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新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永新县位于江西省的西部边境,地处罗霄山脉中段,禾川河中游,东与吉安、泰和县相邻,南与井冈山市交界,西与莲花县、湖南省茶陵县相连,北与安福县毗连。县境在东经11350至11429,北纬2647至2714之间,南北长约56公里,东西宽约65公里,辐员2194.57平方公里,地理轮廊大致是“七山一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个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县和江西省“双低油菜”、蚕桑、肉牛、瘦肉型猪生产重点县,也是全国国定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一)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永新县是个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县,全县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河谷、平原、溶蚀地形均有不同程度发育,而且排列规则,井然有序,大致自盆缘山地到禾水河旁,依次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高阶地、低阶地和河漫滩等多种地貌类型,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缓,禾水横贯东西,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拨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1座,其中北部8座,南部23座,中部海拨多在500米以下。2、动植物种质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永新县工业基础薄弱,地下资源贫乏,境内树木林立,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十分优良,大气、水质和土壤完全符合绿色农业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植物资源有:高等植物1800余种,盛产杉、樟、松、油茶、竹、活立木蓄积量359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71%;为全省木竹生产重点之一。主要有松、竹、樟等树种。生态林以天然林为主,由针、阔混杂组成,主要树种有:针叶树种:湿地松、马尾松、红心杉;阔叶树种:杨、樟、枫、檫树、油桐、油茶等;主要植被:芦苇、毛竹、水杉、蕨类、铁芒箕、土血藤等。动物资源有:除养殖的地方品种外,主要野生动物有驯鹿、兔、果子狸、野猪、豪猪、獐、白鹭、猫头鹰、野鸡等。渔业资源有:鲤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鲶鱼、鳗鱼、桂鱼等。草场资源有:全县天然草场7.2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5.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地区。其中670公顷 (即万亩)以上的连片草场有8个,高桥、怀忠的官山坪(1183公顷),埠前、怀忠、杨桥的白塘料窝里(1577公顷),高溪的官田冲(751公顷),石桥的三官坪(673公顷),烟阁、才丰的长富(993公顷),横江、石桥、日光的三月坪新庵上(1363公顷),才丰的木马坳(1082公顷),龙田的松木山(1390公顷)。3、气候资源永新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对农业生产相当有利,既适宜喜温作物的生长,又有利于秋播作物安全越冬。年平均气温18.2之间,10积温为5750。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7.2,无霜期281天;年日照时数1789.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0%,太阳辐射年总量107042千卡/平方厘米, 10期间的太阳生理辐射为42.69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的80%;年平均降雨量1503mm,其中4-6月份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5%,年平均蒸发量为1509.3毫米,年平均空气相对温度为85%。4、水资源全境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53条,总长度459公里,年径流量30.1亿立方。永新县域内以禾水为主轴。禾水河是赣江的一级支流,源自禾山,全长225公里,永新境内始自龙山陂,止于花果滩,长约77公里,最高流量2910m3/秒,平均流量68.1 m3/秒。境内其他河流(沐江水、桃溪水、龙池水、龙溪水、理陂水、南华水等水源),大都从南或北向中部网状汇入禾水。另有曲江水、虹桥水流入外县。全县单位耕地面积可利用水量远高于长江流域,是一个地表水资源丰富县份。全县中小型水库65座,总蓄水量9249万m3,塘堰1478座,蓄水1454万m3,引水工程863项,总灌溉面积2.28万公顷。(二)生态环境状况永新县是一个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县和国家贫困县,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企业总量小,为典型的山区型农业大县,境内群山连绵,森林茂密,四季云雾缭绕,溪间河流纵横,水源清澈,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1%。2004年5月聘请江西省农科院绿色食品环境检测中心对全县环境进行全面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除个别小斑外,95%以上的区域达到发展绿色农业的适宜区。我县现已成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人口与主要产业永新隶属吉安市。2007年,全县辖24乡(镇、场),241个行政村,2326个村小组。全县总人口48.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3%;其中农业人口40.64万人。乡村劳动力总量20.65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2.11万人。永新县主产水稻、蚕桑、油菜、油茶、杉、竹等,工业主要有电力、电子、化工、服装、皮革、建材、茧丝绸、食品、矿产和木竹加工等。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县和江西省“双低油菜”、蚕桑、肉牛、瘦肉型猪生产重点县。2、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永新是一个区位优势较差、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全县经济总量较小,经济欠发达。2007年,全县实现GDP 286938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总值83375万元,增长3.3%;第二产业总值111263万元,增长18.7%;第三产业总值92300万元,增长14.7%。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了明显的进展。近十年来,永新县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进行调整,全县生产总值中的三次产业比例由1994年的56.8:27.8:15.4调整为2007年的29.1:38.7:32.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7.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6.8个百分点。但总体来说,永新依然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农民收入: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85元,比上年增长14.0%。3、永新农业经济状况永新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劳动力资源充裕,是江西重要的农业县之一。永新农业资源比较丰富。总体来讲,土地资源多样,质量较好,土壤肥力较高。全县土地资源分为宜农、宜林和宜牧三大类,其中宜林地约为15.6万公顷,占71.26%;宜农地占13.5%;可利用的万亩以上的成片天然草场就有0.87万公顷,2007年,全县耕地面积24869公顷,其中水田22847公顷,占耕地面积91.9%,旱地2022公顷,占耕地面积8.1%,农业劳力12.11万人,劳均负担耕地0.205公顷。