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导学提纲答案3、(1) 曹刿(gu )(2) 又何间(jin )焉 (3) 肉食者鄙( b )(4) 弗(f )敢加也 (5) 小惠未徧( bin ) (6) 小信未孚(f )(7) 公与之乘(chng) (8) 战于长勺(sho)(9) 下视其辙(zh )(10)登轼(sh )而望 (11)彼竭(ji)我盈(yng(12)望其旗靡(m)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1) 伐:攻打 (2) 徧:通“遍”,遍及,普遍 (3) 既:已经 (4)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5) 测:推测、估计(6) 军队 (7)大败 (8)不 虚报夸大 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1( 原因,缘故 )( 所以 )2( 服从,听从 )(跟从,跟随 )3(请求 )(请允许我 ) 4( 参与 )( 夹杂 ) 5 ( 他的 )( 他,指曹刿 )( 他们,指齐军 ) 6、(这件事 )( 代曹刿 )( 代齐军 )(助词,的)(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代齐军 ) 7、(虚报)(戴上) 8、(参与)(夹杂) 9、(这里是养的意思)(怎么,哪能)10、(砍伐)(攻打,讨伐)11、跟随 听从,服从 12、凭 把 指出下列词类活用1、(名作动,赐福,保佑 ) 2、(名作动,击鼓进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2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3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愿动词4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5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6古义:即使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7. 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8. 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 9. 古义:实情。今义:感情。(六)1、译: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 译:(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3、译: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着去。4、译: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军时勇气衰弱,第三次击鼓进军时勇气已经衰竭了。5、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6、(后来)我看到他们车辙痕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7、 译文:居高位,享厚禄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8、。译文: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你的。9、 译文:齐国是大国,是难以推测(它的情况),怕有埋伏于此。(七)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7、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1、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2、一鼓作气。 (二)1、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2、(1)为下文庄公做出的急躁行为做了铺垫。 (2)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3、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4、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5、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6、视其辙乱,望其旗靡。7、客观评价了鲁国的准备工作;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准确分析了作战取胜的原因8、讨论战前准备时,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大臣拥护和神灵保佑上作战时不察敌情,贸然进攻和追击胜利后尚不知曹刿战术正确之所在9、示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对其中一个方面可得满分)10、曹刿:具有爱国思想,谙熟国事,有远见卓识。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用原文从具体做法阐述亦可)(三)梳理与反馈11、全文主旨:本文通过记叙齐、鲁于长勺之战的经过及曹刿与鲁庄公对战术的议论,刻画了曹刿的忠君爱国,政治识见,军事才能和冷静沉着的性格;同时说明致胜的关键在于民心的归向和适当的作战策略而非军队的多寡。 写作特点概括(具体论述略)a、详略得当b、善于记言c、对比手法的运用12、 答:启示: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掌握心理,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夷陵之战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曹刿论战反馈训练题答案(一)文学史常识左传庄公十年长勺之战。编年史春秋鲁左丘明(一)9.(1)赐福、保佑。(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为什么。(4)对感到惊奇。(每小题0.5分,共2分。) 10.(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他人。(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详细地告诉了他。(每小题2分,共4分。) 11.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共2分。) 12. 语言 ; 机智、聪颖、聪敏、机敏、聪明、随机应变等(答出其中一个词语即可)(每空1分,共2分。)译文: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二)14(2分。每小题1分)(1)击鼓(击鼓进军) (2)已经15(5分)(1)(2分。每个分句1分)(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2)(3分。每个分句1分)(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16(3分。每处1分)齐人三鼓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济而未成列员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未全部渡河。司马公孙固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好队列,公孙固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襄公说:“还不行。”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然后才攻击他们,结果,宋军大败。 (三) 12(4分)(1)独l叶(2)尽力做好本分的事(3)追赶,追击(d)击鼓(进军)(答对一个1分)13 (2分)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米处理。(“狱”、 “以”翻译不正确的分别扣1分,语句不通顺的扣1分)14(2分)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15(2分)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挢;泓水之战火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意思对即可)16(3分)不设统一答案。