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查房食物中毒,急诊科:程菊昌,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共发生24起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5月7日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4起,中毒755人,其中死亡18人。这些数字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加,但与前4年同期平均数基本持平。 根据食物中毒原因分析,一季度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最多,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 根据食物中毒发生场所分析,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均最多。其中,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4起,死亡5人;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4起,死亡7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1起,死亡1人;不明原因或尚未查明原因的食物中毒事件4起,死亡1人。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食物污染和变质导致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容易发生。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对学校等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同时要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方法。 各种野生植物和蘑菇将陆续进入采食期。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各地告知公众不要随意采食不能确认的野菜、野果、草药等野生植物和蘑菇,并向公众提供可食用野生植物、蘑菇和有毒野生植物、蘑菇的鉴别知识与方法。 春夏季农药使用频率高,农药类食物中毒事件容易发生。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各级卫生部门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使其掌握农药类食物中毒的诊断和救治方法,降低中毒人员的死亡率。,食物中毒,概念 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食品当做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特点 1、与饮食有关 未进食污染食品者不发病、污染食品被出除后不再有新病例出现。 多呈暴发流行 2、全年均可发生 3、易发性、发病的普遍性,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毒素中毒 动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细菌性中毒食品(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沙门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最常见! 沙门氏菌 感染型 副溶血性弧菌 变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 混合型 大肠埃希菌 毒素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肉毒毒素,沙门氏菌,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多为夏秋 中毒食物:主要为肉类、乳类、蛋类、熟食。 污染来源:生前感染、宰后污染 特性:不耐热,加热100立即死亡,705min死亡;饮水余氯0.20.4mg/L即可杀灭。 临床表现: 胃肠型: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发热,3840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与昏迷,病程37天,预后良好。 其他类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 夏秋季节 中毒食物: 多来自海产品 地区性: 沿海地区 特性: 宜在碱性环境生长,食醋中1-3min死亡; 加热565-10min灭活 临床表现 腹痛部位: 上腹部、脐部阵发性绞痛 里急后重: 不明显 腹泻性质: 呈水样便、洗肉水样 发热: 体温37.739.5,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 夏秋季节 中毒食物: 动物性食品、熟食、蛋类 污染途径: 粪便水源、土壤、手食物 临床表现 (1)急性胃肠炎型(2) 急性痢疾型(3) 出血性肠炎,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1.毒素型中毒 (1)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机制:产生肠毒素(耐热、不耐热) 表现:急性胃肠炎-恶性水样腹泻、腹痛、恶心、发热3840 (2)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机制:产生志贺样毒素,肠溶血毒素(O157) 表现:出血性结肠炎-严重的腹痛、便血,重者出现溶血性尿毒症死亡率3-5%,感染型中毒,(1) 侵袭性大肠杆菌 机制:侵袭结肠粘膜-炎性反应和溃疡 表现:血性腹泻,发热(类似痢疾) (2)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机制:侵袭小肠粘膜-炎性反应 表现:水样腹泻,腹痛,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好发季节: 夏秋季多发,发病急、病程短 中毒食品: 动物性食品、奶、肉、含淀粉的食品、剩饭、 米糕等; 污染途径: 人和动物化脓感染灶食品 特性:10030min能灭菌不能灭肠毒素20225h就产生肠毒素 临床表现:潜伏期短,24小时 胃肠炎症状:恶心,剧烈而频繁的呕吐、腹痛,水样便腹泻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 夏秋季节 中毒食物:肉类、熟食特别是动物内脏 (污染后无感官变化) 中毒机制: 侵袭肠粘膜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 腹痛(上腹、脐周阵发性剧烈绞痛) 腹泻(水样便) 发热(37.840 ),肉毒毒素中毒,病原学特点 1. 病原菌:肉毒梭菌 (1) G+厌氧杆菌 (2) 能形成芽胞 耐热,121 30分钟灭活 2.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强烈的神经毒素,致死量0.1ug 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及地区分布:四季均可发生 中毒的食物:多为发酵食品豆谷类 、密封保存的 肉类、罐头。