此外,永新拥有宜果丘陵山地1.300万公顷,可开发利用河滩洲地近0.67万公顷;大小河流水系纵横、水库、水塘分布星棋罗布,水资源充沛;森林覆盖率高达71 %,到处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永新农业在江西农业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永新为江西省37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2007年全县粮食播面达到44827公顷,总产25.1万吨;永新的油菜产业规模大,是江西油菜生产的重点基地,2007年全县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0845公顷;永新县蔬菜生产发展较快,2007年全县蔬菜播面达5454公顷,实现产值近亿元;永新还是全省重要的畜禽生产基地,2007年,全县年出栏生猪25.9万头,出笼家禽211.26万只,禽蛋产量1453吨。但是,永新农业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是人均耕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0.051公顷,低于全国0.08公顷的平均水平,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耕地将会进一步减少。二是旱涝保收面积小,中低产面积大。全县旱涝保收面积17830公顷,仅占耕地总面积的71.7%,旱涝保收面积小是制约我县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三是农业自然灾害频繁。洪涝、干旱、冰雹、寒潮、冻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作物成灾面积和成灾程度呈加大趋势。2007年水土流失面积65430公顷,治理能力49050公顷。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三产业中的第一产比重大,而农业中种植业比重大,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4、区位与交通近年来,永新交通、通讯条件大为改善,交通比较便捷。永新县距省城南昌318公里,距吉安市和105国道100公里。浙赣铁路分文线经永新直达文竹镇,319国道和省道穿境而过,距赣粤高速公路65公里,距井冈山机场75公里。永新的邮电通讯产业也比较发达。这些条件,为永新农产品走向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提供了方便之门。5、永新历史与名胜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始置永新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北宋名相刘沆、元代明儒谭天如等历史名人皆祖籍永新。上世纪50年代授予将军衔的有42位,同一时期担任省委书记或省长的有4位,“两院”院士2位。贺子珍、贺敏学、贺怡三兄妹的革命传奇故事广为流传,为全国第四大将军县。永新县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湾改编”旧址群、中共湘赣省委旧址和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部旧址、七溪岭战斗指挥、龙源口桥、毛泽东旧居、宋塔、红枫湖、梅田洞、碧波崖等革命旧址、古迹胜景。6、农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农业是永新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是县域经济的第一支柱。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以前,农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1999的,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低于50%,为47.3%,到2007年农业生产总值为131833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9%。1994-2007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为5.5%。农业不仅是永新经济的基础,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仍是永新经济的重要支柱。三、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产品商品率低2007年,永新乡村户数88783户,农村户均耕地面积0.28公顷,永新农业乡村劳动力人206508人,人均耕地面积0.12公顷,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经营规模相比,更是天壤之别。如美国,以家庭农场为主,1994年农户数为204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的耕地规模约200公顷,养殖户一般养奶牛100头以上,生猪出栏率2000头以上。永新农产品的商品认率仍比较低。近10年来,永新的农产品商品率有较大提高,由1994年的54%提高到2007年的69.6%。农业、渔业、畜牧业和农业服务业的农业增加值2007年分别为30737万元、13117万元、33928万元和600万元。2、产业结构较单一,资源优势未得到有效发挥永新农业表现为比较典型的粮猪型结构。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43750万元,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业服务业产值构成为36.9:5.8:39.8:16.8:0.7。在农业总产值中,谷物产值35838万元,占农业产值67.6%。永新是一个农业县,但永新农业的优势不在田里,而在山上。永新是一个山区县,宜林、宜果、宜牧资源丰富,农业生态环境优越。但永新农业没有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与丘陵山地面积占85.4%、森林覆盖率达71%相比,林果业、畜牧业的发展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2007年全县果业产量只有2118吨。3、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产品加工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充分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产品竞争能力强的重要特征。据测算,发达国家产前、产中、产后向社会提供产品价值量的比为2:1:7,农业产中产品的价值量只为农业最终产品价值的10%左右。从目前情况看,永新农产品加工业还比较滞后,农产品的加工率还非常低。全县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非常稀缺,有一些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如大米加工、巢丝、制革等,但大部分为小规模经营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少。永新县绝大部分农产品以原料上市交易。如蔬菜生产,主要靠农户自产自销,其贮运、脱水加工设施属于空白。4、技能教育滞后,农民科技系统较低影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科技水平和技能落后。虽然近几年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有所加强,但是由于从事农业生产技能的基础较差,加之多种因素的影响,培训工作还是低水平,有些甚至是流于形式,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低下导致观念上的滞后,创新和开拓精神明显不足,创业和致富能力不强,办法不多。5、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综合实力不强我县耕地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耕地资源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而且中低产田面积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与现实需求差距大,抗灾能力不强;农业新技术的突破难度大,普及应用率不高。6、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增收困难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农民增收的亮点不多,渠道不宽,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速度与全省的平均值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四、“十一五”期间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1、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2.8亿元,年递增4.5%,其中,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24.9%,产值3.19亿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35%,产值4.48亿元, 渔业占农业总产值12.7%,产值1.