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技术及应用系列讲座  第三讲_机械真空泵06 _第1页
真空技术及应用系列讲座  第三讲_机械真空泵06 _第2页
真空技术及应用系列讲座  第三讲_机械真空泵06 _第3页
真空技术及应用系列讲座  第三讲_机械真空泵06 _第4页
真空技术及应用系列讲座  第三讲_机械真空泵06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 空 技 术 及 应 用 系 列 讲 座 东北大学真空工程博士点,博士导师杨乃恒先生主持 第一讲:真空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李云奇 95 (2) 第二讲:真空物理基础张世伟 95 (3) 第三讲:机械真空泵(一) (二) (三) (四) (五)张以忱 95(4)、(5)、(6)、96(1)、(2) 第三讲:机械真空泵(六) 张以忱 (东北大学) 七、 无油干式机械真空泵 (一)概述 无油干式机械真空泵(以下简称干式机械泵)是指泵能从大气压力下开始抽气,又能将被 抽气体直接排到大气中去,泵腔内无油或其他工作介质,而且泵的极限压力与油封式机械真空 泵同等量级或者接近的机械真空泵。 目前,真空行业使用的大多数机械真空泵都是用油、 水或其它聚合物等流体充当泵的工作 介质,在泵内起冷却、 密封、 润滑等多种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真空应用领域的扩大, 原有的机械真空泵及其组成的抽气系统出现了两个急需解决问题:一是泵的工作介质返流污 染被抽容器,而这种返流在许多情况下影响产品的质量、 数量,增加设备的维护成本。其次,由 于某些工艺过程中的反应物质使真空泵内的介质严重变质,使泵不能正常工作。 对于普通的无油真空系统来说,虽然可用油封式真空泵加上冷阱或吸附阱之类附件来防 止返流,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且使系统显得复杂。 而使用适当型式的干式机械真空泵,则可 以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干式机械真空泵的应用是广泛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中的多晶 硅制备工艺中 ; 2) 半导体刻蚀工艺。在这些生产工艺中往往用到或生成腐蚀性气体和研磨微 粒 ; 3) 除半导体工艺外的某些产生微粒的工艺,不希望微粒混入泵油中,而希望微粒排出泵 外,则用一定型式的干式机械真空泵可以满足要求 ; 4) 在化学工业、 医药工业、 食品工业中的 蒸馏、 干燥、 脱泡、 包装等,要防止有机溶剂造成污染,适合用干式真空泵 ; 5) 用做一般无油清 洁真空系统的前级泵,以防止油污染。 近年来,干式机械真空泵得到迅速的发展,国外多家大真空公司都研制出了新型的干式机 械真空泵。国内的许多单位也一直在进行干式机械真空泵的开发研制工作,如东北大学、 沈阳 真空技术研究所、 上海真空泵厂等。目前,干式机械真空泵主要分为接触型及非接触型。接触 型的干式泵有叶片式、 凸轮式、 往复活塞式、 膜片式等,这类泵的速度较低,适用于小容量高压 缩比(单级压缩比)。 非接触型的干式泵有罗茨型、 爪型、 螺杆型、 涡旋型等,其速度较高,适用大 容量,低压缩比(指单级压缩比)。不同类型的干式泵具有各自的特点。