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联系上下文,在潮水声音、形状变化中品词、品句、品读。2.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重点:1. 联系上下文,在潮水声音、形状变化中品词、品句、品读。2.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结合浪潮声、形的变化正确认识课文中“人声鼎沸”的词义和掌握朗读方法。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及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谈话引入情景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观潮。2. 引导学生复习理清课文内容。3. 巩固复习潮来前的个别词语,引导学生学习课文3、4段(1) 现在让我们回想一下,在课文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个词语,它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的姿态和气势。对!就是“横卧”一词。(2) 提出问题:那老师就要问了,这“横卧”一词是怎样具体形象写出了钱塘江的姿态和气势的?好!请你。(3) 学生回答(4) 教师总结:本来是表示人横躺着这个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那种壮阔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更加的形象、生动、有气势。只有这样横卧在我们眼前的钱塘江才会形成壮观的钱塘江大潮。(5) 提出问题:那大家再来回想一下,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中的“等着,盼着”这两个词语在意思上有些重复,都是什么?对,等待盼望的意思。那文中为什么要用这种有意识的重复?请你来回答。(6) 学生回答(7) 教师总结:对!它让大家“昂首东望”的期待心情更加迫切了。也为下文江潮来时壮观景色的描写做了铺垫。过渡:那下面,就让我们同样怀着这种“等着,盼着”的期待心情来学习3、4段描写潮来时的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二、精读课文3、4段,深入体会钱塘江大潮(一)自读课文,初步体会潮水声音、形状的变化1.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有非常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想不想彼此交流、分享一下。2.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请前后桌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3. 明确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找出课文中(三处)“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四处)“写潮的形状”的语句,并且讨论一下,声音和形状是怎样变化的。你们可以在课文旁做批注。(二)引导学生在潮水声音、形状变化中品词、品句、品读1. 在潮水声音的变化中品词、品句、品读(知潮声)(1)体会潮水声音的变化提出问题:恩!都讨论好了,那老师就要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了。那一组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组找到的三处写潮声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课件出示三处描写声音的课文原文)三处描写声音的地方你们找到很准确,那你们组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吗? “刚开始,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什么?后来响声怎么样?最后如同什么样?”对,非常准确,看来你们是真正地了解了。(将三个词语在课间上标红)那有请你们组书写最好的同学将刚刚你们回答的三个词语书写在黑板上(学生板书“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将词语回归到课文语句中,体会潮声的变化提出问题:我们再将这几个表示声音的词语放回到课文语句中,看一看潮声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好,请你来说说!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哦!你是根据上下文,知道声音远听如“闷雷”,近闻如“山崩地裂”使人感觉到“大地好像颤动。恩!你真会发现。请坐!对,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声音变化,理解到了钱塘大潮其震耳欲聋,声势之大动人心魄。(2)在潮水声音的变化中品析词语过渡:钱塘大潮其声震耳欲聋,声势之大动人心魄。不仅仅是通过这三句话来体现的,下面我就来看看这句话。出示课件: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 重点出示词语:大家看看这个词语“人声鼎沸” 这个词语字理析词:“鼎”是古代煮东西的锅,上部装东西的部分演变成“目”,下部的三根支架演变成“鼎的下半部分”, “鼎沸”就是锅里的水烧开了,锅里的水沸的时候就会发出?对“咕嘟,咕嘟”的声音。提出问题:那“人声鼎沸”到底是什么意思?教师评价:对,就是说人们说话的声音像锅里的开水发出的声音,嘲杂、喧闹。学生模拟“人声鼎沸”的场景提出问题:我们已经了解了“人声鼎沸”的词义,在课文中,人群中的声音是怎样鼎沸的呢?我们来表演一下,看到潮来了,你会说些什么?那你又会说些什么?浪潮声如闷雷滚动,大家看着远处移来的潮,你们会说些什么?大家一起说!教师点拨:我们把“人声鼎沸”和潮水的声音联系起来,想一想:为什么人们观潮时,说话的声音要这么大?谁来说,你来,对!是因为潮水的声音很大,那人们说话的声音自然也就大了。这个词的运用正是衬托了钱塘大潮其声震耳欲聋,声势动人心魄。进入情境,朗读句子提出朗读要求:我们理解了“人声鼎沸”这个词,我们就带着这个场面读一读这句话。教师评价:很好!读出了人声鼎沸的感觉。2. 在潮水形状的变化中品词、品句、品读(知潮形)(1)体会潮水形状的变化提出问题我们了解了声音的变化,接下来,哪一组对自己组研究的潮水形状变化有信心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好!你们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真棒!你们组概括既全面又准确,分别是“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那你们组同样也派一名同学生将这四处描写形状的词语书写在黑板上吧!