相同点1分,举例各1分。示例: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机。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后的时机发动进攻:子鱼主张“其米既济”的时机发动进攻。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未全部渡河。司马公孙固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好队列,公孙固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襄公说:“还不行。”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然后才攻击他们,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腿部受伤,侍卫官也全部被歼. 全国人都归罪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人。古代领兵作战,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了国的殷商的后裔,也不攻击没有排好队列的军队。”子鱼说:“君王不懂得作战。强敌的军队,在险隘的地方不能成列,这是上天赞助我们;阻敌于险地而进攻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就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呢。而且现在我们面对的强者,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到了很大年纪,俘获了就夺取过来,管什么头发花白?使军队明白国耻,教会他们作战,是为了杀敌人。伤势还未到死的程度,怎么不再伤害他们?要是舍不得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就应当根本不要伤害他们;要是怜惜他们当中头发花白的人,就应当向敌人投降。军队在有利时加以使用,钟鼓用声音来调节士气。时机有利而使用军队,阻敌于险地是可以的。鼓声宏大以鼓舞土气,鸣鼓进攻未成列的敌人也是可以的。”(四)8(1)参与(2)离开,离去。(2分。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9B(2分) 10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2分。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 11(1)远谋 鄙 (2)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战争过程(或:战争经过及结果) (3)取信于民(意近即可)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将两句齐答,均可)(6分。每空1分。)翻译:晋文公出兵讨伐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到了三天,原国还不投降,文公就下令晋军撤退。这时探子出城来报告说:“原国最多再能支持一二天了!”军吏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晋文公,文公说:“得到原国而失去信义,那又依靠什么来使唤人民呢?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不可失信。”于是晋军便撤离了原国,到了附近的孟门地方,原国便宣布投降了。赞同 (五)17(1)击鼓(1分) (2)战胜(1分) (共2分)18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1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共2分)20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2分)【译文】预测胜负有五条:懂得什么条件下可以战,什么条件下不可以战的,胜;懂得众与寡的灵活运用的,胜;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胜; 以有准备之师击无准备之敌的,胜; 将领富于才能而君主又不从中干预牵制的,胜。这五条就是预知胜负的途径。【因此,可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对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各半;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每战必败。(六)7答案:驱车(追赶)倒下士(元)气锐利(饱满) 8答案:他们的勇气消失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所以战胜了齐军。 不要去攻击阵容整齐的敌人,这就是治理军队的变化啊。 9答案: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10第一问答案要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第二问答案要点: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 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等等。军争篇翻译: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使其士气衰落;对于敌人的将领,可使其决心动摇。军队初战时士气饱满,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懈怠,最后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它,这是通过削弱敌军士气而获胜的办法。用自己的严整对付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对付敌人的喧嚣,这是通过利用敌军心理躁动而获胜的办法。在离自己较近的战场上等待远道而来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得到充分休息的状态下等待疲惫不堪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吃饱肚子的情况下等待饥肠辘辘的敌人,这是通过消耗敌军力气而获胜的办法。不要试图缴获排列整齐的军旗,不要试图攻击堂堂之阵的敌人,这是通过待敌之变获胜的办法。(七)17、(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3)满一年 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书营销方案策划书(3篇)
- 旺季营销创意营销方案(3篇)
- 先进操作法课件
- 内蒙古安全培训题库课件
- 创建数据库课件
- 创城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13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宇宙的边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创伤科进修汇报课件
-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脑出血康复期患者护理
- 《脑性耗盐综合症》课件
- 【绥化】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体彩中心招聘体彩专管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1月浙江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 煤炭信息化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农村妇联会议记录范文
- 油田井下作业案例课件
- 2025年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考试题库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香港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AI应用AI Agent架构新范式报告
- 国有企业财会监督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与机制创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