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用 54 第3期 1996年6月 真 空 V acuum2V acuum Technology andM aterial 途加以选择。 (二)活塞式无油机械真空泵 图24 活塞式无油真空泵工作示意图 这种泵技术要求不太复杂,容易制造,其 结构示意图见图24。 该泵的外形呈扁方形,是由四个阶梯形活 塞及四个阶梯形气缸组成。与电机直联的轴通 过四根连杆带动四个活塞。活塞的背面空间由 次级活塞抽气,以减少泄漏和降低极限压力。 每个气缸都有进气阀与排气阀。四个活塞组成 三个压缩级,为了增加抽速,活塞1和活塞2 是并联的,为了便于泵在大气压力下的启动, 设置了辅助排气阀1,当活塞1、2的排气压力 高于大气压力时,有一部分气体通过阀1排入大气,当其排气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则排出气 体依次进入第三个、 第四个气缸压缩后排出泵外。泵的压缩比可达到105,泵的极限压力可达 1. 3Pa。泵气缸的内表面衬有聚合材料,以降低摩擦系数与磨损。这种泵的功率消耗低, 散热条 件较好,不需要冷却水。 (三)螺杆式无油机械真空泵 螺杆式无油机械真空泵是利用齿轮传动同步反向旋转的相互啮合而不接触的左螺杆与右 螺杆作高速转动,利用泵壳和相互啮合的螺旋将螺旋槽分隔成多个空间、 形成多个级,气体在 相等的各个槽内(柱形等螺距)进行传输运动,但无压缩,只有螺杆最末端的螺旋结构对气体有 压缩作用。螺杆的各级间可形成压力梯度,以分散压差和提高压缩比。各部间隙和泵转速对泵 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在设计螺杆各部的间隙时,要考虑膨胀、 加工及装配精度和工作环境(如抽 除含粉尘气体等)等。该泵与罗茨真空泵一样不设排气阀。 1.泵壳 2.进气口 3.螺杆 4.齿轮 5.润滑油池 6.高频电机 7.排气口 图25 螺杆式机械真空泵 图25为日本 山工业株式会社的SDV21500泵的 结构示意图。泵是立式结构,进气口在上方,排气口在中 部,下部为电机和润滑油池。螺杆转子呈中空形,为悬臂 支承结构。同步传动齿轮位于轴承支座下面。变频电机 通过联轴节与主动转子连接。该泵的气体路径较短,且 立式结构对排除含微尘气体较为有利。泵外壳有水冷 却,泵维修也便利。 这种类型的泵如果选用适当的较简单螺杆牙型截 面,则制造简单,可保证很高的加工精度,且容易动平 衡。 (四)爪形转子干式机械真空泵 11 爪形转子干式机械真空泵工作原理 爪形转子干式机械真空泵(以下简称爪式泵)在泵 壳内具有两个共轭啮合的爪形转子。 与罗茨真空泵类似,转子由一对同步高精度齿轮来带动旋 转并固定相位。转子型线由六段摆线和圆弧组成,转子之间及转子与泵壳之间并不接触,留有 微小的间隙。 气体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均设在泵壳的端面上,分别由两个转子端面周期性的定时 开闭,具有阀的调节作用。 64 真 空 第3期 从爪式泵的工作原理看,它属于旋转式容积真空泵。 图26表示爪式泵的抽气工作过程。 由 图可见,泵腔被爪型转子分隔成吸气腔和排气腔两部分。图 26( a)是泵在吸气和排气的过程, 泵吸气腔随着转子的旋转,容积逐渐增大,吸入气体;而排气腔容积则逐渐减小,对气体进行压 图26 爪式泵工作原理图 缩,从而排出气体。图 26( b)是泵转子刚好 位于吸气和排气终止位置,吸气口和排气 口被转子的侧壁封住。此时吸气腔的容积 最大为VS,在两个转子之间还封存了部分 未被排出的处于排气压力状态的气体,其 容积为VC,这部分气体经过两次膨胀后将 被带回到吸气腔中。