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第一课时.doc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第一课时.doc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第一课时.doc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第一课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程 导 航”课 时 教 学 计 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 学 内 容练习2共几课时2课型练习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课本中列举的几种农具,知道它们的作用,明白诗句中的词语与什么农具有关。 2.熟读并背诵夏日绝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通过历史背景的了解,体会项羽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东的英雄气概。3.描红卢沟桥烽火片段,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几种农具,知道它们的作用。难点:熟读夏日绝句,体味诗文中表达精妙的语言,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资源相关资料:木犁:以牛牵引用于翻土,犁铧、犁壁为铁制,余皆木制。80年代后,平原多以机耕,山区尚有少量使用。耙:用于耕后碎土,呈长方形,木架铁齿,耙架上装10余把铁刀片,以刀片滚动切碎泥块。 镰刀: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 锄头:用于松土、削草。可分劈草锄、阔板锄、开山锄等。 耧:也叫耧犁。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种耧犁就是现在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三脚耧车。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王祯农书 耒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学生经验:1.学生大多生活在农村,对农具及用处有一定了解。2.课外学生诵读过一些爱国诗,对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已经会背诵。预习设计预习夏日绝句:查找有关项羽、李清照的资料,简单了解一下诗歌的写作背景。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语文与生活(12分钟)1.自由连线,认识、交流各种农具。2.学习单:(1)在组内自由说说农具都有什么作用。(2)4分钟3.展示(见教学资源)4.预设:昼出(耘田)夜绩麻 耘田:锄童孙未解供(耕)织 耕:木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锄禾:锄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 耧 收:镰刀第二板块:诵读与欣赏(18分钟)1.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写作背景。2学程单:(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高声朗读,或轻声吟诵,边读边感悟诗句的意思。(2)体会:李清照为什么如此怀念项羽?(3)完成一课一练P25填空第三题。(4)时间:4分钟3.交流学习成果。(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2)借助预习时收集的资料,体会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一句中项羽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东的英雄气概,了解南宋君臣不战而退、苟且偷安的行径。4.学生反复吟诵,细细欣赏诗文。交流,预设: 感悟 “ 结构特点 ” 前两行诗 “ 颂古 ” ,写出项羽一生的英雄豪气;后两句讽今,痛斥当权者的苟且偷安。 语言特点 仅 20 字,把古今几个典型人物形象展现眼前。特别是“ 杰“ 雄 ”、“ 思 ”、“ 不肯 ” 等强烈地抒发了一个 “ 弱不经风 ”“ 沧桑憔悴 ” 的特殊女诗人的真挚情感 !背诵诗文。5.交流平时阅读积累: 描写英雄形象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反映朝廷昏庸,不战而退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6.学习反思:预设:结合时代背景、抓住关键词句、体味诗词、欣赏诗句中语言的精妙第三板块:写好钢笔字(10分钟)1.读帖,了解出处:卢沟桥烽火2. 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细心观察每个字间架结构的匀称、合理。3.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每个字的结构的书写注意点。4.观察模仿板演。5.练习描红:一气呵成。第一板块:语文与生活1.让学生自由连线,认识各种农具,校正。2.你们知道这些农具的用途吗? 3.导学4.读读诗句,看带点词和什么农具有关。 第二板块:诵读与欣赏。1.过渡:唐诗、宋词,作为屹立于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两座丰碑,体现了汉语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接下去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写的诗歌夏日绝句。2.出示学习单23.交流汇报(1) (2)全诗中你觉得最耐人寻味的词句是哪些?为什么? 4.学生反复吟诵,细细欣赏诗文。唤起对英雄的崇拜,对南宋君臣苟且偷安行径的愤慨,进一步体会到古诗词中一字千金的凝练,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5.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6.组织反思 让学生谈谈自己课后的收获,阅读古诗的方法。 第三板块:写好钢笔字1.指名读话,了解出处。2.引导学生读帖。3.引导说出通过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