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每个学生都应该用的 解构文言文虚词(三)解构文言文虚词(三)补充篇 前面我们分别根据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来解构了一些虚词,同学们会发现并没有把十八个高中要求的虚词讲全,这就是我们补充篇的意义所在了,在补充篇里,我们会简单地分析一下常见的语气词和助词,并且补充那部分我们没有谈到的虚词的常见用法。一、语气词常见语气词包括“焉”“矣”“乎”“也”“哉”,放在句尾,考察不多,因此我们简单分析一下。(1)也,表判断、陈述为多,有时候表示感叹或疑问。如:安能求其千里也(也,表疑问语气)吾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也,表感叹)备注:也不仅用于句尾,表陈述、判断、祈使、感叹语气,而且常用在句中,表提顿或语气的舒缓,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种情形不要和现代汉语中副词也混淆。(2)乎,表示揣测或者疑问,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吧呢。如:若毒之乎(乎,相当于吗)事齐乎?事楚乎?(乎,相当于呢日饮食得无衰乎(乎,表揣测,相当于吧)备注:乎也可用在句尾或句中,此外它还经常相当于于,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也。(3)矣,通常表示事情的终结,陈述语气,有时表疑问语气。如:今虽死乎是,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矣,了,既成状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矣,表反问语气,呢)(4)哉:疑问语气,或者反问语气。如:齐人未尝赂秦,终续王国迁灭,何哉?(哉,表疑问语气,呢)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哉,表反问语气,呢)(5)焉:常常表示陈述。备注:“焉除作为语气词外,常作为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作为于之讲时,我们称为兼词,如针针丛棘,有麻头伏焉。二、助词,常见助词就是“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译为的)、吾知子之所以拒我也,吾不言(取消句子独立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取消句子独立性)、唯弈秋之为听(把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不译)标志: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间,表示结构助词“的” 2.放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前面是名词,后面是动词,作为提宾的标志。三、“其”的补充用法我们之前提到“其”作为代词的用法,“其”还可以作为副词和连词。且看:1.用作副词。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标志: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2.用作连词。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标志: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四、“或”的补充用法除了可以用作代词,表示“有人、有的”之外,还可以用做副词和连词。1.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2.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例如: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蛟或浮或没。(周处)五、“乃”的用法我们之前没有提到过“乃”的用法,“乃”可以用作: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六、“既”的用法。1.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例如: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左传文公元年)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表示“既然”或“不仅”,例如: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七、“然”的补充用法。前面,我们介绍了“然”作为连词,表示转折,下面,我们要讲“然”的其他一些常见用法。1.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輮使之然也。(劝学)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2.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3)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成然之。(促织)八、“若”的用法1.用作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2.用作连词。常用来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虚词“所”和“者”更偏向于是文言文中的用法。我们不再这里多言。大家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研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茶叶企业营销创新
- 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的协同创新机制与实践
- 公司员工正能量课件
- 注册地址租赁合同(标准版)
- 专业门面租房合同(标准版)
- 《万年青》课件教学课件
- 领公章的申请报告(3篇)
- zz课件现在进行时
- 安防监控系统失效应急预案
- PEP小学英语单词表(3-6年级)
- 忠县介绍课件
-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一)
- DB4401-T 43-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防冲撞设施-(高清现行)
- 保障和改善民生课件
- 北京京剧院劳动合同制职工招考聘用(必考题)模拟卷
- 银行信贷实务与管理课件
- 实习任务书(标准模版)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古文字学(全套课件)
- 大连石化“3.14”亡人事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