,发病机制,脑神经核 肉毒毒素 外周神经肌肉接头 神经冲动传递受阻 肌肉麻痹 自主神经末梢 临床表现:以对称性颅神经麻痹症状为主 (1) 眼、咽、呼吸机部肌肉麻痹 (2) 体温正常、意识清楚、病死率高 婴儿中毒症状: 便秘、头颈部肌肉软弱、全身肌张力减退 治疗:多介抗肉毒血清,真菌毒素及霉变食品中毒,概念:某些真菌天然存在的毒素和食品中某些产毒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质引起的中毒,前者如:某些野蕈毒素中毒,后者:各种霉菌毒素引起的中毒。 霉病麦食物中毒 病原及中毒机制:主要是禾谷镰刀菌感染了麦子所致,霉变的病麦颜色灰暗带红,谷皮皱缩,并有胚芽发红等特征。赤霉病麦毒素: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X、T2 流行病学特点:季节分布:麦收以后多发 地区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毒食品:赤霉病麦或霉玉米,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真菌种类,毒蘑菇蕈毒素 霉变的谷物禾谷镰刀菌(呕吐毒素) 霉变的花生米黄曲霉和寄生曲霉(黄曲霉毒素) 霉变的甘蔗节菱包霉(3-硝基丙酸) 食源性疾病的产毒霉菌及其毒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等; 毒蘑菇中毒 我国能够食用的蘑菇有300多种,有毒的约80余种,含剧毒的有10种。 毒素的种类:蕈毒素、毒肽、毒伞肽、毒蕈溶血素、毒蕈阿托品等;,蕈毒素中毒的表现和防治,临床表现: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血液毒性、多脏器损害型、类植物日光下皮炎型。 防治:切勿采摘和食用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 毒蘑菇的蕈毒素耐热按一般的热处理冷冻食品加工都不能破坏蕈毒素, 且潜伏期长一旦出现症状就会迅速恶化,进食可疑毒蘑菇要尽早到医院就诊。,霉菌毒素中毒,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WHO的癌症研究所机构划类为1类致癌物质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其危害性在于对人和动物的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者可致肝癌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和粮食制品中。特点:致癌能力强并耐热230才能破坏其毒性。 临床表现:霉菌毒素可分为:肝脏毒、心脏毒、肾脏毒、造血器官毒;如:致幻、催吐、出血症、皮炎、中枢神经受损甚至死亡。 霉菌毒素在体内累积后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对机体造成永久性损害。 防治: 1、护肝 2、对症支持治疗,动物性食物中毒,某些动物食品本身所含的有毒成分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如有毒的河豚鱼中毒、贝类中毒。 河豚鱼 (pufferfish) 中毒 是蓄积在河豚体内的海洋生物毒素,卵巢(25月)、肝脏、皮肤、血液、鱼头等含有毒素。 耐热、耐腌日晒不能破坏 中毒机制及症状 阻断神经肌肉传导 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麻痹发病急并剧烈潜伏期10min3h可出现手指、口唇、舌麻(感觉神经)、四肢肌肉麻痹 (运动神经)、呼吸麻痹 (呼吸中枢)、循环衰竭 (血管运动中枢)。,麻痹性贝类中毒,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曾多次发生贝类中毒,中毒的发生往往与水域中藻类大量繁殖,集结形成赤潮有关。导致中毒的贝类有蚶子、花蛤、香螺、织纹螺等常食用的贝类。 有毒藻类主要为甲藻类,特别是一些属于膝沟藻科的藻类毒藻类中的贝类麻痹性毒素。 主要是石房蛤毒素.该毒素为白色,易溶于水,耐热、胃肠道易吸收。其分子量为299 是一种非蛋白质毒素。石房蛤毒素是一种神经毒,毒作用为阻断神经传导。毒性很强,对人经口致死量约为0.540.9mg。很快释放引起麻痹性神经症状。 临床表现:突然手指、口唇、舌麻痹、四肢肌肉麻痹、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亡。,植物性毒素中毒,1、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及制品:如桐油、大麻油等。 2、食品加工的过程中未能去除其毒性:如毒薯、苦杏仁等 3、在一定的条件下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食品:如鲜黄花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好的咸菜、未煮熟的扁豆等。 有毒蛋白质: 包括血凝素(植物红细胞聚集素)和霉抑制剂,能抑制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淀粉酶抑制剂,能引起消化不良和过敏反应,有人称其为过敏原。,有毒蛋白质,1、未熟的四季豆:豆荚含皂苷豆粒含血细胞凝集素。 临床表现:发病快进食后数分钟多数在24h发病。 急性肠胃炎症状、上腹不适或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多数在13天恢复。 预防:选择新鲜四季豆,要煮熟。 治疗:催吐 2、生豆浆中毒:黄豆中发现有16种蛋白质能引起过敏主要过敏原是胰蛋白酶抑制剂 在食用豆浆数分钟出现胃肠道症状,多无须治疗可自行痊愈。,龙葵碱中毒,皂苷中毒:大豆皂苷和茄碱(龙葵素)。在马铃薯、青番茄等茄属植物中,毒性极强,在熟煮的都不能破坏,发芽的马铃薯及皮质变青的马铃薯茄碱含量多。 中毒症状:0.20.4g龙葵素就可以中毒,潜伏期10min至数小时,出现舌、咽麻痒、胃部灼痛及胃肠炎症状,瞳孔散大、耳鸣等症状,重者抽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预防:马铃薯阴凉处保存。烹饪前去除发芽或者青的部分用清水浸泡3060min,烹饪时加醋破坏其残余毒素。 鲜黄花菜秋水仙碱(开水汤下) 鲜木耳卟啉(暴晒能降解),化学性食物中毒,概念:通常是由于化学毒物污染的食品或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误用某些化学毒物所致的食品。 亚硝酸盐中毒、砷中毒、有机磷中毒、甲醛、瘦肉精等; 亚硝酸盐中毒 原因: 贮存过久的蔬菜(13h发病) (2) 暴腌菜:高峰期 45天 (3) 腌肉加入过量、火腿、腊肠、误食纯亚硝酸盐10min发病 中毒机制及表现: 机制:HBFe2+ HBFe3+ 组织缺氧、大脑皮层抑制 表现:皮肤青紫呼吸困难 治疗:小剂量的美蓝(重症),砷中毒,中毒原因: 1、误食(把砒霜当面粉、或砷拌的粮食) 2、滥用砷杀虫剂喷果树蔬菜 3、食用工业原料砷或添加剂砷 4、食用砷化物污染的容器 5、环境污染,砷中毒机理,中毒机理: 对消化道呈现直接的腐蚀作用,引起口腔、咽喉、食道、胃的糜烂、溃疡和出血,进入肠道可导致腹泻; 砷是细胞原浆毒物,与细胞酶蛋白的巯基结合,使酶失去活性,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使中枢神经发生功能紊乱; 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和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使胃肠粘膜及各个脏器淤血及出血,甚至全身性出血,并引起实质性脏器的损害。