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20元,年平均递增5.6%,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粮食总产突 破27万吨,油料总产突破2万吨,蔬菜总产力争突破5万吨,水稻单产力争达到360公斤,油菜籽单产力争突破100公斤。森林覆盖率71.5%,上升0.5个百分点。2、总体思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实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抓手,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支撑,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为保障,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五、“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战略“十一五”是我县从农业大县到农业强县较变的关键时期,农业要由大变强,关键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着手,为此,我县“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既有利于抵御农业自然灾害,又有利于防范市场风险,既能提高土地产出率,又能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农业安全尤其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它的核心是农业生产旱涝保收和高产稳产。一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二要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确保农业生产旱涝保收。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努力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四是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用现代化设施武装农业。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我县农产品加工业还比较滞后,农产品的加工率非常低,这既是制约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因素,也是发展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潜力所在。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在全县形成粮食、油料、畜禽产品,蔬菜、蚕桑、林果等六大支柱产业。二是探索和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基地的利益联系机制,鼓励引导农民以土地、资本、劳力和产品入股,走农户加基地加企业的路子。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根据农业经济的内部规律,规模化经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水平。从长远看,农业生产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路子,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农民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鼓励引导土地合理合法流转。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并以入股、租赁、联营等方式流转土地,不断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是质量的竞争,而品牌是质量的集中体现,“十一五”期间,我县应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大力把我县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内绿色食品占农业与食品工业产值比重最高,影响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是目前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而且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才能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一是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调动和整合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二是要加大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力度。政府要切实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三是进一步健全劳务市场,发展和规范中介组织,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从事劳务输出中介服务。六、“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主攻目标(一)主要任务1、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提升六大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永恒主题。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市场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更是我县“十一五”农业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在全县形成粮食、油料、畜禽产品、蔬菜、蚕桑、林果六大支柱产业。(1)调整生产结构,促进种养业全面发展在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效发展种植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积极发展园艺(林果)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合理化,使林牧渔及服务业产值比重年均递增1个百分点,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产值比重分别调整到40%、38%、15%、6%。种植业。一是加大对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确保到2010年全县耕地面积不低于2.46万公顷。二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在确保粮食面积4.2万公顷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蔬菜及其他各类高效经济作物,提高耕地产出率。三是依托科技,主攻单产,努力提高粮油生产能力。畜牧业。要抓住人们对动物性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利时机,把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一是优化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在大力发展生猪、肉牛、家禽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特禽、特畜,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坚持以优化肉类结构为重点,突出发展节粮型、食草型畜禽,逐步提高牛、羊、禽、兔在肉类产总产量的比重。二是加快规模养殖,提高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三是全面推广畜禽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加快畜禽良种繁育和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建设水产业。一是充分开发可养水面的养殖能力,提高水产品产量。二是积极配合绿色大米生产,推广稻田养鱼。