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动物词的文化意蕴内容提要:自古以来,人类就同动物相依相存,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为感知、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人类习惯于把对事物的认识投射到动物身上,因此,人类语言中充满了动物词汇。动物词语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增添了使用者的语言色彩,也开拓了人类对词语本身的思维想象力,传递着说话者的某种情感态度,反映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动物词语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沉淀也记载着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体现着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反映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本文从动物词语的产生、动物词语的联想意义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方面,体会其文化意蕴。 关键词:汉语;动物词语;文化一、动物词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及其文化意蕴1.生产劳动方式-“牛” 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语言。在远古畜牧、农耕时代,中华民族就开始以牛为运输工具(牛车)、以牛耕地,因此,牛在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语中,以牛为喻体的习语多不胜数。“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是牛的典型特点,用“孺子牛”、“老黄牛”等比喻终日劳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典型人物;牛,脾气倔强,力气大,用“九牛二虎之力”、“牛脾气”等词语描绘人的力气和执拗的性格;割牛用的牛刀比较大,所以“牛刀”就成了“大材器”、“大本领”的代名词,形成了“牛刀小试”、“杀鸡焉用牛刀”等生动形象的文化词语。汉语中关于牛的词语较多,如:你真牛、牛角尖、吹牛(比喻说大话)等。 2.神话传说-“龙”、“凤” 神话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的朦胧认识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龙”与“凤”的记载与神话传说,可谓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始祖皇帝乘龙上天的神话传说,使“龙”成为皇权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所用之物被称为“龙椅”、“龙袍”等;“凤”又称“凤凰”被汉民族视为吉祥的神鸟,古人认为如果出现凤,就是时代呈祥、国家将兴的吉兆,同时凤又是高贵的象征,在中国封建社会,凤代表皇后,与皇帝相配则是龙凤呈祥,喻指幸福,因而“龙凤飞舞”、“龙凤呈祥”的形象在古建筑中很常见。3.文化习俗-“猫头鹰”、“喜鹊特定语言文化中的动物词汇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义,具有相对固定的隐喻意义,反映在语言中,显示出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猫头鹰俗称“夜猫子”,由于它样子古怪,在深夜发出凄厉的叫声,故在汉语中人们常将其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并认为它是一种不祥之鸟,俗语有“夜猫子进宅,好事不来”,意味着厄运将至,是不祥之兆。而“喜鹊”在汉语中却是吉祥鸟,代表吉祥喜庆,预示着有贵客到来或大喜临门。“喜鹊报喜”、“喜鹊登枝”、“门前喜鹊叫,必有贵客到”,人们喜欢听到喜鹊的叫声,把它作为好运的先兆。 二、汉语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修辞意义1.汉语动物习语的文化分析中国是个大陆国家、农业大国,长期以来都是以发展农业为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与牛、羊、马、狗等动物广泛接触,相比猫、狗等动物,人们更欣赏牛的力大与耐劳,所以对牛的褒奖很多,从上文中出现的习语例子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牛的情感。另外,中国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迷信长期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汉语里有“猫头鹰进宅, 好事不来”一说,人们把猫头鹰、乌鸦等视为不祥的动物,不喜欢鼠、蛇、猪、狼等动物。人们比较迷信和喜欢的动物是喜鹊(象征喜气吉祥)、蝙蝠(与福同音)、乌龟(象征长寿)、仙鹤(象征长寿)、鱼(与富余同音)等动物。再有,中国也是个充满神话故事的国度,龙、凤等人们假想的动物令人对权力、职位、婚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2.汉语动物词的修辞意义修辞意义又称“修辞色彩”,一般指语言单位在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以外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联想色彩等。