,砷中毒临床表现,中毒症状: 潜伏期短,仅十数分钟至数小时。开始口腔有金属味,口咽部及食道有灼烧感。继有恶心、剧烈呕吐和腹痛、腹泻。可出现严重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腓肠肌痉挛、体温下降、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当肝肾损害时,可出现黄疸、蛋白尿、血尿。砷化物中毒还可严重地引起皮肤粘膜的损伤。重症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有剧烈头痛、头昏、烦躁不安、惊厥、昏迷等。,砷中毒的急救治疗与预防,急救与治疗: 应快速、及时使毒物排除或解毒。包括: 催吐、洗胃,洗胃后服用活性炭; 解毒,特效药是二琉基丙醇、二琉基丙磺酸钠、二琉基丁二酸钠; 输液、纠正酸中毒和维持水盐代衡; 对症治疗。 预防: 严格保管农药,实行专人专管、领用登记 使用含砷农药拌种的容器、用具必须专用并作明显标记。砷中毒的家畜禽,应深埋销毁,严禁食用; 含砷农药用于水果、蔬菜时,应遵守安全间隔期; 食品工业所用含砷原料,含砷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类高效、广谱杀虫剂。广泛用于农林业。 中毒的原因:中毒原因主要是有机磷农药污染食物引起。 如用装过农药的空瓶装酱油、酒、食用油等; 食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有机磷农药污染; 刚施过有机磷农药的蔬菜水果,没有到安全间隔期就采摘上市,或把有机磷农药和粮食、食品混放于同一仓库保管,造成误食或污染食品,投毒、自杀。 中毒机理: 有机磷进入机体后,与胆碱酯酶结合,使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不能分解乙酰胆碱,从而使组织中的乙酰胆碱大量蓄积,使一些以乙酰胆碱为传导介质的神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最后转入抑制和衰竭。,中毒症状,潜伏期多在2小时以内,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急性中毒可分为三度: 轻度: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视力模糊、无力等。 中度:上述症状加重,还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胸闷或全身肌肉紧束感、出汗、流涎(口腔、鼻孔可有大量的白色或淡红色泡沫样分泌物)、腹痛、腹泻。 重度:上述症状并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发绀、瞳孔缩小如针尖、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极困难、肺水肿、大小便失禁、惊厥、患者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可因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而死亡。,急救与预防,急救与治疗原则: 催吐、洗胃。 解毒: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剂。 对症治疗。 (5)预防: 有机磷农药专人保管,单独贮存;器具专用; 喷洒农药须遵守安全间隔期; 喷过农药和播过毒种的农田,要树立标志提示群众; 配药拌种要远离畜圈、饮水源和瓜果地,以防治污染; 喷洒药作业必须注意个人防护,喷药后用肥皂水洗手、脸 蔬菜水果在食用前洗净。,食物中毒诊断依据,1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后,发病停止。 2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3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5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与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原。 6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食物中毒的处理总则,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二、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 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采取血液、尿液、吐泻物标本,送检;迅速排毒处理;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三、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采取中毒食品,以备送检;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与方法,1.报告登记 2.组织开展现场调查 3.样品采集与检验 4.调查资料的技术分析 5.事件控制和处理,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一、催吐。如果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苹果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 2025年建筑防水材料研发与应用合作项目合同
- 2025版智能家居设备销售与安装服务协议
- 2025版全新生物技术合作开发合同文本及封面
- 2025年新型二手房买卖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环保节能设备维修配件销售协议
- 2025年产品质量纠纷诉讼保全委托担保执行合同
- 2025年度农业科技研发定金合同范本7
- 2025年度商务活动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房屋建筑工程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巡检记录表
- 中医学藏象学说课件
- 软件平台建设和运营合同
- 连锁酒店相关行业项目操作方案
- 《安宁疗护症状护理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 AQ/T 7014-2018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规程(正式版)
- 全案设计高级感合同
-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北京版小学英语1至6年级词汇(带音标)
- 中国律师学 课件 陈卫东 第10-17章 律师收费制度-律师非诉讼业务(二)
- 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临床用药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