三是引进和开发一些新鱼种和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水平。林果业。一是抢抓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围绕绿色农业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林建设。二是重点开发花卉苗木新兴产业,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发展一批中高档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园艺名牌产品。(2)调整经营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组、改造,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使我县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有一个大的发展。重点发展粮食、油料、蔬菜、蚕桑、肉类等精、深加工。(3)调整区域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绿色农业是我县农业生产的新型产业,因此,“十一五”期间,要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为原则,重新规划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积极发展绿色水稻、绿色油菜、绿色水果、绿色茶叶、绿色蚕桑、绿色畜牧、绿色蔬菜等产业,打造“绿色永新”,振兴永新经济。(4)调整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围绕优质化、专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种植业上,全面推广优质水稻、“双低”油菜新品种,良种覆盖率力争达到100%。生猪养殖上,重点推广二元母猪和三元瘦肉型商品猪,“十一五”期末二元母猪推广普及率力争达到80%以上;家禽养殖上,继续推广高产高效的良种蛋鸡、优质肉鸡,积极扩大肉鸭和菜鹅饲养,“十一五”期末鸭鹅饲养量力争突破400万只;水产养殖上,在巩固四大家鱼的同时,推广彭泽鲫鱼,斑点叉尾 等高效水产新品种。2、实施生态化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1)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到2010年,力争大多数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质量安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基本控制种植业产品生产基地的外部污染,基本控制农业自身污染,无公害技术推广覆盖面力争达到90%以上。基本解决畜产品中违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超标以及激素类残留问题,主要畜离产品检疫合格率达到100%,质量安全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对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各环节的管理。“十一五”期末,力争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20个、绿色食品20个、有机食品5个。(2)切实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水平。一是实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积极开展秸杆综合利用工作,推行覆盖还田、过腹还田、培植食用菌、秸杆氨化等多种综合利用技术,“十一五”期末秸杆还田的覆盖面积力争达到40万亩以上,秸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70%以上。二是实施农村“三清三改”工程。在全县农村开展“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道路”的“三清”活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大力推行“改水、改厕、改厨”的“三改”工程,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实施沼气工程。“十一五”期末全县新增沼气池2万座,户用沼气池达80%。四是发展休闲农业。抓住红色旅游开发机遇,把休闲观光农业纳入红色旅游建设项目。(二)主攻重点1、提高种植业基地建设水平。完善种植业基地建设规划,以基地建设辐射带动种植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重点围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等大宗农作物,建立无公害标准化核心生产基地;围绕蚕桑、蔬菜、香葱、瓜果、葡萄、食用菌等建立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突出两方面:一是着力推进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制定革地扶持政策、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推广以蔬菜良种、反季节栽培等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依托蔬菜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等蔬菜营销网络,加速培植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县蔬菜复种面积力争达到15万亩,其中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力力争突破6万亩,设施栽培面积达到2万亩;建成番茄、辣椒、毛豆、香葱、萝卜、黄瓜、西瓜等生产基地10个。二是积极培育蚕桑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县茧丝绸公司龙头带动作用,在巩固提高以里田、高桥楼、石桥等重点蚕桑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发展一些新的蚕桑基地。2、提高养殖业规模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和推进规模养殖大户,通过辐射、带动、引导和扶持,全县规模养殖大户的总量力争每年递增10%,规模经营经济份额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力争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七、主要措施和对策要实现“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必须树立经济观念,贯彻和落实中央有关涉农政策,采取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 2025家庭用工雇佣合同
- 2025年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招聘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4冶金工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综合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定向练习试卷
- 2024职称计算机通关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前冲刺试卷【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优化考核综合提升测试卷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试卷含答案详解(巩固)
- 罗茨风机检修方案课件
- 2025年青协社团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光伏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2025年干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供水工程成本预算与动态控制方案
- (2025年标准)清理乱账服务协议书
- GB/T 45860.1-2025光纤激光束焊机的验收试验第1部分:光纤输送机的激光组件
- 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 2025年4月自考00155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DB50∕T 1653-2024 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编制导则
- 道路工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