胞瘤病人由于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