(学生板书“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2)在潮水形状的变化中品句、品读过渡:我们再回到句子里,来看看这一句。出示课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进入情境,朗读句子提出朗读要求:这一段描写的是潮来时动态的画面,谁能把这种动态读出来,你来试试!教师评价:你读的很流利,但没有把这种动态读出来。那到底要怎样将它的动态美读出来呢?大家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课件:根据课件指导朗读:注意看这个板书有什么特点。你们看,“很快”这个词很扁,那说明这个词要读得怎么样?对!读的快一点。再往下看,“逐渐”恩,读的慢一点。“拉长”大家看这词就知道要读的时间长一点。那我们就根据课件上的提示齐读一下课文,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预备起!大家读的真不错!理解标点符号在语句中的作用过渡:在刚刚朗读的过程中,老师还发现一个问题。大家看看课件。出示课件: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提出问题: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个句子,它们的标点符号不同,我们课文里是逗号,那我把逗号改成顿号可以吗?你回答一下。学生回答教师点拨:你觉得可以,那你来读一下,如果是顿号这句话要怎么读?老师觉得你读的还是逗号的感觉,如果改成顿号要这样读“示范”。大家觉得这样换可以吗?逗号读的时候比顿号停顿的时间要稍长一些,浪潮在变化之中。提出问题:再改成句号,可不可以呀?哦,不行,那为什么不行呢?好,就你来说说。教师小结:是因为浪潮还在变化,没有变完。所以不能改成句号。你理解的非常透彻,请坐。课文里的逗号运用的非常恰当。(三)引导学生在潮水声音、形状变化中发现课文的描写顺序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潮水声音和形状是怎样变化的了,再回来看看我们班的书法小能手在黑板上写出的潮水声音和形状词语。1.提出问题:来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样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2.学生回答问题:3.教师小结:对,你真会观察,作者就用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潮水声音和形状的特点来描写潮来时的景象。三、学习 “潮过后” 第六自然段课文,进一步理解潮势。过渡:学习了潮来时课文的描写,接下来我们就要进一步学习潮过后是怎样的。1.让学生带着“潮过后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这一问题自读、自学、自析。明确阅读要求:请同学们带着“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最后一段。学生回答:都读完了,那谁来说说最后一段潮过后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教师小结:从潮头“奔腾而去”、到“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再到“恢复了平静”总结的真不错,请坐。2. 让学生从“依旧”一词的分析中,联系前文进一步理解了“潮前之静”“潮来之动”“潮过之静”的变化。提出问题:老师在这一段发现了非常有意思的词,就是“依旧”一词。有谁知道它的意思。学生回答:哦,是依然像从前一样的意思。教师小结:通过这个词,我们仔细想一想,就是说明这段之前潮来时也是风号浪吼,是动态的!那大家再往前想想,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潮来前,江面是怎么样的?对!是很平静的。那我们好好理一下思路:潮来之前是静的潮来时是动态的潮过之后江面又恢复了平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对是一个由静转动再转静的过程,动静结合,这也是非常常用的写景手法。四、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直观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1.谈话激发学生观看兴趣我们已经细细地品读了潮来时和潮过后的景象,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钱塘江大潮这一景象是什么样的?对!就是壮观。大家想不想更加直观地感受这种壮观。2.播放视频,直观体验好,就请同学们认真看视频,感受这种壮观带给你的震撼。3.引导学生理解“观”的不同含义同学们在震撼之余还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里说的景色十分壮观中的“观”是什么意思,对!是景观,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基础护理考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药品法律法规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甘肃省定西市保安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管理会计《专业知识》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
- 2024福建医师三基考试真题卷(附答案)
- 2025年标准员之基础知识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
- 2024年电网调度自动化厂站端调试维护员及检修员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试题(附含答案)
- 2025年老年人健康(疾病预防及饮食健康)等基本知识试题与答案
- 摆与地球自转的特点课件
- 面包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消防监管员面试题库及答案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护理个案
- 通山城区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方案
- 超声科副主任竞聘演讲
-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
- 2025年日本市场数字广告投放洞察报告-Sensor Tower
- 2025年电气自动化专业考生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ZLP630高处作业吊篮使用说明书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