动物词的修辞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论释:一是动物词语原指称意义以外的词汇意义,这些意义虽然已是固定意义,但它们往往是通过比喻等修辞方式逐步凝固于词汇意义当中的;二是动物词语的联想意义。比如,汉语的“猪”有“懒惰”、“蠢笨” 等联想意义。严格地说,前者是词汇意义的一种而后者才是真正的修辞意义。三、动物词的联想及其文化意蕴 1.由动物的修辞意义产生的联想人们时常把某些品质或特征与某些动物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某种反应或情绪,尽管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久而久之形成了动物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比喻意义,我们称之为修辞意义,它们往往因民族不同而各异。以马为例,在汉语中其修辞意义为战况的征兆,事情进展情况的标志。 因此有“马到成功”、“快马加鞭”、“马首是瞻”、“万马奔腾”之说。乌鸦则使人想到不祥的预兆,故常有“乌鸦嘴”之说。2.由动物的基本属性产生联想 狼的形象和习性被看成是令人憎恶的动物,具有“凶猛”、“狡诈”和“贪婪”的寓意,使人联想起人类中的那些凶狠、贪婪之辈,汉语中的“如狼似虎”、“狼心狗肺”及“狼吞虎咽”、“狼子野心”、“披着羊皮的狼”等含有“狼”的词语几乎都具有明显的贬义。 熊,行动迟缓,中国人心目中认为熊愚笨、无能、无用。“你真熊”意指“你真笨”、“你真没用”、“你真软弱”等义,有“熊样”“笨熊”等贬义词。 狐狸生性狡猾,诡计多端。汉语中用“老狐狸”喻指“老奸巨猾的人”,用“狐狸尾巴”来喻指“掩盖不住的坏主意或坏行为”。 老鼠喜欢偷偷摸摸地搜索东西,暗中来回寻觅。因此具有“偷偷摸摸的”、“鬼鬼祟祟的”、“胆小的”、“怯懦的”等寓意,汉语中有“鼠窃狗盗”、“过街老鼠”、“贼眉鼠眼”、“鼠辈”、“抱头鼠窜”、“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许多形象鲜明的比喻。四从动物词的使用看其文化意蕴 1.用动物词指称人 汉语中,动物词汇的引申义在指向女性时,语义多降贬或降格,反映出使用者鲜明的感情倾向和汉民族文化的基本态度。“鸡”被赋予了鲜明的性的色彩,指从事色情行业的女性;“美女蛇”指用色相迷惑他人的女性,带有负面评价;“狐狸”也与女性有密切的关系,“狐媚”形容妖艳女子的作态,“狐狸精”已成为女性形象中最典型的一个词语;“狮”、“虎”这些勇猛的动物也莫名其妙的与女性有了联系,“河东狮吼”、“母老虎”都是悍妇的形象。 2. 用动物词命名 人名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种镜像,它同人的行为、社会心理、文化传统等的关系十分密切。“龟”因具有敦厚、老实、不骄不躁、刚毅不屈的秉性,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作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因此,人名用字喜用“龟”字,如唐代音乐家、歌唱家李龟年,晚唐诗人陆龟蒙,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将自己的居所称为“龟堂”,自号“龟堂老叟”等。人们还用“龟龄”或“龟鹤遐龄”来比喻、颂扬德高望重的老人,并作祝福语。但明代以后,龟的语义发生了变化,带上了某种特定的贬义,便很少有人以“龟”为名了。这种现象向镜子一样凸现着文化观念、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的变迁,观照着文化的内核。 参考文献: 黄得莲.汉语词语中的民俗崇尚心理J.青海师专学报,2008 黄静.英语汉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3,(5). 廖光蓉.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协商策略模板
- 地籍业务知识培训简讯课件
- 地税首问负责制课件
- 地税税收知识培训课件
- 运输市场环境治理协议
- 2025年知识产权检察院技术调查官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核雕工艺师应聘面试专项练习含答案
- 商务合同审核与谈判标准流程
- 2025年甘肃省天水市导游资格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题(附答案)
- 技术方案规划与设计标准化指南
- 2025年中国TPU环保薄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
- 幼儿园开学园长会议发言稿模版
- 2025年大学辅导员选拔考试题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试题
- 现场仪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四川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嘉兴市昊鸣纺织有限公司年产480万米高档纺织真丝面料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 假体隆胸手术课件
- 水泵房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90题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农村宅基地流转合同协议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