图(c)是转子正好处于 换向的瞬间,转子从该位置再转过一微小 角度,则转子间封存的部分气体将膨胀到 环形空间去,这便是转子封存携带的气体 的第一次膨胀过程。通过这次膨胀,转子间 封存气体的压力降低,而环形空间内的压 力则由于封存携带气体的进入而升高,从而增加泵的压缩比和节省泵的压缩功率。图(d)是转 子将要进行下一次吸气时的位置。 这时转子间封闭被带回去的剩余气体将和吸气口相通,这部 分气体经过第一次膨胀后,压力已经降低了。 随着转子的继续转动,吸气腔容积的增大,这部分 气体将进行第二次膨胀。转子从图(d)位置继续转动,吸气腔容积逐渐增大,进行吸气。排气腔 容积逐渐减小,由于排气口尚未打开,因此气体被压缩,压缩量随排气口上限位置的变化而变 化,这种压缩过程是罗茨真空泵所不具备的,所以爪式泵的压缩比要远高于罗茨真空泵。当排 气口与排气腔中的压缩气体接通时,被压缩气体或排到级间通道从而进入到下一级,或冲开排 气阀,排到大气中去。 随着泵转子的连续旋转,以上吸气和排气过程循环进行,实现了泵的连续 抽气目的。泵转子每转一周,吸气和排气各进行一次。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爪式真空泵同时具有罗茨真空泵和旋片真空泵的优点。 21 泵的工作特性 (1)压缩比 由于爪式泵转子与吸、 排气口之间的阀调节作用及两转子之间封闭容积VC内气体的二 次膨胀作用,使泵具有较高的压缩比,每一级所达到的压缩比是由最大吸气腔容积VS与封闭 容积VC比值的二次幂给出。其推导如下:当图26内的转子从图(b)位置转过图(c)位置时,封 闭容积VC内的部分气体(处于排气压力P0下)将膨胀进入吸气腔VS(此前VS内气体压力为 吸气压力Pi ), 使VS与VC内的压力暂时平衡在压力P0假定温度不变,则膨胀前后的气体量 可列如下方程式: P0VC+PiVS=(VC+VS)P (7 1) 式中:P位置(c)时的暂态气体压力 当转子继续从图(c)转到图(d)位置,形成与图(b)位置时同样的封闭容积VC,但此时VC 内的气体压力为P。当转子继续转动通过图(a)位置回到图(b)位置后,该容积VC内的气体将 再次膨胀成容积VS,所以有 PVC=PiVS (7 2) 74第3期 张以忱:机械真空泵 从等式 (7 1) 和 (7 2) 中消掉P,可得压缩比为 P0?Pi=(VS?VC) 2 (7 3) 另外由于爪式泵的转子之间以及转子与泵体之间的间隙是两个圆柱之面间的间隙,从加 工和装配的角度来看,可以保证很小的公差,气体的返流量能够严格控制,因此爪式泵在高压 力段的压缩比要优于罗茨泵,且可以直排大气(见图27的泵单级零流量压缩比曲线)。 图27 零流量压缩比曲线 当爪式泵采用多级结构型式时(例:采用四级 爪型转子 ), 在排气压力为大气压力时,泵的入口极 限压力可达到1Pa以下。 (2)理论抽速 由图26可知,在图(d)位置时,转子将要对VS 腔内的气体(压力已升到P)进行压缩排气;在图 (b)位置时,排气刚好结束,VC空间内封入压力P0 的气体,则转子每转一周排出来的气体量Q为 Q=VSP-P0VC (7 4) 由 (7 1) 式得 P= P0VC+PiVC VC+VS (7 5) 将 (7 5) 式代入 (7 4) 式有 Q= P0VC+PiVS VC+VS VS-P0VC (7 6) 设泵的理论抽气容积为V,则有Q=PiV,代入 (7 6) 式得 V= P0 PiV C+VS VC+VS VS- P0 PiV C 令 =P0?Pi(压缩比 ), 则上式变为 V= VS 2 -VC2 VC+VS (7 7) 这样可得泵的理论抽速S为 S= nV 60 = VS 2 -VC2 VC+VS n?60 = AS 2 -AC2 AC+AS Ln?60103 (L ? s) (7 8) 图28 三种机械真空泵的PV示功图 式中:n转子转速r?m in L抽气级转子厚度m AS、ACVS、VC对应的截面 积m 2 由 (7 8) 式可知,只要求出 AS、AC,则泵的理论抽速可得。 (3)压缩功 爪式真空泵与罗茨真空泵相 比,所需的压缩功率小。 由图28所示的PV示功图可知,旋片泵的气体压缩过程是内压缩过 84 真 空 第3期 程,每一循环分为等压吸气、 多变压缩和等压排气三个阶段,其示功图如图 28( a)所示。罗茨泵 的气体压缩过程则是在排气时由外部气体返冲到泵腔内,使气体压力突然增高,然后混合排 出,是外压缩。其示功图如 28( b)所示。爪型泵的气体压缩过程复杂一些,参见图 26( b ), 吸气 过程结束时,吸气腔VS中的压力为吸入压力Pi,而封闭腔VC内的气体处于排气压力P0。 随着 转子按箭头方向进一步旋转,由于两个爪起阀的作用,使VC中的部分气体又返回到吸气腔VS 中,于是VS腔内的气体压力由Pi升高至中间压力P,并进一步被转子压缩至排气压力P0,其 示功图如图 28( c)所示。显然,从节省功耗的观点出发,爪式泵优于罗茨泵。 图29 DP80型卧式机械真空泵结构示意图 31 爪式泵的结构及其特点 爪式泵的整机型式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卧式结构以英国爱德华公司开发的一级罗茨 转子加上三级爪形转子的DP80型机械真空 泵为代表(见图 29) 。罗茨转子为高真空吸气 级,爪形转子为压缩排气级,这样安排可以在 低入口压力下得到大抽气速率。其极限压力可 达1Pa以下。 这种结构的泵特点是整机重心低,各级转 子与隔板之间的间隙易于调整。为了在低压下 获得较大抽速,泵的罗茨吸气级要做得比爪形 排气级大50%。为了避免泵在粗抽期间产生组间 “过压”,在罗茨及中间爪型级之间设有较大 的传输空间作为压力缓冲空间。另外还可以安装级间过压安全阀以保证工作可靠。为了有助 于抽除水蒸汽,在泵的排气级设置了气镇阀。泵的传动型式与罗茨真空泵相同。 立式结构爪式真空泵是由德国莱宝公司首先开发制造的。图30为立式结构爪式泵结构简图。 图30 立式四级爪式泵结构简图 图30所示为四级爪形转子串联结构。 泵的转子轴及电机均为竖直安装,泵进气口在上面, 排所口在泵下部,泵壳带有水冷套,以降低泵轴承及轴封处的温度。 第一级泵腔为吸气级,其吸 气容积比后面三级要大,形成级间压缩。 四对转子装在二根平行轴上,轴由上下两端轴承支承, 电动机倒立安装,经过渡齿轮将动力传递到转子轴上,转子轴由一对同步时限齿轮带动及调整 和固定转子的相位。泵腔级与级之间有隔板,隔板上有级间气体通道。气体的进气口和排气口 94第3期 张以忱:机械真空泵 均开在隔板端面上,分别由两个转子端面定时开闭,具有阀门调节作用。当泵腔的一部分正在 压缩气体和排气时,另一部分则打开入口,吸入气体。每一级都是气体入口在上,出口在下,与 卧式泵比较,这种气流传输路线及泵结构是有利于抽除含有灰尘和带有悬浮微粒的气体,而且 轴向返流小。 当泵在某些生成微粒量很大,甚至反应生成腐蚀性气体的生产工艺中使用时(如PCVD 工艺中多晶硅膜的制备和半导体刻蚀等 ), 可以通过向泵内引入清洗气体的办法解决此类工艺 过程的抽气问题。引入的气体通常为惰性气体(例氮气)。为了使被抽除气体中的微粒在泵内 传输过程中保持悬浮状态和防止它们在泵腔内沉积,则引入的清洗气体的速率Vgas必须远大 于微粒的最大自由落体速率Vterm。 这样,引入气体必须在泵腔内的吸入气体开始被压缩以前进 入,另外引入的气体量应该足够大,以使Vgas明显大于Vterm。这意味着应该在不同级分别引入 气体,而且气体的引入流量必须与各级的压力比正比,即引入气体流量应逐级增加。一般清洗 气体入口开在各级泵腔端面的排气转子一侧,其入口位置应能由排气侧转子控制,即可由排气 侧转子进行时控。这样可以减少泵内部级间返流,而且也减小了对吸入侧的影响。 利用上述掺气原理,爪式泵可在化学工业、 蒸馏、 干燥工艺等生产过程中应用。例在某些 CVD过程中反应出现的易燃易爆气体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抽除。通过引入惰性气体(通常为N2 气)可以将反应气体的浓度降到可燃性限制值以下。 当用爪式泵抽除含化学溶剂蒸汽或气体液体混合物时,可在泵排气口设置气体冷却冷凝 器,被压缩和加热的工艺气体通过排气通道进入气体冷却冷凝器内,其中的化学溶剂或液体被 冷凝回收,冷却后的气体大部分被排放掉,少量所需要的处于排气压力下的冷却气体被泵重新 回抽入泵腔压缩级,而位于泵腔排气级侧的冷却气体入口在压缩腔的容积减小过程开始前被 打开,冷却气体连续流入压缩腔内与先前吸入的工艺气体混合直至达到排气压力。 只有此过程 完成后,转子才将排气口打开,将混合气体排到气体冷却冷凝器中,进行下一次循环。 为防止由 于泵腔内进入冷却气体而增加泵抽除的工艺气体总量,将泵与气体冷却冷凝器形成闭循环的 冷却回路,泵从过程中将所需要量的冷却气体从冷却冷凝器的末端回抽入压缩腔。 在以上抽气过程中,气体的压缩作用主要不是由减小泵腔的容积而是由通入冷却气体来 完成的,这样可保证在某些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液气混合物或蒸汽在泵的工作条件下被抽除。 德国莱宝公司对于半导体制造工艺所用的爪式泵,从工作安全和使用方便考虑配置了工 作参量监测与控制系统。 泵在工作中的所有相关的参量,如温度、 压力、 气体流量等均由仪表监 控并设CPU接口,可采用微机控制。 图31 涡旋式真空泵工作原理图 (五)涡旋式无油机械真空泵 涡旋式无油机械真空泵是从涡旋式压缩机 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型的干式真空泵。 涡旋式无油机械真空泵的工作原理见图 31。构成涡旋式真空泵抽气用涡旋体的曲线为 渐开线。其结构型式见图32。固定的涡旋体称 定子,转动的涡旋体称转子。 转子无自转而以一 定的回转半径平动公转。 随着转子的平动公转, 在两个涡旋体之间形成了吸气腔和压缩腔。吸 入气体后的工作腔的容积随着转子的运动而缩 05 真 空 第3期 小,从外圈向中心移动排出气体,连续完成了吸气、 压缩和排气过程。 图32 涡旋体结构 为了减轻泵涡旋体的重量,其基材用铝,在表面上涂镀一层特 殊性能的聚四氟乙烯,以增加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该泵涡旋体间相 邻工作腔的压差小,故气体泄漏量小,泵的驱动转矩变化小,因此 泵的噪音低、 振动小。 该泵特点是重量轻、 体积小,为卧式结构,可以从大气压力下 直接抽到10- 1Pa,是一种使用范围很宽的粗抽用干式真空泵。(第 三讲结束) 广东省潮阳市真空设备厂 现货供应H2150滑阀真空泵、ZJ2600罗茨真空泵及真空机组 广东省潮阳市真空设备厂是生产真空获得及应用设备专业制造厂。其主要产品有真空获 得、 真空阀门、 真空应用设备三大类。并可按用户需要设计制造真空应用设备。产品符合部颁 标准、 价格优惠、 代办运输、 实行三包,欢迎联系洽购。 产品名称型 号产品名称型 号 滑阀式真空泵 罗茨真空泵 旋片式真空泵 直腔油扩散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